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荣彩
目的:对妊娠合并心脏病在孕期及产前的防治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46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分析患者的孕期保健与产前防治。结果46例患者中进行孕期保健的患者21例,6例患者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心力衰竭,发生率是28.6%,且19例患者分娩的胎儿正常,占90.5%,25例未进行孕期保健的患者中,18例患者在分娩过程中发生心力衰竭,发生率72%,10例胎儿正常,占40%;8例早产,占32%;7例死胎,占28%。结论孕期保健能够保障孕产妇生命安全,避免早产与死胎的发生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与新生儿死亡率,提高我国人口质量,符合目前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妇幼保健工作的目标要求。
作者:张鑫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分析精神病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0例精神病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主要包括疾病知识宣教、饮食指导、心理干预、运动指导、服药护理,观察患者护理前后对疾病知识的认知,以及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明显提高,并且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所提升,护理前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精神病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快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柏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心宝丸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心内科收治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84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患者意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在常规方案基础上增加应用心宝丸。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心宝丸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杜艳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肺结核采取新型结核化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肝脏损害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的患有肺结核的老年病人10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传统结核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干预组对病人采取新型结核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和肝毒性给予进一步的分析研究。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病人3个月强化治疗完毕的时候,3项指标差异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治疗9个月以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痰涂片转阴率差异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跟踪随访6个月,痰菌培养结果显示干预组和对照组差异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跟踪随访两年,痰培养结果显示干预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肝功能损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肺结核采用新型结核化疗方案治疗,不但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并对肝脏损害非常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戴荣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肺部感染临床治疗效果与外周血淋巴细胞术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1月在我院呼吸科接收的患有肺部感染的老年病人80例,通过对80例病人进入医院的时候和出院之前或者死亡之前常规测定肺部感染老年病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数,一共分为治愈组和死亡组,每一组各50例,对老年肺部感染临床治疗效果与外周血淋巴细胞术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临床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数以后发现,死亡组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数明显要比治愈组老年病人低,死亡组和治愈组差异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发老年肺部感染病人临床治疗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外周血淋巴细胞数相对偏低,因此,临床医师要给予高度重视,要采取增强人类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药物,同时还要避免采取能够使免疫功能受损的药物。
作者:张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0例老年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分析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及降压幅度。结果患者治疗显效32例,有效1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同时,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明显降低,并且降压幅度较大。结论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增大降压幅度,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的治疗药物。
作者:冯珊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针灸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48例进行研究。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针灸疗法。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68例,总有效率91.89%,对照组总有效57例,总有效率77.03%,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范有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氨氯地平对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96例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按照抽签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患者为48例,予以对照组患者硝苯地平进行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其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相比较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状况,经对比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可以对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相应治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本研究将对糖尿病重症脑卒中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来预防压疮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方法纳入90例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的糖尿病重症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发生时间以及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发生时间以及愈合时间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重症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通过对其给予循证护理,不仅可以降低患者出现压疮的几率,而且还可以使其已出现的压疮在短时间内愈合,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宋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应用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110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为55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护理,其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明显大于观察组患者,两组之间经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进行循证护理能够提升其总体护理质量,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加强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春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不同分辨率影像诊断显示器对孤立性肺结节识读影响的ROC评价。方法选取非钙化孤立性肺结节(DR胸片上直径<30mm=100例,多发肺结节(直径<30mm,两肺数目≤3,且分布在24例与15例疑似病例中。2位工作经验≥10年医生、3位工作经验≤4年的医生,在型号为Barco MGD521 MKII、2560×2048,75Hz的两种不同显示器,21英寸医用单色RCT与EIZO21英寸医用单色LCD上,4次独立阅片,分别使用或不使用放大处理功能,对胸片上的肺结节、结节个数进行观察,客观记录其准确位置,而评价标准有五个等级。阅片间隔30d,每位医师每次均可按照需要借助窗宽、窗位调位等功能,不限定阅片用时。数据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主要是分析受试者ROC曲线法,通过计算,显示系统诊断精确度。结果采用放大处理功能,医师诊断准确率均有所提高,特别是工作经验≤4年的医师,准确率提升更显著,2种显示器上Az值增幅,均高于工作经验≥10年的2位医师(P<0.05;工作经验≥10年的医师用2k显示器阅片时,采用放大后处理功能前后,Az值无显著变化(Az=0.765~0.769,均值P=0.314>0.05)。在不同条件下阅片,其诊断准确率均显著低于前者(P<0.05);2位高年资医生,用1k显示器,在采用放大后功能时,得到的Az值比如2k显示器下,不采用放大功能时Az值,两种观察值差异小,但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在1k显示器下,采用放大功能,Az均值(Az=0.67)大于2k显示器下不采用放大功能时的Az均值(Az=0.651),两值差异小,但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对临床医师来说,在1k显示器下,采用放大功能(Az=0.702),对比在2k显示器下,采用放大功能(Az=0.703)相比,诊断效果无差别(P>0.05)。结论采用放大功能能提高影像分辨率,改善诊断疗效。与高年资医师相比,影像分辨率准确度的提升,在改善低年资医师的诊断效果方面更为显著,可降低诊断医师个体水平差异发生的不良影响;从成本角度看,科室低年资医师了采用1k显示器对患者进行初步诊断,采用放大后处理功能,而高年资医师采用2k显示器,确保诊断结果可靠性。在处理急诊报告时,前者仍采用1k显示器。
作者:熊增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析茯苓四逆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衰抗感染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茯苓四逆汤,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辅以茯苓四逆汤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极大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并且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姚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本文就米力农治疗小儿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儿90例,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45)和对照组(n=45),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吸氧治疗、镇静治疗以及强心和利尿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米力农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米力农应用于小儿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付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L-carnitine,L-CN)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CHF 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和L-CN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L-CN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基础上加用L-CN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L-CN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普遍提高1-2级,超声心动图LVEF、EDV、ESV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卡尼汀可以辅助治疗CHF,改善心功能。
作者:高亮;张小芬;张晓光;于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天津地区冠心病心衰的再入院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012年5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16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纳入研究,调查患者治疗后1年内再次入院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年龄、性别、心功能、合并症等因素对再入院情况的影响。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合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伴发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患者,治疗后1年内再入院的发生率有差异(P<0.05);(2)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室后壁厚度增加、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伴发焦虑和抑郁情绪是治疗后1年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心功能、合并症等因素与冠心病心衰患者再入院的发生有关。
作者:龙丹;王林;赵园园;花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小剂量米力农治疗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衰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4年5院间来我院就诊的患者中,随机选取56例,按照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有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抗心衰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予以短期微量泵恒速泵入米力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顽固性心衰患者使用小剂量米力农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使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要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衰患者接受小剂量米力农治疗后,其心功能的恢复情况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同时减少了常规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姚秀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血透室护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技术性较强、责任心强的护理工作,由于其具有的特殊性,就决定了在护理时可能会出现一些护理的风险与安全隐患。血透室是治疗肾衰竭患者的主要场所,具有较高的护理风险,若护理人员不对此加以重视就可能会引起医疗纠纷问题,带给患者和护理人员不必要的损害。本文对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因素以及血透室护理风险防范措施等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和系统的阐述。
作者:何志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本文就舒适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接诊84例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加行舒适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焦虑、抑郁评分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延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接收的80例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预防护理,并采用药物抗凝、导管溶栓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情况。结果对照组26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5.0%,观察组8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0.0%,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34例患者行下腔静脉过滤器植入治疗,12例患者行药物抗凝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0%,22例患者行导管溶栓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7%,导管溶栓与药物抗凝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针对性预防护理后,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一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应及时采取药物抗凝、导管溶栓等积极有效的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脑血流图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脑血管硬化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同时将40例体检健康无脑血流图异常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者脑血流图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陡直波多于观察组,转折波小于观察组;观察组圆顶以及平顶波在所占比例是对照组患者的5倍以上;对照组患者重搏波以存在和明显为主,而观察组患者中以隐见以及消失为主;观察组患者上升时间长于对照组,波幅低于对照组,峰谷深度较低,但其血管阻力则明显比对照组高,血流流入及流出容积速度则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流图在诊断和治疗脑血管硬化的过程中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郑云海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