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堂;孙笑波;徐小军;张飞月;吴珂;宋迎新;韩铭钧
目的 提高脑内转移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脑转移瘤的CT表现.结果 68例中多发25例(占36.8%),单发43例(63.2%),CT平扫呈等或低密度46例(67.7%),略高密度17例(25%),囊性低密度5例(7.4%),增强后均匀结节性强化39例,不规则强化8例,环形强化15例,56例肿瘤病灶周围均有明显水肿,91.2%原发病灶在肺.结论 当CT对脑转移瘤的诊断或鉴别诊断有困难时,颅外肿瘤的检出与诊断有助于颅内肿瘤鉴别诊断,肺部CT检查是不可缺少的,可弥补胸片的不足.
作者:胡金安;赵湘;吴立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为异位妊娠的MRI资料,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 4例异位妊娠均发生在输卵管,MRI检查时,2例未破裂,T1WI呈类圆形稍低信号内见更低信号改变,T2WI呈高信号改变,但胚囊壁的信号较囊内容信号更高.2例已破裂者表现为T1WI呈团块状低、等信号内散在或斑片状高信号影.T2WI呈斑片状高、等混杂信号改变.T2WI/IR压脂序列,原T1WI、T2WI均为高信号的区域仍然呈高信号.破裂的异位妊娠包块较大,且盆腔内可见积血的异常信号影.结论MRI对异位妊娠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征象,结合临床表现可作出准确诊断.
作者:黄勇;李健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PACS是否实用,对医院能否产生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选择了较好的存储方案和优化的存储工作流.本文从实际出发,对PACS存储的有关问题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对怎样选择存储介质也明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者:邹常敬;陈燕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 讨论腮裂囊肿的MR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41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为腮裂囊肿的MR表现.结果 MR表现为颈前三角区,胸锁乳突肌前内侧上、下走向囊形影,信号呈长T1长T2,部分呈稍短T1长T2信号改变,边界清,周围组织推压移位.当合并感染时,边界较模糊,其周围呈稍长T1长T2水肿信号,部分囊壁强化.结论 MR检查对腮裂囊肿可以清晰显示囊肿部位、形态、大小及其与周围结构关系,从而做出准确诊断.
作者:刘世忠;梁碧玲;黄穗乔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肠血管的造影技术及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11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肠血管病变的DSA资料,对肠血管造影的技术要点做一分析和总结.结果 11例中8例为肠血管畸形,主要表现为局部增多增粗的畸形血管团,有的伴有造影剂外溢.3例为小肠占位,其中1例为化学感受器瘤,2例为小肠平滑肌瘤,主要表现为动脉期网状肿瘤血管,实质期一定形态的深度染色.结论 肠血管的DSA检查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少恒;巩曰红;李洪福;裴维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3岁,进行性吞咽困难四个月.伴明显的食物滞留感.体重减轻约5kg.纤维胃镜:食管中下段距门齿32cm和39cm处后壁各有一不规则肿物.活检报告为鳞状细胞癌. 食道钡透:食道上段(主动脉结平面)见长约4.5cm的狭窄段,并见粘膜破坏,蠕动减弱,管壁轻度僵硬,类似病变……
作者:林志春;陈卫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和X线诊断标准.方法 回顾分析25例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实验室表现和软组织、关节及骨质改变的X线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多关节19例,少关节6例.25例中18例同时出现膝、腕、踝关节肿胀,在腕关节的病例中13例合并2、3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肿胀;12例显示髋关节肿胀;8例显示多个腕骨受侵蚀、缺损及关节间隙变窄;3例见一侧上桡骨小头边缘性小缺损;1例双侧锁骨关节面侵蚀缺损;2例见骨膜反应;6例膝关节呈气球样增宽,7个关节显示方髌,2个髌骨呈锥形;6例髋臼表面欠规则,变平;6例10个骶髂关节面欠规则;1例颈椎、1例髋关节、1例骶髂关节半脱位.2例骶髂关节作CT扫描,显示双侧骶髂关节面不规则缺损,间隙增宽.2例髋关节CT扫描显示一侧关节囊新月形低密度积液征及肿胀.结论 临床上多关节疼痛,肿胀、低热、四肢出现皮疹、晨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多项异常.X线平片显示多关节肿胀及关节骨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关节半脱位,CT扫描显示关节积液是本病的重要诊断根据.
作者:邓星河;梁文威;王晓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危重病急救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 CCM)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际上创建的学科,至今已走过了20年的历程.在此期间,我国的CCM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中.CCM不论在医疗设施、救治水平、管理体系都同步地进入了与国际CCM接轨的一个新的里程碑.随着我国“医疗法律”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健全,CCM已涉及到包括:院前急救,危重病医学,灾害医学,复苏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等跨学科、跨专业的领域.在对危重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影像学检查也许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时甚至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对临床的诊治与疗效评估具有导向作用.应当充分认识并肯定影像学在CCM中的地位与作用,重视对危重患者首诊影像学检查方式的选择、检查技能与诊断质量的提高及其随诊观察的重要意义,以求建立并通过实践健全“急诊影像学检查程序emergencyimageology examination procedure EIEP”.达到配合临床提高对危重患者的救治率、减少致残率、降低死亡率的目的.
作者:王颖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DWI和FLAIR序列在脑梗塞后不同时期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65例不同发病时间脑梗塞的连续追踪的MRI-DWI和FLAIR序列扫描,分析病灶的异常信号出现的时间、范围、信号强度的差异.结果 超急性期DWI序列病灶出现明显的高信号改变,而FLAIR序列未能显示;急性期DWI序列和FLAIR序列均能显示病灶的高信号,但以DWI序列更佳;亚急性期DWI的高信号在后半程开始下降,而FLAIR像则对病灶显示得很好;慢性早期DWI信号降至等信号,FLAIR像信号开始下降,至慢性后期(30d后)大部分病灶信号降至正常,其中部分病灶降至低信号.结论 在脑梗塞发病的超急性期应常规使用DWI序列扫描,才能准确而全面地反映病灶的范围;FLAIR序列对于急性期以后的脑梗塞病灶能清楚显示其变化过程,对于多发性脑梗塞可以鉴别不同病灶的新旧程度.
作者:崔冰;胡秋根;王岩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本文综合分析了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urogrphy,MRU)的成像原理、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认为MRU无创伤、无电离辐射、无需注射造影剂,特别适合年龄大体质差、肾功能损害及对碘剂过敏的患者.MRU对尿路梗阻的部位和程度均可良好显示,MRU结合MRI可提高病变的定性诊断,补充了泌尿系影像的检查方法.
作者:陈大龙;陈斌;陈燕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经阴道彩超引导穿刺治疗妇科良性囊性肿块的疗效并总结开展该疗法的经验.方法 用该法治疗妇科良性囊性肿块80例.卵巢的单纯囊肿(12个)及巧克力囊肿(63个)用生理盐水及无水乙醇冲洗后注入平阳霉素;盆腔包裹性积液(3个)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注入抗生素;卵巢过度刺激致卵泡增大(2个)仅将囊液抽吸干净.术后l~3个月后复查,随访3个月~2年.结果 治疗后3个月复查80例中75例肿块消失,5例肿块直径缩小1/2以上,有效率100%.结论 用该法治疗妇科良性囊性肿块简便安全,效果良好.严格掌握适应证,采用口径合适的穿刺针,穿刺入路避开肿物周围的血管,选择适当药物,抽吸及冲洗时合理控制囊内液体的出入量,保持超声探头贴近肿物等注意事项,均是保证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梁伟翔;李冰;谢亦农;谢伟翀;陈智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行介入栓塞治疗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其护理要点.方法 通过对43例甲亢患者行介入栓塞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特别注意其不良反应及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肿大的甲状腺缩小,全部病例有缺血性疼痛、甲状腺区肿胀、灼热感;1例甲状旁腺功能低下;5例急性咽炎、急性颈淋巴炎;1例脑栓塞.结论 甲亢患者行介入栓塞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及早发现,及时处理,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并发症的程度,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罗燕玲;刘幼方;许红璐;陈景萍;黄秋萍;朱丽玲;龙腾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颅内畸胎瘤MRI表现,提高对其MRI诊断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5例畸胎瘤MRI资料.5例均做MR平扫,其中4例加做增强扫描,3例加做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5例畸胎瘤分布在侧脑室、松果体区、鞍旁及小脑中线各1例,其中1例为发生在中颅窝成熟畸胎瘤术后复发.2例典型者MRI表现为混杂信号,在T1WI及T2WI上其内均可见高信号脂肪,钙化、骨骼均为低信号,有完整的包膜.不典型者鉴别诊断有困难.结论 MRI对颅内畸胎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部分典型者可明确诊断.
作者:徐福礼;陈燕萍;赵修义;张雪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病例简介:患者,女,21岁,足月分娩后半月,左侧乳房增大,红肿,疼痛,体温38℃~39.5℃,在村卫生所和乡卫生所打针、输液1周不见好转,来我院就诊.B超检查,左乳房显著增大,内有两个巨大的脓腔,大小分别为12.4 cm×9.4cm×6.2cm;10.2 cm×8.0 cm×5.4 cm,腔内均充满浓密的光点状中等度回声.在B超引导下对两个脓腔分别进行了抽……
作者:李文奎;贾福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比较地塞米松在CT增强中两种不同给药法的抗过敏效果与这两种方法中地塞米松的不良反应.方法 两种给药方法分A、B两组,每组各观察1800例,所用药物地塞米松出厂批号相同.A组于扫描前全量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2ml)+5%葡萄糖盐水3ml,即含量为2mg/ml;B组于扫描前、后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1ml)+5%葡萄糖盐水4ml.即含量为1mg/ml.结果 A、B两组给药法的抗过敏作用效果相同,各出现1例严重过敏反应,5例皮疹.A组出现78%皮肤瘙痒,10%出现恶心,2%出现呕吐.B组5.8%皮肤轻微瘙痒,1%出现恶心.两组反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T增强扫描应用地塞米松抗过敏,在用药量相同而给药方法不同时,抗过敏作用效果相同,而于扫描前全量静脉注射比稀释后分别于扫描前、后静脉注射不良反应大.
作者:陈金莲;王琰;龚素茹;刘彩娟;姚永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43例脊柱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10~57岁.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8例经穿刺活检证实,10例经抗结核治疗痊愈证实.结果脊柱结核的CT表现为:①斑片、斑点状、洞穴状或蜂窝状骨质破坏(43/43例);②椎体骨质密度增高(13/43例);③椎间盘破坏(32/43例);④死骨形成(30/43例);⑤椎旁脓肿,其内常有钙化灶(38/43例);⑥骨性椎管狭窄(8/43例);⑦椎体压缩改变(28/43例).结论 CT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奕钊;刘建明;柯勇;肖勇;刘日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腰椎间盘炎是腰椎间盘摘除术后或髓核造影、经皮腰椎间盘抽吸切割术、化学髓核溶解术等介入诊疗后一种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它所引起的严重腰痛、腰肌痉挛和腰椎活动受限会造成患者身心健康受损.文献报道术后腰椎间盘炎发病率约为0.75%~3%,无手术史的自发性椎间盘炎也有报道.随着椎间盘创伤性诊疗技术的推广应用,该并发症有……
作者:余文昌;杨建勇;庄文权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CT对食管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术前26例,术后13例)食管癌患者的CT资料.测量正常食管厚度、食管癌累及的范围、直径和管壁厚度及病变与主动脉接触面夹角,观察食管周围脂肪是否存在及术后患者转移灶的部位及数量.结果 正常食管壁厚度1.8mm(1.0~3.0mm),食管癌长度范围2.0~11.0cm,平均6.2cm、直径范围2.0~4.2cm,平均2.9cm,病变食管壁厚度1.0~3.0cm,平均1.7cm、夹角小于45°和大于90°各7例,45°~90°11例;食管癌术后患者有纵隔、胸廓、肺、肝等处转移.结论 CT对食管癌的诊断与评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吕怀志;张楚和;林春;罗正益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