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茹
设计意图:空气,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却是我们人类、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基本的保障,它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但是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空气及我们生存的环境在不同程度及不同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污染.为了让幼儿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情况及其危害性,知道我们的生活中动物、植物都离不开空气的重要性,因此我设计了本活动,主要是通过让幼儿了解有关空气污染源的录像片,帮助幼儿获取一些有关空气与人类的知识,从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他们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作者:段秀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形象设计是一种视觉文化,它的艺术作品象溢满油彩的画笔一样点缀着我们的生活,电视中、商场里、大街上处处展示着它时尚的魅力,冲击着我们的视觉,引发人们对它的关注.能否引领幼儿感受社会多元文化发展的时代气息,如何欣赏流行的视觉文化艺术,并与之对话?于是产生了该主题的愿望.该系列活动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能力,尝试从幼儿感兴趣的动画片中的卡通人物形象为切入点,从发型设计、面部化妆造型、服装服饰设计等方面让幼儿感受时尚艺术之美,激发幼儿审美情趣,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个性化的创造和表现.
作者:林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春如线》这幅画是现代著名画家吴冠中的国画作品,他打破传统笔墨的形式特征,用流畅的、有力的、富于韵律的五彩线条和点状色彩表现了春天春雨绵绵、柳枝摇曳、万物复苏的美好意境,充满抽象派的风格.为了让幼儿领略作品的意境,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本活动以对话法为主要教学手段,引导幼儿与环境对话——幼儿与作品对话——幼儿与教师及同伴对话——幼儿与自我对话,环环相扣、层层剖析作品的内涵,让幼儿在审美感知、审美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审美创造.吴冠中的国画作品还具有通感的艺术特点,不仅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画中之音,用心感受美.因此,本活动运用多种艺术手段(音乐、舞蹈、散文诗),营造良好的审美意境,特别是音乐这种情感艺术,能有效地激发幼儿对作品音乐美、诗意美的领略,实现各领域之间的有机整合.
作者:董双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了解风沙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基础上,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促使幼儿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为去改变生活环境中不如意和不美丽的地方,使幼儿成为美好环境的维护者和宣传者.2009年金塔县被评为全国特色旅游名县,这些都是我们全县人民美化环境、共建美好家园的结果.为推广实验成果,特设计了本节活动.
作者:许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这原是70年代一首流行歌曲,诙谐有趣、活泼轻松,在当时就颇受成人和孩子喜爱,有一次给孩子们随意唱了几句,他们高兴得又笑又跳,我便通过分析乐曲的结构、音域,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略作改编,增加了补充终止,使它成为一首幼儿喜欢的儿童歌曲,旨在让幼儿了解诙谐幽默的歌曲类型,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第一课时之后可以继续拓展,增加情感教育,进行角色、节奏的改编,让幼儿在愉悦的活动中提高节奏感、表现力、创造力等综合素质.
作者:姜西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设计这节课时,主要是根据本班幼儿的绘画基础、能力及兴趣来设想的.在平时活动中,孩子们非常喜欢各种形式的绘画活动,绘画基本功较好,对绘画的兴趣很浓厚,尤其是听音乐绘画活动、想像画活动方面发挥较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将自己感受到的音乐中的情景展示在作品中.
作者:彭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纸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用品,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有着广泛的用途.纸张可分为原生纸和再生纸,原生纸的生产原料是木材,再生纸可用废纸作原料.如果回收利用废纸,不仅节约了造纸的木材,更重要的是间接地保护了森林资源,保护了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我设计这一个活动,就是要让幼儿知道纸的来历,意识到节约用纸和废纸回收的重要性,使幼儿明白浪费纸张就是在浪费木材,也就是在破坏环境;同时,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一些节约纸张的方法,懂得将废纸与垃圾分类,从小树立环保理念,学习保护环境,培养节约用纸的好习惯.
作者:狄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剪纸是中国为流行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而甘肃彩陶是中国彩陶文化为发达的地区.将民间剪纸与丰富多彩的彩陶文化相结合开展教育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审美感受与体验,而且使幼儿多角度,立体化的增强对民间艺术认识,建构多元的民间美术知识,从而感受并喜欢本土文化,萌发爱家乡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作者:张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夏天到了,各种各样的蔬菜非常丰富,而且小班幼儿对于吃的东西特别感兴趣,于是我想到了用蔬菜来让孩子们学习拓印,让孩子们在玩中学本领,在玩中尽情张开想象的翅膀.
作者:成丽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本次活动通过考察被污染的河水、寻找污染源、了解附近居民的生活情况,使幼儿初步了解水污染的现状、来源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通过实验、看录相,让幼儿了解脏水变清的方法,培养幼儿实践能力,通过故事进一步了解水与人、环境的关系,以及帮助幼儿认识由于人类不良行为导致了水污染,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培养幼儿从自身做起,养成交好的保护水资源行为.
作者:朱明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发现我班大部分幼儿不爱刷牙,出现牙齿变黄变黑,还患有龋齿,为了让幼儿爱护牙齿,学会刷牙,从小养成爱刷牙的好习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设计中,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幼儿学会漱口的基础上,利用有趣的动画故事让幼儿认识龋齿,了解龋齿的形成及危害,从而树立爱护牙齿的意识;通过直观操作演示,幼儿现场表演、体验,指导幼儿正确刷牙,教育幼儿逐步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作者:马会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在日常生活中,小朋友们经常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管子:输送石油的管子、自来水管、家里的抽油烟机管、洗衣机的管子、饮料的吸管、水彩笔的笔管、美术活动中吹画用的管子……总之,管子与幼儿的学习、生活密切联系.本活动让幼儿通过操作材料水、线、铅笔感受直管和弯管在生活中的作用,让幼儿在玩和交流中,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关注,引起再探索、再发现的欲望.
作者:杨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我园地处城乡结合部,本地孩子居多,受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幼儿有兰州方言,存在n、l不分的现象.在研究中发现绕口令对纠正幼儿的发音有很大的帮助,可大程度提高幼儿发音的准确性和思维的敏捷性.因此选择了重点练习、区分n和l的绕口令—《小南和小兰》,对幼儿发音情况给予纠正和练习,以此来提高幼儿普通话学习和运用的能力.
作者:张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古诗是一种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它必须建立在每个孩子独特的心灵体验上,尊重孩子自身的知识构建是本节课的出发点.学习欣赏古诗,教给孩于一些朗诵古诗的方法,既引导幼儿学会有感情地吟诵古诗词,又让幼儿通过其他艺术形式进一步感受古诗的意境和内涵.近两年,在我园承担十一五课题《城乡结合部部队幼儿园幼儿普通话学习和运用研究》过程中,我们运用各种方法和形式,对幼儿进行普通话学习的指导.古诗的教学,不但让幼儿了解文字的不同表达方式,也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的语音和语言运用能力.
作者:裴亚玮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爱新疆的教育是幼儿园,尤其大班幼儿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本次活动是以新疆旅游为切入点,开展了我们的新疆美的主题活动,不仅引导幼儿感受、体验新疆的伟大和美丽,产生自豪和热爱之情,而且发展了幼儿的多方面的能力.
作者:沈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在幼儿大班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孩子们对自己的书包不会整理,有的是家长代劳,有的自己整理却放得不条理.幼儿们马上要上小学了,为了让他们能自己整理书包而设计了这节课.
作者:赵艳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午休的时候,我发现班里有些幼儿喜欢脱掉袜子翘起小脚丫,指一指、摸一摸,互相比一比,看谁的大谁的小、谁的白谁的黑、谁的胖谁的瘦、兴致很高,看到幼儿对身体的初步探索表现出了较强的兴趣,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中,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创设了轻松的感知氛围,让幼儿在玩中、动中发现、感知,将艺术、语言、科学等领域有机整合,通过幼儿说、看、摸、动等形式,让他们充分感知、比较认识脚的特点,激发幼儿对生活、对自己成长的热爱和渴望.
作者:曹晓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毛笔是中国人发明的,是中国人专属的书写工具,它造就了无数的书法大家,是中国人的骄傲.作为大班的孩子对其的了解非常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使用的笔越来越方便和先进.人们忽略了毛笔的功用和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我们使用的相关课程里这方面的活动基本上没有,所以特设计了这个活动.这个活动中不单纯注重幼儿听、说的能力,还用毛笔、颜料、纸张、书法作品等材料使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提高其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作者:陈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敦煌的莫高窟艺术举世闻名,它集彩塑艺术、壁画艺术和建筑艺术于一体,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乃至世界文化艺术史上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地位.如此恢弘、绚丽的文化遗产地处甘肃境内,我们更应该去很好的了解它,欣赏它.因此,我设计了以认识敦煌壁画艺术和彩塑艺术为主体的欣赏活动,旨在丰富幼儿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
作者:谷红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根据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的.他们的思维方式比较单一,对数的概念的获得需要运用大量的操作活动和游戏来完成.他们特别的喜欢小动物,会把小动物当成自己的朋友.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以可爱生动的小瓢虫为载体,通过瓢虫飞、瓢虫找妈妈、瓢虫捉虫子等一系列的情景游戏让幼儿手口一致点数三以内的数,尝试根据数量匹配实物,让幼儿在玩中学,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优化的结合.
作者:刘洁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