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世杰
目的 本次实验对实施集束化护理的血液透析患者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进行效果分析.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实施血液透析导管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集束化护理.随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血流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通过相关护理,观察组的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13.33%,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观察组的护理满意为96.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两组差异显著.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明显降低,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亚真;黄秀碧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分析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于2016年1月至12月时间段内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100例,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硬膜外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各50例患者.硬膜外麻醉组患者术前实施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组患者术前实施全身麻醉.结果 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明显比全身麻醉组患者短,语言恢复时间明显比全身麻醉组患者短,以上均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的MMSE评分相当,P>0.05;硬膜外麻醉组患者麻醉后6h、12h、24h、72h的MMSE评分均显著低于全身麻醉组患者,以上均P<0.05.硬膜外麻醉组患者术后6h、术后12h、术后24h、术后72h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全身麻醉组患者,以上均P<0.05.结论 与全身麻醉相比,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影响较小,可显著缩短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语言恢复时间,降低患者麻醉后各时间点的MMSE评分,从而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
作者:俞红青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D-二聚体(D-D)和C-反应蛋白(CRP)在主动脉夹层(A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确诊为主动脉夹层(AD)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住院非AD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D-D、CRP、血尿酸(UA)、白细胞计数(WB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血糖(GLU)等血清实验室指标,运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法分析AD的高危因素,探讨D-D和CRP对诊断AD的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D-D、CRP及U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D-D(OR=1.451,P<0.05,95%CI:1.025-2.013)、CRP(OR=1.224,P<0.05,95%CI:1.079-4.176)为主动脉夹层的危险因素.结论 DD、CRP水平异常升高是主动脉夹层的高危因素,对AD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万伟;蔡红专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投掷硬币的方式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以及左心射血分数与对照组患者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效果理想,安全性高,有效提高心功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叶迎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产妇心理状态对分娩质量的影响,并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纳入本次临床研究的研究对象来自于2016年一年内来我科室分娩的产妇,共纳入100例产妇.产妇入选后按照国际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共设置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组内均包含50例产妇.两组产妇均给予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给予全程心理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质量,并分析产妇心理状态对分娩质量的影响.结果 两组产妇护理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值较护理前显著改善,P<0.05组内差异显著;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显著.观察组产妇的II-III级疼痛率为6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6.0%,P<0.05组间差异显著.观察组产妇的顺产率为7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0%,P<0.05组间差异显著.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显著.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尿潴留、产褥感染、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显著.结论 产妇的心理状态会对其分娩质量产生显著的影响,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给予全程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产妇心理状态,降低产妇疼痛程度、提高顺产率、缩短产程、降低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显著改产妇的分娩质量.
作者:张秀珠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瑞通立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所选研究对象为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纳入病例数为72例.将72例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瑞通立)与对照组(尿激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血管开通率分别为94.4%(34/36)、69.4%(25/36),差异显著(P<0.05);两组血管开通时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对照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1/36)、19.4%(7/36),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过程中,采用瑞通立治疗的效果理想,且能减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世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时间段内在笔者所在医院产科采取阴道分娩方式进行分娩的产妇180例,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产妇.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阴道分娩护理,观察组产妇在以上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产妇以4.4%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的17.8%,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h、产后24h的出血量,都明显比对照组产妇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阴道分娩产妇在围产期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出血量,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
作者:肖碧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选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6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观察的对象,依据随机、单盲方法分成单一组、联合组,每组患者各31例.单一组患者使用针灸推拿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湿热敷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相关情况.结果 ①治疗后,联合组治疗整体有效率96.8%要明显高于单一组的77.4%,差异经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两组基底动脉、双侧椎动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检验未见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治疗后,两组基底动脉、双侧椎动脉血流速度皆有很好的改善(P<0.05),且联合组收缩期平均血流速度要比单一组明显加快(P<0.05);③随访半年,联合组复发1例,复发率为3.2%;单一组复发6例,复发率为19.4%.组间复发率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非常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有在临床推广、应用的积极价值.
作者:唐嘉良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探讨给予躁狂症患者整体护理后,对其治疗依从性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入院治疗的躁狂症患者7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治疗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38.67%;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85.33%;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根据治疗依从表的调查显示,观察组的平均得分为(7.3±0.9)分,而对照组为(4.4±1.2)分.两组患者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不满意异(P<0.05).结论 躁狂症患者如果控制得当,治疗及时,其预后结果会十分可观,而采取整体护理,对于躁狂症患者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有积极帮助,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清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对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片联合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 收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0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联合疗法和普通疗法,观察患者相同治疗周期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相比治疗前,两组血压水平下降幅度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血压控制有效率分别为95%、72.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率水平、24h尿白蛋白和24h尿蛋白水平均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防治原发性高血压采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联合治疗方案,效果好且药物安全性可靠.
作者:吴华锋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分析国产氯吡格雷与进口氯吡格雷在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4月13日至2016年4月13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冠状动脉支架术患者,将其抽签化分组,两组各有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国产氯吡格雷治疗和进口氯吡格雷治疗.结果 观察组ALT为(48.74±29.52)μ/L,ALP为(74.69±25.22)μ/L,TG为(1.39±0.22)g/L,AFP为(6.61±2.42)μmg/L,血小板计数为(270.69±10.96)×109/L,粒细胞计数为(8.65±1.78)×109/L,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随访一年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00%);而对照组ALT为(48.97±29.54)μ/L,ALP为(74.61±24.43)μ/L,TG为(1.32±0.62)g/L,AFP为(6.23±1.51)μmg/L,血小板计数为(270.18±10.43)×109/L,粒细胞计数为(8.41±1.33)×109/L,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随访一年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00%),两组对比各项指标均不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 国产氯吡格雷与进口氯吡格雷疗效相当,均可提高冠状动脉支架术患者治疗安全性.
作者:李菊兰;赵志斌;阙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与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抽取于2010年1月-2017年1月时间段内在我院产科分娩的高危孕产妇180例,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90例产妇.A组产妇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进行治疗,B组产妇给予缩宫素进行治疗.结果 A组产妇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78%,显著高于B组的80.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A组用药30min,2h,24h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P<0.05).但A组产妇的恶心、呕吐、腹泻、体温轻度升高和面色潮红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89%,与B组的15.56%相比,尤其腹泻发的发生率高(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与缩宫素相比,可显著提升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增强产妇子宫收缩强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临床腹泻的发生率高,临床使用时应注意.
作者:杨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3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根据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患者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以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作者:卢笑琼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导致再出血的原因及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开颅手术治疗(小骨窗血肿清除或去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120例的再出血情况.结果 120例中术后再出血15例,发生率12.5%.结论 通过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原因的分析,制定出防治对策,有效减少手术后二次出血,病情有效控制,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李益萍;肖银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并分析应用氨氯地平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例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均分为对照组(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和观察组(氨氯地平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血脂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接受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对血压和血脂水平的调控有显著疗效,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吉训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情况.方法 选择50例伴有心律失常的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患者,按照年龄分为A、B、C三组,比较三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和睡眠呼吸紊乱指数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与B组以窦性心律失常和房性心律失常为主,C组以房室传导阻滞为主(P<0.05);C组高危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χ2=5.05,P<0.05);三组患者睡眠呼吸紊乱指数与心律失常次数呈显著相关(r=0.501,0.667,0.701,P<0.01).结论 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与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不同年龄患者心律失常的类型和危险性不同,老年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作者:晋晓飞;罗爱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了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阶段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心律失常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5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口服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稳心颗粒联合麝香保心丸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76.0%高,二者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室性早搏、ST段压低、ST段压低持续时间均相当,二者间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以上各项动态心电图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致心律失常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体效果,并对患者的室性早搏、ST段压低、ST段压低持续时间等动态心电图指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该疗法的临床可行性较高.
作者:阙小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分析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86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采用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硫酸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7%高于对照组81.4%,且母婴结局情况和剖腹产率均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治疗后SBP、DBP、MAP、HR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采用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苏淑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是目前医学上都认可的一种无创性自主神经评价方式.随着医学技术和理论的不断进步,心率变异性在临床上的研究已经从以前的心肌梗死、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扩展到如今的心力衰竭、高血压、心肌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其他心血管或非心血管等领域.且心率变异性分析的方法不断创新并改进,有助于临床准确诊断相关疾病,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郭晓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分析临床尿常规检查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份至2016年6月份收治的需要进行临床尿常规检查的患者6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临床常规方法进行尿常规检查控制,观察组患者在检查前或者检查时进行质量控制,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的有效性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在临床尿常规检查中标本不合格出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尿常规检查分析前进行质量控制是必要的,可以有效的提高尿液检查结果的有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建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