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艺术活动:“我形我秀”形象设计

林燕

关键词:
摘要:设计意图:形象设计是一种视觉文化,它的艺术作品象溢满油彩的画笔一样点缀着我们的生活,电视中、商场里、大街上处处展示着它时尚的魅力,冲击着我们的视觉,引发人们对它的关注.能否引领幼儿感受社会多元文化发展的时代气息,如何欣赏流行的视觉文化艺术,并与之对话?于是产生了该主题的愿望.该系列活动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能力,尝试从幼儿感兴趣的动画片中的卡通人物形象为切入点,从发型设计、面部化妆造型、服装服饰设计等方面让幼儿感受时尚艺术之美,激发幼儿审美情趣,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个性化的创造和表现.
儿童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科学活动 神奇的管子

    设计意图:在日常生活中,小朋友们经常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管子:输送石油的管子、自来水管、家里的抽油烟机管、洗衣机的管子、饮料的吸管、水彩笔的笔管、美术活动中吹画用的管子……总之,管子与幼儿的学习、生活密切联系.本活动让幼儿通过操作材料水、线、铅笔感受直管和弯管在生活中的作用,让幼儿在玩和交流中,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关注,引起再探索、再发现的欲望.

    作者:杨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科学活动:让空气变得更干净

    设计意图:空气,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却是我们人类、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基本的保障,它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但是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空气及我们生存的环境在不同程度及不同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污染.为了让幼儿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情况及其危害性,知道我们的生活中动物、植物都离不开空气的重要性,因此我设计了本活动,主要是通过让幼儿了解有关空气污染源的录像片,帮助幼儿获取一些有关空气与人类的知识,从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他们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作者:段秀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健康活动:健健康康吃零食

    设计意图:零食是孩子们喜欢的食物.在日常生活中,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零食,其中,有许多可以为孩子生长提供必须的营养,也有许多提供不了营养,反而会危害孩子的健康,可孩子们并不懂得.为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希望孩子们通过本次活动,初步了解零食、尝试学习选择零食,在生活中吃健康的零食.

    作者:王卓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艺术活动:神奇的玉米秸秆

    设计意图:在我们这里,玉米秸杆随处可见,许多孩子喜欢用它来玩,这几乎成了他们快乐童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玉米秸秆这一丰富的自然资源,不但可以引导孩子获得有关玉米秸秆的知识,还可以发展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幼儿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发展.于是,我设计了这节课,让幼儿用它们进行插接和拼摆,以达到发展幼儿创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

    作者:代利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艺术活动:春如线

    设计意图:《春如线》这幅画是现代著名画家吴冠中的国画作品,他打破传统笔墨的形式特征,用流畅的、有力的、富于韵律的五彩线条和点状色彩表现了春天春雨绵绵、柳枝摇曳、万物复苏的美好意境,充满抽象派的风格.为了让幼儿领略作品的意境,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本活动以对话法为主要教学手段,引导幼儿与环境对话——幼儿与作品对话——幼儿与教师及同伴对话——幼儿与自我对话,环环相扣、层层剖析作品的内涵,让幼儿在审美感知、审美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审美创造.吴冠中的国画作品还具有通感的艺术特点,不仅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画中之音,用心感受美.因此,本活动运用多种艺术手段(音乐、舞蹈、散文诗),营造良好的审美意境,特别是音乐这种情感艺术,能有效地激发幼儿对作品音乐美、诗意美的领略,实现各领域之间的有机整合.

    作者:董双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社会活动:捉虫子

    设计意图:我园地处县城城郊地带,正值金秋时节,周边的农田果园远山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个季节,也是各种虫子活跃的时期,一天有个孩子拿着一个蚂蚱笼来到幼儿园,孩子们被蚂蚱清脆的叫声吸引,互相谈论,于是在家长的积极支持与密切配合下,带孩子们捉虫子的活动产生了.

    作者:李红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社会活动:身边的绿茵地

    设计意图:春天到了,我们开展了《认识春天》主题活动,我们园的花园里、操场里绿茸茸的小草新新露出了头.孩子们喜欢在花园的草地上游玩、嬉戏,但是对小草的特征并不太了解,有的孩子还喜欢拔草.因此想通过组织这样一次集体活动,帮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有意识的去观察、发现、了解草的一些特征以及小草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从而懂得要爱护小草.

    作者:桑吉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科学活动:奇妙的颜色

    设计意图:我们知道孩子从小就喜欢漂亮的颜色,看到漂亮的颜色就异常兴奋,漂亮的颜色能带给孩子愉悦.而漂亮的颜色有许多,五颜六色的.他们很喜欢,可对颜色具体的概念很模糊.而对于上幼儿园后的托班孩子,教他们系统的准确的认识基本的红黄蓝三原色,会为今后更好的认识其他颜色打下基础.为加强孩子对红黄蓝颜色的掌握,我设计了这一让孩子比较感兴趣的活动.

    作者:朱漫颖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艺术活动:剪纸饰“彩陶”

    设计意图:剪纸是中国为流行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而甘肃彩陶是中国彩陶文化为发达的地区.将民间剪纸与丰富多彩的彩陶文化相结合开展教育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审美感受与体验,而且使幼儿多角度,立体化的增强对民间艺术认识,建构多元的民间美术知识,从而感受并喜欢本土文化,萌发爱家乡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作者:张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科学活动:瓢虫找家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根据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的.他们的思维方式比较单一,对数的概念的获得需要运用大量的操作活动和游戏来完成.他们特别的喜欢小动物,会把小动物当成自己的朋友.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以可爱生动的小瓢虫为载体,通过瓢虫飞、瓢虫找妈妈、瓢虫捉虫子等一系列的情景游戏让幼儿手口一致点数三以内的数,尝试根据数量匹配实物,让幼儿在玩中学,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优化的结合.

    作者:刘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语言活动:古诗欣赏《小池》

    设计意图: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汉语运用的典范.让幼儿学习古诗词是传承传统文化、增进对语言文化了解和认识的重要方式.古诗《小池》语言简练,意境优美,适合幼儿学习.本活动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古诗的内容生动直观地展示给幼儿,易于幼儿理解.同时结合朗诵、动作表演等多种形式,使幼儿充分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获得美的享受,进而激发幼儿对古诗词、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作者:石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科学活动:奇妙的声波

    设计意图:大班的幼儿对有关科学领域的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对自己身边的一些科学现象有着探索和解决的愿望,并且非常愿意进行试验和享受实验过程中的快乐和结果.因此,我设计了有关科学实验的一节课,以此让幼儿知道科学是观察实验的过程,它使科学变得生动鲜活,并让幼儿享受无拘无束,快乐体验观察实验的过程.

    作者:魏亚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科学活动:小熊的超市

    设计意图:中班幼儿对于分类活动有了一定的基础,可以按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由于本班刚刚开了商店的游戏活动,幼儿对整理货物有了初浅的概念,在此基础上,选择了幼儿比较容易掌握,贴近幼儿生活的一些商品作为内容.集体活动中引导幼儿巩固按一个特征分类,依次学习按两个特征分类并做标记,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活动中不仅注重幼儿操作,还要求幼儿表达分类结果,从而提高幼儿概括能力,加深幼儿对分类标准的概念.

    作者:张淑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社会活动:团结协作才能赢

    设计意图:团结协作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品质和社会能力.如今独生子女受各种因素影响,身上往往缺少与人协作的意识和精神.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团结协作意识尤为重要.本次活动,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其了解到互相帮助、团结协作本领才会更大:其次幼儿在部队大院,以他们熟悉的解放军形象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置幼儿于特定的环境中,让他们学会团结协作.整个活动通过游戏、讨论、再游戏、总结的方式,让幼儿体验团结协作、讨论团结协作、学会团结协作.

    作者:张慧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健康活动:超市配送员

    设计意图:超市是孩子们和父母经常去的地方,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他们常常会问:这些好东西是怎么运来的?……而车是幼儿喜欢玩的玩具.他们往往会手拉着东西如:小车或纸鞋等,在活动场地上跑.跑累了就三五成群地商量,用车运送什么物品,怎样运得快等.为此我利用废旧物品自制的汽车、火车、飞机设计了此次活动.

    作者:蒋文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语言活动:太阳和月亮

    设计意图:在我班幼儿玩《白天和夜晚》的音乐游戏后,孩子们非常感兴趣.餐前活动时间孩子们经常主动要求玩这个游戏,因为在这个游戏中孩子们能将白天和夜晚的各种活动用有趣的动作表现出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展现各自的动作特点.为了让小班幼儿对家乡兰州的特产和人文景观更深一步的了解,结合社会活动《我爱家乡》将本地小吃、水果及人文景观的名称融进儿歌中,在尝试仿编儿歌的过程中加深对家乡兰州的印象并产生热爱之情.

    作者:门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艺术活动:歌曲《跑跑跑》

    设计意图:在传统的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歌唱教学一直被认为是容易进行的,只要教师自己会唱,幼儿自然会跟着模仿,这样也就出现了教师唱一句,幼儿模仿一句,幼儿在机械的重复训练中表现出了很大的无奈,美感表现更无从谈起.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总是逃脱不了固有的教学模式,面对歌唱教学也很无奈.

    作者:修利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语言活动:绕口令《小南和小兰》

    设计意图:我园地处城乡结合部,本地孩子居多,受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幼儿有兰州方言,存在n、l不分的现象.在研究中发现绕口令对纠正幼儿的发音有很大的帮助,可大程度提高幼儿发音的准确性和思维的敏捷性.因此选择了重点练习、区分n和l的绕口令—《小南和小兰》,对幼儿发音情况给予纠正和练习,以此来提高幼儿普通话学习和运用的能力.

    作者:张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社会活动:整理小书包

    设计意图:在幼儿大班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孩子们对自己的书包不会整理,有的是家长代劳,有的自己整理却放得不条理.幼儿们马上要上小学了,为了让他们能自己整理书包而设计了这节课.

    作者:赵艳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社会活动:神奇的西红柿

    设计意图:经济的发展使孩子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很多孩子养成了挑食的不好习惯,在幼儿园里经常会观察到孩子吃饭时,从碗里挑出自己不喜欢吃的东西.根据新疆的饮食习惯,西红柿是很多菜里必加的蔬菜,但是很多孩子总是把它挑出来不吃,根据这种现象我设计了这次教学活动.

    作者:秦玉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儿童与健康杂志

儿童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