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冬梅;何曙云;苏勇
目的探讨工作人员手部清洁用的洗手皂、消毒剂和擦手巾的有效、方便可行的方法.方法对15个病区随机分组进行洗手皂(固体肥皂、液体肥皂)清洁手部效果对比,消毒剂(洛本清泡沫剂、0.5%洗必泰乙醇、0.2%过氧乙酸毛巾)消毒手部效果对比,擦手巾(小毛巾、纸巾)的含菌量等进行细菌学检测和成本核算对照.结果液体肥皂和固体肥皂洗手后平均菌落数分别为0.32和9.31(t=5.05,P<0.001);洛本清泡沫剂、洗必泰乙醇和过氧乙酸湿毛巾杀菌率分别为89.1%、87.8%和98.5%(t=0.06,P>0.05;t=0.91,P>0.05);小毛巾、纸巾擦手后的含菌量分别为0.16CFU/cm2和0.12CFU/cm2.结论使用液体肥皂较固体肥皂除菌效果好,临床科室比较接受洗必泰乙醇作为手部快速消毒剂和使用纸巾来擦干手,其消毒效果和成本均为佳.
作者:周惠联;何少璋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医院感染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已经引起了各国医学界的普遍重视.它不仅影响病人、家庭、社会,也造成经济方面的重大损失.消毒供应室负责监控全院无菌物品的发放及污染物品的处理,如果消毒供应室感染工作管理不善极易引起医院感染,故消毒供应室感染的监控与管理是医院的一项重要工作.
作者:崔波;徐勤东;张静;郑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监测本院革兰阴性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的阳性率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API系统,使用ATB Expressin系统,鉴定出革兰阴性杆菌383株.体外药敏试验采用K-B法,双纸片协同检测ESBLs.结果大肠埃希菌株产ESBLs检出率18.27%、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28.99%;粘质沙雷菌、阴沟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检出率分别为77.78%、44.00%、28.07%、55.10%和88.24%.产ESBLs和非产ESBLs菌株间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比较,除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外,耐药率都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产ESBLs细菌是造成本院严重的多重耐药菌的主要原因,多数细菌的产ESBLs率高于文献报道,而广谱、高效的三代头孢菌素及其他广谱抗生素大量使用,是导致革兰阴性杆菌产生ESBLs变异株.
作者:徐镛男;王玉春;张云;李林;文鸣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含氯消毒剂在医院应用非常广泛,如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使用后的消毒、医疗器械使用后的初步处理、病人污染物及疫源地的消毒,出院病人用物及环境的消毒等.
作者:肖丽华;麦艳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癫疒间患儿医院感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状况.方法选择福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996年~2000年住院癫疒间患儿292例为研究对象,设医院感染者为病例组,无医院感染者为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癫疒间患儿医院感染率高达39.04%.医院感染患儿平均住院日增加8.23d;医院感染患儿的医疗费用是无医院感染患儿的1.72倍,每个医院感染患儿医疗费用平均增加1779.79元;其中以下呼吸道感染者医疗费用高,其次为上呼吸道感染者、泌尿道感染者.结论癫疒间是儿科病房好发医院感染的基础病.医院感染导致癫疒间患儿住院时间明显延长,医疗费用大幅增加.开展感染危险因素研究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许能锋;徐文体;黄永权;杨柳青;吴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是否达标,是衡量一个医院医院感染控制好坏的标准.2001年,我们将部分监测超标项目,进行分析,找出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拖,及时纠正,不断提高.
作者:李淑英;周伟雄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次性医疗用品越来越受广大医务人员和病人的青睐.它使用方便,既可以减少交叉感染,又能节省人力、物力.目前常用的有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导尿管、鼻导管、采血针、加液泵、静脉留置针、手套等.但由于部分厂家消毒不严格、质量不过关,各医疗单位使用前均要检测细菌、内毒素等.以下浅谈几点综合检测的优点和体会.
作者:郑粦英;杨一丽;庄梅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烟曲霉菌是多种医源性因素导致的机会性严重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烟曲霉菌病的早期诊断及防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烟曲霉菌的相关研究,正逐步深入.本文就烟曲霉菌的性状、烟曲霉菌病的分类及相关临床症状和烟曲霉菌病的一些诊断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徐华;钟晓祝;车小燕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传染病,病死率高,目前在我国流行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加强艾滋病在医院中的预防控制十分必要.我院2000年6月~2002年11月送检抗-HIV血清标本3046份,可疑阳性(初筛)20份,经卫生部批准的艾滋病确认实验室确认阳性4份.现将预防控制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杨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索在高专一年级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的可行性.方法抽取某高专新校区两个系的一年级学生分别为干预组、内对照组,老校区一系为外对照组.结果教育后干预组的艾滋病知识水平及正向态度信念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1),并显著高于同期内、外对照组(P<0.01).结论在高专一年级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是可行且有效的.
作者:张美英;张根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情况.方法对我院2000年收治的18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42例,感染发生率为22.58%,明显高于我国平均医院感染率8.4%.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常见,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血糖水平高、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年龄大、住院时间长是感染增加的危险因素.结论宜加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监测和预防.
作者:罗发枢;袁晓英;陈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近年来,全国各地消毒事故频发,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医院消毒把关不严、消毒质量未达标所致.因而,消毒药械的质量使用规范是医院消毒水平的重要保障.笔者就消毒药械监督中的难点与我市的做法进行探讨.
作者:潘维良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感染性腹泻是临床发病率高的传染病.本文着重从病原学、流行病学、病原体检测、治疗以及亟待更新的认识等方面介绍感染性腹泻研究中的有关进展,以促进感染性腹泻的预防和控制.
作者:李成忠;汪伟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紫外线灯由于使用方便,有一定杀菌作用,无残留毒性、不易损坏消毒物品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食品加工等行业.但是,紫外线的穿透力很弱,易被有机物和尘埃吸收,以及灯管易老化和使用方法不当等原因,均可以影响消毒效果.为了解我部各医疗单位紫外线灯的使用情况,于2002年10月对各科室的紫外线灯进行了检测.
作者:葛学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1年1~12月住院患者病历7047份,对2001年的全院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2001年医院感染率为5.54%,例次感染率为5.95%,病原菌中真菌的比例明显增高.结论要加大医院感染管理力度,加强医院感染监测、控制工作.
作者:何小慧;吴剑萍;邱燕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并对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以期引起重视,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对医院干部病房60岁以上410份出院病历作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感染76例次占18.54%,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首位,占46.06%;其次是皮肤软组织占15.79%,泌尿道占11.84%.结论医院感染与老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同时存在着多种慢性病等因素有关.
作者:罗发枢;李庆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2002年5月,我室从1例肺部感染患者痰液中检出疏螺旋体,现报道如下.
作者:储从家;孔繁林;吴惠玲;罗次节;王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因医院内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情况.方法对1999年1月~2001年12月所有确诊的医院内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患者进行调查.并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住院费用及分类费用分析.结果病例组平均每例住院天数比对照组延长11.1d,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住院费用病例组比对照组平均每例多花费8438.4元,主要是药费、治疗费的增加,分别占整个增加费用的73.9%和10.8%.结论医院内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肺炎使患者医疗费用、住院天数增加,从而影响医院病床周转率,降低医院收入,将医院感染的成本效益分析纳入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全乡;刘金淑;魏纪竹;王宗升;赵俊君;李明重;冯红军;潘秀荣;江卫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外科病人手术后切口感染情况,探讨感染易感因素,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1995~2001年外科手术病人为调查对象进行系统监测.结果不同年度外科病人手术后切口感染率及2000~2001年不同季节Ⅲ类手术后切口感染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但各年度Ⅰ类手术后切口感染率及2000~2001年不同季节Ⅰ类手术后切口感染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对2000~2001年105例切口感染病例分析,发现老年人(≥60岁)、恶性肿瘤和术前住院时间长是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手术后切口感染与季节和手术环境等因素有关.
作者:邹宝波;何琅;程科萍;殷静霞;王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用75%乙醇980ml+0.5%洗必泰500ml+甘油20ml混合配制的手消毒液快速抹手,与日常多采用的肥皂洗手机械性去除细菌的消毒效果比较.方法选取临床医护人员40名,随机分成2组各20名,Ⅰ组用肥皂洗手,充分搓洗15s,用无菌擦手纸擦手后作手部取样;Ⅱ组用自配手消毒液3~5ml涂抹双手手掌、手背,揉搓15s,自然晾干后作手部取样.结果对照组细菌数为100CFU/cm2以上,Ⅰ组的细菌数为0~90CFU/cm2,平均菌落数为16.25CFU/cm2,合格率为62.5%(依据<医院消毒技术规范>,Ⅲ类区域工作人员细菌总数≤10CFU/cm2为合格),Ⅱ组细菌数为<10CFU/cm2,平均菌落数为6.5CFU/cm2,合格率为100%;两组消毒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混合手消毒液抹手消毒不仅效果好,且无红斑、皮疹、瘙痒等明显刺激作用,对手有润滑、保护功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温冬梅;何曙云;苏勇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