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达;张万岱
肿瘤局部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由于活性炭微粒具有附着肿瘤表面的特征,吸附药物后能持续向局部瘤组织释放,且不增加毒副作用,故能充分达到肿瘤化疗的靶向作用[1].本文用自行研制的活性炭微粒(AT-C型)作为载体,吸附丝裂霉素(MMC),在内镜下向食管/胃癌者瘤体内注射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吴三明;郑国凡;蒋述均;尤芳华;张宇红 刊期: 1997年第01期
凝血酶为一种强力的止血剂,对各种体表、体腔等的出血性病变具良好而确切的止血效果,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作者于1996年4月至此期间,应用本院自制的复方纤维素胶与凝血酶混合液经纤维胃镜喷洒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共2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浓亮 刊期: 1997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1期
建立通畅有效的胆道引流,是治疗胆管疾病的基本原则之一,特别对梗阻性黄疸,更是如此.外科治疗是传统的方法,而内镜介入治疗以其独特的方法,也能有效的解除胆道梗阻,本组介入治疗5例梗阻性黄疸,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志强;李素琴;殷健 刊期: 1997年第01期
胃镜下喷洒止血药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一种重要手段,以往常用的药物有去甲肾上腺素和孟氏液.我院于1995.10~1996.10在胃镜下喷洒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28例30人次,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梁远国;何统芳;杨勇;田琴 刊期: 1997年第01期
我院自1991年1月到1995年12月应用纤维胃镜检查食道、胃、十二指肠疾病3800例,诊断胃癌82例.镜检发现率为2.16%.现简要报告其一般资料及病理类型.
作者:卢涛;肖丛辉 刊期: 1997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1期
一、组织学基础肝细胞外基质由胶原、氨基葡萄糖多糖和糖蛋白三类大分子物质构成,以胶原含量多.目前公认肝脏至少有五种胶原,以Ⅰ、Ⅲ、Ⅳ型为主,Ⅲ型前胶原是Ⅲ型胶原的生物合成前体,在成纤维细胞中合成并释放,这种前肽在细胞外被裂解转变为胶原,N端前肽Col 1-3在这一过程中以等分子比例形成Ⅲ型胶原,并进入循环.因而,血清N端前肽水平能用于测量Ⅲ型胶原的合成.
作者:汤绍迁;谢明;于皆平 刊期: 1997年第01期
我们在研究去氧胆酸钠(DOC)损伤胃粘膜后的修复机制时,发现胃分泌的改变对胃粘膜损伤修复有重要影响.NO,作为一种胃粘膜保护性物质,在胃粘膜损伤后即见增高,因而本文探讨NO与胃酸分泌改变的关系.
作者:曾锦章;张万岱;周殿元 刊期: 1997年第01期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患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的调查发现,基层官兵的HP感染率亦较高.本文应用两种方案治疗基层官兵HP相关性慢性胃炎及溃疡病,旨在进一步掌握根除HP的药物疗效,为基层单位开展HP的根治和防病工作提供药物选择的可靠依据.
作者:曹洪流;智发朝;范立群;马武祥;陈毓芬;王凌云 刊期: 1997年第01期
复合性溃疡是指同时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溃疡,属消化性溃疡的特殊类型,其并发症发生率高,内科治疗效果差.我院近5年内镜检查17498例,诊断消化性溃疡5673例,其中复合性溃疡494例,占8.7%,内镜检出率为2.8%,现将复合性溃疡与随机选取同期单纯性溃疡494作为对照组,分析如下.
作者:陈元鸿;陈垦;王菊岩 刊期: 1997年第01期
肝内胆管癌(Cholagio Carcinoma)是由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又称胆管细胞性肝癌,是原发性肝癌的一种少见类型,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不典型,确诊时多属晚期.为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本文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肝内胆管癌超声显像进行分析,探讨其早期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志辉;侯淑琴 刊期: 1997年第01期
已知幽门螺杆菌(HP)与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发生有密切关系[1,2],所以临床上清菌治疗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采用胶态果胶铋(CBS)、甲硝唑(MET)和羟氨苄青霉素(AMO)治疗了一组HP感染的慢性胃病患者,观察清菌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玉捷;齐社宁;李海乾 刊期: 1997年第01期
本文对胃癌高发区(山东省牟平县)成年人群1038人进行了HP感染的检查.每例均做内镜、快速尿素酶试验及四块胃粘膜活检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1.以CLO、WS同时阳性做为判断HP阳性的标准,活动性胃炎的HP感染率高84.66%,其次是十二指肠溃疡:84.21%,胃溃疡:81.25%,慢性浅表性胃炎:62.87%,慢性萎缩性胃炎:58.55%.2.以WS阳性做为判断HP阳性的标准,HP在胃内分布以胃底部阳性率高:61.51%,其次为体小弯:55.66%,窦大弯:51.24%,窦小弯:50.85%,胃底部HP阳性率明显高于胃窦部:P<0.01.3.活检取胃底加体小弯两块组织的HP阳性率接近于取四块组织的HP阳性率.
作者:金珠;林三仁;雷道年;叶嗣懋;周丽雅;黄雪彪;丁士刚;王润田;沈祖尧;钟尚志;曹世植 刊期: 1997年第01期
血清甘胆酸检测是评价肝功能的一项很有意义的指标.本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肝炎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甘胆酸(CG)的浓度,旨在探讨CG对慢性、良恶性肝病诊断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浓亮;智发朝;赖卓胜;袁爱力 刊期: 1997年第01期
一、关于肝炎(一)肝炎病毒的致病性目前认为HBV、HCV是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因之一.而HAV、HEV是急性、亚急性肝炎的主要病原.印度的Tonden报告10-28%的成人急性肝炎因HAV所致,HAV很少引起暴发性肝炎(1.7%),也不引起亚急性肝炎,除非超感染或并有其它肝炎病毒的感染.
作者:白岚;张万岱 刊期: 1997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1期
Dieulafoy病是罕见的消化道出血原因之一,以突然反复发作的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病变常见于贲门与胃交界处的胃体小弯侧,亦可发生于食道、十二指肠、空肠及结肠,如不及时诊断和处理常导致死亡.1993年9月至1996年1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佐光 刊期: 1997年第01期
EVL即内镜下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术(Endoscopic esophaeal varix li gation EVL)是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的一种新疗法,其简单、有效,并发症少,一次套扎治疗即可将套扎的血管栓塞,局部溃疡及食管穿孔的并发症等较少,全身无不良反应,是一种较为成熟的镜下治疗手段和技术.其套扎后的疡理过程为缺血、坏死、急性炎症,然后出现浅溃疡、致密疤痕和静脉栓塞,先为机械性静脉栓塞,后为血栓机化与周围组织的纤维化疤痕.[1]
作者:何丽娟;司徒鹏;叶杨娥 刊期: 1997年第01期
肿瘤转移与局部纤溶酶原活性增强有关,其中肿瘤细胞分泌尿型纤溶酶原活化素(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抗原增多,癌细胞表面的尿型纤溶酶原活化素受体(u-AR)增强.u-PA是一类丝氨酸蛋白酶,能使纤溶酶原活化为纤溶酶.后者能催化多种蛋白质的降解和活化Ⅳ型胶原酶来溶Ⅳ型胶原的网状结构.u-PA在体内作用有赖于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表达.我们应用抗配体抗体法检测大肠癌活检标本的u-PAR,并同时检测CerbB-2蛋白(P185),探讨u-PAR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作者:陈锡美;张霞;冯久贤 刊期: 199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