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检测血清甘胆酸对肝炎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的诊断意义

梁浓亮;智发朝;赖卓胜;袁爱力

关键词:
摘要:血清甘胆酸检测是评价肝功能的一项很有意义的指标.本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肝炎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甘胆酸(CG)的浓度,旨在探讨CG对慢性、良恶性肝病诊断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相关文献
  • 肝内胆管癌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

    肝内胆管癌(Cholagio Carcinoma)是由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又称胆管细胞性肝癌,是原发性肝癌的一种少见类型,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不典型,确诊时多属晚期.为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本文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肝内胆管癌超声显像进行分析,探讨其早期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志辉;侯淑琴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检测血清甘胆酸对肝炎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的诊断意义

    血清甘胆酸检测是评价肝功能的一项很有意义的指标.本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肝炎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甘胆酸(CG)的浓度,旨在探讨CG对慢性、良恶性肝病诊断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浓亮;智发朝;赖卓胜;袁爱力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1996年对胃癌高发区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的检查报告

    本文对胃癌高发区(山东省牟平县)成年人群1038人进行了HP感染的检查.每例均做内镜、快速尿素酶试验及四块胃粘膜活检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1.以CLO、WS同时阳性做为判断HP阳性的标准,活动性胃炎的HP感染率高84.66%,其次是十二指肠溃疡:84.21%,胃溃疡:81.25%,慢性浅表性胃炎:62.87%,慢性萎缩性胃炎:58.55%.2.以WS阳性做为判断HP阳性的标准,HP在胃内分布以胃底部阳性率高:61.51%,其次为体小弯:55.66%,窦大弯:51.24%,窦小弯:50.85%,胃底部HP阳性率明显高于胃窦部:P<0.01.3.活检取胃底加体小弯两块组织的HP阳性率接近于取四块组织的HP阳性率.

    作者:金珠;林三仁;雷道年;叶嗣懋;周丽雅;黄雪彪;丁士刚;王润田;沈祖尧;钟尚志;曹世植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基层官兵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药物选择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患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的调查发现,基层官兵的HP感染率亦较高.本文应用两种方案治疗基层官兵HP相关性慢性胃炎及溃疡病,旨在进一步掌握根除HP的药物疗效,为基层单位开展HP的根治和防病工作提供药物选择的可靠依据.

    作者:曹洪流;智发朝;范立群;马武祥;陈毓芬;王凌云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小儿胃、十二指肠炎症及溃疡并出血25例临床分析

    尽管小儿上消化道慢性炎症、溃疡、出血的发病率不如成人高,但在儿童中也不少见.只因临床表现多不典型,而长期被误诊为肠寄生虫病、胃肠功能紊乱及胶型癫痫等.现将确诊的25例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黄晓琴;吴三明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单克隆抗体AA1在肥大细胞研究中的应用

    粘膜肥大细胞(mast cell)在胃肠道炎症特别是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2],了解肥大细胞在组织中的分布及其脱颗粒情况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诊断及研究中,肥大细胞的染色一直采用化学染料如阿尔辛蓝(Alcian blue),甲苯胺蓝(toluidine blue)等[8],但这些试剂特异性差,在常规病理制片时,计数变化较大,因而影响对结果的诠释.本文介绍一种肥大细胞的特异性抗体一抗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tryptase)单克隆抗体AA1,适用在常规病理制片中对肥大细胞的染色.

    作者:徐克强;张万岱;周殿元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胃镜下喷洒复方纤维素胶-凝血酶混液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23例

    凝血酶为一种强力的止血剂,对各种体表、体腔等的出血性病变具良好而确切的止血效果,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作者于1996年4月至此期间,应用本院自制的复方纤维素胶与凝血酶混合液经纤维胃镜喷洒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共2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浓亮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内镜下治疗2例早期大肠癌

    病例报告例一、患者男性,54岁,因反复便血一年,外院结肠镜诊断为结肠多发性息肉入院.肠镜示:盲肠,升结肠及横结肠共发现5个大小约0.5~1.0cm息肉,平基或亚蒂,表面光滑,分别予钳除或电凝切除.

    作者:许燕萍;邱小蕾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汕头市举行超声内镜临床应用学术报告会

    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证型与胃电图的关系探讨

    临床上笔者根据功能性消化不良所具有的证候特征,分为三型:即脾胃虚弱型、肝气犯胃型及肝郁胃热型.其中脾胃虚弱型与肝气犯胃型类似于运动障碍型,而肝郁胃热型类似于溃疡样型.本文对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证型与胃电图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脾胃虚弱型组胃电幅值比正常组及肝郁胃热型组低,肝气犯胃型组胃电幅值则呈不规则变化,肝郁胃热型组胃电幅值比正常人组高(P<0.05).胃电波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医脾、胃、肝的病理生理变化.胃电图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证型提供了一定的诊断依据.

    作者:吕永慧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现代消化病及内镜杂志》第一届编委会

    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CBS、MET、AMO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慢性胃病的疗效观察

    已知幽门螺杆菌(HP)与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发生有密切关系[1,2],所以临床上清菌治疗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采用胶态果胶铋(CBS)、甲硝唑(MET)和羟氨苄青霉素(AMO)治疗了一组HP感染的慢性胃病患者,观察清菌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玉捷;齐社宁;李海乾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观察

    兰索拉唑(Lansoprazole)为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我院应用其治疗活动期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与奥美拉唑对照观察,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侯俊;黄志强;张焕卿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雷尼替丁与羟氨苄青霉素及甲硝唑合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和根除幽门螺杆菌

    我们对51例确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给予雷尼替丁150mg,每日2次,共28天,羟氨苄青霉素500mg,每日3次,及甲硝唑400mg,每日2次,共14天治疗,于第6周复查胃镜、活检组织学、尿素酶试验和13C尿素呼吸试验,以鉴定溃疡愈合和HP根除情况.结果:HP根除率88.2%,溃疡愈合率88.2%,副反应很小,显示本疗法是值得推荐的方案.

    作者:李瑜元;胡品津;陈旻湖;吴惠生;崔毅;刘思纯;黎庆宁;沙卫红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亚太地区10届胃肠病及7届消化内镜会议纪要 (关于肝炎及肝、胃、肠、胰腺癌部分)

    一、关于肝炎(一)肝炎病毒的致病性目前认为HBV、HCV是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因之一.而HAV、HEV是急性、亚急性肝炎的主要病原.印度的Tonden报告10-28%的成人急性肝炎因HAV所致,HAV很少引起暴发性肝炎(1.7%),也不引起亚急性肝炎,除非超感染或并有其它肝炎病毒的感染.

    作者:白岚;张万岱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云南临沧云县地区汉族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1994年4月-7月用整群抽样方法对云南临沧云县汉族618名自然人群进行血清HP抗体检测.结果提示:1.云县汉族HP感染率及HP感染与年龄的关系与国内外报导相似.2.支持HP感染的动物源性理论.3、饮水可能是HP感染的重要传播媒介.4、HP感染的流行模式和已知粪-口传播的甲型肝炎相似.5、吸毒是影响HP感染的重要因素.6、食用大蒜是HP感染的重要保护因素.

    作者:周曾芬;张永生;崔蓉;王玉明;罗家洪;查学安;周崇斌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青年人胃癌27例分析

    对象和方法南方医院近18年来胃镜检出胃癌801例,其中青年人胃癌27例,男性9例,女性18例,年龄12至30岁,20岁以下3例,20至25岁9例,25岁以上至30岁15例.

    作者:李俊达;张万岱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肝硬化并发隐球菌性脑膜炎1例报告

    患者男性,60岁,因反复腹胀2年,呕吐,腹泻伴发热4天,咳嗽2天入院.既往有肝炎病史.入科检查:体温37.9℃,神志清楚,慢性病容,巩膜皮肤轻度黄染.左下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少量湿性罗音.心脏无异常.腹稍膨隆,轻度腹壁静脉曲张,腹肌软,无压痛,肝未触及,脾肋下3cm,移动性浊音阳性.

    作者:胡炳德;侯淑琴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固、液体混合餐的胃排空研究

    目的和方法:本文以131I-BSA和99mTc-DTPA分别作为混合餐固、液体食物的标记物,检测35例慢性胃炎病人和10名健康志愿者的胃排空,其中两例受检者1周内进一步用99mTc-SC复查固体排空,比较两次固体排空过程的相关性.在体外对上述3种放射性标记物在胃液、1mol/L NaCl和0.1mol/LHCl溶液中消化2小时,检测其稳定性.结果:131I-BSA和99mTc-SC标记的固体食物经消化后的脱标率分别<2.87%和4.63%,99mTc-DTPA吸附于固相的吸附率<8.36%.固/液体排空曲线明显不同,固体排空有明显的延迟期,半排空时间较长,慢性胃炎病人固/液体排空时间均较正常对照组延长,两种固体标记物的排空曲线相似,相关性为r=0.989(p<0.01),前、后两次排空相比,大差值为9.2%,小差值仅为0.8%.结论:131I-BSA作为固体标记物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供临床选择用于胃排空的检测.

    作者:曾锦章;彭武和;张万岱;郑普德;吴湖炳;周殿元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测定的临床意义

    对50例经病原学检测确诊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测定了血清TNF-α的水平,结果显示,慢性中、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TNF-α明显高于慢性轻型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HBV-DNA阳性的患者,血清TNF-α的含量也明显高于阴性者.结果提示,测定血清TNF-α有助于估计肝病的严重性和预后.

    作者:苏卓娃;杜冀晖;吴创鸿;简夏薇 刊期: 1997年第01期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