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秀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5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对患者进行静脉补液与胰岛素治疗后,实施生命体征监测、预防感染、心理与饮食等方面的护理措施.结果:54例糖尿病患者经过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有效控制了血糖,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有利于控制患者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进而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黄孟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足转筋患者采用中医验方进行治疗的情况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者采用中医进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门诊2011年7月-2012年7月所治疗的12例足转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确诊后采用我院自制中药验方来进行治疗,对其中1例典型患者的临床资科以及治疗情况进行举例分析.结果:对该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患者在经过两个疗程后,其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再以同功效药酒巩固治疗一月,随访过程中未出现复发的情况.其余11例的治疗情况与改例典型患者大致相同.结论:在对足转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本研究所提到的中医验方不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治疗效果,而且患者在治疗1年后未出现复发的情况.因此,在对足转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可以对本研究中所提高的中医验方进行在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吴春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联用酚妥拉明静滴治疗肺心病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多巴胺20mg,酚妥拉明10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结果:总有效率90%.结论:两种药物联用互相协同,起效快,作用显著.
作者:王金宇;方洪伟;王建莉;王萍;郭亚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分析口腔不良固定修复体对口腔的危害,探讨防治的方法.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到5月之间有口腔不良修复体患107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患者年龄为18岁到55岁之间,平均年龄32±2.6岁,其中女性患者65例,男性患者42例.对患者要求正确处理口腔卫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修复治疗.结果:通过临床分析,使用去冠钳对107例患者进行活修复体的拆除取得很好的效果.随后对患者进行2个月的随访,结果发现并没有并发症出现.结论:使用去冠钳对口腔不良修复体患者进行医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朱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分析剖宫产率上升原因分析,并为探索出控制策略提供必要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得出2010年9月至2013年9三年进入我院生产,产妇选择剖宫产的概率,并对选择剖宫产的原因进行研究.结果:三年来进入我院进行剖腹产率分别为49%.60%.62%,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孕妇选择剖宫产的主要原因是无医学指征的剖腹产.结论:解决无指征、降低巨大儿的出生以及lcp剖宫产的指征放的太宽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常罗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为推动基层医疗单位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方法:对注射器和配液方式进行文献研究并结合实际应用进行了调研.结果与结论:通过理论研究,免推注技术是在传统配液方式的基础上的一次革新,结合基层医疗机构现状和实际应用,其安全、便捷和实用的特点能满足现在甚至未来一段时间配液的要求.
作者:檀俊东;范盼盼;周治国;丁文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心外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进行肺复张,观察复张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选择心外体外循环术后患者30例,对其进行肺复张,采用CPAP通气模式进行,FiO2不变,PEEP为0,在5~10s内逐渐将压力上调至40cmH2O,维持40s,然后在5~10s内将CPAP压力下调至复张前的压力,改用基础通气模式,采用LIP+2cmH2O为PEEP,其他参数不变,期间不能吸痰.观察复张前后氧合指数和静态顺应性(staticcompliance,Cs)的变化,以及复张中有创持续动脉压(ABP)的变化.
作者:陈淑萍;郭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在胃癌术后的临床应用及相关护理事项.方法:对胃癌术后患者采取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管的方法,给于患者术后营养支持,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营养吸收情况和恢复情况的观察,总结肠内营养效果和护理水平.结果:本文所选患者通过肠内营养的支持均能快速康复起来,恢复体力.结论:肠内营养可以减少患者的并发病概率,减轻患者住院费用(P<0.05),可以给患者提供良好的营养支持.在护理观察中要注重对患者心理和营养管等的护理.
作者:倪婷;刘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神经外科病人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死亡率高,神经外科护士工作节奏快,且面临来自患者、患者家属、领导及同事等各方面的压力,因此神经外科护士在工作中需要很好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必须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熟练的护理技术、宽厚的人文关怀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我国的护理模式已从功能制护理转向了整体护理,家庭结构也由传统型结构转为新型结构(即421型),随着医疗改革的进一步进行,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医患矛盾日益突出,这些无疑对神经外科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颜小平;陈琳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现代中医理论多将“抑郁症”等同于“郁证”;将抑郁症的基本病机归于肝气郁结,进而可以发生肝气乘脾、肝损及肾,气滞痰凝、血瘀,因实致虚等病机变化;中风后肝郁脾虚证主要表现为:表情抑郁、胸闷太息、倦怠乏力、入睡困难等体征;现代中医主要采用“疏肝解郁、健脾安神”的方法.笔者多年来依据中医理论,采用四逆散合汤加减临床治疗抑郁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汤中“桂枝”与“芍药”相配,共奏宣通心阳、调和营卫之功.“炙甘单”振奋温振心阳,鼓舞气血,温通血脉;“合龙骨、牡蛎”则动中兼静,动以通阳,静则安神,诸药相辅相成,使通阳与安神相得益彰.
作者:孙喜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喉癌术后颈前气管外置造瘘口的有效护理方法,使患者术后早日康复.方法:通过对临床喉癌患者术后气管外置造瘘口护理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了解气管外置造瘘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其注意事项,同时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包括消毒隔离、外置造瘘口的管理、鼻饲管的护理及加强营养支持的治疗法.结果:促进了患者的康复、预防了外置造瘘口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陈冰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反流性咽喉炎患者60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其中试验组给予中医辨证结合西医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常规治疗,两组均治疗28d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75%,对比对照组(71.43%)有显著性差异(X2 =3.8705,P<0.05).结论:中医辩证结合西医治疗反流性咽喉炎效果显著,较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谋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提高,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比10年前高出3~4倍,糖尿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需要在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进行治疗,因此做好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马丽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诊低钾型周期性瘫痪发病机制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6例重症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的诊治和护理措施.结果:21例于24h内症状消失,血钾血液恢复正常心律失常消失,5例于48h内恢复正常,生活质量良好.结论:成功的对26例重症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进行了治疗和护理.
作者:季银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南通地区人群血脂、血糖、血尿酸水平及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对参加体检的6351名人群的血脂、血糖、血尿酸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空腹血糖、血尿酸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9.37%、21.26%、14.83%、11.84%;男性高尿酸血症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高血脂、高血糖检出率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脂、血糖、血尿酸总趋势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40岁以上人群高血脂、高血糖检出率显著高于40岁以下人群,高尿酸血症人群年龄提前,从40岁年龄段开始就应重视预防工作,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作者:纪小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外科治疗.方法:2000年01月至2013年6月胸下段食管癌手术并进行胸内吻合病例共526例,发生食管胃吻合口瘘17例,发生率3.2%.这17例吻合口瘘患者均进行开胸探查冲洗、重新置胸管充分引流、常规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及空肠造瘘肠内营养,并给予抗感染、静脉营养、持续胃肠减压治疗.结果:治愈16例,1例于术后42天因肺部霉菌感染死于呼吸衰竭.结论:对于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早中期,积极开胸冲洗并重新置管确保胸腔引流通畅,常规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及空场造瘘肠内营养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洪银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礠敏感成像技术检测治疗颅脑疾病的临床疗效,总结治疗经验.方法:收集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间收治的颅脑疾病患者49例,对患者采用礠敏感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常规的MRI成像技术对比,探讨礠敏感成像技术在诊治颅脑疾病的临床作用.结果:与传统成像检查相比,磁敏感加权成像能将患者的颅内异常出血灶以及血管异常等情况更清楚地显示出来.本组49例患者中,11例脑外伤,10例血管异常,12例脑梗死,12例脑出血,4例帕金森病.结论:礠敏感加权成像能够清晰的检测出颅脑疾病患者颅内出血、颅内血管异常等病征,为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可靠依据,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徐嗣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86例老年痴呆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心理、生活、饮食、睡眠、安全、用药方面的针对性护理,观察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结果:86例患者中,症状改善54例,症状稳定32例,无发生意外者,护理满意度为100%.结论:通过针对老年痴呆患者的特点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石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方案治疗煤工尘肺肺结核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煤工尘肺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的抗结核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方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以及痰菌转阴率上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方案治疗煤工尘肺肺结核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淑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人性化服务在手术室护理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合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人性化服务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质量评分,研究组所有项目的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应用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鲍琨;孟繁洁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