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大部切除术围术期护理干预分析

蒋慧

关键词:护理干预, 胃大部切除术
摘要:目的:探究对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取得的疗效.方法:设本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行胃大部切除术的77例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39例、对照组3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各项康复指标、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各项康复指标均比对照组更具优势;同时,观察组护理优良率、满意度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有效促进胃肠功能的良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护理效果良好,患者护理满意度大幅提升,推广意义重大.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对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措施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开展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等的患者30例,对其临床资料开展回顾分析.结果:对所有患者实施术后精心护理之后,所有患者都没有出现假体松动、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有2例患者出现了关节僵硬,有2例患者出现了术后疼痛,并且发生了1例切口感染,但是通过为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并发症都已经消失.结论:在为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术后护理的过程中,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为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其术后恢复.

    作者:曹晶晶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316例胸痛患者急诊护理体会

    目的:明确胸痛急诊患者的有效护理方式,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指导.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16例胸痛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其进行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的100例同类型疾病患者为其进行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相比,P<0.05,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胸痛急诊患者进行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对其治疗措施具有良好的促进性效果,同时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金灵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维生素E联合甲硝唑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老年性阴道炎利用维生素E联合甲硝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8月~ 2014年9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视作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与对照2个组,观察组给予维生素E联合甲硝唑治疗,对照组利用替硝唑阴道泡腾片治疗,比较分析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10天、4周、3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72%、84%、96%,对照组分别为56%、72%、80%.结论:维生素E联合甲硝唑用于老年性阴道炎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谢秀平;张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试述肝胆外科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

    目的:针对肝胆外科患者术后不同的护理方式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46名肝胆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肝胆手术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进行新型综合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首次进流食时间以及术后3天检验出的胆囊窝和肝下积液情况进行全面对比.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B起检验下的积液量也要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综合的护理模式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改善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徐玉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直接PCI与溶栓治疗STEMI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直接PCI与溶栓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统计自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心内科接受直接PCI的急性STEMI患者88例为观察组,静脉溶栓治疗的5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再通率、主要心血管事件、左室射血分数及大出血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再通率分别为98.9%、58.6% (p<0.05);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2.2%、20.3% (p<0.05);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57.1%、50.4%(p<0.05);大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5%、6.8%(p<0.05).结论:直接PCI更能提高STEMI的治疗效果,从而改善预后.

    作者:李延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胺碘酮在治疗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胺碘酮注射液对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颤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衰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胺碘酮注射液,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率控制、心功能改善与复律等情况明显更好(P<0.05);对比死亡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胺碘酮注射液对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颤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雄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婴幼儿急性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体会

    目的:通过病原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对急性腹泻婴幼儿致病原因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急性腹泻婴幼儿共2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病原微生物检验法对其自然排便腹泻时的粪便进行检验.结果:通过本次病原微生物检验,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患儿为123例,所占比例为61.5%.对患儿不同年龄段的阳性率进行比较,1-3岁患儿阳性率高,每两个年龄段患儿阳性率进行对比差异显示为P<0.05,统计学意义以及差异存在并且十分明显.另外患儿受到轮状病毒感染的概率较高,与其他细菌感染相比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对于患有急性腹泻的婴幼儿,其年龄与疾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且致病菌为轮状病毒的较多,因此在疾病治疗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实验室检验,以此来进行针对性治疗.

    作者:段金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6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脏病(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死亡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血液透析室治疗的279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9例透析患者中,死亡60例,占21.51%,其中死于心血管病32例(53.34%),脑血管病16例(26.67%),肿瘤7例(11.67%),严重感染3例(5%),低血糖脑死亡1例(1.67%).高血压、钙磷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代谢紊乱、贫血是与MHD患者死亡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MH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积极控制相关危险因素、防治并发症可以降低透析患者病死率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袁玉飞;程立新;房忠卫;祝维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松动并股骨骨折的翻修

    目的:分析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松动并股骨骨折的翻修方法.方法: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18例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出现假体松动和股骨骨折的患者,翻修距初次假体置换术时间为6-90个月.18例患者中有6例为无菌性的假体松动,12例患者股骨骨折,其中骨折患者根据Vancouver标准划分A型患者1例,B1型患者5例,B2型患者3例,B3型患者1例,C型患者2例.不同类型患者接受不同的翻修治疗,疗程结束后进行6-36个月的随访.结果:患者翻修手术后切口都是Ⅰ期愈合,随访期间没有复发股骨骨折和假体松动,也没有出现感染.治疗前后的Harris评分和VAS疼痛评分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出现假体松动或股骨骨折,需要全面地评估患者情况,制定针对性翻修方案治疗,并在术后进行随访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贾登磊;谭兵祥;刘清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SIRT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 探讨沉默信息调节蛋白家族成员之一SIRT6在人不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1例NSCLC、33例癌旁组织及36例良性病变组织中SIRT6的表达量,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SIRT6与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 SIRT6在NSCLC组织中低于癌旁组织及良性病变组织(P<0.001);分化程度高者平均IOD高于分化程度中、低的患者(P<0.05).发生淋巴结转移和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SIRT6的平均IOD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IRT6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可能是疾病治疗或诊断的靶因子.

    作者:戴彭辰;刘一诚;何成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服用中药排气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剖宫产患者术后应用中药排气汤排气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患者148例,随机分为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患者.观察组在术后6小时开始服用中药排气汤.开始时少量频服,之后每2~4小时服用一次,每次60~100ml,之后可以视情况加大剂量,每日一剂.对照组采取的是西医术后常规处理方法治疗,不服用中药.对两组观察肠鸣时间、排气时间及腹胀不适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肠鸣音和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提前(P<0.01).中药排气汤对产妇腹胀的影响: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腹胀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中药排气汤对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机体康复,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鲜晓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冠心病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42例,实验组71例,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71例,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14d,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TC、TG、LDL-C均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且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冠心病时,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丁智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96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有效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 2014年12月间收治的96例行TURP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观察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本组96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围术期病情稳定,术后2例患者发生出血,2例患者发生膀胱痉挛,经对症处理后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病例.结论 对行TURP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尤为必要,一方面可以保证手术的成功,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赵春红;尚庆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严重烧伤患者护理方法

    目的:研究和探索重度烧伤病人的佳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一年间的我院重度烧伤病人20例,进行初期、心理、病理和营养等各方面护理.结果:通过初期、心理、病理和营养等方面结合的护理,取得了非常满意和效果.讨论:对重度烧伤病人的护理不能只单纯对烧伤部位进行护理,患者的心理护理和营养护理也是患者康复的重要前提.

    作者:韦艳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准分子激光围手术期的护理优化

    本文目的是研究准分子激光围手术期护理优化的作用,方法选择了我院2012年7月和8月行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眼患者80例,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护理优化,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心率(P)和血压(Bp)的对比.得出结论,护理优化可以使患者更好的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陈立军;孔旭;韩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门诊小儿输液的整体护理

    目的:探究门诊小儿输液的整体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门诊小儿输液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针对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措施.针对实验组,基于常规治疗方法前提下,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基于不同护理措施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扎针一次性成功率、患者家属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处理评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门诊小儿输液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措施,有助于缓解患者疼痛感,提高家属满意度,优化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医学广泛推广.

    作者:刘媚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临床干预治疗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血压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血压和妊娠结局受临床干预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80例妊高症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对照组(40例)接受包括产检在内的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40例)接受临床干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分娩时、分娩4h”三个时期的血压值,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分娩时、分娩后4h观察组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妊娠期高血压,建议优先选择临床干预治疗,降压效果明显,还可减少不良妊娠结局产生.

    作者:夏威;谭兵祥;涂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同治疗方法对手足外科难愈性伤口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不同方法治疗手足口外科难愈性伤口的临床疗效,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收治的60例手足外科难愈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改良VSD)技术,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伤口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3.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治疗手足口外科难愈性伤口上,采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较较传统的封闭式负压引流技较更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优势,提高患者的生命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赵文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制污穴点刺放血结合外科换药治疗腹部术后切口延迟愈合4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制污穴点刺放血结合外科换药治疗腹部术后切口延迟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腹部术后切口延迟愈合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治疗组采取制污穴点刺放血结合外科换药进行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外科换药,观察周期为8天-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切口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切口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术后切口延迟愈合患者采用制污穴点刺放血结合外科换药方法,可以快速有效促进切口愈合,简单易行疗效显著.

    作者:赵宗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60例分析

    目的 主要针对护理干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抽取本院于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60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本院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改良后的护理措施,该措施缩短了通气时间、促使呼吸道通畅,强化对患者口腔护理,加强了对呼吸机的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结果 经过对比两组患者通气前后的各项监测指标,发现观察组患者平均通气时间(22.3d)明显短于对照组(34.6d),并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13.3%)明显低于对照组(33.3%),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的过程当中,采用改良后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疗效显著.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林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