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玉荣
目的:通过对于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表现的研究,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治疗效果以及改善措施.方法:在经过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对在我院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100例患者进行观察,包括对于临床资料的分析,观察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出血量等一系列临床反应.比较患者在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之后与接受手术之前列腺症状的评分、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以及尿动力学测定大尿流率、残余尿量的变化.结果: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100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术后患者没有永久性尿失禁和电切综合征等并发症出现.在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一个月后,患者各方面指标相对于手术之前都有明显的提升.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在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之后,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的发病率低,手术安全有效.应该临床治疗中方式应用.
作者:卜广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急危重症患者采用机械通气及床旁血液滤过联合治疗中采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危重症需行机械通气及床旁血液滤过辅助治疗的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护理流程及抢救结局,总结护理干预要点并评价护理干预效果.结果:21例采用护理干预的患者无一例继发其他并发症,无一例患者死亡,所有患者均抢救成功.11例(52.38%)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介于80-100分之间,9例(42.85%)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介于60-79分之间,1例(4.76%)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介于0-59分之间.结论:急危重症患者由于病情较重,常需要机械通气以及床旁血液滤过联合治疗,因此有效护理方法有助于患者康复,护理干预通过护理流程的补充及完善,在应用过程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患者的成功抢救率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通过研究分析了社区流动儿童保健管理的基本现状,对儿童保健工作进行了系统探究核心目的是通过保健利用率、家庭收入、知识知晓率等因素的分析,提高社区流动儿童保健管理机制,从而为社区流动儿童的保健管理提供良好支持.
作者:张善芸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湿性咳嗽为咳嗽中之常见一种,虽有内外伤湿之分,但因湿邪困阻气机,损伤阳气,具有粘滞性和趋下性,这些特性,致使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往往使疾患病程延长,反复发作和难得速愈,因而治疗上,以轻宣肺气,和中通阳之法,以甘露消毒丹加减予以治疗,往往收到很好的疗效,供同道参考.
作者:姜春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对脑梗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重点与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一年内收治的40例脑梗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梗后患者的常规护理,其中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一定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40%,实验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脑梗后吞咽障碍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吞咽功能回复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淑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来我院治疗急性脑梗死治疗的83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口服300mg阿司匹林的41例患者作为大剂量组,口服100mg阿司匹林42例患者作为小剂量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大剂量组患者的总有效率(35例,85.37%)明显高于小剂量组患者(28例,66.67%).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例,12.20%)与小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例,9.52%)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使用大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小剂量的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苗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其血清中ALT、AST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乙肝后肝硬化患者100例,时间为2014年2月-2015年3月,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仅给予西药进行治疗,实验组则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2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的ALT、AST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HBV-DNA阴转、HBeAg/抗HBe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较好促进患者症状的改善,意义重大.
作者:武芳芳;张建华;王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5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三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3组,分别为对照组(n=21),观察组(n=21),置换组(n=16).采用不同方式进行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患者的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19(90.47%),置换组11(68.75%),对照组10(47.61%).结论 用甘露醇后能减轻症状,考虑可能存在上下压力不均衡,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对重症颅脑损伤病人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8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50例颅脑损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分阶段护理干预,患者痊愈后,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对护理效果进行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病情好转率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按照患者的不同病情进展和病情程度对患者进行分阶段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病人的生存率,改善病人的预后,促进病人在痊愈后能够正常的进行健康生活.
作者:杨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针对血液透析室内常见的危险源和科室护士常见的职业损伤问题,分析探索血液透析室护士需要进行的防护措施.方法 根据已发现的血透室护士职业损伤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防护措施.结果 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提升,减小了护士职业损伤的比率.结论 降低血透室护士发生职业损伤的重点在于提升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切实的落实各种防护措施,才能有效的降低职业损伤的几率.
作者:姚亚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脊柱结核前后路不通术式选择与疗效.方法:将本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85例脊柱结核患者纳做此次研究样本,分为3组研究,A、B、C组各31例、29例、25例患者,采用不同的术式治疗,观察3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脊柱矫正率低于B组及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矫正角度丢失率较B组及C组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存在差异(P<0.05),融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需依据脊柱结核患者病情选择正确、合理的术式,进而获得更显著治疗效果,研究表明,后路固定矫正脊柱后凸畸形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柏景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医理疗治疗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94例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中药外敷配合红外线理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理疗治疗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效果显著,能够促进症状的缓解,提高治愈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英娟;李志辉;王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十君子方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经患者及家属同意,伦理委员会批准,按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十君子方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远远高于对照组72.5%总有效率.结论:临床应用十君子方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效果突出,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杨建新;孙明明;陈美玲;陈青;闫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胃和十二指肠的溃疡,随着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和溃疡病因学研究的深入,本病的治疗方案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胃大部切除术在消化性溃疡中的应用逐渐减少,以根除幽门螺杆菌为重点的内科治疗在溃疡愈合和防止复发中获得显效.
作者:霍裕婧;刘晓婷;王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我院脊柱侧凸矫正手术后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并发症的护理心得及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0月手术的942例脊柱侧凸患者,针对术后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并发症,从早期护理、保守治疗期护理、手术治疗后护理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8例患者出现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其中6例经心理指导、禁食、体位护理、胃肠减压、静脉或肠内营养,12-21天消化道症状完全缓解;2例消化道症状经保守治疗1月未能缓解后,行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手术后好转.5例患者随访2~4年,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3例电话随访,患者反映无消化道症状,生活满意.结论 营养不良、重度脊柱畸形矫正是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术前仔细评估,有助预防并发症.注意SMAS发病特点,早期明确诊断,尽早护理介入干预,有助于减少患者痛苦、加快术后康复.尽早的保守治疗及护理干预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必要时需外科手术干预.
作者:徐小微;李燕芬;肖萍;黎小霞;黄天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影响及其应用效果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本院80例糖尿病肾病实施血液透析患者,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随机分配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在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采用不同护理办法进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舒适率及满意率较于护理前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通过对照组与观察组分析,观察组的满意率与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预后情况,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率和满意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钟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急性有害气体中毒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对164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8例急性二氧化碳中毒、21例天燃气占位中毒、3例沼气占位中毒、9例电缆燃烧烟雾中毒、1例二氯乙烷中毒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开展恰当的护理措施.结果: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治愈159例,治愈率97%,发生迟发性脑病而放弃治疗5例;急性二氧化碳中毒患者治愈8例,治愈率100%;天然气吸入占位患者治愈21例,治愈率100%,沼气占位中毒患者治愈2例,治愈率67%;电缆燃烧烟雾中毒患者治愈9例,治愈率100%;二氯乙烷中毒患者治愈1例,治愈率100%.全部病例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意外.结论:高压氧能迅速纠正组织缺氧、改善有氧代谢,促进功能恢复.但要早期足程,否则会降低治疗效果.
作者:田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银杏通脉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之间,在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2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实验组再加服复发银杏通脉胶囊.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西雅图心绞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银杏通脉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服用安全、有效.
作者:吴成斌;黄海英;安得英;高生云;赵良存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抑郁症的诊断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一2017年1月门诊接治的74例疑诊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取得患者家属同意后,采用双盲数字均分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7例患者给予非综合治疗,实验组37例患者给予综合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抑郁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临床诊断后均确诊为抑郁症患者,且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情况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实验组患者得分降低幅度明显,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8%vs2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4例抑郁症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后,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对于抑郁症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认知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能有效提高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分析感染科护理人员自身的职业风险,并据此制定相关的对应措施.方法:对本院2015年-2016年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风险事故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潜藏在感染科的护理人员职业风险,在2016年实施针对性的制定防范措施.将2016年职业风险事故和2015年相对比.结果:感染科护理工作人员职业风险有诸如生物性损伤因素、化学性损伤因素以及社会因素损伤等;相对于2015年,2016年本院感染科职业风险事故发生概率有显著下降,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感染科护理人员工作职业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并通过针对性措施将其风险危害程度降低,这样不仅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且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林慧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