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郑湘;袁庆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RFA对肝癌的长期疗效及远期免疫功能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3例肝癌患者,随机分RFA组及TACE组.对比两组术前1d、术后2周、术后4周的CD3+、CD4+、CD8+、CD4+/CD8+值;对比两组术后1个月、术后1年、术后2年的疗效.结果 TACE组术前1d、术后2周、术后4周的CD3+、CD4+、CD8+、CD4+/CD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RFA组术前1d、术后2周、术后4周的CD3+、CD4+、CD8+、CD4+/CD8+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4周,RFA组的CD3+、CD4+、CD8+、CD4+/CD8+明显高于TACE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的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年、2年RFA组疗效均优于TACE组(P< 0.05.结论 相较于TACE疗法,超声引导下RFA治疗可显著改善肝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肝癌患者的长期疗效.
作者:陈晨;张琼;王蔚蔚;李海歌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胃内PH值与上消化道出血间的关系,观察药物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消化性溃疡患者98例,根据有无上消化道出血分成出血组(47例)与未出血组(51例),并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三组胃内pH值并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胃黏膜保护剂、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出血组患者均接受奥曲肽结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47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药物干预后,显效28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95.74%.在入院当日及2周后,出血组胃内pH值均高于未出血组与对照组(P<0.05),未出血组与出血组在2周后的胃内pH值高于入院当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轻度出血者胃内pH值高于中、重度者(P<0.05);治疗后,三组胃内pH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胃内pH值较单纯胃溃疡患者明显下降,随着出血程度加重,胃内pH值越低,通过采用奥曲肽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能提高胃内pH值水平,改善病情.
作者:胡明;王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消化性溃疡患者内镜治疗后实施强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青海省海西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38例行内镜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70例)与对照组(68例).对照组在内镜治疗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强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疗效、护理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分别经不同护理干预后,干预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94% (P< 0.05).干预组的基础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文书书写及病房管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59%(P<0.05).结论 消化性溃疡患者经内镜治疗后实施强化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且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樊玥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延续性饮食指导在食管癌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两院7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及电话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采取延续性饮食指导,按照成立延续性饮食指导小组→制定饮食指导单→出院指导及电话回访→纠正不正确饮食行为的模式进行护理,两组随访时间均为3个月.对比两组白蛋白、血红蛋白、铁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学指标,记录两组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结果 观察组出院后1、3个月白蛋白、血红蛋白、铁蛋白、转铁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出院时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时、出院后1、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呈递增趋势(P<0.05).观察组出院后1、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性饮食指导应用于食管癌患者术后可有效改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小妮;李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ERCP胆道取石术后放置鼻胆管引流患者的影响.方法 根据人院时间将ER-CP胆道取石术后放置鼻胆管引流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取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住院费用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ERCP胆道取石术后行ENBD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晓伊;束琴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护理用于乙肝肝硬化对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9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在另采取组圈→选定主题→制定计划→原因分析→应对策略→疗效评价的品管圈护理,两组干预时间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按时服药、合理饮食、起居规律、适当运动、定期检查等遵医行为,并比较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按时服药、合理饮食、起居规律、适当运动、定期检查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品管圈护理用于乙肝肝硬化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辛枫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脾胃适合剂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及对相关血清学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陕西省延安市中医医院内一科诊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三联疗法,观察组采用脾胃适合剂治疗.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和疗效,内镜疗效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L)-4、IL-8、表皮生长因子(EGF)的水平,观察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内镜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脾胃适合剂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胃黏膜愈合,且不良反应少,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患者体内IL-4、IL-8、EGF水平有关.
作者:齐晓霞;康萍香;党国宏;牛世勇;高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法在现代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新人职7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教学,观察组采用以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实习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进行考核,对两组护比较两组护生学习能力及教学前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变化.结果 两组护生实习结束后,观察组护生专科理论、临床技能考核及综合考试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教学前,两组各项批判性思维能力(自信心、求知欲、寻求真相、开放思想、认知成熟度、系统化能力、分析能力及总分)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教学后,两组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较教学前均明显提升,而观察组教学后的批判性思维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带教老师给予观察组工作能力、沟通能力及学习能力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给予带教老师教学能力、专业水平的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现代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中对护生实施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护生实习成绩及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护生各方面综合能力,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及专业水平更容易得到实习护生的认可,因而可作为临床护理带教中有效方案之一.
作者:黄红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对高龄冠心病胃肠镜检查患者行全过程护理的影响.方法 将71例高龄冠心病行胃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行全过程护理.检查完毕2周后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SAS评分、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86% (P< 0.05).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29%(P<0.05).结论 对高龄冠心病行胃肠镜检查患者实施全过程护理,可有效缓解其心理压力,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董迪;宫大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经内镜治疗胃肠道息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接受内镜手术治疗的83例胃肠道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43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经内镜切除胃肠道息肉术,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术前,两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SBP、DBP、HR、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干预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干预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 (P< 0.05).干预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结论 患者行内镜切除胃肠道息肉时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稳定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高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牛永杰;吴凯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零缺陷护理模式应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零缺陷护理,观察记录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23% (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SAS(焦虑自评量表)及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01).结论 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零缺陷护理方法,能大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心理的稳定程度,值得在临床上高度推广.
作者:钟灿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术后早期排便护理对骨盆骨折术后便秘的防治作用及肛门功能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94例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于术后给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予以早期排便护理.比较两组术后便秘发生率、肛肠动力学指标、肛门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后便秘发生率为10.64%,低于对照组29.79%(P<0.05).两组护理后的ARP、RRP较护理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FDV较护理前大幅降低(P<0.05),且两组下降幅度相当(P< 0.05).两组护理前后ARP、RRP、FDV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的肛门功能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肛门功能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肛门功能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 0.05).结论 骨盆骨折术后予以早期排便护理可有效防治便秘,利于肛门功能改善,且对肛肠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树英;刘飞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骶管阻滞联合气管内麻醉在新生儿肠闭锁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纳入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行肠闭锁手术的6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将所有入选患儿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气管内麻醉,试验组给予骶管阻滞联合气管内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生命体征变化、用药浓度及拔管时间.结果 两组新生儿给予不同麻醉后,实验组的HR、DBP及SBP在T0、T1、T2、T3、T4阶段波动幅度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HR、DBP及SBP在T0、T1、T2、T3、T4阶段波动幅度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七氟醚维持浓度及维库溴胺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儿注药时间、拔管时间及停药至苏醒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对新生儿肠闭锁手术患儿给予骶管阻滞联合气管内麻醉,对患儿心率及血液动力学指标影响较小,且用药浓度及药量小,缩短注药时间,且能实现患儿早拔管、早清醒,在新生儿肠闭锁手术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杨勇;拾翠翠;陈华军;孙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止血时间、肢体运动功能改善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肢体运动功能及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护理前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SDS、S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血停止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救治中,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止血效果,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在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中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胡晓红;黎巧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奥美拉唑联合三九胃泰颗粒与奥美拉挫单独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2013至2015年收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实验组(64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挫及常规西药综合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增加三九胃泰颗粒.2周后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并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分.结果 对照组显效率为65.62%,显著低于实验组的92.19% (P< 0.00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44%,显著低于实验组的95.32%,(P<0.001).治疗前,两组反胃、腹痛及上腹部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反胃、腹痛及上腹部灼痛评分均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三九胃泰颗粒联合奥美拉挫比奥美拉挫单独使用具有更高的疗效,能快速化解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提高广大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王丹;张丽莉;程晓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含铋剂四联治疗方案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治疗的成本-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患者共计299例,将患者随机分为铋剂四联组(149例)与传统三联组(150例).传统三联组接受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常规治疗,而铋剂四联组在此基础上增服果胶铋,治疗时间为2周.结果 传统三联方案与铋剂四联方案根除H.pylori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铋剂四联方案H.pylori的根除率显著高于传统三联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铋剂四联方案相对于三联方案的增量成效比为1.46∶1.结论 铋剂四联方案应用于一线治疗H.pylori感染相比传统三联方案具有较高的根除率和较低的成本-效益比,具有较好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吴光辉;郭兰洁;王菲;庄小端;邓果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胡桃夹食管(NE)的病理生理机制和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2017年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17例胡桃夹食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胡桃夹食管患者中,胸痛14例(82.4%),后背痛1例(5.9%),咽部不适6例(35.3%),反酸4例(23.5%),嗳气5例(29.4%),吞咽困难3例(17.6%),烧心4例(23.5%).内镜检查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11例(64.7%),慢性胃炎伴食管糜烂1例(5.9%),十二指肠糜烂2例(11.8%),十二指肠球炎2例(11.8%),食管裂孔疝l例(5.9%).食管测压发现,远端收缩积分(DCI)>8 000 mmHg.s.cm 4例(23.5%),5 000 ~8 000 mmHg.s.cm10例(58.8%);食管远段(LES上沿以上11.0 cm)波幅>180mmHg 3例(17.6%),食管近段(LES上沿以上3.0 cm)波幅>180mmHg 9例(52.9%),食管中段(LES上沿以上7.0 cm)波幅> 180 mmHg 8例(47.1%);8例中段波幅增高患者中,l例近段波幅同时增高,2例远段波幅同时增高.24 h pH监测显示,DeMeester评分阳性2例(11.8%);酸反流次数增多l例(5.9%),弱酸反流次数增多2例(11.8%),弱碱反流次数增多2例(11.8%),总反流次数增多2例(11.8%).结论 NE临床表现多样,高分辨食管测压是诊断NE的有效方法,NE的病因不明,可能与胃食管反流及精神心理因素有关,或是某一食管运动异常的早期表现.
作者:邹莹莹;黄颖;吴嘉煖;程凤平;刘梅娟;彭阳;李静;王莉慧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内镜清洗消毒机满负荷运转条件下,邻苯二甲醛(OPA)、微酸性氧化电位水(SAE-OW)和过氧乙酸(PAA)用于消化内镜消毒的耐用性和经济学进行评价.方法 比较3种消毒剂耐用性指标,按使用中每更换下一轮前消毒内镜条数计算;比较3种消毒剂消毒单条内镜成本;比较3种消毒剂每日消毒内镜效益和成本比值,并利用效益-成本增量分析法进行经济学评价.结果 3种消毒剂中OPA耐用性好,消毒内镜(124±1)条;SAEOW次之,消毒内镜(34±1)条;PAA少,消毒内镜(26±1)条,3者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差异(P< 0.05).3种消毒剂中OPA消毒单条内镜成本为(47.51±0.10)元,SAEOW为(23.77±0.08)元,PAA为(20.42±0.02)元,3者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差异(P<0.05).3种消毒剂消毒内镜每日效益与成本比值均大于1,进一步比较两两间的增量效益与增量成本,提示SAEOW消毒内镜的经济效益高,PAA次之,OPA小.每多投资1元,SAEOW可较PAA多得8.33元增量效益.结论 3种消毒剂在机洗满负荷条件下,OPA耐用性好,SAEOW的经济效益高.
作者:刘江;白杨;邓凌;李琳;王菲;张亚历;朱蔓然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无痛性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老年胰胆管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行无痛性ERCP术治疗的74例老年胰胆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无痛治疗组(40例)与普通治疗组(34例).普通治疗组行常规ERCP治疗,无痛治疗组行无痛性ERCP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无痛治疗组治疗总成功率为92.50%,显著高于普通治疗组的73.53% (P< 0.05).无痛治疗组手术时间(67.31±5.46) min,显著短于普通治疗组的(82.24±7.65)min(P< 0.05);且无痛治疗组住院时间(5.74±1.26)d,显著短于普通治疗组的(7.34±1.19)d(P< 0.05).无痛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普通治疗组(26.47%) (P< 0.05).结论 对老年胰胆管疾病患者行无痛性ERCP治疗,能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明成;宋秋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腹部超声对贲门癌的显像效果及其在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70例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经腹体表超声(TUS)检查,均经术后病理证实,记录贲门癌超声显像特点和临床分期,测量贲门癌肿块长度、侵犯食道下段长度以及病变厚度,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贲门癌的超声显示率为100%,70例贲门癌声像图均表现为异常,70例均可见管壁增厚及“靶”外形变化,65例可见“靶心”偏移,5例靶心缩小.TUS对贲门癌肿块长度、侵犯食道下段长度以及病变厚度的测量结果与病理测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US诊断肿瘤是否侵犯浆膜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00%、89.13%、91.67%.TUS对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2.86%、79.17%、90.91%.结论 贲门癌具有特殊的TUS征象,对术前临床分期诊断准确性高,且具有无创和可重复操作优点,对指导外科手术方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梅红;侯彩霞;金艳青;王宇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