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智宇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负性情绪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照护措施,为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的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查阅、资料分析的方法,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出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负性情绪发生的原因,根据工作经验找寻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负性情绪发生的原因主要有:重症监护室的环境因素、患者的生理因素影响和心理因素影响.主要干预措施包括:监护室设备设置、心理疏导、家庭支持、充分告知及无声交流卡的运用.结论: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有自尊、安全与舒适的需求,监护室的护士应满足患者的基本生理及心理需求,减少负性情绪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减少患者在重症监护室的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花费和资源浪费.
作者:何成英;刘庆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在产后出血运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 2015年2月分娩产妇100例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采用口服米索前列醇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采用缩宫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产时出血量与产后2小时总出血量,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少,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t=7.45,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在产后出血运用的临床价值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谢秀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急诊癔症所具有的临床特征并总结相关护理体会.方法:择取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26例急诊癔症患者,根据其病情实施相应护理并分析其临床特征与护理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在30-60分钟内得到有效急救,平均时间约为(32.03±2.97)分钟.在之后的一年随访中,22例患者恢复良好,1例患有重度精神疾病,3例患有中度精神疾病.结论:癔症的急诊护理应以患者为核心,以科学方法进行护理质量的提升.
作者:林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经筋理论是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枢·经筋》系统地论述了经筋的循行、病候以及治法,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挥与完善,将其流传沿袭并沿用至今.本文以《灵枢·经筋》内容为主,浅述了十二经筋的溯源、分布循行及病候,并结合近代以来对经筋理论的认识,对经筋实质进行了探讨.
作者:成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小儿佝偻病是一种营养缺乏性疾病,是由于某种原因造成身体相对性缺乏维生素D造成的,由于缺乏维生素D,引起全身钙、磷代谢失常和以骨骼改变为主的一系列变化.严重者致骨骼畸形,影响小儿正常生长发育,并使机体抵抗力降低,免疫球蛋白减少,易并发各种感染,且使其病情加重,病程延长,应积极防治.
作者:左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分析在体检抽血中心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体检中心在2013年2月到2015年6月期间接收的300例健康体检者,随机性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按照正常程序进行抽血体检,观察组在抽血体检过程中采用心理干预.对两组体检者的.结果:在体检抽血过程发生晕针率以及抽血的疼痛度方面,观察组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体检中抽血过程中开展心理干预可降低晕针的发生率,消除部分患者的恐惧心理,保证体检抽血的顺利实施,从而提高体检效率.
作者:方虹;李素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48例创伤性气胸病患的急诊救治护理方法.方法:择取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创伤性气胸病患48例,急诊科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为其选择合适的急诊治疗方法,并在治疗的同时加行急诊护理,探究48例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在相应的治疗与护理之后痊愈出院,总有效率为100% (48/48),出院后未出现反复.结论:面对创伤性气胸的复杂病情,急诊科借助全面完备的急救用品、医护人员的丰富经验与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急诊治疗护理.
作者:李美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全科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与推广.方法:选择社区医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全科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全科护理运用在社区护理工作中,一方面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另一方面还能增强患者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张林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比不同方法治疗手足口外科难愈性伤口的临床疗效,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收治的60例手足外科难愈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改良VSD)技术,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伤口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3.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治疗手足口外科难愈性伤口上,采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较较传统的封闭式负压引流技较更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优势,提高患者的生命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赵文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糖尿病引起的终末期肾衰竭使糖尿病的致死率显著增加,需要寻找新的治疗靶点.自噬是一种降解胞浆内容物的代谢过程,对细胞的存活,发展等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糖尿病肾病中自噬功能紊乱.本文综述了自噬在糖尿病相关肾损伤中的作用,并对肾脏中调控自噬的多种信号通路进行总结.
作者:赵迪;马世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应用价值,并与传统开腹手术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 5年10月治疗的68例直肠癌患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被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试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切除直肠和系膜后,吻合乙状结肠和直肠.对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主要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疼痛.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显著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应用价值较好,可以提高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直肠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尚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病原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对急性腹泻婴幼儿致病原因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急性腹泻婴幼儿共2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病原微生物检验法对其自然排便腹泻时的粪便进行检验.结果:通过本次病原微生物检验,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患儿为123例,所占比例为61.5%.对患儿不同年龄段的阳性率进行比较,1-3岁患儿阳性率高,每两个年龄段患儿阳性率进行对比差异显示为P<0.05,统计学意义以及差异存在并且十分明显.另外患儿受到轮状病毒感染的概率较高,与其他细菌感染相比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对于患有急性腹泻的婴幼儿,其年龄与疾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且致病菌为轮状病毒的较多,因此在疾病治疗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实验室检验,以此来进行针对性治疗.
作者:段金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病患介入治疗的急诊护理对策.方法:择取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病患共151例,在医师进行急诊介入治疗时进行手术配合护理,探究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状况.结果:149例(98.68%)渡过了危险期,并在日后全部痊愈出院,2例(1.32%)未渡过危险期,死亡.护理总有效率为 98.68%.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中,施以护理配合有助于提高急诊救治的成功率.
作者:李丹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减少HCG诱导排卵剂量,观察其对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 两组均采用GnRH-a长方案进行治疗,其中试验组中的hCG的干预数量为正常水平,而对照组hCG的干预数量不足.结果 三组患者的hCG日P、hCG日>14mm卵泡数、hCG日E2、hCG日LH、取卵前24h血HCG值、取卵日E2、取卵日P、获卵数、MII卵数、受精卵数、卵裂数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的hCG日LH、取卵前24h血HCG值大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其余几个均为试验组小于对照组;试验组的卵巢过度刺激(OHSS)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低剂量为4000IU的hCG就可以诱导卵子成熟,同时能够降低卵巢过度刺激(OHSS)的发生率.
作者:邵静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分析研究,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患的急救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接诊并采取抢救护理措施的112例急性心肌梗死病患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急救护理的措施与结果,分析抢救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并与相关研究报道对比,探讨如何科学地进行急性心肌梗死病患的急救护理.结果:在所有112例急性心肌梗死病患中,90例抢救成功,成功率80.4%,22例抢救失败,占比19.6%.其中抢救失败原因为病患年龄过高且合并心室颤动或心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本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死亡率明显低于相关研究文献报道中的国内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及时采用科学的护理措施是确保急性心肌梗死病患抢救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刘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3月-4月40名在神经外科转科的护士为研究对象,2014年3月份的20名护士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法,设定为对照组;2014年4月份的20名护士采用的是PBL教学法,设定为实验组.两组分别各学习1个月,学习结束后问卷调查被研究对象的学习兴趣和综合分析能力并观察两组的理论及实践操作考试成绩.结果 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综合分析能力,理论及实践考试成绩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验组教学成绩突出,而且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护士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知识点的掌握,值得在神经外科的护理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龚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肋骨骨折内固定的手术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肋骨骨折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成内固定组(n=52)与保守组(n=53),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住院时间、VAS疼痛评分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内固定组明显低于保守组,内固定组显著降低了肺部感染、胸廓畸形及迟发性血胸的发病率.结论 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有极大的优越性,对有适应证的患者应积极采取内固定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清华;平措次仁;谭兵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应用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包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行包皮手术的患者共160例进行观察,分别应用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及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对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外观满意度、术后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组的疗效显著优于传统包皮环切术组(P<0.05),术后并发症及水肿也显著减低(P<0.05),但费用相对较高.结论 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较传统环切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痛苦小、美观、术后水肿等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而传统手术费用低廉、适应症广、技术成熟,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因此,临床上究竟选择何种术式,需综合考虑患者经济条件及病情的需要.
作者:周庆琴;安宗利;秦声庆;赵长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精神障碍患者合并心率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精神病障碍合并心率失常患者共15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中医理论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报告结果和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结果:在住院期间第1次和第2次复检,观察组患者心率失常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第3次和出院后半个月、1个月复检,观察组心率失常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及其家属总满意度分别为97.33%、82.67%,两组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在精神障碍患者合并心率失常的应用中效果显著,能减少患者受药物因素引发的心率失常发生率,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慧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通过选取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12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麻醉方式分为硬膜外麻醉组(简称“硬膜外组”)和全身麻醉组(简称“全麻组”).两组术后第一天与第七天的比较发现,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全麻组的MMSE评分相对较低,硬膜外组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全麻组((P<0.05}.总结出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均关联着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全身麻醉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大.
作者:王茂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