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新《规程》视角的幼儿园安全教育

蒋建敏;黄梅

关键词:
摘要: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石.2016年3月1日起,新版《幼儿园工作规程》开始实施,将“幼儿园的安全”作为第三章内容单列,更凸显了幼儿园教育的根本就是安全.[1]只有保障了幼儿的安全,才是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基础.然而,现阶段幼儿园安全工作往往是采取一些限制幼儿活动的措施,从外部角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幼儿安全,但从长远计议,以教育内化的方式提升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才是根本.因此,幼儿园安全教育课程构建,尤其是精品课程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
儿童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科学活动:在农场

    设计意图: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提供数量的各种变式材料,让幼儿观察、判断并验证其数量是否相同”“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活动的重要与有趣”.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景中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感受和体验其中的乐趣.所以,我将幼儿带入特定情景中,通过游戏等方式,理解10以内物体的数量守恒.

    作者:闫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基于新《规程》视角的幼儿园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石.2016年3月1日起,新版《幼儿园工作规程》开始实施,将“幼儿园的安全”作为第三章内容单列,更凸显了幼儿园教育的根本就是安全.[1]只有保障了幼儿的安全,才是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基础.然而,现阶段幼儿园安全工作往往是采取一些限制幼儿活动的措施,从外部角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幼儿安全,但从长远计议,以教育内化的方式提升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才是根本.因此,幼儿园安全教育课程构建,尤其是精品课程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蒋建敏;黄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小小QQ群:搭建家园共育大平台

    群论坛:近日,明珠、娜娜、俊帮等小朋友的妈妈都向我们反映,孩子不愿自己吃饭,挑食、偏食的情况比较严重,有时边吃边玩.怎样解决宝宝吃饭难的问题呢?请家长们跟帖.群公告:下周我们将开展主题活动“家乡的水果”,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相关“家乡的水果”的资料并带来园,以方便开展相关“家乡的水果”活动,谢谢您的配合!这是我园小一班的QQ群.QQ群的建立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交流的限制,方便了老师和家长之间、家长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我园进行家园共育的又一个平台.

    作者:白晓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特长协作研讨:一种行之有效的“区域观察”教研模式

    幼儿园一线教师在区域游戏观察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遇到令自己疑惑不解、甚至是无法解决的问题.我园在市级课题“借助‘区域观察记录’研讨,提升教师反思能力的策略研究”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通过各种形式的积极研讨,教师们往往会碰撞出比较好的、具体可操作的指导方法,进而解决困惑或棘手的问题.其中“特长协作研讨”就是其中一种有效的研讨形式.本文所指的的“特长协作研讨”主要指的是幼儿园内部在区域游戏方面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或是在这方面有特长的草根专家教师专门成立协作组针对某个或某些“难题”进行的研讨,有效地解决教师在自主游戏中观察到的某些共性或个性问题,变“问题”为“契机,”进而助推幼儿游戏的发展.

    作者:陈锂;陈海霞;朱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五段式”跟进研究促进主题墙的创设

    主题墙作为主题课程实施中的一种“隐性课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它是幼儿每天所接触的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社会性发展及个性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园历来非常重视主题墙的创设,通过一系列实践研究活动逐步提高了广大教师创设主题墙的能力,使主题墙真正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幼儿.第一阶段:找出不足首先,针对教师发放“主题墙创设”调查表,了解教师在主题墙创设中遇到的问题,同时邀请省市级幼教专家莅临我园对主题墙创设情况进行现场指导,找出了以下问题:部分教师将主题墙创设作为一个额外的负担;主题墙饰的创设一手由教师包办;主题脉络不清晰,随便挑几个教学内容,不能体现主题的教育进程;互动性不强,没有体现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家长与主题墙之间的互动;艺术性和美观性不够等.

    作者:张艺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有效设计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科学活动更应如此,因为抽象说教永远比不上孩子亲身的体验.一、开展科学活动的误区1.教育形式比较单一幼儿园的科学活动主要以正式的集体教学活动呈现,老师制定教育内容计划,然后按部就班地开展科学活动.这样的科学活动是远远不能让孩子满意的——孩子是带着发现的眼睛在生活,他们会发现生活中的奇妙现象,但是老师的教学计划中没有,孩子的好奇心也就得不到满足和应有的回应.

    作者:梁亚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艺术活动:漂亮的房子

    设计意图:手工是深受幼儿喜欢的一项活动.通过手工制作,不仅可以提高幼儿对美术的认知,还能让幼儿亲自体验探索动手的情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因此,本活动通过启发幼儿运用身边熟悉的材料来进行制作,帮助他们在感受小房子外形特征的同时,尝试运用卷、折、画的方法把小房子的外形特征表现出来.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在观察房子外形特征的基础上,尝试探索用半圆形纸制作尖尖的屋顶.在“跳一跳,够得着”的情况下,激发幼儿制作房子的兴趣.

    作者:俞春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用“绿色”区域浸润童心

    儿童绿色教育倡导尊重儿童的自然本性,运用自然、本真的教育方式指引儿童自我生成的建构,使他们获得智慧的增长,拥有健康的身心、自由的个性、创造性的思维等.我园位于“国家森林城市”——漳州市.孩子们生活的龙文区,城市融于田园,繁华拥抱宁静,如诗如画的九龙江畔、大气古朴的湘桥古民居、古姿新貌的龙文塔、宛如绸带的城市绿道、栖息于碧湖的白鹭……都让幼儿感受着家乡的绿色自然生态之美.在课题“实施‘指南’幼儿园活动区游戏活动研究”开展过程中,我们结合“生态龙文,美丽家园”的主题探究活动,将绿色教育理念融入丰富多彩的活动区游戏中,在户外创设美工区、探索区、表演区等共享区域,探索开放混龄的户外区域活动.在共享区域中,用平行、互补、合作的方式开展活动区游戏,从空间的共享走向材料、经验的共享.[1]让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开放的环境、丰富的材料中共同游戏和发展.

    作者:李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妙用立体化教学资源包为幼儿园课程服务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充分挖掘和利用现实生活中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我们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不囿于多媒体教学资源——虽然多媒体教学资源给教学带来了便捷,但是单纯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依赖过多,可能会造成师幼间、幼幼间互动不足,幼儿的直接经验不足等;当然,也不囿于操作各类活动材料——虽然各类活动材料可以让幼儿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能促进师幼间、幼幼间互动等,但活动材料也有些表现内容不够丰富等弱点.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应具有全面性、整合性,为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我们需要善于挖掘周围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将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收集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立为自己教育教学活动配套的、为幼儿园课程服务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包.

    作者:陈燕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安全常抓不懈: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园的安全工作一直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保证幼儿的安全,必须常抓不懈.每一位教职工对待每天的工作必须细致周到,使幼儿在幼儿园里快乐、健康地成长.我认为幼儿园安全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规范.一、教师的安全防患意识1.教师应时刻怀有安全意识教师要有“防忠于未然”的安全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多观察,善发现,要随时关注所有孩子,随机进行安全教育.如幼儿来园前检查室内外设备;幼儿来园时做好晨检,要注明病假或事假,作好人数清点和缺课追踪记录;进餐时,教育幼儿专心进食;午睡时,值班人员应巡回检查,并根据气候作好防暑降温工作;盥洗入厕时,应依次有序进行,避免拥挤碰撞,要保持地面干燥,防止滑倒;上下楼梯时教育幼儿要依次有序靠右走,手扶把手,不推不挤.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挖掘·整合:用陕南地域特色丰富幼儿园教育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因此,有效的利用本土文化与自然资源,营造幼儿园良好氛围,挖掘教育资源,抓住教育契机,拓展幼儿园的活动内容对幼儿园园本特色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陕南地处陕西省的南部,北以秦岭为屏,南以巴山作障,与楚蜀相接,横贯东西的汉江川流而过.两山夹一川的特殊地理结构,加之北亚热带的温润气候,使得处于几大文化板块交接地带的陕南自古以来就具有着源远流长的地域文化,呈现出南北荟萃、东西交融的丰富的秦楚文化特色.这些特有的汉水文化、饮食文化、风俗文化等为开拓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材料.怎样结合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这些文化资源,承其精华,去其糟粕,整理和转化成幼儿感兴趣的教育教学资源,是我园近些年来一直致力于重点探索与研究的课题.

    作者:姚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幼儿园引领家长学习运用《指南》的实践策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有效推进学前教育科学化发展的重要指导.我园首先采取多种方式帮助教师深入学习领会和理解《指南》,在教育实践中贯彻《指南》精神,在此基础上,结合陕西省“家园用《指南》携手乐童年”工作的开展,多途径、多方式地积极引导和帮助家长学《指南》、用《指南》,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更好的实现家园共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一、全面宣传普及《指南》我们首先让更多的家长了解《指南》,认识《指南》,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群策群力推进《指南》的落实.

    作者:戴翠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经典绘本的欣赏与解读

    “要让孩子读得懂,教师自己先读好”是周兢老师在《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1]中对准备进行阅读指导的教师提出的建议.为帮助幼儿获得有意义的阅读学习机会,教师需要先对准备提供给幼儿的绘本进行阅读,分析绘本的图画、文字、符号等特点,理解绘本内容,挖掘绘本的教育价值.在本园课题“绘本教学中培养幼儿读图能力的实践研究”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欣赏和解读经典绘本,对绘本教育价值进行了分析.

    作者:钟小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以教研为抓手的区域活动实践研究

    我园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放眼儿童终身发展教育,确立了“以主题为背景的区域活动”课程.通过学习和借鉴成熟课程开展的理论与方法,明确区域活动在我园课程开展中的价值,明晰以探索区域活动的有效实施途径为教研核心,探寻行之有效的教研新思路,尝试多种方法教研和深度教研,围绕实例研讨、反思总结,通过教研的争鸣与碰撞,推进我园区域活动课程的成熟和发展,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作者:董顺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对幼儿重复游戏的分析及引导

    大班初期,男孩东东在积木区专注地摆弄积木,进行平铺搭路,一连几天重复玩得不亦乐乎.他看到在旁边观察的老师便滔滔不绝地讲述他设计的火车站和火车道,他的想法极富创意,但是搭建的内容及水平却呈现出小班建构特点.教师对是否“要介入东东的重复游戏”陷入了两难之中:如果介入指导,可能会挫伤东东游戏的积极性;不介入,他的建构水平又“不符合其年龄阶段水平”——表面上看这似乎只是涉及到如何选择与运用具体的指导方式方法,其背后反映出教师如何认识幼儿的儿童观和游戏观等深层问题.只有厘清了幼儿为什么重复游戏及其背后蕴藏的发展价值,教师对是否介入和如何引导才会了然于胸.

    作者:杨雪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艺术活动:《雪花飞》

    设计意图:《雪花飞》是一节大班音乐活动中的唱歌活动.一直以来,“唱歌活动如何体现创新”好像成为音乐活动组织的难点.本次活动设计采用了大胆的想法,主要以情感为主线,借助角色游戏和歌曲图谱,调动幼儿的感听视觉,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大班幼儿对“雪”有一定的认知经验,再予以情感加入,从而引导幼儿主动地学唱歌曲、表现歌曲.

    作者:张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创设优质语言环境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它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沟通的同时,也是对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进行锻炼.语言环境有多种,一般地说,有自然语言环境、局部语言环境和自我营造的人工语言环境.这里阐述的语言环境为自然语言环境.一、幼儿园中幼儿语言发展环境的不利现状幼儿园为幼儿提供了一个相对舒适安全的氛围,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在幼儿园多元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获得显著的提高.但是,目前幼儿园所提供的环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作者:韩佳怡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主题活动中家长资源的有效利用

    主题活动作为幼儿园一种主要的教学方式,在确立主题、选择内容、组织与实施教学活动等方面都需要关注儿童真实的生活世界,既要为幼儿提供大量的主题信息,又要为幼儿营造自由探索的学习空间,使环境成为孩子们获取信息、交流经验的平台.因此,在准备主题环境的过程中,材料准备这个关键的环节往往需要家长帮忙收集和制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长走进孩子们中间,这不仅使主题活动的内容更丰富和生活化,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还有利于提高主题活动的教育质量,更好地发展孩子的能力.

    作者:曾佳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指南》背景下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生活化探析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生活化,是指幼儿园教师将数学教育与幼儿生活有机地结合,将幼儿的生活经验、生活情境等不同程度地纳入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之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关于数学的认知中多处提出“数学教育与生活结合”的教育建议,如“鼓励和支持幼儿发现、尝试解决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数学的问题,体会数学的用处;利用生活和游戏中的实际情境,引导幼儿理解数概念”等.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生活化可以帮助幼儿认识日常生活中的数量,完成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学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数的问题,实现“学有所用,用源自学”的教育效果.

    作者:郭彩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主题下区域活动”园本课程的探究与实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规定: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指出:幼儿园课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老师跟孩子共同行动的过程.文本是一种静态表现,但是是做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只有幼儿活动才是幼儿本质的课程.课程是关于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的一个系统.课程是教育的灵魂,它集中体现着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追求,它反映着教育理念、特色定位、文化生态,是教育目标实施的蓝图,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载体和主要依据.

    作者:孔玲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儿童与健康杂志

儿童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