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清霞;郭笑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影像诊断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已经渗透到临床各个专业,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诊断手段.为了更好发挥其作用,让临床医师了解一些影像诊断知识是非常有益的.本文从影像诊断的角度概括性和原则性地向临床工作者介绍有关影像诊断技术,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邓长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缩短产程计划分娩,提高产科质量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目前计划分娩是产科工作者重点讨论的问题之一.本文对50例初产妇行人工破膜并对产程、新生儿评分、产后出血等影响进行了探讨.
作者:张秀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病历摘要患者女,32岁.因上腹部包块6个月伴腹胀、恶心、呕吐2天,突感腹痛1小时于2002年9月5日16时入院.诊断为肝包虫病,疑为包虫囊肿破裂而立即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肝包虫内囊摘除术.入室测BP 105/65mmHg,P 104次/min,R 22次/min,SpO291%.
作者:马荣华;拉姆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坏死溃疡期的褥疮在临床治疗护理中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合并绿脓杆菌感染时,如治疗护理不及时或措施不恰当会危及患者生命.我科成功治愈1例巨大褥疮合并绿脓杆菌感染者,现将其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陈素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广泛分布在血管内皮细胞上,并有特异性结合位点,能增加微血管与小静脉血管的通透性,促使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1].目前已知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具有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在众多血管因子中,VEGF是有力的血管生成因子,通过相互调节网络系统控制着平衡.VEGF由多种培养的肿瘤细胞系发现一种新型生长因子.根据VEGF产生的生物效应,国内外对肿瘤实体、缺血组织的修复、胚胎的发育、伤口的愈合等均有较多的研究,高原心脏病与VEGF的关系,截止目前未见报道.
作者:隋岫兰;嘎布;陈荣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吸入液氧对高原人体力竭运动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进驻海拔3700m高原3个月的10名健康青年在吸入液氧(吸氧组,4L/min)和不吸液氧(对照组)的条件下,采用功率自行车进行递增负荷运动,并在安静时和运动后测定血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活性.结果与安静时比较,对照组和吸氧组运动后AST、LDH、α-HBDH、CK及CK-MB均增高显著(P<0.05或P<0.01).运动后吸氧组较对照组AST、LDH、α-HBDH、CK及CK-MB降低显著(P<0.05或P<0.01).结论吸入液氧能延长供氧时间,对心肌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使细胞膜通透性降低,减少心肌酶释放.
作者:崔建华;战祥总;张西洲;张芳;哈振德;马勇;王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我站自2001年1月开始应用北京海晨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HC-2301乳腺治疗仪,对本市已婚育龄妇女健康体检中发现的乳腺增生、乳痛症等疾病进行了治疗,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病历摘要 患者女,31岁,藏族.因胎死宫内,臀位产后胎盘滞留25天于2003年4月4日来我院就诊.2003年3月10日在自家分娩,3天后娩出1死胎,产后24天胎盘滞留,出血甚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呕吐等症状,乡医行徒手取胎盘,因脐带坏死、腐烂而被拉断未能将胎盘取出.该患者怀孕4次,除第一胎头位分娩存活外,其余3胎均为臀位死胎或死产,此次孕期未做过保健检查.查体:T 37.6℃,P136次/分,BP 60/30mmHg,全身皮肤粘膜极度苍白,被动体位,宫底平脐,有明显压痛,宫底向下挤压时,阴道内流出脓性分泌物,有恶臭.血Hb 53g/L,WBC 15.7×109/L,N 0.89,L0.11,血型O型.
作者:拉布;次达次仁;普布卓玛;边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病历摘要例1先症者,女,49岁.以突发、阵发性心前区绞痛伴头晕、无力5小时来诊入院,疼痛向左背部放射,每次发作持续7~8分钟.查体:T35℃,P62次/分,R16次/分,BP100/50mmHg.身高174cm,体重64kg,头长、面窄,上身长84cm,下身长90cm,手长20cm,足长27cm,指距176cm.颈动脉搏动明显,心尖搏动增强,向左下移位.心尖部可闻及低调舒张期杂音,主动脉区第二心音减弱,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闻及响度的递减型舒张期叹气样杂音.
作者:邓丽新;李春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自1982年Warren和Marshall从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以下简称HP)以后,经过20多年的努力,有关的部分问题已经明确,HP(特别是VacA或CagA毒素阳性的毒株)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和胃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MALT)的致病作用已明确,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明确,根除HP的适应症和方案也有了广泛的共识.
作者:杨夕霞;巴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发现了许多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认为肿瘤是一种基因性疾病,多种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协同作用而导致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脆性组氨酸三联基因(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是1996年被分离出来的一种新的肿瘤抑制基因,在多种肿瘤中发现它有异常改变.
作者:夏守国;彭芝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我院自2002年10月至2003年10月,使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资料系我院2002年10月至2003年10月门诊患者共90例.年龄20~48岁,平均年龄28岁;宫颈糜烂Ⅰ度18例,Ⅱ度64例,Ⅲ度8例,其中伴宫颈肥大者10例,宫颈息肉者3例,其余均为单纯性宫颈糜烂.经产妇74例,未产妇16例.
作者:桂荣;张苏利;刘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随着现代生物学模式的改变以及医学的发展和病人的需要,护理工作已不再局限于过去的单一护理模式,而是越来越重视病人的心理护理和治疗护理的综合统一.特别是对于那些急危病人,得当的心理护理与治疗护理进行有效的结合,有时甚至可以挽救患者生命.但是对于急危病人的不同病情和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护理并配合医生的治疗,这对高原地区的急危病人尤其重要.
作者:扎西拉姆;刘金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病历摘要患者,男,58岁,农民.在田间农作时突感左上腹疼痛,无胸闷、憋气等症状,自认为是胃痛而未介意,1小时后左上腹疼痛加剧,被家人送往医院.入院后,患者仍无胸痛、胸闷、憋气等症状,心电图检查提示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塞.立即组织人员全力抢救,但终因患者病情危重而死亡.据其亲属回忆,患者以前曾多次感到左上腹疼痛,但很快自行缓解,未到医院就诊.
作者:刘敏;桑红;郭启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病例摘要患者男,2岁.因头部被汽车撞伤1天于2002年5月26日上午收入我科.查体:T40.8℃,P 210次/分,R 42次/分.GCS 5分,左瞳孔2mm,右瞳孔3mm,光反应均消失.血氧饱和度70%,双肺可闻及干湿性罗音,三凹征明显,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3次,口腔多处溃烂.CT显示右肺挫伤,颅内无血肿.入院诊断为原发性脑干伤、右肺挫伤,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立即行气管插管,消除气管分泌物,机械通气,纠正水酸碱平衡,亚低温治疗,预防并发症,使用胃肠保护剂治疗消化道出血,输血支持,血氧饱和度升至98%,P降至100次/分左右,冬眠体温34℃左右,4小时后呼吸14次/分,解除机械通气.
作者:文素琼;池淑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肥胖症(obesity)指体内脂肪积聚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2].目前肥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流行病,肥胖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与癌症并列的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严重的疾病[3].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肥胖症正在以每5年翻一番的惊人速度增长[4].每年肥胖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死亡人数已达30万,成为仅次于吸烟之后的第2个可以预防的致死危险因素,与艾兹病、吸毒、酗酒并列为世界性四大医学社会问题[5].
作者:闫敏;葛卫红;赵晓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我院驻地海拔3650米,1998年10月~2002年10月,门诊观察室留观治疗了急性酒精中毒48例,经积极处理,均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沈定芝;吴军;蔡志中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林芝地处西藏东南部,被称为西藏的江南.随着林芝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人口的逐年增长,城市人口密度增大且流动性大,性病发病率有逐年升高态势.为了解和掌握本地区性病流行规律和变化趋势,为制定性病防治规划提供依据,现将林芝地区2001~2003年性病流行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塔嘎;王洪举;果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已广泛应用于各科临床护理过程.在工作实践中发现,接受静脉穿刺的患者绝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和紧张心理,通过心理护理,可以大大缓解其紧张和恐惧的心理状态,有利于静脉穿刺的顺利进行.现将近年来在静脉穿刺中的心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敏;尹燕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由于饮食从业人员接触人群广泛,他们当中的HBsAg携带者可成为乙型肝炎的传染源,严重危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通过检测饮食从业人员HBsAg感染情况,查出患有乙肝的从业人员,调离并积极治疗乙肝患者,对阻断他们在人群中的传播具有重大意义.下面仅就我们在2001年对拉萨市区的1340名饮食从业人员的检验调查中发现的乙肝患者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边巴卓玛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