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可手术乳腺癌区域外科的临床实践

宋佳禧

关键词:乳腺癌, 手术区域, 临床疗效, 预后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的可手术区域,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收集整理临床常用的对乳腺肿瘤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诊断及病理分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结果:通过对患者的病理分型级临床诊断了解,确定患者的手术区域.结论:提高对乳腺癌的临床疗效,不仅要在手术方式上进行深度探讨,更重要的是加强人们对乳腺癌的预防,及早采取诊断措施.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中风16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20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3.13%,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液流变学均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降低明显,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徐春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彩超关于乳腺的研究

    近些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发病率也在随之增加,其中威胁女性健康的乳腺癌,成了女性健康大的威胁.目前乳腺肿瘤的早期诊断,以及如何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正确率仍是超声诊断中的关键.本文就关于彩超在乳腺方面进行了研究.

    作者:雷秀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奥美拉唑与胃康灵联合治疗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中的疗效

    目的:观察分析使用奥美拉唑与胃康灵联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与胃康灵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使用奥美拉唑与胃康灵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胃粘膜状况,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新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促进产后子宫收缩的效果

    目的:采取措施对综合护理促进产后子宫收缩的效果进行有效性分析与研究.方法: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随机选取30例产妇,她们的年龄在21-35岁之间.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产妇产后子宫收缩的临床状况进行有效观察与分析,根据产妇的产后子宫收缩真实状况采取综合护理的措施,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护理,30例产妇的产后子宫收缩状况得到有效恢复,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产妇与婴儿的生存质量得到有效提高.结论:在产妇生产后利用综合护理措施对产妇进行护理,有助于子宫收缩的恢复,降低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产妇与婴儿的生存率.

    作者:张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医对于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认识

    目的:探讨中医角度下中药对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以大黄为主的中药泻下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腹痛、呕吐症状明显降低或快速消失,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上明显降低(P<0.05).结论:以大黄为主的中药泻下对治疗急性胰腺炎腹痛、呕吐,和抑制局部并发症上效果明显,可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钱正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伤科从2012年8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本组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包括牵引、理疗、中药口服、封闭治疗等,并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患者经过保守治疗与护理,治愈11例,显效2例,有效2效,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到了93.8%.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中辅以全面的护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作者:黄亚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甘露醇不良反应致急性肾损害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甘露醇不良反应致急性肾损害的发病机制,指导临床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4例甘露醇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致肾功能损害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4例患者用药后48h或72h即出现恶心,甚至呕吐,并逐渐加重.患者尿常规:尿蛋白(+)~(+++)16例,血尿(+)~(++)19例,管型尿7例.同时检测血尿素氮9.4~29.1mmol/L,血肌酐201~807.1mmol/L.经积极治疗后,所有患者肾功能检查完全恢复正常.结论:临床使用甘露醇静滴时要注意输注速度不宜过快、剂量不宜过大,并注意补充适当的水和电解质,对于高龄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慎用甘露醇.

    作者:王继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郏县农村地区子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掌握郏县农村妇女子宫颈癌患病现状,了解该地区子宫颈癌早诊早治情况,为推广农村地区妇女子宫颈癌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国家指定的醋酸染色后肉眼观察法、碘试验肉眼观察法(VIA/VILI)或宫颈巴氏细胞涂片法进行子宫颈癌筛查.结果:CIN2及以上病例检出情况分析中发现,第三组检出率高,为298.4/10万;第一组检出率低,为59.13/10万;40~44岁年龄组是患CIN2、CIN3的高发期,45~49岁年龄组是患宫颈癌的高发期.结论:子宫颈癌高发年龄段存在地区差别.

    作者:张利恒;徐俊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分析类风湿关节炎实验诊断的系统评价

    目前为止,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还没有统一的严格标准,通常使用的诊断手法多是依赖于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指标三个方面的综合考虑,其中影像学检查时对相关骨关节部门所进行的X线等多种检测指标.但是本文主张从循证医学角度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实验室诊断做出研究,以便提出有利的诊断RA的实验室诊断方案.

    作者:陈良洪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孟氏骨折的体会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孟氏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整合性分析我院共收治53例孟氏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划分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和应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积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积分情况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孟氏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提高了疾病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易秋良;牛春洋;王雪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心内科护士用药安全管理隐患及对策分析

    目的:探究心内科护士用药的管理隐患及对策.方法:为了满足论文的实验分析,本文选择了某医院自2011年6月到2012年3月的心内科临床护理用药具体的安全管理情况,并进行了临床和数据上的分析.结果:经分析发现,目前医院内部心内科护理用药确实存在很多管理隐患和安全问题,在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就如何解决这些安全问题和管理隐患进行了措施上的分析,且经试验分析发现,这些措施的落实也确实提高了护理用药的安全管理质量.结论:经严格规范后的心内科用药安全管理能够切实减少临床用药中的用药差错,从而提高患者的信任度以进一步提供患者临床合理质量.

    作者:仲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的应用观察

    目的:为了进一步观察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的应用观察.方法:总结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5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麻醉方法为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所有患者按照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18例2ng/mL,B组18例4ng/mL,C组18例6ng/mL,三组患者术中麻醉起效时间,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拔出气管导管时间和睁眼时间,后统计学方法检验三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的差异性.结果:三组术前麻醉意识消失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B组和C组瑞芬太尼诱导剂量明显大于A组(P<0.05).C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有优秀的麻醉效果.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靶向浓度均为2ng/mL时为适宜剂量.

    作者:白香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通和法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的运用

    本文主要将通和法运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并阐述了通和法的运用原理,以及根据疾病的早、中、末期的特点,将通和法加以变通,运用于临床.

    作者:梁艳;张葆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酚妥拉明联合立止血治疗肺结核咯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我院针对酚妥拉明联合立止血对治疗肺结核咯血的实际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调研.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肺结核咯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针对观察组的60例肺结核咯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酚妥拉明联合立止血的治疗方式;针对对照组的60例肺结核咯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垂体后叶素的治疗方式,并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酚妥拉明联合立止血在治疗肺结核咯血的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十分可喜的成绩,值得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和运用.

    作者:姚学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复方黄柏苦参洗液治疗120例阴道炎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复方黄柏苦参洗液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阴道炎的患者240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的方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120例,观察组采用过复方黄柏苦参洗液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硝唑氯己定洗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6.7%(116/120),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对照组疗效总有效率为78.3%(94/120),药物不良反应率为7.5%(9/120),两组患者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黄柏苦参洗液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明显,比传统甲硝唑氯己定洗剂治疗占有优势,可以迅速缓解临床症状,有效消炎,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并合理使用.

    作者:陈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利福平注射液在肺结核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利福平注射液在肺结核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本文选取在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期间收治的肺结核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对照组给予利福平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利福平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1个月痰菌转阴11例,3个月痰菌转阴28例,痰菌转阴率为88.64%;对照组1个月痰菌转阴7例,3个月痰菌转阴25例,痰菌转阴率为72.73%.观察组显著吸收12例,有效吸收30例,无效吸收2例,有效吸收率为95.45%;对照组显著吸收5例,有效吸收29例,无效吸收10例,有效吸收率为77.27%.观察组患者出现恶心2例,腹泻1例,黄疸1例,畏寒1例,肌肉疼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4%;对照组患者出现恶心1例,腹泻2例,畏寒1例,发热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6%.结论:利福平注射液在治疗肺结核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同时安全性也比较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阿衣古丽买买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浅谈门诊人流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探讨门诊实施人工流产术患者的心理问题,针对术前、术中和术后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并注重术后的健康教育,减少人流术对患者带来的身心损害,促进个体尽快恢复至正常非疾病状态.

    作者:刘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开颅夹闭与介入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实施开颅夹闭与介入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6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前交通动脉瘤患者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开颅夹闭治疗(手术组)与介入栓塞治疗(介入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住院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GOS评分、死亡率、瘤颈残余率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组术中操作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多于介入组,术后脑积水发生率与住院费用明显低于介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夹闭与介入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均能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这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各有优劣,在治疗方法的选用上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与病情综合考虑.

    作者:谷万春;刘少波;罗宗晚;梁文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当前医院感染管理的策略探讨

    医院感染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和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前,虽然医院医疗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感染事件却频繁发生,使得医疗纠纷不断增加.因此,医院感染已成为一个长期困扰医疗机构管理工作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本文旨在对当前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作者:马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PCI术后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的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PCI术后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的护理措施.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PCI术后的患者1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治愈10例,死亡2例.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PCI术后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与死亡率.

    作者:杨珂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