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谈墙饰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孙慧

关键词:
摘要:生动丰富的墙饰不仅赏心悦目还饱含教育元素,能起到潜移默化教育地作用.那么墙饰究竟发挥着哪些教育作用呢?我个人认为:一、墙饰与主题结合成为课堂活动的窗口主题鲜明的墙饰除了能美化环境还能起到教育的作用.让墙饰走进教学,让教学延伸到环境,内外呼应,合而为一.曾经,那些形式花俏的墙饰既增加了老师们的工作量,还忽略了与教学之间的联系;现在,我们将教学主题与环境创设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结合学习进度提前规划,让每个孩子的作品都有机会展示,让环境成为教学的助力和孩子们交流的平台.例如:小班入园后的第一个月是“快乐的幼儿园”主题,在这个总主题下又细分为四个周主题:第一周是“甜甜找朋友”,我们先指导幼儿进行涂色游戏,再将孩子们的所有作品五个一组分组张贴,而刚入园的幼儿在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老师精心装饰后贴在墙上时,能够直观地获得认同感,有效地缓解入园的紧张情绪;第二周是“甜甜笑眯眯”,美术活动《笑脸宝宝》的作品也被搬上了墙壁,当那红红的稚嫩笑脸展示到墙面上时,孩子们收获的就是成功的快乐!
儿童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对话“童年”:由一次园本教研引发的思考与实践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个口号曾风靡一时,这让很多教育者和家长们意识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但从另一个方面,也正是这一句带有商业竞争性的口号把成千上万的幼儿卷入人为的竞争之中,许多孩子更是被竞争剥夺了童年的幸福.于是又有许多人发表观点:现在的孩子已经没有了童年,孩子的童年已经在慢慢消逝;有些人又呼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作为我们学前教育工作者,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的老师们,又可以为孩子的童年做些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让幼儿感受到真正的幸福童年?于是我们开展了一次“对话童年”的园本教研活动.

    作者:沈丽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传递爱的正能量

    习主席说:“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老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回想23年前的我,一个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小姑娘,在别人的眼里时常流露出青涩、胆怯地微笑,怀揣着做一名优秀幼儿教师的梦想,走上了平凡的工作岗位.

    作者:杨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初当“老娘舅” 细说“育儿经”

    教师工作历来就是繁琐与辛苦并行的,像我们工作在保教并重的幼儿园一线的教师更是如此,孩子日常的吃喝拉撒、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心.说我们像绿叶、像园丁、像妈妈都对,因为我们的职业就是如此:关爱每一位幼儿,呵护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徐秀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语言活动:大蝌蚪

    设计意图:幼儿园孩子的心理正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再加上现今大多数家长对孩子无回报的单向溺爱使他们事事以自我为中心,不会顾及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大蝌蚪》这个故事中的主角大蝌蚪在不断长大的过程中,多次想象自己变成巨大青蛙可能会引起的骚乱、恐慌,因此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 “做一只蝌蚪挺好的”.表面看来可能是大蝌蚪的一个无奈之选,实则是大蝌蚪每一次都站在他人立场考虑问题而作出的决定.我设计本次语言活动,让我们的小朋友在一次次想象、讲述的过程中尝试站在他人立场上考虑问题,促进幼儿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

    作者:张学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玩教具“骰子”在语言游戏中的设计与运用

    骰子,是我们日常生活所常见的东西.对幼儿来说,骰子翻转的随机性及组合的多样性颇具吸引力,所以幼儿对翻转骰子十分感兴趣.本文所说的骰子,是将“画面”运用其上的,幼儿通过观察翻转骰子而出现的不同画面,自觉运用语言来描述画面信息,并因此得到同伴的积极回应,同时对同伴的语言信息进行吸收加工并迁移表达.如此,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积累语言经验,使得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日趋完善.

    作者:林艳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案例:室内运动“闯关游戏”的思路推进

    一、案例陈述1.游离的幼儿“游离”的意思是指离开集体、联盟或依附的事物,在这里的“游离”指的是不去区域中运动,离开区域运动,离开老师的视线范围之内.案例一:“没得玩”观察对象:两名大班幼儿——小宝和牛牛运动地点:大二班和大三班教室门口的空地上具体表现:大二班和大三班教室门口,小宝和牛牛蹲在门口的角落处用胸牌在地上划着什么,一会儿小宝起立,将箩筐里剩下的胸牌扔向牛牛,一会儿牛牛起身用自己的胸牌对着小宝戳……足球区班级邢老师发现了这一情况,走过来蹲下去问他们:“你们在玩什么呀?”小宝耸耸肩膀说:“我们是来跳绳的,发现没有绳了,所以我们没得玩,就在这里随便玩玩,等等看有谁不玩了我们就可以去了.”

    作者:吴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艺术活动:美味的颜色

    设计意图:涂色游戏是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常见的技能练习之一,但其单一又枯燥的操作过程常常使得活动变得虎头蛇尾.孩子们兴趣盎然地用彩笔画出第一笔时,心情是雀跃且愉悦的,但是过不了多久,当他们在重复的动作中没有发现自己期待的新鲜、好玩时就开始流露出不耐烦的情绪来:走神、东张西望、为了早交作品胡涂了事等等不良行为.如何有效地开展此类的活动?我尝试着将情景化的教学方式运用在系列活动“甜甜的糖果”之涂色游戏“美味的颜色”中,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者:王川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在常规管理中提升保教质量

    幼儿园作为基础的教育单位,在幼儿的第一所学校里,做好本职工作是我们每一个幼教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正因为如此,保教工作作为幼儿园工作的重心,保教质量的高低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来,我园在保教质量的提高上不断探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良好成效,现总结出来与大家分享.

    作者:贺文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记一次有意义的收花生活动

    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我带着孩子们在植物种植区里一起种下了花生的种子.在种植的过程中,每一个孩子都全程参与——挖坑、播种、培土、浇水,孩子们很兴奋,享受着劳动的过程,更对一粒粒的花生种子寄予了厚望,希望在秋天能亲手收获自己的劳动果实.等待的过程是漫长的,经过孩子们精心的照料,我们终于盼到了收获的季节.

    作者:袁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巧用低结构材料让小班区角充满生机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幼儿教师可创设丰富的区域环境,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需要,而区角创设就是环境,材料就是组成环境的元素.低结构材料能够激发幼儿想象,能创造多种玩法,且材料可来自于生活中随手可取的废旧物品中.幼儿可以凭着已有的生活经验、感觉和想象,“在自得其乐中捕捉客观世界的信息和要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对世界、对宇宙的态度”,对培养幼儿创造能力、尝试精神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姚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玩”转区角,将快乐进行到底

    区角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隐性”课程.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地和计划地投放各种材料,创设出宽松和谐地活动环境,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进行操作、探索和交往活动.体现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关注个别差异并赋予自由选择的权利,能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幼儿学习成长的需要.

    作者:罗翠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幼儿园班级游戏材料资源库的建设

    幼儿的游戏离不开材料,丰富多样、不断更新的游戏材料不仅能满足幼儿个体日益丰富的游戏需要,还能满足群体中不同幼儿、不同游戏的需要,从而达成幼儿游戏发展的优化.那么,这些不同类别且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该如何摆放呢?创建班级资源库就是个很好的办法,它不仅能满足多种区域游戏材料的共享需求,解决频繁更新游戏材料的烦恼,更能让老师、幼儿和家长关注到幼儿园中有这样一个资源汇集的地方,也能看到幼儿与资源之间的良好互动,看到幼儿的游戏情况,从而更好地关注幼儿,了解幼儿,支持幼儿的游戏行为,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

    作者:卢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以问题为中心开展课例研讨活动

    本学期,为了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园调动全体教师合作参与,力求发挥各自的奇思妙想,在思想碰撞中求新求异,并从中提升教师设计、思考、教学组织的能力.运用各种教学策略灵活把握课堂,在不断地实践与反思中逐步提升专业能力,发现成长过程中的“真”问题并不断修正和提高.

    作者:王瑾;程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调整膳食结构:促进幼儿健康生长发育

    营养状况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多年以来,我园每季度膳食调查与营养分析总会出现矿物质钙、锌摄入量偏低,鱼、虾及蛋类食物供应不足,肉类供应超标等问题.为改变这种局面,我园统计了2013年至2016年的膳食营养数据,并对相应的儿童生长发育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膳食结构的改进和优化有利于控制单纯性肥胖症的患病率,提高儿童身高年增长平均数值.

    作者:黄爱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有趣的恐龙世界”课程叙事

    一、课程背景开学后,在班级主题“暑假趣闻”的环境布置中,承承小朋友带来了去常州恐龙园游玩的照片,照片中承承与大恐龙的几张合影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浩浩说:“我暑假里也去了恐龙园呢!那里的恐龙真可怕!”孩子们议论纷纷,分享自己的发现.是的,在孩子们的心中,恐龙是多么可怕又神秘的动物呀!他们想了解恐龙的知识,但又知之甚少,常会争得面红耳赤.追随着孩子们探索的脚步,主题活动“有趣的恐龙世界”开启了它的旅程.

    作者:周红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穿衣秀:说说我眼中的孩子们

    新学期开始了,小小班的孩子们比入园时长大了半岁.而我则开始尝试鼓励孩子们自己穿衣戴帽.孩子们很棒,努力尝试按老师教的方法自己穿衣服,于是,可爱的穿衣秀在每天午睡起床的时间如期上演.下午两点,起床时间到了!

    作者:李晓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方法

    区域活动以其个别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成为幼儿园所喜欢的活动形式,也是当前幼儿园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指出的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有效的措施.而区域活动所具有的自选性、自主性,其教育价值依托于操作材料、情境和相应的活动中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对区域活动的指导更多的只能是以间接的方式来进行.再加之,区域活动的规则所承载的独有的教育价值,如可以有机地将教育者的教育意图渗透其中;可以在活动中起着组织、约束、调整幼儿活动行为和相互关系,大限度地保证幼儿的活动权利等方面的作用,使得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抓好区域活动规则的建设工作,是保证区域活动有效地开展的重要前提.

    作者:于志华;封安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巧手扮靓墙壁艺术特色满园(2)

    莲花朵朵莲花高雅而美丽,是我们农场景区特色植物之一,为了让幼儿了解家乡的特色景物,热爱自己的家乡,爱护我们的美丽环境,我们设计了形式多样的莲花.制作步骤1.先设计画出不同形态的荷花.2.用铅笔在黑自卡纸上画出荷花的花瓣.3.用黑白花瓣拼出不同形态的荷花粘贴在一起.4.用黑自卡纸剪出不同形态的荷叶,把花瓣、叶片的外轮廓折出立体感.5.在完成品的后面垫上加厚的纸壳(凸出立体感).

    作者:何峰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指尖“舞蹈”:小班撕贴活动的策略

    撕贴是把手指作为工具,简便、经济、安全的手工活动.幼儿通过自己的小手一撕一贴,就可以撕贴出各种各样妙趣横生的作品.幼儿手指肌肉动作的控制能力在撕贴的过程中能得到很大的锻炼,撕贴出来的作品具有自然、浑厚、稚拙的美感.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心理学家也一致认为手指是“智慧的前哨”,这说明动作的发展多么的重要.所以我觉得可以借助撕贴活动,让小班孩子们的小手变得更灵巧,提高孩子对独特美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作者:王攀;何宏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集民俗之花创快乐家园

    年龄段:4~5岁幼儿(幼儿园中班)目标定位:川西民间特色与主题活动背景下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区域布局:教室外的走廊区域设计了“跳房子”游戏和植物角;在教室门口处,以幼儿自画像为操作材料,结合民间游戏和本月主题生成各种游戏;衣帽间两侧是“安全标志我知道”和幼儿作品展示栏;教室入门处两侧是为培养幼儿“小主人”精神而设立的班级公约、风铃闹钟、小鬼当家(值日生)、天气小屋(一周天气统计);教室内各个生活区都有相应的步骤指引,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空中悬挂有五个风铃吊饰;地面上有一个大转盘、斑马线和红绿灯标志;教室左侧墙面是主题墙;其他区域作为活动区域,益智区、图书区、美工区及大面积的游戏区域(汽车组装自理区、汽车美容区、洗车区、加油区).

    作者:罗秋;肖瑶;倪丽娜;邹小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儿童与健康杂志

儿童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