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活动:我会刷牙

马会荣

关键词:
摘要: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发现我班大部分幼儿不爱刷牙,出现牙齿变黄变黑,还患有龋齿,为了让幼儿爱护牙齿,学会刷牙,从小养成爱刷牙的好习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设计中,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幼儿学会漱口的基础上,利用有趣的动画故事让幼儿认识龋齿,了解龋齿的形成及危害,从而树立爱护牙齿的意识;通过直观操作演示,幼儿现场表演、体验,指导幼儿正确刷牙,教育幼儿逐步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儿童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活动:健健康康吃零食

    设计意图:零食是孩子们喜欢的食物.在日常生活中,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零食,其中,有许多可以为孩子生长提供必须的营养,也有许多提供不了营养,反而会危害孩子的健康,可孩子们并不懂得.为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希望孩子们通过本次活动,初步了解零食、尝试学习选择零食,在生活中吃健康的零食.

    作者:王卓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社会活动:团结协作才能赢

    设计意图:团结协作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品质和社会能力.如今独生子女受各种因素影响,身上往往缺少与人协作的意识和精神.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团结协作意识尤为重要.本次活动,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其了解到互相帮助、团结协作本领才会更大:其次幼儿在部队大院,以他们熟悉的解放军形象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置幼儿于特定的环境中,让他们学会团结协作.整个活动通过游戏、讨论、再游戏、总结的方式,让幼儿体验团结协作、讨论团结协作、学会团结协作.

    作者:张慧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语言活动:太阳和月亮

    设计意图:在我班幼儿玩《白天和夜晚》的音乐游戏后,孩子们非常感兴趣.餐前活动时间孩子们经常主动要求玩这个游戏,因为在这个游戏中孩子们能将白天和夜晚的各种活动用有趣的动作表现出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展现各自的动作特点.为了让小班幼儿对家乡兰州的特产和人文景观更深一步的了解,结合社会活动《我爱家乡》将本地小吃、水果及人文景观的名称融进儿歌中,在尝试仿编儿歌的过程中加深对家乡兰州的印象并产生热爱之情.

    作者:门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艺术活动:美丽的彩陶

    设计意图: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彩陶是早将图案与器物造型完美结合的原始艺术作品.以点、直线、弧线、植物形、动物形纹饰、表现人们对美的追求,对自然和生活的无比热爱.他们运用对虚与实、黑与红、简与繁、抽象与具象的艺术表现能力,为我们留下了一大批璀璨夺目的艺术精品,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原始人眼中的世界,而且还能感受到他们古朴纯真的美好心灵.因此,引导幼儿欣赏中国彩陶,学习以点、直线、弧线、植物形、动物形等纹饰来装饰陶罐,感受图案让陶罐变得更加美丽.此美术活动对于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启发幼儿想象,发展幼儿创造力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作者:成采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社会活动:神奇的西红柿

    设计意图:经济的发展使孩子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很多孩子养成了挑食的不好习惯,在幼儿园里经常会观察到孩子吃饭时,从碗里挑出自己不喜欢吃的东西.根据新疆的饮食习惯,西红柿是很多菜里必加的蔬菜,但是很多孩子总是把它挑出来不吃,根据这种现象我设计了这次教学活动.

    作者:秦玉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综合活动:沙漠软黄金——驼绒

    设计意图:骆驼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对于生活在西北甘肃的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孩子们希望认识它们、了解它们.骆驼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驼绒制品具有轻、柔、暖、防潮的特点,特别适合北方的居民,对关节和风湿病能起到很好的保护:驼绒画是嘉峪关艺术家们创造的一种全国独一无二、带有西部风情的画种,能给人一种奇异而新颖的美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作者:文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社会活动:谢谢叔叔

    设计意图:对5.12汶川和4.14玉树大地震中我们失去了很多同胞亲人,也有很多人失去了双臂和腿.通过图片让幼儿了解我们身边有很多有困难的人,这节活动设计教育激发我们的幼儿对残疾人的同情心,同时产生帮助残疾人的愿望.

    作者:马丽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社会活动:捉虫子

    设计意图:我园地处县城城郊地带,正值金秋时节,周边的农田果园远山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个季节,也是各种虫子活跃的时期,一天有个孩子拿着一个蚂蚱笼来到幼儿园,孩子们被蚂蚱清脆的叫声吸引,互相谈论,于是在家长的积极支持与密切配合下,带孩子们捉虫子的活动产生了.

    作者:李红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艺术活动:春如线

    设计意图:《春如线》这幅画是现代著名画家吴冠中的国画作品,他打破传统笔墨的形式特征,用流畅的、有力的、富于韵律的五彩线条和点状色彩表现了春天春雨绵绵、柳枝摇曳、万物复苏的美好意境,充满抽象派的风格.为了让幼儿领略作品的意境,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本活动以对话法为主要教学手段,引导幼儿与环境对话——幼儿与作品对话——幼儿与教师及同伴对话——幼儿与自我对话,环环相扣、层层剖析作品的内涵,让幼儿在审美感知、审美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审美创造.吴冠中的国画作品还具有通感的艺术特点,不仅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画中之音,用心感受美.因此,本活动运用多种艺术手段(音乐、舞蹈、散文诗),营造良好的审美意境,特别是音乐这种情感艺术,能有效地激发幼儿对作品音乐美、诗意美的领略,实现各领域之间的有机整合.

    作者:董双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健康活动:小兔蹦蹦跳

    设计意图:日常教学中我们常会发现托班幼儿因为相互追逐打闹而发生磕碰或摔跤的事情,并且危险点常会在头部和腿部,使得老师和家长都为此担忧和心疼.经过观察我发现,造成这个危险的原因是这个特定的年龄段的幼儿,探索及运动欲望增强,但是身体的控制能力、协调性、灵活性、腿部的力量等原因造成身体平衡不足.因此我设计一节让幼儿大肢体充分运动的蹦跳游戏活动以此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同时享受与伙伴一起游戏时的快乐时光.

    作者:田聪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科学活动:翻译号码

    设计意图:步入中班,幼儿对数的认识已有很大的提高,让幼儿在游戏中认识数字,与数字交朋友,在操作中尝试体验,增强幼儿对学数学的兴趣.根据对本班幼儿的观察,我班幼儿在小班已有一定的基础,让幼儿在数学教学途径中渗透尝试教学,让幼儿亲自看一看、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等试验,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尝试材料,激发幼儿主动学习,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培养幼儿探索发展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幼儿数学能力,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让幼儿通过本节活动,真正体会到数学给生活带来的方便与有趣.

    作者:闵程程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语言活动:绕口令《小南和小兰》

    设计意图:我园地处城乡结合部,本地孩子居多,受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幼儿有兰州方言,存在n、l不分的现象.在研究中发现绕口令对纠正幼儿的发音有很大的帮助,可大程度提高幼儿发音的准确性和思维的敏捷性.因此选择了重点练习、区分n和l的绕口令—《小南和小兰》,对幼儿发音情况给予纠正和练习,以此来提高幼儿普通话学习和运用的能力.

    作者:张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综合活动:我生活的城市

    设计意图:幼儿往往是伴着有趣的故事成长的.通过故事中的人、事来了解我们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故事《聪明的阿凡提》中的主人公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由此引伸出阿凡提是哪里人,他生活的地方是什么样等一系列问题,从而生成了本次主题活动《我生活的城市》.从幼儿身边的细微之处,如:街道两旁的市树、日常饮食的特点等等方面,来了解和感受自己生活的城市的美好,从而建立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作者:王晓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科学活动:多彩的袜子

    设计意图:生活中,常有孩子因为发现袜子上的不同图案花纹而兴奋不已,也常常因为不会穿袜子、穿错袜子而着急烦恼.于是,我设计了这一源于幼儿生活,融教育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活动——多彩的袜子.

    作者:邢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语言活动:古诗欣赏《小池》

    设计意图: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汉语运用的典范.让幼儿学习古诗词是传承传统文化、增进对语言文化了解和认识的重要方式.古诗《小池》语言简练,意境优美,适合幼儿学习.本活动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古诗的内容生动直观地展示给幼儿,易于幼儿理解.同时结合朗诵、动作表演等多种形式,使幼儿充分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获得美的享受,进而激发幼儿对古诗词、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作者:石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社会活动:有趣的皮影戏

    设计意图:皮影戏是我国古老的民间戏剧,通过光与影生动地表现出各种人物动画形象,深受男女老幼喜爱.此活动是采用了古老皮彩戏的简单的表演方法.通过认识皮影戏制作过程、原理、材料等,学习皮影戏的操作,让幼儿表演皮影戏,加深幼儿对陕西民间艺术皮影戏的喜爱之情.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作者:陶冬芸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艺术活动:阅兵印象

    设计意图:天安门广场的国庆大阅兵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军战士一身戎装,威武的方步、整齐的列队以及各式各样的武器装备等都具有很强的造型美,给我们很大的震撼.抓住这具有历史意义的画面,引发孩子们创作的愿望是此次活动的意图.

    作者:李静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科学活动:花枝上的蝴蝶

    设计意图:平衡游戏是孩子们很喜欢玩的游戏,比如跷跷板、平衡木、独轮车……到了大班,他们有了更多的为什么.为什么走独木桥时我总也站不稳?为什么演员能把手绢在指尖上转起来?为什么杂技小丑把伞把顶在头上掉不下来?……看着孩子们有这么强烈的探索欲望,我和他们一起展开了讨论,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孩子们说的都很好,可是科学单凭说是不行的,必须要通过实践操作、验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于是我设计了这节科学探索活动《花枝上的蝴蝶》,利用简单易寻的材料,在一步步的探索、操作中帮助幼儿获取简单的科学道理,激发他们学科学的兴趣.

    作者:陈小庆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艺术活动:静谧的莫高窟

    设计意图:敦煌的莫高窟艺术举世闻名,它集彩塑艺术、壁画艺术和建筑艺术于一体,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乃至世界文化艺术史上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地位.如此恢弘、绚丽的文化遗产地处甘肃境内,我们更应该去很好的了解它,欣赏它.因此,我设计了以认识敦煌壁画艺术和彩塑艺术为主体的欣赏活动,旨在丰富幼儿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

    作者:谷红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语言活动:猫和老鼠

    设计意图:中班幼儿积累了大量看图讲述的能力,能运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因此,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少量的排图讲述活动.在活动中,部分幼儿没有发现图与图之间的联系,导致排图顺序不正确,讲述内容牵强.由此,可以看出幼儿的观察不够细致,逻辑思维不强,需要循序渐进地、由易到难地引导幼儿提高观察能力,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因此选择此活动《猫和老鼠》,由于其内容幼儿很感兴趣,图片的线索较多,并易于幼儿进行观察与发现,适合本班幼儿的兴趣特点和能力水平.

    作者:赵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儿童与健康杂志

儿童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