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科学活动:不倒翁

朱冬梅

关键词:
摘要:设计意图:睿睿从家里带来一个装纸的“不倒翁纸筒”,一下子便激起了班上孩子们的好奇与探究兴趣.因为它不仅和孩子们平常见到的纸筒不一样,底部是椭圆的,而且这个纸筒还是一个有着笑脸的“不倒翁”,晃晃悠悠的形态可掬,怎么推也推不倒.孩子们围着它叽叽喳喳的……作为老师我能充分感受到孩子们那份溢于言表的喜爱和快乐.玩耍中不知是谁突然说了一句:“它为什么就是推不倒呢?”一场关于不倒翁不倒的话题就此展开了.于是,我就利用塑料蛋和其他一些材料,让孩子们在自己动手操作中去观察、比较,寻找不倒翁不倒的答案.
儿童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传递爱的正能量

    习主席说:“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老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回想23年前的我,一个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小姑娘,在别人的眼里时常流露出青涩、胆怯地微笑,怀揣着做一名优秀幼儿教师的梦想,走上了平凡的工作岗位.

    作者:杨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初当“老娘舅” 细说“育儿经”

    教师工作历来就是繁琐与辛苦并行的,像我们工作在保教并重的幼儿园一线的教师更是如此,孩子日常的吃喝拉撒、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心.说我们像绿叶、像园丁、像妈妈都对,因为我们的职业就是如此:关爱每一位幼儿,呵护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徐秀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科学活动:不倒翁

    设计意图:睿睿从家里带来一个装纸的“不倒翁纸筒”,一下子便激起了班上孩子们的好奇与探究兴趣.因为它不仅和孩子们平常见到的纸筒不一样,底部是椭圆的,而且这个纸筒还是一个有着笑脸的“不倒翁”,晃晃悠悠的形态可掬,怎么推也推不倒.孩子们围着它叽叽喳喳的……作为老师我能充分感受到孩子们那份溢于言表的喜爱和快乐.玩耍中不知是谁突然说了一句:“它为什么就是推不倒呢?”一场关于不倒翁不倒的话题就此展开了.于是,我就利用塑料蛋和其他一些材料,让孩子们在自己动手操作中去观察、比较,寻找不倒翁不倒的答案.

    作者:朱冬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社会活动:快乐你我他

    设计意图:快乐是一种良好的情绪,能使人身心愉悦.每个人获得快乐的方式不尽相同,有的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有的是听一首好听的歌……在故事《小花籽找快乐》中,小动物的快乐却是因为帮助了别人所以自己快乐.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们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生活中培养幼儿愿意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他人、萌发乐于助人的情感是孩子们应该拥有的良好品质.

    作者:熊小会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穿衣秀:说说我眼中的孩子们

    新学期开始了,小小班的孩子们比入园时长大了半岁.而我则开始尝试鼓励孩子们自己穿衣戴帽.孩子们很棒,努力尝试按老师教的方法自己穿衣服,于是,可爱的穿衣秀在每天午睡起床的时间如期上演.下午两点,起床时间到了!

    作者:李晓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幼儿园海洋科学探究活动的内容设计

    幼儿园海洋科学探究项目活动是以海洋科学为载体、探寻适宜幼儿探究的活动的过程.它的内容不是随意删选的,而是遵循一定的原则,与幼儿在共同探究、共同互动中形成的.一.规划与设计的原则1.项目的适应性原则项目活动内容的开发以幼儿的活动兴趣、身边热点、生活经验作为支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内容进行设计与开发,并进行扩大性的或者缩小性的内容延续,从而激发幼儿不断深入探究.

    作者:朱水芸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巧用低结构材料让小班区角充满生机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幼儿教师可创设丰富的区域环境,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需要,而区角创设就是环境,材料就是组成环境的元素.低结构材料能够激发幼儿想象,能创造多种玩法,且材料可来自于生活中随手可取的废旧物品中.幼儿可以凭着已有的生活经验、感觉和想象,“在自得其乐中捕捉客观世界的信息和要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对世界、对宇宙的态度”,对培养幼儿创造能力、尝试精神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姚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方法

    区域活动以其个别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成为幼儿园所喜欢的活动形式,也是当前幼儿园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指出的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有效的措施.而区域活动所具有的自选性、自主性,其教育价值依托于操作材料、情境和相应的活动中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对区域活动的指导更多的只能是以间接的方式来进行.再加之,区域活动的规则所承载的独有的教育价值,如可以有机地将教育者的教育意图渗透其中;可以在活动中起着组织、约束、调整幼儿活动行为和相互关系,大限度地保证幼儿的活动权利等方面的作用,使得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抓好区域活动规则的建设工作,是保证区域活动有效地开展的重要前提.

    作者:于志华;封安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情景教育见成效

    孩子们在每天上午的区域游戏时间里通常是玩玩具,经常是只顾自己手里的玩具,对掉在地上的玩具不管它、不拾它、不玩它、不理它.甚至,有的孩子在走路时被玩具绊到脚后不把玩具捡起来,而是用脚踢着玩具走过去.看到这种情况,我通常会出言提醒:“玩具的家在哪儿?玩具掉在地上了,它很想回家,可是,它不认识回家的路,谁愿意帮玩具回家?”没有一个孩子回应我,多是回头看一眼这位“多管闲事”的老师.

    作者:高月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记一次有意义的收花生活动

    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我带着孩子们在植物种植区里一起种下了花生的种子.在种植的过程中,每一个孩子都全程参与——挖坑、播种、培土、浇水,孩子们很兴奋,享受着劳动的过程,更对一粒粒的花生种子寄予了厚望,希望在秋天能亲手收获自己的劳动果实.等待的过程是漫长的,经过孩子们精心的照料,我们终于盼到了收获的季节.

    作者:袁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指尖“舞蹈”:小班撕贴活动的策略

    撕贴是把手指作为工具,简便、经济、安全的手工活动.幼儿通过自己的小手一撕一贴,就可以撕贴出各种各样妙趣横生的作品.幼儿手指肌肉动作的控制能力在撕贴的过程中能得到很大的锻炼,撕贴出来的作品具有自然、浑厚、稚拙的美感.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心理学家也一致认为手指是“智慧的前哨”,这说明动作的发展多么的重要.所以我觉得可以借助撕贴活动,让小班孩子们的小手变得更灵巧,提高孩子对独特美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作者:王攀;何宏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以问题为中心开展课例研讨活动

    本学期,为了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园调动全体教师合作参与,力求发挥各自的奇思妙想,在思想碰撞中求新求异,并从中提升教师设计、思考、教学组织的能力.运用各种教学策略灵活把握课堂,在不断地实践与反思中逐步提升专业能力,发现成长过程中的“真”问题并不断修正和提高.

    作者:王瑾;程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玩教具“骰子”在语言游戏中的设计与运用

    骰子,是我们日常生活所常见的东西.对幼儿来说,骰子翻转的随机性及组合的多样性颇具吸引力,所以幼儿对翻转骰子十分感兴趣.本文所说的骰子,是将“画面”运用其上的,幼儿通过观察翻转骰子而出现的不同画面,自觉运用语言来描述画面信息,并因此得到同伴的积极回应,同时对同伴的语言信息进行吸收加工并迁移表达.如此,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积累语言经验,使得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日趋完善.

    作者:林艳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集民俗之花创快乐家园

    年龄段:4~5岁幼儿(幼儿园中班)目标定位:川西民间特色与主题活动背景下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区域布局:教室外的走廊区域设计了“跳房子”游戏和植物角;在教室门口处,以幼儿自画像为操作材料,结合民间游戏和本月主题生成各种游戏;衣帽间两侧是“安全标志我知道”和幼儿作品展示栏;教室入门处两侧是为培养幼儿“小主人”精神而设立的班级公约、风铃闹钟、小鬼当家(值日生)、天气小屋(一周天气统计);教室内各个生活区都有相应的步骤指引,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空中悬挂有五个风铃吊饰;地面上有一个大转盘、斑马线和红绿灯标志;教室左侧墙面是主题墙;其他区域作为活动区域,益智区、图书区、美工区及大面积的游戏区域(汽车组装自理区、汽车美容区、洗车区、加油区).

    作者:罗秋;肖瑶;倪丽娜;邹小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幼儿园班级游戏材料资源库的建设

    幼儿的游戏离不开材料,丰富多样、不断更新的游戏材料不仅能满足幼儿个体日益丰富的游戏需要,还能满足群体中不同幼儿、不同游戏的需要,从而达成幼儿游戏发展的优化.那么,这些不同类别且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该如何摆放呢?创建班级资源库就是个很好的办法,它不仅能满足多种区域游戏材料的共享需求,解决频繁更新游戏材料的烦恼,更能让老师、幼儿和家长关注到幼儿园中有这样一个资源汇集的地方,也能看到幼儿与资源之间的良好互动,看到幼儿的游戏情况,从而更好地关注幼儿,了解幼儿,支持幼儿的游戏行为,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

    作者:卢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案例:室内运动“闯关游戏”的思路推进

    一、案例陈述1.游离的幼儿“游离”的意思是指离开集体、联盟或依附的事物,在这里的“游离”指的是不去区域中运动,离开区域运动,离开老师的视线范围之内.案例一:“没得玩”观察对象:两名大班幼儿——小宝和牛牛运动地点:大二班和大三班教室门口的空地上具体表现:大二班和大三班教室门口,小宝和牛牛蹲在门口的角落处用胸牌在地上划着什么,一会儿小宝起立,将箩筐里剩下的胸牌扔向牛牛,一会儿牛牛起身用自己的胸牌对着小宝戳……足球区班级邢老师发现了这一情况,走过来蹲下去问他们:“你们在玩什么呀?”小宝耸耸肩膀说:“我们是来跳绳的,发现没有绳了,所以我们没得玩,就在这里随便玩玩,等等看有谁不玩了我们就可以去了.”

    作者:吴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巧手扮靓墙壁艺术特色满园(2)

    莲花朵朵莲花高雅而美丽,是我们农场景区特色植物之一,为了让幼儿了解家乡的特色景物,热爱自己的家乡,爱护我们的美丽环境,我们设计了形式多样的莲花.制作步骤1.先设计画出不同形态的荷花.2.用铅笔在黑自卡纸上画出荷花的花瓣.3.用黑白花瓣拼出不同形态的荷花粘贴在一起.4.用黑自卡纸剪出不同形态的荷叶,把花瓣、叶片的外轮廓折出立体感.5.在完成品的后面垫上加厚的纸壳(凸出立体感).

    作者:何峰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健康活动:探险夺宝

    设计意图:体育活动对幼儿掌握技能、发展智力、增强体质、促成个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幼儿体育教学不光要求合理的运动负荷,还需强调直观性和趣味性.为了丰富幼儿体育活动内容,增强其趣味性,并做到因地制宜,故就地取材而设计了这项体育活动.“探险夺宝”以轮胎为器械,通过多种方式组合利用,配以有趣的游戏模式,发展幼儿的协调性,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地教授幼儿基本活动技能.

    作者:胡红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集体备课活动打造教师专业成长平台

    集体备课是一种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也是教师熟悉教材,探讨教法的有效途径.一直以来集体备课都是各年级组教研活动中的基本常规教研活动.一、规范管理我园非常重视在集体备课中教师的专业成长,为了进一步规范集体备课的要求,全面提升集体备课在促进幼儿园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作用,我园就进一步修改制定了集体备课制度,规范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每学期制定集体备课计划表,每学期有集体备课活动总结.各年级分主班、副班、保育班三个备课小组进行集体备课,每个小组有一个固定的备课组长,强化了组织者的责任.在集体备课中,备课组长组织大家讨论,及时调整谈话话题,时刻肩负起“引领者”的作用.每个备课组长负责提前确定一位主讲教师,每一位教师轮流当主讲,使备课活动人人都可以主持,人人都积极参与,改被动为主动.具体流程为:教师准备——集体备课——形成教案一一实施.

    作者:张艺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艺术活动:美味的颜色

    设计意图:涂色游戏是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常见的技能练习之一,但其单一又枯燥的操作过程常常使得活动变得虎头蛇尾.孩子们兴趣盎然地用彩笔画出第一笔时,心情是雀跃且愉悦的,但是过不了多久,当他们在重复的动作中没有发现自己期待的新鲜、好玩时就开始流露出不耐烦的情绪来:走神、东张西望、为了早交作品胡涂了事等等不良行为.如何有效地开展此类的活动?我尝试着将情景化的教学方式运用在系列活动“甜甜的糖果”之涂色游戏“美味的颜色”中,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者:王川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儿童与健康杂志

儿童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