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玩教具“骰子”在语言游戏中的设计与运用

林艳芳

关键词:
摘要:骰子,是我们日常生活所常见的东西.对幼儿来说,骰子翻转的随机性及组合的多样性颇具吸引力,所以幼儿对翻转骰子十分感兴趣.本文所说的骰子,是将“画面”运用其上的,幼儿通过观察翻转骰子而出现的不同画面,自觉运用语言来描述画面信息,并因此得到同伴的积极回应,同时对同伴的语言信息进行吸收加工并迁移表达.如此,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积累语言经验,使得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日趋完善.
儿童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以问题为中心开展课例研讨活动

    本学期,为了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园调动全体教师合作参与,力求发挥各自的奇思妙想,在思想碰撞中求新求异,并从中提升教师设计、思考、教学组织的能力.运用各种教学策略灵活把握课堂,在不断地实践与反思中逐步提升专业能力,发现成长过程中的“真”问题并不断修正和提高.

    作者:王瑾;程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集民俗之花创快乐家园

    年龄段:4~5岁幼儿(幼儿园中班)目标定位:川西民间特色与主题活动背景下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区域布局:教室外的走廊区域设计了“跳房子”游戏和植物角;在教室门口处,以幼儿自画像为操作材料,结合民间游戏和本月主题生成各种游戏;衣帽间两侧是“安全标志我知道”和幼儿作品展示栏;教室入门处两侧是为培养幼儿“小主人”精神而设立的班级公约、风铃闹钟、小鬼当家(值日生)、天气小屋(一周天气统计);教室内各个生活区都有相应的步骤指引,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空中悬挂有五个风铃吊饰;地面上有一个大转盘、斑马线和红绿灯标志;教室左侧墙面是主题墙;其他区域作为活动区域,益智区、图书区、美工区及大面积的游戏区域(汽车组装自理区、汽车美容区、洗车区、加油区).

    作者:罗秋;肖瑶;倪丽娜;邹小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巧用低结构材料让小班区角充满生机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幼儿教师可创设丰富的区域环境,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需要,而区角创设就是环境,材料就是组成环境的元素.低结构材料能够激发幼儿想象,能创造多种玩法,且材料可来自于生活中随手可取的废旧物品中.幼儿可以凭着已有的生活经验、感觉和想象,“在自得其乐中捕捉客观世界的信息和要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对世界、对宇宙的态度”,对培养幼儿创造能力、尝试精神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姚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在常规管理中提升保教质量

    幼儿园作为基础的教育单位,在幼儿的第一所学校里,做好本职工作是我们每一个幼教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正因为如此,保教工作作为幼儿园工作的重心,保教质量的高低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来,我园在保教质量的提高上不断探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良好成效,现总结出来与大家分享.

    作者:贺文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传递爱的正能量

    习主席说:“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老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回想23年前的我,一个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小姑娘,在别人的眼里时常流露出青涩、胆怯地微笑,怀揣着做一名优秀幼儿教师的梦想,走上了平凡的工作岗位.

    作者:杨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成长

    区域活动是幼儿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赋予了幼儿极大的自由度,使幼儿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地进行活动,为幼儿自主习惯和能力发展提供了条件.小班幼儿经过一年的幼儿园集体生活,在区域活动中已初见成效,各方面能力都有提高.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通过对小班幼儿自由开放的区域活动中能力发展的研究,作了一些尝试性探索.

    作者:姚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玩教具“骰子”在语言游戏中的设计与运用

    骰子,是我们日常生活所常见的东西.对幼儿来说,骰子翻转的随机性及组合的多样性颇具吸引力,所以幼儿对翻转骰子十分感兴趣.本文所说的骰子,是将“画面”运用其上的,幼儿通过观察翻转骰子而出现的不同画面,自觉运用语言来描述画面信息,并因此得到同伴的积极回应,同时对同伴的语言信息进行吸收加工并迁移表达.如此,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积累语言经验,使得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日趋完善.

    作者:林艳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幼儿园海洋科学探究活动的内容设计

    幼儿园海洋科学探究项目活动是以海洋科学为载体、探寻适宜幼儿探究的活动的过程.它的内容不是随意删选的,而是遵循一定的原则,与幼儿在共同探究、共同互动中形成的.一.规划与设计的原则1.项目的适应性原则项目活动内容的开发以幼儿的活动兴趣、身边热点、生活经验作为支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内容进行设计与开发,并进行扩大性的或者缩小性的内容延续,从而激发幼儿不断深入探究.

    作者:朱水芸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初当“老娘舅” 细说“育儿经”

    教师工作历来就是繁琐与辛苦并行的,像我们工作在保教并重的幼儿园一线的教师更是如此,孩子日常的吃喝拉撒、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心.说我们像绿叶、像园丁、像妈妈都对,因为我们的职业就是如此:关爱每一位幼儿,呵护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徐秀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艺术活动:小猫钓鱼

    设计意图:幼儿音乐活动包括歌唱活动、韵律活动、欣赏活动和打击乐活动.在主题背景下,我们已尝试着将唱唱演演、肢体造型表现、听赏音乐的基本要素等艺术表现形式融入主题内容之中,而对打击乐演奏这一领域往往怕受到其技能要求、单一模仿等多方面因素的束缚而不敢直面.那么,在新课程改革走到今天,幼儿打击乐活动如何才能与主题内容自然的整合?如何使幼儿获得更全面的音乐素养?这需要我们去思考和实践.因此我设计了本活动,巧妙地融入了打击乐的元素,让幼儿在钓鱼的音乐游戏中培养节奏感.

    作者:林芸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艺术活动:美味的颜色

    设计意图:涂色游戏是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常见的技能练习之一,但其单一又枯燥的操作过程常常使得活动变得虎头蛇尾.孩子们兴趣盎然地用彩笔画出第一笔时,心情是雀跃且愉悦的,但是过不了多久,当他们在重复的动作中没有发现自己期待的新鲜、好玩时就开始流露出不耐烦的情绪来:走神、东张西望、为了早交作品胡涂了事等等不良行为.如何有效地开展此类的活动?我尝试着将情景化的教学方式运用在系列活动“甜甜的糖果”之涂色游戏“美味的颜色”中,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者:王川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科学活动:不倒翁

    设计意图:睿睿从家里带来一个装纸的“不倒翁纸筒”,一下子便激起了班上孩子们的好奇与探究兴趣.因为它不仅和孩子们平常见到的纸筒不一样,底部是椭圆的,而且这个纸筒还是一个有着笑脸的“不倒翁”,晃晃悠悠的形态可掬,怎么推也推不倒.孩子们围着它叽叽喳喳的……作为老师我能充分感受到孩子们那份溢于言表的喜爱和快乐.玩耍中不知是谁突然说了一句:“它为什么就是推不倒呢?”一场关于不倒翁不倒的话题就此展开了.于是,我就利用塑料蛋和其他一些材料,让孩子们在自己动手操作中去观察、比较,寻找不倒翁不倒的答案.

    作者:朱冬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调整膳食结构:促进幼儿健康生长发育

    营养状况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多年以来,我园每季度膳食调查与营养分析总会出现矿物质钙、锌摄入量偏低,鱼、虾及蛋类食物供应不足,肉类供应超标等问题.为改变这种局面,我园统计了2013年至2016年的膳食营养数据,并对相应的儿童生长发育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膳食结构的改进和优化有利于控制单纯性肥胖症的患病率,提高儿童身高年增长平均数值.

    作者:黄爱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案例:室内运动“闯关游戏”的思路推进

    一、案例陈述1.游离的幼儿“游离”的意思是指离开集体、联盟或依附的事物,在这里的“游离”指的是不去区域中运动,离开区域运动,离开老师的视线范围之内.案例一:“没得玩”观察对象:两名大班幼儿——小宝和牛牛运动地点:大二班和大三班教室门口的空地上具体表现:大二班和大三班教室门口,小宝和牛牛蹲在门口的角落处用胸牌在地上划着什么,一会儿小宝起立,将箩筐里剩下的胸牌扔向牛牛,一会儿牛牛起身用自己的胸牌对着小宝戳……足球区班级邢老师发现了这一情况,走过来蹲下去问他们:“你们在玩什么呀?”小宝耸耸肩膀说:“我们是来跳绳的,发现没有绳了,所以我们没得玩,就在这里随便玩玩,等等看有谁不玩了我们就可以去了.”

    作者:吴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健康活动:探险夺宝

    设计意图:体育活动对幼儿掌握技能、发展智力、增强体质、促成个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幼儿体育教学不光要求合理的运动负荷,还需强调直观性和趣味性.为了丰富幼儿体育活动内容,增强其趣味性,并做到因地制宜,故就地取材而设计了这项体育活动.“探险夺宝”以轮胎为器械,通过多种方式组合利用,配以有趣的游戏模式,发展幼儿的协调性,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地教授幼儿基本活动技能.

    作者:胡红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社会活动:快乐你我他

    设计意图:快乐是一种良好的情绪,能使人身心愉悦.每个人获得快乐的方式不尽相同,有的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有的是听一首好听的歌……在故事《小花籽找快乐》中,小动物的快乐却是因为帮助了别人所以自己快乐.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们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生活中培养幼儿愿意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他人、萌发乐于助人的情感是孩子们应该拥有的良好品质.

    作者:熊小会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玩”转区角,将快乐进行到底

    区角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隐性”课程.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地和计划地投放各种材料,创设出宽松和谐地活动环境,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进行操作、探索和交往活动.体现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关注个别差异并赋予自由选择的权利,能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幼儿学习成长的需要.

    作者:罗翠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有趣的恐龙世界”课程叙事

    一、课程背景开学后,在班级主题“暑假趣闻”的环境布置中,承承小朋友带来了去常州恐龙园游玩的照片,照片中承承与大恐龙的几张合影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浩浩说:“我暑假里也去了恐龙园呢!那里的恐龙真可怕!”孩子们议论纷纷,分享自己的发现.是的,在孩子们的心中,恐龙是多么可怕又神秘的动物呀!他们想了解恐龙的知识,但又知之甚少,常会争得面红耳赤.追随着孩子们探索的脚步,主题活动“有趣的恐龙世界”开启了它的旅程.

    作者:周红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集体备课活动打造教师专业成长平台

    集体备课是一种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也是教师熟悉教材,探讨教法的有效途径.一直以来集体备课都是各年级组教研活动中的基本常规教研活动.一、规范管理我园非常重视在集体备课中教师的专业成长,为了进一步规范集体备课的要求,全面提升集体备课在促进幼儿园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作用,我园就进一步修改制定了集体备课制度,规范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每学期制定集体备课计划表,每学期有集体备课活动总结.各年级分主班、副班、保育班三个备课小组进行集体备课,每个小组有一个固定的备课组长,强化了组织者的责任.在集体备课中,备课组长组织大家讨论,及时调整谈话话题,时刻肩负起“引领者”的作用.每个备课组长负责提前确定一位主讲教师,每一位教师轮流当主讲,使备课活动人人都可以主持,人人都积极参与,改被动为主动.具体流程为:教师准备——集体备课——形成教案一一实施.

    作者:张艺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穿衣秀:说说我眼中的孩子们

    新学期开始了,小小班的孩子们比入园时长大了半岁.而我则开始尝试鼓励孩子们自己穿衣戴帽.孩子们很棒,努力尝试按老师教的方法自己穿衣服,于是,可爱的穿衣秀在每天午睡起床的时间如期上演.下午两点,起床时间到了!

    作者:李晓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儿童与健康杂志

儿童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