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PCI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影响

陶嘉

关键词:护理干预, PCI患者, 冠心病,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PCI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两年在我院接受PCI手术的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餐后两小时血糖、体重指数、血压和空腹血糖达标率进行比较,实践证明,观察组的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不良症状患者5例,不良反应率为13.5%,观察组出现不良症状的患者2例,不良反应率为5.4%,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PCI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能对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不良反应比较少,患者对其满意率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中收集82例BPPV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叮嘱相关注意事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另外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6%、92.9%,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量表和SD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于BPPV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曾桂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美托洛尔、曲美他嗪联合疗法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抽选100例,经由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将其平分两组:50例对照组实施基础疗法,50例观察组实施美托洛尔、曲美他嗪联合疗法,统计疾病的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疾病治疗好转者47例,占比94.0%;对照组疾病治疗好转者38例,占比76.0%,两组疾病好转率有区别,P<0.05;观察组疾病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指标和对照组相比,P<0.05,有区别.结论 临床给予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美托洛尔、曲美他嗪联合疗法作用显著,可改善生存现状,增强疗效,值得学习.

    作者:郭月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15例重症药疹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抗痨药引起的重症药疹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回顾总结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观察、一般护理、饮食护理、高热护理、皮肤粘膜护理、眼部护理、二便护理、用药护理、坠床及跌倒的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结果 患者经过系统治疗和精心护理,病情好转出院.结论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精心护理是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做好预防和控制感染,加强皮肤及粘膜护理,有效的治疗和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是本病护理的关键.

    作者:何银珠;王保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护理路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中的影响效果.方法 抽选我院心血管内科2015年4月-2016年4月78例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入院当日首先进行服药依从性的问卷调查,了解其服药依从性,依从性高的患者不列入研究范围.然后采用系统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作为对照组,进入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的作为干预组.结果 干预组患者舒张压水平(92.6±4.2)mmHg,收缩压水平(132.5±10.5)mmHg,对照组患者舒张压水平(101.8±6.9)mmHg,收缩压水平(141.8±15.3)mmHg,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护理治疗依从性有效率分别为89.7%、51.3%,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护理路径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中的干预效果非常理想,有利于提升患者服药依从性.

    作者:熊成霞;陈艳;安慧;杜海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骨外科伤口分泌物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骨外科伤口分泌物病原菌及药敏特点,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指导依据,加强外科手术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录的332份送检伤口分泌物样本,对分泌物细菌培养、细菌种类、药敏实验等进行分析对比,掌握手术伤口送检样本的菌类情况,对药敏分析给予相应的指导.结果 本次332例份样本,187份检测结果显示阳性,阳性率56.33%;具体统计显示,主要细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粪肠球菌、鲍曼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溶血葡萄球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等10种,其它细菌13种,本次研究10种占有比较多的菌株为对象.结论 骨外科伤口分泌物病原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伤口感染的主要菌种,对患者进行治疗或护理阶段,必须重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控制,通过无菌操作、预防性护理等,可降低患者感染的发生率,为耐药性监测提供指导依据.

    作者:蒋强;蒙瑜;周永;龚兴旺;李铭;黎莉;王天姝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采用无鞘技术经桡动脉7F普通指引导管治疗冠状动脉病变

    目的 总结桡动脉无鞘技术进行普通7F指引导管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入选3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普通6F桡动脉鞘行冠状动脉造影.造影后再沿造影导管送入长260cm,直径0.035英寸普通J型导丝至升主动脉;撤出造影导管和桡动脉鞘,保留260cm的长导丝在桡动脉内.往100cm长的7F指引导管内送入110cm长的6F猪尾巴导管,猪尾巴管头端突出于指引导管头端外形成组件;沿着260cm的导引导丝,将导管组件通过皮肤切口送入桡动脉,保留导丝调整指引导管到靶病变冠脉口.结果 30例单支血管病变2例,双支血管病变6例,三支血管病变22例;合并左主干病变3例.指引导管均成功通过桡动脉,到达靶冠状动脉开口,完成介入治疗后撤出指引导管.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随访无桡动脉闭塞.结论 采用无鞘技术经桡动脉行7F普通指引导管治疗冠状动脉病变安全可行.

    作者:许天宝;陈林;胡文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尼可地尔联合辅酶Q10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衰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辅酶Q10联合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抗心肌缺血+抗心衰),研究组在常规抗心肌缺血+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辅酶Q10.记录两组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LVEF、LVEDD、NT-proBNP)、心功能分级(NYHA)变化情况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LVEF、LVEDD、NT-proBNP等指标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心功能分级、LVEF、LVEDD、NT-proBNP等指标均较之前显著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理想(P<0.05);研究组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经治疗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8.89%)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 对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尼可地尔联合辅酶Q10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王传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冠心病住院患者实施量化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在教育对象、可教育时机、教育内容上量化式健康教育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名在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冠心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量化式)和对照组(传统宣教模式)各50名,分别采用上述的两种模式实施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结果 实验组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主动参与积极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冠心痛饮食的自我效能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量化式护理健康教育在促进受教育对象知、信、行改变统一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宣教模式.

    作者:谢宝缘;许雅婷;黄龙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行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一般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对一般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试验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较一般组患者早(P<0.05),术后住院时间较一般组患者短(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7%和94.9%,与一般组患者的23.1%和76.9%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行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改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利于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作者:张彩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60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60例是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4.7+2.6)d少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9.9±2.7)d,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20.0%,且研究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3.3%高于对照组76.7%,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能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在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吴满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脉压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脉压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30例确诊为高血压病的老年患者,测定其血压水平,脉压指数(PPI),测定体重指数及体表面积,测定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PP与PPI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LVMI与各指标的关系采用多元线性相关分析;分析脉压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高PPI组和低PPI组资料比较,两组患者LVMI、SBP、DBP、年龄、高血压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VH组与非LVH组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年龄、SBP、PP、PPI、高血压病程、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VMI与年龄、病程、SBP、PP、PPI呈正相关,随其增加而显著增大.结论 患者的年龄、病程、SBP、PP、PPI均为LVMI的危险因素,LVMI与PPI呈正相关,随其增加而显著增大.

    作者:李堃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脏骤停的急救治疗分析

    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脏骤停的急救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将2014年5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52例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急救治疗.对两组不同治疗方式下的临床疗效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急救治疗下的成功率为25(96.15%).对照组的21成功率为(80.76%),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明显较高,且观察组的再次休克、心力衰竭及诱发出血发生率较低,两组之间的具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急救治疗措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林斌;罗海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目的 保证基层医院血液透析室医疗质量安全,加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 对我院血液透析室2013年3月-2015年8月发生的100例院内感染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临床资料分析和整理,显示危险因素包括易感因素、侵入性操作频率较高、重复使用仪器、环境因素、反复接受输血治疗、医疗垃圾.其中易感因素居于危险因素第一住.结论 目前血液透析室仍存在侵入性操作频率较高、医疗垃圾处理不当等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因此临床实践中要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实现血液透析室合理布局、强化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制定相对应的血透室空气、水质监测等控制医院感染的对策,提高基层医院血液透析室的管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许嫦娥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药汤剂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并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38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活血汤剂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并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我院收治的7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并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参与本课题研究,并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予以两组患者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中医活血汤剂治疗.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左室舒张功能指标检测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上述指标检测结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94.8%vs 81.1%;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2.6% vs 5.4%;P>0.05).结论 采用中医活血汤剂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并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实施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改善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蔡福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MIR-499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QT离散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微小RNA-499 (miR-499)的表达及其与QT离散度(QTd)的关系.方法 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大理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28例ACS患者血清并收集临床资料,以4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析miR-499在ACS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QT离散度的关系.结果 ACS患者miR-499和QTd及校正的QTd(QTcd)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且miR-499表达的升高和QTd值呈正相关.结论 MiR-499表达在ACS患者血清中上调,并与QTd相关,其可能成为ACS新的潜在诊疗靶点并为预后评估提供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吕晋琳;吴新华;尹雪艳;李利华;杨瑛;罗文娟;张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并发造影剂肾病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 分析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采取介入手术治疗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发病因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入院老年冠心病患者764例,所有患者均采取介入治疗,其中36例患者在治疗后并发造影剂肾病,分析其发病因素以及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患者中共有36例并发造影剂肾病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为4.71%,36例患者的造影结果显示,单支血管病变患者16例,双支以及多支血管病变患者20例.且患者在经治疗和护理后,其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结论 老年冠心痛患者采取介入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但在术后并发造影剂肾病的几率较大,而且此类并发症对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以及术后恢复影响极其严重,所以,在早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预防,降低患者经介入治疗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发病率,才是重中之重.

    作者:肖木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75例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高血压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严重的一种.外科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消除血肿,降低颅内压,解除脑疝的发生和发展,改善循环,促进受压脑组织及早恢复.早期发现高血压脑出血后再出血或术后出血及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残死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杨文正;石德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成人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对成人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合理有效的护理对策,为后期临床癫痫治疗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门诊收入的癫痫患者78例,对每位患者分发调查问卷,对照量表按照评分规则进行评分,汇总整理临床观察资料.结果 影响成人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因素为婚姻状况、情绪障碍、发作频率、病程、经济情况、文化程度、就业情况等;其中婚姻状况、情绪障碍、文化程度以及病程与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结论 婚姻状况、情绪障碍、文化程度以及病程是影响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相关护理对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患者病情复发率,值得在后期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莫洪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建立急救护理流程的实践与思考

    急诊科在救治过程中要面临诸多突发性事故,做好突发事件防范及预处理工作,能够大大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为后期治疗工作争取事件.随着急诊科内部工作体制深化改革,急诊护理模式也要重新调整与规划,“安全护理”是急救护理流程的核心原则,也是急诊科护士临床工作的重要指导.结合急救护理工作流程,本文从“安全护理”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

    作者:张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兰索拉唑和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兰索拉唑和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66例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予以兰索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莫沙必利进行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97%(32/33),显著优于对照组81.82%(2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6%(2/33),显著小于对照组27.27%(9/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兰索拉唑和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欧天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