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平;刘晓娟
目的 探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别使用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两种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自于在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时间段内接受治疗的4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依照随机原则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潘立酮药物治疗,则观察组给予莫沙必利药物治疗.对2组患者进行为期1周的疗效测评.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65.00%),即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后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沙必利药物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临床疗效更为出色,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姚根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护理程序在脊柱侧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住院时间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的符合实验研究标准的40名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20名脊柱侧弯患者进行程序化的护理干预治疗,对于对照组的20名脊柱侧弯患者进行常规性的护理干预治疗,研究脊柱侧弯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价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对于程序化护理治疗的满意度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0%.实验组患者术后脊柱矫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的实验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程序化的护理干预对于脊柱侧弯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治疗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进行深入的推广.
作者:彭云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为了巩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疗效,评价康复训练对改善患者患者患侧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的相关要求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选取7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奇、偶数法将其平均分为各36例,评价不同护理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患侧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本次研究中,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的患侧髋关节Harris评分以及GQOL-74量表评分明显占优势且组间统计学差异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实施康复训练,在提高生活质量和促进髋关节功能方面效果可靠,值得应用.
作者:张智金;谭细琼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针对结核丸辅助治疗肺结核病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56例肺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参照组(常规治疗)以及观察组(结核丸辅助治疗),平均每组患者28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发生咳嗽、发热、盗汗的分别为2例、1例、1例,参照组患者的为8例、3例、3例,参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14/28)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14.28%(4/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和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效、有效、无效的分别为18例、9例、1例,参照组患者的分别为14例、8例、6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96.42%(27/28)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78.57%(22/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病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结核丸进行辅助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大力的推广和应用于临床治疗上.
作者:杨广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颈椎病患者康复实施放射诊断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涉及患者例数为80例,治疗时间为2016年8月~2017年9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患者实施常规的干预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放射诊断康复干预.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16.0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为(4.22±0.58)d明显比对照组(7.03±0,81)d快,p<0.05.结论:颈椎病患者在康复的过程中采用放射诊断干预的效果较为理想,能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提高治疗效果,保证患者的健康.
作者:路丽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护理,旨在为临床上更好的对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急诊急救患者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ASOPP患者96例,对照组给与常规急诊急救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住院、昏迷及机械通气时间均缩短,长托宁、阿托品及氯磷定用量均减少,临床治愈率明显提高.各项指标两组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中的实施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张水凤;王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对比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10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和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实施心肌酶谱和心电学演变特征分析.结果 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存在的差别在于: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多数为青壮年,发病前或者发病过程中存在呼吸道感染史,同时伴有发热症状,重症急性心肌炎患者在呼吸、消化道感染史、胸痛、发热等症状的比例相对较多,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对比,可以结合临床、心肌酶谱以及心电学演变情况进行区别,从而做出准确诊断.
作者:李缺缺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同时总结社区高血压病人接受社区护理干预的具体方法以及对病人服药依从性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以往一年社区高血压病人资料80例开展回顾性分析,所选80例病人采取随机法加以分组,给予研究组病人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病人不接受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的药物治疗依从性评分情况,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 两组病人药物治疗依从性评分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社区高血压病人,为其提供社区护理干预效果理想,能够促进病人服药依从性,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晋建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护肝片对预防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7年12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80例PTB患者资料,以时间均衡原则为基准,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施以护肝片、葡醛内酯片口服治疗,评估2组肝功能受损状况、发生肝功能损伤时间.结果 2组相较而言,观察组肝功能受损较轻(p﹤0.05);观察组肝功能损伤例数较少,且4周以后无肝功能异常者(p﹤0.05).结论 对抗结核药物性肝炎患者采取给予护肝片治疗,可以有效防治抗结核药物性肝炎,且价格低廉,患者较易接受,因此,可以广泛实践与应用.
作者:陈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对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护理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对2012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短暂性脑缺血治疗的110位病人进行认真的观察,并通过精心的临床护理帮助病人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在110位病人中,有64位病人经过治疗痊愈,有46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结论:对短暂性脑缺血病人的病情进行仔细的观察,并为病人提供精心的护理,能够让病人的并发症情况发生几率降低,让治愈率得到提升,能够让病人的康复更快.
作者:马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为加强神经外科重症病人人工气道对的治疗效果,我院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探讨了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佳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入院的8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他们被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共40例.所有患者都建立了人造气道.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和22.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所有患者均存活.对照组有3例因疾病加重而过世.死亡率为7.5%.临床有效率分别为100.0%和92.5%.观察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重度神经外科病人建立人工气道辅助呼吸过程中,采用科学,细致,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充分发挥人工气道疗法的作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反应.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05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52例,观察组给予莫西沙星,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7%、对照组为15.38%(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采用莫西沙星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安全有效.
作者:王伟平;刘晓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蒙医辨证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在本院治疗的2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蒙药治疗.结果:在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医辨证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包桂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研究,旨在为急诊急性心梗患者进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就诊抢救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均低于对照组,院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是目前临床上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较为理想的护理模式,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即RNFL)与病程发展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6.1-2017.6期间接收治疗的视神经病变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总共104眼.使用OCT检测患者各RNFL厚度并分析其与病程发展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平均RNFL厚度与病程发展之间为负相关关系(其中r=-0.121,P=0.230).结论 患者的病程增加,其RNFL厚度会减少,临床治疗中可以根据患者的RNFL厚度推测患者的病程.
作者:武静;李萍;王艳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中应用米非司酮与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60例.常规组应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实验组应用米非司酮片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完全控制止血时间、控制出血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清FSH、LH、E2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缺血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抑制子宫内膜增长,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黄义萍;程志芬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同时总结急诊胆结石病人接受优质护理的具体方法以及对病人心理与疼痛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我们医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急诊胆结石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所选100例病人采取随机法加以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病人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的护理效果,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 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的焦虑评分以及疼痛评分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中针对急诊胆结石病人,在其护理工作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姜小梅;王春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内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对于提升护理水平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分析了护患沟通的内涵、目的与影响因素,进而研究了了护患沟通的内容.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一系列促进护患沟通的方法,如建立护患信任桥梁、树立护患平等观念,采取预防性与治疗性的护患沟通相结合的模式,提高内科护理的质量.
作者:王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对手外伤手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通过选取50例在我院进行手外伤治疗的患者,将其分为早期康复训练组以及对照组,每组25例,分别通过早期康复训练以及中晚期康复训练对其手功能的恢复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利用统计学分析找出二者之间的差距;结果:早期训练组在治疗前的TAM为51.09±19.02,治疗后的TAM为195.31±26.78,对照组在治疗前的TAM为51.12±18.85,治疗后的TAM为51.12±18.85.
作者:徐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耳穴压豆干预控制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护理的肝火亢盛型高血压患者142名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筛选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各71名患者.常规组进行传统护理,研究组进行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耳穴压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血压值(SBP/DBP)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经护理后发现,研究组临床疗效与血压值(SBP/DBP)控制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即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耳穴压豆干预控制肝火亢盛型高血压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医院广泛应用.
作者:常静;谢俊;冉淑容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