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铭
目的 评估补肾养心活血法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将笔者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70例)纳入研究,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补肾养心活血法联合西药)和对照组(西药治疗).对比两组中医症状评分,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心悸、口干、心烦、胸闷、盗汗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且比较差异大不,P>0.05.结论 补肾养心活血法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能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疗效,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应用.
作者:凌建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病毒肝炎性肝硬化进行超声诊断的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方法 在我院自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病毒肝炎性肝硬化患者各60例,分为原发组与病毒组,观察与分析两组患者的超声诊断特点.结果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腹腔琳巴结肿大、肝内细颗粒状回声以及胆管壁增强的发生率都大于病毒肝炎性肝硬化患者;而肝实质回声呈弥漫性结节状增生以及肝脏呈现缩小的征状的发生率小于病毒肝炎性肝硬化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病毒肝炎性肝硬化的超声诊断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可作为临床上的鉴别依据.
作者:李红友;孙霞霞;孙彩芬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精神病患者服抗精神病药导致的异常心电图,并提出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对象为我院2011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的住院患者,共计420例,皆服用单一抗精神病药,于其治疗前、治疗15天、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后的心电图情况进行检测、记录、分析.结果 420例精神病患者中,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28.3%.其中,氯氮平治疗发生率56.7%,其次为氯丙嗪48.3%、奋乃静45.0%、喹硫平20.0%、阿立哌唑20.0%、利培酮17.6%.喹硫平组、阿立哌唑与利培酮组与氯氮平组比较,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在精神病患者服抗精神病药后心电图异常以窦性心动过速、T波改变以及ST改变为多见.在用药之后的15天,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为54.6%.结论 精神病患者服抗精神病药在一定程度上均能导致其心电图的改变,应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定期协助患者做心电图复查,合理选择用药.
作者:林转林;郑家仁;李长远;洪金时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认知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不良情绪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从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认知护理干预.对两组不良情绪、免疫指标的变化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干预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免疫指标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下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CD3+、CD4+、CD8+含量均显著变化,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宫颈癌患者行认知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丽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脑出血患者,通过CT检查的影像学特征以及临床价值.方法 从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以来,选取80例脑出血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脑出血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以及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出血量、出血的部位与患者的预后效果关系.结果 在80例脑出血患者中,有5例小脑出血,4例脑干出血,57例基底节区出血,14例丘脑出血.患者不同部位的脑出血有不同的影像学特征,不同治疗时期的影像学特征也不同,患者脑出血在脑干区的死亡率比较高,并且死亡率与脑出血量正相关.结论 CT检测对脑出血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通过CT检测能够确定患者脑出血的部位,以及脑出血的时期,对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付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本研究探讨将临床路径应用于心内科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3年8月至2014年5月期间到心内科进行培训的45名实习护士设为对照组,将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期间到心内科进行培训的45名实习护士设为试验组,对照组应用心内科传统带教方法,试验组应用临床路径带教法,比较两组实习护士各方面情况.结果 试验组理论平均成绩(90.4分)、操作平均成绩(94.5分)显著优于对照组(72.8分)、(81.9分),两组实习护士考核成比较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试验组实习护士对带教满意度(97.8%)、患者对实习护士满意(93.3%)显著优于对照组(82.5%)、(74.2%),两组实习护士满意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心内科护理带教中应用临床路径可使实习护士的学习更加全面性、系统性,从而有利于提高实习护士综合能力,终达到护理带教预期目标.
作者:张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主要特征是具有较多严重并发症、较高发病率与死亡率,通常合并有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高血压等多种疾病,会导致患者心脏负担的逐渐加重,对患者死亡进程具有加速作用.因此,临床上加强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严重心律失常的积极预防,对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本文以近年来,临床研究中关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为临床深入研究提供借鉴价值.
作者:邓卓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对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1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8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入选者分为介入组与溶栓组,每组中74例.介入组患者给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溶栓组患者实施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4周时LVESV、LVEDV、LVD、FS及EF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介入组患者的LVESV、LVEDV、LVD、FS及EF与溶栓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患者在治疗的第2周与第4周的LVESV、LVEDV、LV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S与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患者在治疗的第2周与第4周的LVESV、LVEDV、LV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与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可显著的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改善左室功能.
作者:马保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利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之间收治的18例妊高症患者作为观察组(硫酸镁和硝苯地平治疗),抽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之间收治的18例作为对照组(硫酸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分娩结局.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明显不同,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66.7%)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4.4%),产后出血、早产及剖宫产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对妊高症患者进行治疗和干预,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产后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杨凤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时采用PTCD联合胆道支架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为期,共挑选患者103例,所有患者均为自愿不采取手术治疗.为其提供PECD联合胆道支架治疗方法,记录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和治疗后并发症率,并开展为期12个月的随访,了解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血清中总胆红素含量为(150.02±20.38)μmol/L,而治疗前其含量为(273.68±42.79)μmol/L,同时患者治疗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以及直接胆红素含量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PTCD联合胆道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短期治疗效果突出,患者死亡率和复发率较低.
作者:贾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总结对基层医护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效果.采用集中式培训方法对534名基层医护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并经理论知识及心肺复苏技能考核评价培训效果.培训前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合格率为39.3和36.0,培训后为95.5和97.8%,有显著提高.
作者:陈丽华;朱光凝;邓小华;张建敏;罗全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医源性感染状况,为规范血液透析管理、预防控制医源性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采取血液透析管理措施预防控制医源性感染后的60例血液透析患者纳入研究,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加强血液透析管理前6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对照,比较预防控制前后的病毒感染情况.结果 实施预防控制措施前,60例血透患者中血清抗-HCV阳性率0,其中3人有输血史.HBsAg、HBeAg、HBcAb 1项以上阳性者9例(15%),其中4人有输血史.加强实施预防控制措施后,7例HBV(11.7%)阳性者,开始血透前即HBV阳性,其余血透患者无医源性感染,随访至今无新增HBsAg阳性者,实施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规范血液透析管理有助于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医源性感染,阻止医源性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曾艺清;胡秀生;叶月彬;吕锦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中医康复治疗中风下肢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40例中风下肢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所有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下对其实施中医康复治疗,观察期临床疗效.结果 中医康复治疗前后40例中风下肢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功能综合评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康复治疗可显著提高中风下肢偏瘫运动功能,为其自理能力的恢复提供有力保障,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庄任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4月至2015年10月的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共计10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5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的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律失常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心律失常症状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23.53%,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加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确诊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使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以及治疗后的SBP(mmHg)、DBP(mmHg)、HR(/min)、LVEDD(mm)、LVESD(mm)、LVEP(%)值.结果 对两组患者有效率进行分析,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SBP(mmHg)、DBP(mmHg)、HR(/min)、LVEDD(mm)、LVESD(mm)、LVEP(%)与观察组各项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作者:刘艳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骨科下肢创伤患者的临床急救方式与急救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骨科下肢创伤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控制组与常规组(n=35).常规组实施常规创伤治疗方式,控制组实施损伤控制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的优良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控制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7.14%,常规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8.57%,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控制组与常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6%、11.43%,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下肢创伤患者临床急救治疗中,应用损伤控制理论实施分阶段治疗,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治疗优良率,降低骨科下肢创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陆廷永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心房颤动自发复律后心房功能恢复的特点.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2例老年心房颤动的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42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对比两组患者心房颤动自发复律后24h、72h左心房收缩功能.结果 研究组患者左房直径为(4.23±0.41)cm,左房容积为(70.42±11.87)ml;对照组左房直径为(3.75±0.22)cm,左房容积为(46.11±4.65)ml.研究组患者二尖瓣A峰流速在心房颤动自发复律后24h均值为(56.52±12.32)cm/s,72h均值为(65.02±10.21)cm/s,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左房内径与左房容积会显著增加,心房颤动自发复律后尽管患者临床症状能够改善,但是相较于正常的老年患者,其二尖瓣A峰流速仍然相对较低.临床治疗中可以基于彩超检查的结果进行科学治疗.
作者:周德书;杨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人群乙肝五项定量检测结果分析.方法 所选研究对象为到本院体检的孕产妇、公务员及学龄前儿童,时间范围为2015年8月-2016年8月,共纳入研究对象8480名.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8480名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进行调查.所有研究对象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实施乙肝五项定量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本组研究对象HBsAg阳性率为2.4%(206/8480):孕妇122例,公务员84例,学龄前儿童0例;20-35岁抗体阳性率、低免疫应答率均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且50岁以上老年人低.20-35岁乙肝表面抗体含量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临床上需采取积极措施,加强不同人群乙型肝炎疾病防护知识宣传,发挥定量检测优势,有利于提升人口素质.
作者:徐美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分析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78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89)和对照组(n=89),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83.1%)明显高于对照组(71.9%),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春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为了探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本文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8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患者单独给予缬沙坦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比较两个组别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相关指标.结果 通过观察两个组别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相关指标,可以看出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SBP、DBP、24hPro的数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数值,且观察组患者的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UAER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显示观察组患者下降的程度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UN、SCr、K等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在临床上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朱治贵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