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思博的萌言萌语萌画

屈阿敏

关键词:
摘要:大雁塔公园有一个剃头的雕塑,旁边写着:剃头、洗脚,胜似吃药.在我给思博解释其含义时,刚说了“剃头”,他立马接说:“剃头磨剪子,我是北里二杆子.”——“北里”是附近的一个村子,可这“二杆子”只有陕西人知道是什么了吧?我坐公交车接思博去小雁塔玩,车停稳后,奶奶把思博从前门送上车……刚坐好,思博就对我表示不满:“木囊得很!”——木囊(mu nang)是陕西方言,意思是磨叽、不利索,已经很少有人用并知道其准确意思,小家伙从哪儿学的?
儿童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科学活动:在农场

    设计意图: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提供数量的各种变式材料,让幼儿观察、判断并验证其数量是否相同”“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活动的重要与有趣”.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景中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感受和体验其中的乐趣.所以,我将幼儿带入特定情景中,通过游戏等方式,理解10以内物体的数量守恒.

    作者:闫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创设优质语言环境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它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沟通的同时,也是对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进行锻炼.语言环境有多种,一般地说,有自然语言环境、局部语言环境和自我营造的人工语言环境.这里阐述的语言环境为自然语言环境.一、幼儿园中幼儿语言发展环境的不利现状幼儿园为幼儿提供了一个相对舒适安全的氛围,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在幼儿园多元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获得显著的提高.但是,目前幼儿园所提供的环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作者:韩佳怡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幼儿园“古行今当”职业体验课程的实施

    幼儿园教育应该让幼儿体验生活、接触社会.根据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结合本地特有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职业资源,我园于2014年开始,进行了“古行今当”职业体验游戏的实践探索.一、真景巧造,创设游戏场景.儿童建筑设计师马克·杜德克说过:建筑应该是一个未完成的故事,应该让每个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加入到这个叙事故事之中.我园在设计“西西职业体验馆”时,就通过聊天的方式先征求孩子们的想法,并且从幼儿的视角考虑,创设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关的游戏场景.

    作者:冯婷聪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安全常抓不懈: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园的安全工作一直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保证幼儿的安全,必须常抓不懈.每一位教职工对待每天的工作必须细致周到,使幼儿在幼儿园里快乐、健康地成长.我认为幼儿园安全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规范.一、教师的安全防患意识1.教师应时刻怀有安全意识教师要有“防忠于未然”的安全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多观察,善发现,要随时关注所有孩子,随机进行安全教育.如幼儿来园前检查室内外设备;幼儿来园时做好晨检,要注明病假或事假,作好人数清点和缺课追踪记录;进餐时,教育幼儿专心进食;午睡时,值班人员应巡回检查,并根据气候作好防暑降温工作;盥洗入厕时,应依次有序进行,避免拥挤碰撞,要保持地面干燥,防止滑倒;上下楼梯时教育幼儿要依次有序靠右走,手扶把手,不推不挤.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幼儿深度学习:引“计划”进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作为区域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存在形式,是幼儿期典型、有特色的一种游戏,对幼儿各方面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的角色游戏组织活动中总是存在理念和实践脱节的现象.在组织活动时,由于教师自身精力有限和幼儿年龄特点,幼儿随意乱玩的现象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幼儿深层次游戏体验的获得,同时,这也与当前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的发展幼儿的自主性相悖.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在理解幼儿游戏意图的基础上提高幼儿的自主游戏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在理解幼儿角色游戏意图的基础上引入“计划”,以高宽课程主动学习为理念支持,促进角色游戏中幼儿更丰富、更复杂的游戏体验,推动其更高水平的游戏发展.

    作者:赖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谈小班“亲自然”区域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多元化的区域环境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学习、探索机会,促进其多方面的发展.我园地处郊区,走出幼儿园就是碧绿的山坡、彩色的田野.随处可见的瓜果蔬菜、种类繁多的花草、自然流淌的小溪成了幼儿园独有的教育资源.考虑到我园的地理环境和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以及幼儿成长背景,我们结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和季节变换等因素,共同制定出本学期的主题活动——亲亲大自然.

    作者:张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妙用立体化教学资源包为幼儿园课程服务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充分挖掘和利用现实生活中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我们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不囿于多媒体教学资源——虽然多媒体教学资源给教学带来了便捷,但是单纯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依赖过多,可能会造成师幼间、幼幼间互动不足,幼儿的直接经验不足等;当然,也不囿于操作各类活动材料——虽然各类活动材料可以让幼儿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能促进师幼间、幼幼间互动等,但活动材料也有些表现内容不够丰富等弱点.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应具有全面性、整合性,为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我们需要善于挖掘周围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将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收集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立为自己教育教学活动配套的、为幼儿园课程服务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包.

    作者:陈燕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有效设计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科学活动更应如此,因为抽象说教永远比不上孩子亲身的体验.一、开展科学活动的误区1.教育形式比较单一幼儿园的科学活动主要以正式的集体教学活动呈现,老师制定教育内容计划,然后按部就班地开展科学活动.这样的科学活动是远远不能让孩子满意的——孩子是带着发现的眼睛在生活,他们会发现生活中的奇妙现象,但是老师的教学计划中没有,孩子的好奇心也就得不到满足和应有的回应.

    作者:梁亚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指南》背景下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生活化探析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生活化,是指幼儿园教师将数学教育与幼儿生活有机地结合,将幼儿的生活经验、生活情境等不同程度地纳入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之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关于数学的认知中多处提出“数学教育与生活结合”的教育建议,如“鼓励和支持幼儿发现、尝试解决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数学的问题,体会数学的用处;利用生活和游戏中的实际情境,引导幼儿理解数概念”等.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生活化可以帮助幼儿认识日常生活中的数量,完成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学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数的问题,实现“学有所用,用源自学”的教育效果.

    作者:郭彩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主题活动中家长资源的有效利用

    主题活动作为幼儿园一种主要的教学方式,在确立主题、选择内容、组织与实施教学活动等方面都需要关注儿童真实的生活世界,既要为幼儿提供大量的主题信息,又要为幼儿营造自由探索的学习空间,使环境成为孩子们获取信息、交流经验的平台.因此,在准备主题环境的过程中,材料准备这个关键的环节往往需要家长帮忙收集和制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长走进孩子们中间,这不仅使主题活动的内容更丰富和生活化,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还有利于提高主题活动的教育质量,更好地发展孩子的能力.

    作者:曾佳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思博的萌言萌语萌画

    大雁塔公园有一个剃头的雕塑,旁边写着:剃头、洗脚,胜似吃药.在我给思博解释其含义时,刚说了“剃头”,他立马接说:“剃头磨剪子,我是北里二杆子.”——“北里”是附近的一个村子,可这“二杆子”只有陕西人知道是什么了吧?我坐公交车接思博去小雁塔玩,车停稳后,奶奶把思博从前门送上车……刚坐好,思博就对我表示不满:“木囊得很!”——木囊(mu nang)是陕西方言,意思是磨叽、不利索,已经很少有人用并知道其准确意思,小家伙从哪儿学的?

    作者:屈阿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艺术活动:漂亮的房子

    设计意图:手工是深受幼儿喜欢的一项活动.通过手工制作,不仅可以提高幼儿对美术的认知,还能让幼儿亲自体验探索动手的情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因此,本活动通过启发幼儿运用身边熟悉的材料来进行制作,帮助他们在感受小房子外形特征的同时,尝试运用卷、折、画的方法把小房子的外形特征表现出来.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在观察房子外形特征的基础上,尝试探索用半圆形纸制作尖尖的屋顶.在“跳一跳,够得着”的情况下,激发幼儿制作房子的兴趣.

    作者:俞春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基于新《规程》视角的幼儿园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石.2016年3月1日起,新版《幼儿园工作规程》开始实施,将“幼儿园的安全”作为第三章内容单列,更凸显了幼儿园教育的根本就是安全.[1]只有保障了幼儿的安全,才是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基础.然而,现阶段幼儿园安全工作往往是采取一些限制幼儿活动的措施,从外部角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幼儿安全,但从长远计议,以教育内化的方式提升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才是根本.因此,幼儿园安全教育课程构建,尤其是精品课程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蒋建敏;黄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五段式”跟进研究促进主题墙的创设

    主题墙作为主题课程实施中的一种“隐性课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它是幼儿每天所接触的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社会性发展及个性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园历来非常重视主题墙的创设,通过一系列实践研究活动逐步提高了广大教师创设主题墙的能力,使主题墙真正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幼儿.第一阶段:找出不足首先,针对教师发放“主题墙创设”调查表,了解教师在主题墙创设中遇到的问题,同时邀请省市级幼教专家莅临我园对主题墙创设情况进行现场指导,找出了以下问题:部分教师将主题墙创设作为一个额外的负担;主题墙饰的创设一手由教师包办;主题脉络不清晰,随便挑几个教学内容,不能体现主题的教育进程;互动性不强,没有体现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家长与主题墙之间的互动;艺术性和美观性不够等.

    作者:张艺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对幼儿重复游戏的分析及引导

    大班初期,男孩东东在积木区专注地摆弄积木,进行平铺搭路,一连几天重复玩得不亦乐乎.他看到在旁边观察的老师便滔滔不绝地讲述他设计的火车站和火车道,他的想法极富创意,但是搭建的内容及水平却呈现出小班建构特点.教师对是否“要介入东东的重复游戏”陷入了两难之中:如果介入指导,可能会挫伤东东游戏的积极性;不介入,他的建构水平又“不符合其年龄阶段水平”——表面上看这似乎只是涉及到如何选择与运用具体的指导方式方法,其背后反映出教师如何认识幼儿的儿童观和游戏观等深层问题.只有厘清了幼儿为什么重复游戏及其背后蕴藏的发展价值,教师对是否介入和如何引导才会了然于胸.

    作者:杨雪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幼儿园引领家长学习运用《指南》的实践策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有效推进学前教育科学化发展的重要指导.我园首先采取多种方式帮助教师深入学习领会和理解《指南》,在教育实践中贯彻《指南》精神,在此基础上,结合陕西省“家园用《指南》携手乐童年”工作的开展,多途径、多方式地积极引导和帮助家长学《指南》、用《指南》,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更好的实现家园共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一、全面宣传普及《指南》我们首先让更多的家长了解《指南》,认识《指南》,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群策群力推进《指南》的落实.

    作者:戴翠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让爱的阳光洒满每个孩子的心灵

    不知不觉已经在教师岗位上度过了十几个春秋,时间不算长,但也足够使我从青涩走向成熟.每天早晨,当我从孩子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手里接过一只只小手的时候,我觉得牵在手里的是一份莫大的信任和嘱托……幼儿教师的工作忙碌并快乐着,从喝水、洗手、吃饭、睡觉到生活常规的培养;从动物世界、自然科学到宇宙世界的神奇奥秘;从成长档案的建立到幼儿行为观察和个体差异的分析;从每一个教育环节的设计到教学课题的实践研究……所有琐碎的事情都点滴地注入我的“快乐容器”,使我的幸福感不断升级.

    作者:李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艺术活动:手套商店

    设计意图:天气渐冷,小朋友们戴上了五彩缤纷的手套,艳丽的色彩和丰富的图案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他们或三三两两地在一起比较自己和朋友手套的异同,或得意洋洋地炫耀自己手套的独特之处.于是,我想何不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通过对手套这一常见的生活用品的欣赏与创作,有效地引导幼儿获得艺术领域的发展呢?

    作者:林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巧妙设计游戏自主快乐学习

    游戏是幼儿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是幼儿快乐而自主的一项活动.幼儿园游戏教学虽是由教师来组织和引导的,但是,游戏教学是利用其本身的趣味性来启动和维持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很好地将教学的要求转化为幼儿自愿自主的要求,激发幼儿的内在动机,而不是外在的强制手段和要求,这就是游戏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优势.那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何巧妙设计创设游戏,将教学活动游戏化呢?下面我就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作者:曹秋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经典绘本的欣赏与解读

    “要让孩子读得懂,教师自己先读好”是周兢老师在《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1]中对准备进行阅读指导的教师提出的建议.为帮助幼儿获得有意义的阅读学习机会,教师需要先对准备提供给幼儿的绘本进行阅读,分析绘本的图画、文字、符号等特点,理解绘本内容,挖掘绘本的教育价值.在本园课题“绘本教学中培养幼儿读图能力的实践研究”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欣赏和解读经典绘本,对绘本教育价值进行了分析.

    作者:钟小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儿童与健康杂志

儿童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