彭文
设计意图:形象设计是一种视觉文化,它的艺术作品象溢满油彩的画笔一样点缀着我们的生活,电视中、商场里、大街上处处展示着它时尚的魅力,冲击着我们的视觉,引发人们对它的关注.能否引领幼儿感受社会多元文化发展的时代气息,如何欣赏流行的视觉文化艺术,并与之对话?于是产生了该主题的愿望.该系列活动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能力,尝试从幼儿感兴趣的动画片中的卡通人物形象为切入点,从发型设计、面部化妆造型、服装服饰设计等方面让幼儿感受时尚艺术之美,激发幼儿审美情趣,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个性化的创造和表现.
作者:林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磁铁是幼儿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磁铁能够吸铁的特性决定了它备受幼儿青睐.针对幼儿对磁铁的这种兴趣和此目标我设计了这节活动,试图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了解磁铁的特性和作用,这也是此活动的知识目标.让幼儿尝试按一定标准(能吸住的物品和不能吸住得物品)分类是这次活动的能力目标.
作者:程玉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美丽的春天来到了,草儿绿了,花儿开了,美丽的景色吸引着每一个人,春游时户外的美景也让孩子们流连忘返,常常在班上相互计论着、诉说着.今天我的这节美术课首先用故事情节引出这一番美景,将孩子们带入美丽的花园中,其次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后让孩子们运用简单的线条将春天的花园展现在大家眼前.
作者:于丽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生活中,常有孩子因为发现袜子上的不同图案花纹而兴奋不已,也常常因为不会穿袜子、穿错袜子而着急烦恼.于是,我设计了这一源于幼儿生活,融教育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活动——多彩的袜子.
作者:邢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在一次游戏活动中,小朋友拿皮球玩,有小朋友拿大皮球也有小朋友拿小皮球,无意中孩子们发现了大和小是相反的意思,通过观察,我设计了这节课.我想通过这节课,使孩子们初步理解并能够掌握日常生活中常出现的反义词,同时使幼儿能够掌握反义词的含义,并能够准确的运用反义词.
作者:杨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春天到了,我们开展了《认识春天》主题活动,我们园的花园里、操场里绿茸茸的小草新新露出了头.孩子们喜欢在花园的草地上游玩、嬉戏,但是对小草的特征并不太了解,有的孩子还喜欢拔草.因此想通过组织这样一次集体活动,帮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有意识的去观察、发现、了解草的一些特征以及小草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从而懂得要爱护小草.
作者:桑吉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中班幼儿积累了大量看图讲述的能力,能运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因此,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少量的排图讲述活动.在活动中,部分幼儿没有发现图与图之间的联系,导致排图顺序不正确,讲述内容牵强.由此,可以看出幼儿的观察不够细致,逻辑思维不强,需要循序渐进地、由易到难地引导幼儿提高观察能力,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因此选择此活动《猫和老鼠》,由于其内容幼儿很感兴趣,图片的线索较多,并易于幼儿进行观察与发现,适合本班幼儿的兴趣特点和能力水平.
作者:赵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如今的孩子走多数处于众星捧月的地位,加上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倾向,使多数幼儿形成了自我中心、只知获取、不懂给予、众人为我的心理倾向.通过这节课,就是让幼儿知道有好东西应该与好朋友分享,并让他们体验分享的快乐.
作者:杨世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天安门广场的国庆大阅兵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军战士一身戎装,威武的方步、整齐的列队以及各式各样的武器装备等都具有很强的造型美,给我们很大的震撼.抓住这具有历史意义的画面,引发孩子们创作的愿望是此次活动的意图.
作者:李静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幼儿往往是伴着有趣的故事成长的.通过故事中的人、事来了解我们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故事《聪明的阿凡提》中的主人公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由此引伸出阿凡提是哪里人,他生活的地方是什么样等一系列问题,从而生成了本次主题活动《我生活的城市》.从幼儿身边的细微之处,如:街道两旁的市树、日常饮食的特点等等方面,来了解和感受自己生活的城市的美好,从而建立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作者:王晓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在我班幼儿玩《白天和夜晚》的音乐游戏后,孩子们非常感兴趣.餐前活动时间孩子们经常主动要求玩这个游戏,因为在这个游戏中孩子们能将白天和夜晚的各种活动用有趣的动作表现出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展现各自的动作特点.为了让小班幼儿对家乡兰州的特产和人文景观更深一步的了解,结合社会活动《我爱家乡》将本地小吃、水果及人文景观的名称融进儿歌中,在尝试仿编儿歌的过程中加深对家乡兰州的印象并产生热爱之情.
作者:门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剪纸是中国为流行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而甘肃彩陶是中国彩陶文化为发达的地区.将民间剪纸与丰富多彩的彩陶文化相结合开展教育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审美感受与体验,而且使幼儿多角度,立体化的增强对民间艺术认识,建构多元的民间美术知识,从而感受并喜欢本土文化,萌发爱家乡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作者:张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在我们这里,玉米秸杆随处可见,许多孩子喜欢用它来玩,这几乎成了他们快乐童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玉米秸秆这一丰富的自然资源,不但可以引导孩子获得有关玉米秸秆的知识,还可以发展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幼儿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发展.于是,我设计了这节课,让幼儿用它们进行插接和拼摆,以达到发展幼儿创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
作者:代利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幼儿到中班以后,交往的圈子也越来越大了,他们渴望和更多的朋友在一起,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幼儿与同伴交往中学会合作,学会关心他人,从而为健康的个性的形成奠定基础,这是很有必要的.结合中班社会领域教育目标要求开展此活动,通过故事鼓励幼儿学会关心他人,初步体验把快乐带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快乐,并且知道好朋友要互相帮助,激发幼儿与同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情感.
作者:耿俊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在传统的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歌唱教学一直被认为是容易进行的,只要教师自己会唱,幼儿自然会跟着模仿,这样也就出现了教师唱一句,幼儿模仿一句,幼儿在机械的重复训练中表现出了很大的无奈,美感表现更无从谈起.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总是逃脱不了固有的教学模式,面对歌唱教学也很无奈.
作者:修利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缤纷多彩的,但我们天天置身其中,往往忽略了她们的存在.《绿色的世界》这首诗歌,其中蕴含的内容是我们天天都能见到的太阳、大树、小花、小鸟这些极其普通、常见的景物.但她的精彩之处恰恰是——当孩子们戴上彩色眼镜后,世界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孩子们看到了红色世界、蓝色世界、黄色世界……诗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孩子天真浪漫的纯真.根据新《纲要》的精神及现代教学的整合观,各领域间相互渗透,互相补充.在这种主导思想下,我设计了这一活动.
作者:左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爱新疆的教育是幼儿园,尤其大班幼儿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本次活动是以新疆旅游为切入点,开展了我们的新疆美的主题活动,不仅引导幼儿感受、体验新疆的伟大和美丽,产生自豪和热爱之情,而且发展了幼儿的多方面的能力.
作者:沈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发现我班大部分幼儿不爱刷牙,出现牙齿变黄变黑,还患有龋齿,为了让幼儿爱护牙齿,学会刷牙,从小养成爱刷牙的好习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设计中,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幼儿学会漱口的基础上,利用有趣的动画故事让幼儿认识龋齿,了解龋齿的形成及危害,从而树立爱护牙齿的意识;通过直观操作演示,幼儿现场表演、体验,指导幼儿正确刷牙,教育幼儿逐步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作者:马会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每次孩子用自己的小毛巾擦手的时候,总是边擦边玩,有的孩子干脆把小毛巾当成手绢折着玩.有次我看到一个孩子用自己的擦手毛巾卷成一根棉棒然后又一折,就做成一个望远镜放在眼前玩耍.中午孩子午睡后,我就试看用小毛巾折出形状各异的花,孩子起床后看到了这些花都很好奇,都在询问这是什么花.看到孩子的好奇心,我就设计了这个活动.通过让孩子自己卷卷折折,既让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感知了毛巾的形状和柔软质地,又能丰富孩子的认知能力,也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
作者:宋丽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我的家乡黄河边有许多的特色雕塑和建筑,那里经常是孩子们嬉笑游戏的地方,如何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成长,是这次活动设计的目的.我以外地老师想看看母亲河—黄河为切入点,设计了系列的社会和艺术教育活动,让幼儿带领客人在参观、讲述、玩耍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家乡的美,同时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活动可安排在多个课时进行.
作者:许菁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