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娅莉;黄格
用头针配合天智颗粒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90例.结果:痊愈52例,显效38例,有效率100%,由此可见,头针配合天智颗粒可做为一种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有效手段.
作者:刘松涛;崔艳秋;楚丽丽;张磊;高俊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自拟痛经平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自拟痛经平汤(淫羊藿、川牛膝、当归、炒白芍、川芎、丹皮、桃仁、红花、乌药、制香附、郁金、熟地、肉桂、姜黄、五灵脂、甘草、水蛭等)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结果:治愈43例,好转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4%.结论:自拟痛经平汤对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疗效.
作者:王凤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对双向查对制度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效果进行有效性探讨.方法:从医院收治的门诊输液病例中选取100例,按照数字表的形式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一组有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查对制度的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双向查对制度的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双向查对制度实施后的满意率为90%,而对照组患者为76%,两组结果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将双向查对制度引入门诊输液护理中,有助于降低纠纷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蔡玉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乳腺癌患者往往会出现情感上和心理上的剧变,产生悲观绝望的情绪,继之对治疗的疗效产生焦虑和抑郁为特征的情感上的紊乱严重影响愈后及生存质量,做好乳腺癌者的心理护理可有效地缓解患者对手术的焦虑感.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而手术造成对身体的损伤和肢体功能障碍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的痛苦,做好术后基础护理以及放化疗的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郭丽波;林春娜;张欣颖;孟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在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治疗中选择钢板的具体作用,观察其总体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治疗组(锁定钢板固定)和对照组(普通钢板固定)两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均得到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高于对照组的69%,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效果明显,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单小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本文对彩色超声诊断严重联体双胎1例进行了探讨.
作者:王克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研究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抽取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后血压情况及焦虑、抑郁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改善其焦虑、抑郁状况,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淑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前为止,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还没有统一的严格标准,通常使用的诊断手法多是依赖于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指标三个方面的综合考虑,其中影像学检查时对相关骨关节部门所进行的X线等多种检测指标.但是本文主张从循证医学角度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实验室诊断做出研究,以便提出有利的诊断RA的实验室诊断方案.
作者:陈良洪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本论文通过研究临床护理路径与一般护理程序对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不同效果,为临床护理护理路径的应用提供临床参考资料.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本文选取32例确诊为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平常组和研究组2组,各16例.比较2组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研究组明显高于平常组.
作者:刘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在当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的相关政策,对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以期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工作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作者:夏顺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对危重病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讨论,以期对影响脑梗死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预防的发展提供帮助.方法:对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本院32例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危重病患者以及68例非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危重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并将诱发其的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原因进行数据整理分析.结果:引起危重病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年龄、侵入性操作、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糖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以及合并糖尿病.结论:在对危重病患者进行治疗时,临床医生和相关医护工作者应当对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的筛查与预防,观察常见的几种引起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季青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提高社区对本病的认识及防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2年12月我院筛查并确诊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65例患者病情及采取的相应防治措施.结果:61例患者跟踪观察血压及临床症状有效改善,3例转诊,1例失去随访.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经过早期预防及积极治疗,孕妇和胎儿多能保证健康安全,但治疗不及时或病情严重,将危及母婴的生命,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朱彦葳;张莹;李金玉;栾卫红;黄淑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胸腔积液是许多疾病发生过程中所表现(产生)的一种疾病.既可是全身性疾病引起的,也可是其他脏器疾病引起的,还可以是局部的肺胸膜疾病引起的.在治疗原发病的时候作胸腔穿刺抽液,对原发病可以缩短疗程,减轻症状,甚至可以治愈一些疾病,为患者减轻病痛.但在胸腔积液穿剌过程中也有许多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和病人的体质、年龄、性别及疾病的种类有关系,也和医务人员的操作有关系.常见的并发症有:疼痛性休克(神经性休克)、气胸、肺气肿、心律失常、穿刺部位感染.下面介绍一下这些并发症的治疗与防治.
作者:黄利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我国是细菌耐药严重的国家之一.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加强医院药品管理,特别是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合理使用,有效保证医疗安全,切实提高医院医疗质量.鉴于此,药师在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周立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医院感染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和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前,虽然医院医疗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感染事件却频繁发生,使得医疗纠纷不断增加.因此,医院感染已成为一个长期困扰医疗机构管理工作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本文旨在对当前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作者:马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乳腺癌是主要危害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可高达40/10万以上,在各地区女性恶性肿瘤中排位一般在第一位或第二位且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并趋于年轻化.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情绪的研究有助于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颜小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进行踝臂指数测量分析下肢动脉病与肾功能不全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之间接收诊治的3680例心血管病高危患者进行踝臂指数测量,计算肌酐清除率,下肢动脉病患者踝臂指数不大于0.9,肾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率小于60ml·min-1·1.73m-2,分析踝臂指数异常与肾功能不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680例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1574例(42.8%)患者肾功能不全,1285例(34.9%)患者是下肢动脉病,踝臂指数与肌酐清除率呈现正相关,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出现下肢动脉病的几率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结论: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下肢动脉病与肾功能不全、踝臂指数与肌酐清除率均呈正相关关系,踝臂指数可作为肾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测量.
作者:欧光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全血中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比例,为促进学龄前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医学建议,为临床提供些许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这些年内收治的前来检查微量元素的学龄前儿童100例,采用多通道原子吸收光谱仪对全血中微量元素进行检测,包括锌、镁、钙、铁、铜等,对其中的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然后收集所有学龄前儿童的临床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接受研究的100例学龄前儿童中主要缺乏的微量元素是铁、锌、钙,所占比例分别为40%、34%、18%;不同性别的情况下的微量元素的缺乏情况存在着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学龄前儿童的微量元素缺乏情况明显好于农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全血中的微量元素普遍存在着缺乏的情况,其中主要见于铁、锌和钙,我们应该把补充微量元素的教育重点放在农村学龄前儿童上.
作者:朱启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所谓早产儿,是指自末次月经第1天开始计算,怀孕周期在28~37周之间分娩的新生儿,体重低于2500g,身长在45cm以下者,也称未成熟儿.因早产儿的生活能力较弱,抵抗力很差,是新生儿的死亡主要原因之一.为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提高儿童保健质量,做好早产儿的临床护理工作是极其重要的.现将早产儿的临床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吴海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及焦虑与抑郁自评量表SAS、SDS[2]测试老年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量表评分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结果:SCL-90评分结果老年病患者除偏执及精神病性外各因子分值显著高于国内常模.SAS、SDS结果抑郁占47.22%,焦虑占44.44%.结论:老年病患者存在较重的心理问题.提示全社会重视老年病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
作者:李乙芬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