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吉草
设计意图:本次活动通过考察被污染的河水、寻找污染源、了解附近居民的生活情况,使幼儿初步了解水污染的现状、来源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通过实验、看录相,让幼儿了解脏水变清的方法,培养幼儿实践能力,通过故事进一步了解水与人、环境的关系,以及帮助幼儿认识由于人类不良行为导致了水污染,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培养幼儿从自身做起,养成交好的保护水资源行为.
作者:朱明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不知不觉,春天又来了,天气渐渐暖和,风儿也和煦起来.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常挥舞着各种玩教具,在草地上奔跑、游戏,那随风飘舞的各种玩教具给孩子很多美好的遐想.如果孩子手上是长长的、五彩的飘带呢?定会激发孩子更美妙、更绚丽的想象……由此,我设计了本次体育活动.
作者:张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根据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的.他们的思维方式比较单一,对数的概念的获得需要运用大量的操作活动和游戏来完成.他们特别的喜欢小动物,会把小动物当成自己的朋友.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以可爱生动的小瓢虫为载体,通过瓢虫飞、瓢虫找妈妈、瓢虫捉虫子等一系列的情景游戏让幼儿手口一致点数三以内的数,尝试根据数量匹配实物,让幼儿在玩中学,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优化的结合.
作者:刘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形象设计是一种视觉文化,它的艺术作品象溢满油彩的画笔一样点缀着我们的生活,电视中、商场里、大街上处处展示着它时尚的魅力,冲击着我们的视觉,引发人们对它的关注.能否引领幼儿感受社会多元文化发展的时代气息,如何欣赏流行的视觉文化艺术,并与之对话?于是产生了该主题的愿望.该系列活动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能力,尝试从幼儿感兴趣的动画片中的卡通人物形象为切入点,从发型设计、面部化妆造型、服装服饰设计等方面让幼儿感受时尚艺术之美,激发幼儿审美情趣,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个性化的创造和表现.
作者:林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空气,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却是我们人类、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基本的保障,它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但是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空气及我们生存的环境在不同程度及不同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污染.为了让幼儿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情况及其危害性,知道我们的生活中动物、植物都离不开空气的重要性,因此我设计了本活动,主要是通过让幼儿了解有关空气污染源的录像片,帮助幼儿获取一些有关空气与人类的知识,从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他们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作者:段秀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我园地处城乡结合部,本地孩子居多,受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幼儿有兰州方言,存在n、l不分的现象.在研究中发现绕口令对纠正幼儿的发音有很大的帮助,可大程度提高幼儿发音的准确性和思维的敏捷性.因此选择了重点练习、区分n和l的绕口令—《小南和小兰》,对幼儿发音情况给予纠正和练习,以此来提高幼儿普通话学习和运用的能力.
作者:张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在幼儿大班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孩子们对自己的书包不会整理,有的是家长代劳,有的自己整理却放得不条理.幼儿们马上要上小学了,为了让他们能自己整理书包而设计了这节课.
作者:赵艳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经过皮影主题活动中的前几个活动后,幼儿已对皮影这一古老而有趣的民间艺术活动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也对皮影表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喜爱经过改进后制作了熟悉的、有趣的皮影角色,并请幼儿自己编故事,自己选择角色、背台词,进行了分组排练.本次活动就是幼儿将排练的皮影故事在皮影戏台上进行表演,进一步熟悉皮影戏,感受这种艺术活动的魅力.
作者:刘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缤纷多彩的,但我们天天置身其中,往往忽略了她们的存在.《绿色的世界》这首诗歌,其中蕴含的内容是我们天天都能见到的太阳、大树、小花、小鸟这些极其普通、常见的景物.但她的精彩之处恰恰是——当孩子们戴上彩色眼镜后,世界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孩子们看到了红色世界、蓝色世界、黄色世界……诗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孩子天真浪漫的纯真.根据新《纲要》的精神及现代教学的整合观,各领域间相互渗透,互相补充.在这种主导思想下,我设计了这一活动.
作者:左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生活中,常有孩子因为发现袜子上的不同图案花纹而兴奋不已,也常常因为不会穿袜子、穿错袜子而着急烦恼.于是,我设计了这一源于幼儿生活,融教育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活动——多彩的袜子.
作者:邢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毛笔是中国人发明的,是中国人专属的书写工具,它造就了无数的书法大家,是中国人的骄傲.作为大班的孩子对其的了解非常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使用的笔越来越方便和先进.人们忽略了毛笔的功用和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我们使用的相关课程里这方面的活动基本上没有,所以特设计了这个活动.这个活动中不单纯注重幼儿听、说的能力,还用毛笔、颜料、纸张、书法作品等材料使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提高其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作者:陈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磁铁是幼儿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磁铁能够吸铁的特性决定了它备受幼儿青睐.针对幼儿对磁铁的这种兴趣和此目标我设计了这节活动,试图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了解磁铁的特性和作用,这也是此活动的知识目标.让幼儿尝试按一定标准(能吸住的物品和不能吸住得物品)分类是这次活动的能力目标.
作者:程玉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剪纸是中国为流行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而甘肃彩陶是中国彩陶文化为发达的地区.将民间剪纸与丰富多彩的彩陶文化相结合开展教育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审美感受与体验,而且使幼儿多角度,立体化的增强对民间艺术认识,建构多元的民间美术知识,从而感受并喜欢本土文化,萌发爱家乡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作者:张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骆驼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对于生活在西北甘肃的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孩子们希望认识它们、了解它们.骆驼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驼绒制品具有轻、柔、暖、防潮的特点,特别适合北方的居民,对关节和风湿病能起到很好的保护:驼绒画是嘉峪关艺术家们创造的一种全国独一无二、带有西部风情的画种,能给人一种奇异而新颖的美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作者:文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超市是孩子们和父母经常去的地方,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他们常常会问:这些好东西是怎么运来的?……而车是幼儿喜欢玩的玩具.他们往往会手拉着东西如:小车或纸鞋等,在活动场地上跑.跑累了就三五成群地商量,用车运送什么物品,怎样运得快等.为此我利用废旧物品自制的汽车、火车、飞机设计了此次活动.
作者:蒋文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我园地处县城城郊地带,正值金秋时节,周边的农田果园远山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个季节,也是各种虫子活跃的时期,一天有个孩子拿着一个蚂蚱笼来到幼儿园,孩子们被蚂蚱清脆的叫声吸引,互相谈论,于是在家长的积极支持与密切配合下,带孩子们捉虫子的活动产生了.
作者:李红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平衡游戏是孩子们很喜欢玩的游戏,比如跷跷板、平衡木、独轮车……到了大班,他们有了更多的为什么.为什么走独木桥时我总也站不稳?为什么演员能把手绢在指尖上转起来?为什么杂技小丑把伞把顶在头上掉不下来?……看着孩子们有这么强烈的探索欲望,我和他们一起展开了讨论,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孩子们说的都很好,可是科学单凭说是不行的,必须要通过实践操作、验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于是我设计了这节科学探索活动《花枝上的蝴蝶》,利用简单易寻的材料,在一步步的探索、操作中帮助幼儿获取简单的科学道理,激发他们学科学的兴趣.
作者:陈小庆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纸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用品,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有着广泛的用途.纸张可分为原生纸和再生纸,原生纸的生产原料是木材,再生纸可用废纸作原料.如果回收利用废纸,不仅节约了造纸的木材,更重要的是间接地保护了森林资源,保护了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我设计这一个活动,就是要让幼儿知道纸的来历,意识到节约用纸和废纸回收的重要性,使幼儿明白浪费纸张就是在浪费木材,也就是在破坏环境;同时,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一些节约纸张的方法,懂得将废纸与垃圾分类,从小树立环保理念,学习保护环境,培养节约用纸的好习惯.
作者:狄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了解风沙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基础上,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促使幼儿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为去改变生活环境中不如意和不美丽的地方,使幼儿成为美好环境的维护者和宣传者.2009年金塔县被评为全国特色旅游名县,这些都是我们全县人民美化环境、共建美好家园的结果.为推广实验成果,特设计了本节活动.
作者:许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认识我们的好伙伴——牙齿.5~6岁的儿童正处在换牙的前期.保护牙齿对于换牙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预防蛀牙的形成,让我们的牙齿变的更牢固、更健康.良好的卫生习惯、饮食习惯和正确的刷牙方法,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
作者:朱婧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