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琴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将其按照随即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干预护理,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Barthe1和Fug1指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ug1评分显著性低于对照组,Barthe1指数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说明经过康复训练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性好于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满意度为85%,对照组总满意度为52.5%,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采取积极的康复护理训练,对于提高老年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俞琛;吴珍;周爱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百草枯是一种高毒性的除草剂,对人畜有较强毒性,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和口服均可造成急性中毒.中毒后治疗是否及时对于提高患者救治的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急性百草枯中毒救治方案,包括院前急救、毒物的清除、血液灌流、抗炎治疗、免疫抑制剂、抗氧化剂等治疗.除有关药物治疗外,治疗过程中护士对医生的配合及临床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救治与护理进行归纳总结,为临床教治与护理提供参考.
作者:刘怡琳;邵小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前经皮椎体成形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及椎体肿瘤并取得良效,既可消除或缓解疼痛症状,又能加固和强化椎体与防止进一步塌陷,但手术并发症仍需关注和探讨.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骨水泥材料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的回顾,概述了常见并发症——骨水泥渗漏的分类和产生原因;并结合国内外骨水泥渗漏的病例报导,分析了作者单位2008年至2014年开展的304例椎体成形术病例,从选择合适的手术适应症与完善的术前准备、手术穿刺及先进的术中影像监测、骨水泥的应用技术和改造注射材料等方面提出了减少骨水泥渗漏发生的具体措施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齐国宝;于学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Ⅰ期手术患者在临床中的有效护理方式.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前来我院接受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Ⅰ期手术治疗的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在围术期间均被予以全面的临床护理,分析患者对于本次护理的护理满意度及具体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34例患者对于本次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1.18%(31/34),患者体征状况平稳、恢复速度较快.结论:临床护理可以对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Ⅰ期手术患者的治疗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江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应用价值,并与传统开腹手术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 5年10月治疗的68例直肠癌患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被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试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切除直肠和系膜后,吻合乙状结肠和直肠.对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主要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疼痛.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显著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应用价值较好,可以提高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直肠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尚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硫酸镁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15年1月~2015年12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纳入患儿45例,均给予基础治疗,以孟鲁司特预防复发,观察组联合硫酸镁.结果:观察组控制率77.8%、控制+显效率93.3%高于对照组55.6%、77.8%,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FENO、诱导痰嗜酸粒细胞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硫酸镁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好、安全.
作者:赵起仙;钟章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析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急诊PCI术治疗中的护理方法.方法:择取本院于2013年7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诊PCI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例,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将其划分为研究组(18例)与参照组(17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全程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参照组,各项数据组间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接受急诊PCI术治疗过程中,对其行全程护理,有利于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优化护患关系,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王李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中救护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4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急诊救护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急诊救护综合护理的方法,比较并观察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5%,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8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救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及时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黎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负性情绪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照护措施,为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的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查阅、资料分析的方法,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出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负性情绪发生的原因,根据工作经验找寻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负性情绪发生的原因主要有:重症监护室的环境因素、患者的生理因素影响和心理因素影响.主要干预措施包括:监护室设备设置、心理疏导、家庭支持、充分告知及无声交流卡的运用.结论: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有自尊、安全与舒适的需求,监护室的护士应满足患者的基本生理及心理需求,减少负性情绪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减少患者在重症监护室的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花费和资源浪费.
作者:何成英;刘庆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情志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抑郁焦虑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存在焦虑情绪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情志护理.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护理一段时间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分析及观察两组护理对患者抑郁焦虑状态的改善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前SAS评分及SDS评分为(58.30±11.25)分,护理后为(57.10±10.30)分;观察组护理前SAS评分及SDS评分为(57.20±12.45)分,护理后(50.20±10.04)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情志护理在减轻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取得较好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田佩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高压氧联合骨肽治疗对跟骨骨折术后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行根骨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三组,每组30例,在术后分别以高压氧,骨肽和联合方式进行治疗,对比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三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个月和3个月时,对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证明,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和1组与2组相比,3组骨折愈合情况好,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P<0.05.结论:对于行跟骨骨折术后患者,使用高压氧联合骨肽进行治疗,能够加速切口和骨骼愈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因此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赵琳;徐大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分析实施系统追踪法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所取得的效果.方法:建立系统追踪管理督查小组,选择2014年6月~2015年5月入我院行手术治疗的733例患者为观察组,并设201 3年5月~2014年4月来我院行手术治疗的729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及上报等情况.结果: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低,差异显著(P<0.05);而从其上报率比较,观察组显著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系统追踪法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可有效控制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且保证其及时上报,推广意义大.
作者:汤宁;孙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对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取患者痰标本,进行病原菌鉴定及药敏实验分析.结果:老年下呼吸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120例患者共检出17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共有38株,占比21.35%;革兰阴性菌140例,占比78.65%.在120例患者共检出17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共有38株,占比21.35%;革兰阴性菌140例,占比78.65%.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糖菌多,革兰阴性菌中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弗氏志贺菌及沙门菌属占比多.革兰氏阴性菌药敏实验表明,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对其敏感性达到了100%.结论:针对老年下呼吸道感染医务人员应做好病原菌的检测及药敏实验分析,从而更好的指导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高治疗效果,提高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凌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对胃镜检查患者施加心理护理干预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满意度、检查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改善情况显著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时间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胃镜检查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明显的改善,缩短检查时间,使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明显的提高.
作者:肖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回顾性总结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为早期正确诊断及有效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提供一定的临床借鉴.方法:针对2013年5月-2015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8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E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白细胞升高、心脏杂音及栓塞及脾大,分别占84.44%、62.22%、53.89%及42.22%;对18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进行血培养,共分离出1 33株病原菌,其中主要为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分别占28.57%、20.30%、14.29%及9.77%;超声心动图显示,赘生物103例,心瓣膜穿孔57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同时受累28例,三尖瓣43例,脓肿43例,分别占57.22%、31.67%、15.56%、23.89%及17.22%.所有患者经早期足量的应用抗生素,及时对症治疗后应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痊愈103例,显效39例、有效27例,无效死亡11例,总有效率为93.89%.结论:根据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应用血培养及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早期足量应用抗生素结合外科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探讨27例急诊无助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27例急诊无助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均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进一步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7例急诊无助患者当中,在我院接受治疗7例,其中2例病死,5例经过救治病情恢复稳定,但没有联系到家属,进而将患者送至福利院;其余2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之后病情恢复稳定,并联系到家属,之后通过病情评估符合出院标准后,由家属陪同患者出院.结论 急诊无助患者情况特殊,需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时构建急救绿色通道,掌握患者基本信息,对患者的物品进行妥善保管,并对患者进行生活及心理等方面的护理,以此使患者获得优质、科学、全面的护理,进一步确保急诊无助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杨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玄龙止咳颗粒在治疗亚急性咳嗽(阴虚肺燥证)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9例亚急性咳嗽患者(阴虚肺燥证)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予玄龙止咳颗粒免煎颗粒口服治疗;对照组34例,予氯雷他定口服治疗,评价其在治疗亚急性咳嗽(阴虚肺燥证)的疗效性及安全性.结果:(1)两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结果有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两组治疗前后各症状比较:治疗组各症状较对照组减轻更为显著,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安全性分析: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玄龙止咳颗粒可有效地改善亚急性咳嗽(阴虚肺燥证)的咳嗽、咯痰等症状.
作者:刘一诚;戴彭辰;何成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急性出血性胃炎行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对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本院诊治的145例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资料,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行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77例)行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与预后.结果:研究组出血量、输血量少于对照组,且止血时间、症状(恶心呕血、黑便、食欲不振、腹部灼痛等)消失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另外研究组复发2.60%低于对照组19.12% (P<0.05).结论:急性出血性胃炎行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对临床效果及预后具积极影响.
作者:尤福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在医改背景下,我国居民参与医保的人数非常多,全民医保给医院带来比较大的挑战,现阶段医疗市场竞争积累,医疗保险机构监管严格,使得医院医保管理难度增加,为此,本文对医改背景下医院医保管理新模式进行探讨,分析医改背景下医院医保管理面临的新形势,从而提出医院医保管理新模式,从而促进医院医保管理工作.
作者:盛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微小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并研究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甲状腺小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在甲状腺微小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未分化癌0级0例,1级12例,2级13例,3级5例;滤泡状腺癌0级0例,1级9例,2级10例,3级11例;乳头状癌0级12例,1级5例,2级0例,3级22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性高、时间早,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聂丰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