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注射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颤的临床治疗对比分析

鲁庆阳

关键词: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颤, 胺碘酮, 西地兰治疗, 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对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颤患者分别采用胺碘酮与西地兰行静脉注射治疗的疗效.方法 数字随机自2012年6月~2015年5月期间于我院心脏科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颤患者中抽取50例作为胺碘酮组,给予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于同期患者中以同样方法另抽取出50例患者作为西地兰组,给予静脉注射西地兰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明显改善情况、心室率控制、房颤转为窦性心律以及死亡例数.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情况、心室率控制、房颤转为窦性心律均得到有效改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均具有显著意义(P<0.05).胺碘酮组患者治疗无效死亡1例,死亡率2.0%;西地兰组死亡3例,死亡率6.0%.治疗后两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颤患者行以胺碘酮与西地兰进行静脉注射治疗,均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胺碘酮疗效更优.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的急救及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的急救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在我院治疗48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急救和护理措施进行总结,观察终效果.结果 低血糖反应发生原因包括进食量过少19例,占39.6%;胰岛素注射剂量过大6例,占12.5%;运动量过大10例,占20.8%;口服降糖量不当11例,占22.9%;其他2例,占4.2%.干预后所有患者血糖均恢复至正常水平,低血糖症状消失,血糖浓度达到3.9mmol/L及以上.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与饮食、用药等因素密切相关,以低血糖发生原因为依据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降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韦嘉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阴道超声在妇科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通过对比研究分析阴道超声在妇科急腹症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早期在我院确诊为妇科急腹症的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诊断方法的不同将9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阴道超声诊断)和对照组(腹部超声诊断),对比两组患者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经回顾分析发现研究组患者的阴道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96.1%,对照组患者的腹部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89.1%,两者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x2=4.002;P<0.05).结论 与腹部超声比较,阴道超声在妇科急腹症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更为显著,可为患者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具有高度客观性的参考依据.

    作者:袁清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心血管疾病患者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实验探讨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伴焦虑抑郁症状在临床的表现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从已收治的心血管疾病伴焦虑抑郁症状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并对其临床表现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 伴焦虑抑郁症状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出现的几率在12%-15%之间,在治疗过程中,合并使用心血管药物和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使用心血管药物治疗的效果.结论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避免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症状,加重病情.一旦出现,要注意其与单纯的心血管疾病存在差异,此时不能单纯的使用心血管药物对其进行治疗,同时还应联合使用抗焦虑抑郁药物,两者同时使用治疗效果会更加显著.

    作者:戢增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 探析经桡动脉途径开展冠状动脉介入术应用于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经挠动脉开展冠状动脉介入术医治的46例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患者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成功率84.78%,并发症发生率为8.70%.结论 对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性患者采取经桡动脉开展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方式,可获取较高的成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手段.

    作者:董永达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静脉注射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颤的临床治疗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对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颤患者分别采用胺碘酮与西地兰行静脉注射治疗的疗效.方法 数字随机自2012年6月~2015年5月期间于我院心脏科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颤患者中抽取50例作为胺碘酮组,给予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于同期患者中以同样方法另抽取出50例患者作为西地兰组,给予静脉注射西地兰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明显改善情况、心室率控制、房颤转为窦性心律以及死亡例数.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情况、心室率控制、房颤转为窦性心律均得到有效改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均具有显著意义(P<0.05).胺碘酮组患者治疗无效死亡1例,死亡率2.0%;西地兰组死亡3例,死亡率6.0%.治疗后两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颤患者行以胺碘酮与西地兰进行静脉注射治疗,均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胺碘酮疗效更优.

    作者:鲁庆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常伴有多种并发症,导致全身各处动脉血管堵塞,严重者如冠心病等.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在其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其不仅能够启动动脉粥样硬化,并且能够加速其后的发展.对于ox-LDL的相关研究,在脉粥样硬化(AS)的防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就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的相关理论及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刘骏;申强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与合理用药浅析

    从医患双方的共同需要,医院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促进合理用药三个方面分析药学服务开展的价值,并提出提高药师专业水平,完善药学咨询服务,注重合理用药宣传以及全面收集药品信息等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与合理用药的相关建议.

    作者:潘年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螺内酯、贝那普利联合疗法的效果.方法 本次8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从我院随机抽选,按抽样法分组后行贝那普利疗法(对照组)、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疗法(试验组),评定治疗结束后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疾病缓解率、左室舒张末、收缩末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有区别.结论 临床给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疗法效果突出,可改善心功能,预防不良反应,值得借鉴.

    作者:元娟葵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脑血管性疾病的诊断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我院接诊的脑血管性疾病病人62例,全部病例均接受MRI检查,MRI包括常规的T1WI、T2WI、FLAIR序列,以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对检查结果的差别进行比较.结果 出血性脑梗死全部病例的磁共振SWI图像均显示为病灶内存在点状出血低信号,而磁共振常规序列图像有13例未能发现病灶内存在出血情况.脑血管畸形在磁共振SWI图像上,显示为边界清晰的环形低信号,以及呈点片状的低信号;动静脉畸形显示为多个点样或条样的聚集性低信号,为畸形的静脉和病灶内出血,但其对供血动脉的成像欠佳.在磁共振SWI图像上,脑血管淀粉样变性的亚急性血肿主要呈现为低信号,中心能看到片状的高信号影,皮质下的微出血灶表现为圆点状的低信号.结论 相比于利用磁共振常规序列检查手段诊断脑血管疾病患者,磁共振SWI检查能够取得更好的诊断效果,显示病灶清晰,检查准确率更高,具有很高的诊断应用价值,是脑血管病变检查的有效途径.

    作者:黄绍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临床疗效的研究

    目的 探究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在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急救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98例,均无心肺复苏的禁忌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徒手心肺复苏,观察组使用心肺复苏机持续复苏,对比两组患者的复苏抢救有效率,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数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急救成功率83.67%,对照组患者急救有效率为65.3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2.24%,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0.61%,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肺复苏机复苏相比于徒手心肺复苏术更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在调试合理、运用娴熟的情况下,心肺复苏机安全有效,操作简便,节约大量人力物力,特别是需要长时间心肺复苏的个别病例.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朱志侠;陈少剑;林文武;朱景法;许振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脑出血偏瘫病人康复综合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 研究脑出血偏瘫患者康复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录的50例脑出血偏瘫患者资料;持续护理6个月之后,对50例患者进行回访调查,详细统计护理前后症状的变化;统计50例对本次综合护理的满意度,按照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等4个级别进行划分.结果 偏瘫是脑出血患者的多发性并发症,造成认知功能、肢体功能等出现严重障碍.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患者病症得到有效控制,认知功能、肢体功能等明显好转;本次共48例对护理工作满意,仅2例因缺乏专业知识,经过延长护理周期,对工作表示满意.结论 脑出血偏瘫属于严重性症状,及时采取护理措施可显著改善病情.

    作者:陈光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临床路径用于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的护理探讨

    目的 观察临床路径用于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接收的110例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根据抽签法随机分成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路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知识、态度和行为(KAP)评分、住院时间、医疗费用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KAP各项评分分值分别是(19.08±3.61),(4.99±1.33)以及(15.12±3.64),高于对照组(25.11±3.87),(7.01±1.81)以及(18.85±3.91);观察组住院时间为(7.05±0.46)d短于对照组(8.56±2.20)d,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4%高于对照组81.2%,两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临床路径用于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的护理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柳月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不同纬度地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对比

    目的 了解中国南北方不同人群的高血压流行特点.方法 随机选取黑龙江省在儋州过秋冬季节、年龄≥60岁的高血压患者100例,比较南北方生活时段高血压的流行特征.结果 海南生活期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北方生活期间,而治疗率和控制率均明显升高(P<0.05);北方的高盐饮食、高脂饮食、大量饮酒和运动减少比例高于海南省(P<0.05);有规律治疗、摄盐量、运动量、饮酒过多是在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对于老年“候鸟”高血压人群,南方更有利于其血压控制,同时,应注重保持规律治疗、清淡饮食、减少饮酒量,采取健康的生活习惯,以降低血压持续升高的危险.

    作者:蒲宏伟;陈漠水;刘文举;许云;李文霞;陈世雄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碳酸镧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疗效观察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碳酸镧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一共有68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采取醋酸钙进行治疗,观察组对患者采取碳酸镧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 临床治疗以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之前的血磷、血钙以及全段甲状旁腺素指标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以后的血磷、血钙以及全段甲状旁腺素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管钙化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高龄血症患者采取碳酸镧进行治疗,可以使患者的相关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使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郑金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在肿瘤外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在肿瘤外科护理当中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肿瘤外科接收的患者一共有10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之上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临床护理以后,干预组患者的疼痛感以及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以后,干预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肿瘤外科患者日常护理工作当中加入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疼痛感以及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使患者负性情绪得到显著缓解,对患者病情恢复以及预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林惠绵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DSCT和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斑块评估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DSCT和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对比.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临床疑似冠状动脉斑块患者80例,同时对其行DSCT与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的结果作为参考标准,比较评价DSCT与CAG对冠状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结果 80例冠心病患者中,冠状动脉节段838段,按CAG为标准,587段冠脉正常,251段血管狭窄,而DSCT的结果是正常为603段,血管狭窄为235段.DSCT诊断冠状动脉中血管狭窄敏感性为79.3%,特异性达97.4%,阳性预测值达93.0%,阴性预测值达91.7%,准确性达92.0%.经x2检验,DSCT对于不同程度冠状动脉斑块血管狭窄的评估同CAG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CT用于诊断冠脉小寨有很高准确性,并可将其作无创性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手段,这对冠状动脉斑决的筛选和评估有重要意义.同CAG比较,可考虑选取DSCT为冠心病筛选手段之一.

    作者:陈湧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意义探究

    目的 对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对冠心痛心律失常的治疗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于我院心血管科收治的9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双盲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1组、2组与观察组,对照1组给予稳心颗粒进行治疗,对照2组给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显效率56.67%、无效率6.67%、总有效率93.33%相较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PR期间(0.138±0.018)s、QRS波时限(0.081±0.005)s、QTc间期(0.48±0.05)s相较于对照1组、2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相较于对照1组13.33%、对照2组20%差异显著,P<0.05.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蒋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高龄髋部骨折病人肺部感染的预防

    目的 探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肺部感染的有效预防护理方法.方法 将92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分为研究组和一般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一般组患者实施肺部感染预防护理,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研究组患者实施肺部感染预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和对我院预防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6.5%,与一般组患者的21.7%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预防护理满意度为91.3%,高于一般组患者的78.3%(P<0.05).实施预防护理前两组患者的GQOLI-74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实施预防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GQOLI-74评分较一般组患者高(P<0.05),住院时间为(19.6±0.8)d,短于一般组患者的(24.6±1.1)d(P<0.05).结论 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黄丽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薄层CT扫描对喉癌的诊断及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薄层CT扫描诊断喉癌的病症状态,总结其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共收录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科室收治的50例喉癌患者资料,分析薄层CT诊断下喉癌的主要病症状态,结合CT诊断结果实施针对性治疗;于12个月后回访调查,对比50例治疗前后症状变化差异.结果 薄层CT扫描下,喉癌患者主要症状为声嘶、呼吸困难、咳嗽、吞咽困难、颈部淋巴结转移等,分为声门上型22例、声门型18例、声门下型10例,经过CT扫描可确定肿瘤病变的位置、大小、范围;本次结合CT扫描进行治疗后,总有效率94%,仅3例短期治疗效果不明显.结论 薄层CT扫描对喉癌诊断价值高,提高了临床治疗的针对性,值得推广.

    作者:马炳莲;潘绍永;田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胃虚寒证Hp感染临床观察探讨

    目的 探讨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胃虚寒证Hp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脾胃虚寒证Hp感染患者58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Hp三联法治疗,观察组29例,采用附子理中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Hp感染阳性率3.4%低于对照组3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35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状评分(53.1±6.2)分与对照组(52.8±5.7)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19.5±2.2)分低于对照组患者(22.4±2.6)分,差异显著(P<O.05,t=4.585).结论:脾胃虚寒证Hp感染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附子理中汤治疗,能够降低Hp阳性率,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瑞芳;邓高振;张东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