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艳丽
目的:探讨分析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0例老年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分析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及降压幅度。结果患者治疗显效32例,有效1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同时,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明显降低,并且降压幅度较大。结论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增大降压幅度,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的治疗药物。
作者:冯珊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本文就米力农治疗小儿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儿90例,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45)和对照组(n=45),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吸氧治疗、镇静治疗以及强心和利尿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米力农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米力农应用于小儿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付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内科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102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病例为研究者对象,将其随机分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仅给予常规的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强心剂、利尿剂、硝普钠),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片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患者在心率(H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收缩压值(SBP)、舒张压值(DBP)指标方面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内科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在采用常规利尿剂、强心剂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尔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美托洛尔可以有效提高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率,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大化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王国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本研究将对糖尿病重症脑卒中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来预防压疮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方法纳入90例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的糖尿病重症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发生时间以及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发生时间以及愈合时间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重症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通过对其给予循证护理,不仅可以降低患者出现压疮的几率,而且还可以使其已出现的压疮在短时间内愈合,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宋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的护理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我院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44例高血压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22)和对照组(n=22),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行护患沟通,对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的对比分析来看,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患沟通应用于高血压患者护理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能够节省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并且提高帮助患者更快恢复健康,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窦红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发生压疮后应综合护理方法对不同程度的压疮治疗的作用。方法对30例脑梗死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压疮进行基础护理、营养支持、创面护理等干预措施,观察对压疮愈合的促进作用。结果18处Ⅰ期压疮均于7天后愈合;12处Ⅱ期压疮7天治愈3处,好转5处,无变化4处,继续上述处理15天治愈2处,好转1处,无效1,30天好转1处,无效1处;Ⅲ期压疮5处,7天后治愈1处,好转2处,无效2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压疮的愈合有明显作用。
作者:丁玉芳;李进领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妇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5月间在我院妇科治疗的妇科老年患者40例,根据患者病情与性格特点、习惯等,开展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妇科老年患者由于各器官功能减退、多合并内科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按患者的生活习惯、心理特点和身体耐受麻醉能力、手术耐受程度等,开展围术期护理,确保术后无感染、低血压等并发症,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结论妇科老年患者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对患者病情的缓解、对确保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万清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乳腺二维超声及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比较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8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二维超声进行诊断,而观察组患者使用超声造影进行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率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有效率为87.5%,误诊率是7.5%,漏诊率是5%;对照组患者诊断率为85%,误诊率是12.5%,漏诊率是2.5%,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乳腺癌诊断技术快速发展,不仅大大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检出率,保证乳腺癌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且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具备很高的诊断价值。如果有必要的话,医护人员还可以联用多种诊断方法,以保证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和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血透室护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技术性较强、责任心强的护理工作,由于其具有的特殊性,就决定了在护理时可能会出现一些护理的风险与安全隐患。血透室是治疗肾衰竭患者的主要场所,具有较高的护理风险,若护理人员不对此加以重视就可能会引起医疗纠纷问题,带给患者和护理人员不必要的损害。本文对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因素以及血透室护理风险防范措施等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和系统的阐述。
作者:何志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本文就舒适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接诊84例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加行舒适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焦虑、抑郁评分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延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硫酸舒喘灵用于早产治疗的效果情况。方法择取2010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早产患者,按照就诊顺序的单顺号将其平均分成2组。一组34例患者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设为对照组;一组34例患者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同时加用硫酸舒喘灵进行治疗设为治疗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母子、分娩以及妊娠心率等情况。结果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母子心率值对比(P>0.05);产后出血量水平比较,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后,治疗组的妊娠时间、新生儿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早产成功率为91.18%(31/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88%(19/34),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硫酸舒喘灵应用于早产的治疗可有效抑制宫缩,延缓妊娠时间,进而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提高早产的成功率,适用于临床治疗及推广。
作者:徐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肺部感染临床治疗效果与外周血淋巴细胞术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1月在我院呼吸科接收的患有肺部感染的老年病人80例,通过对80例病人进入医院的时候和出院之前或者死亡之前常规测定肺部感染老年病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数,一共分为治愈组和死亡组,每一组各50例,对老年肺部感染临床治疗效果与外周血淋巴细胞术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临床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数以后发现,死亡组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数明显要比治愈组老年病人低,死亡组和治愈组差异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发老年肺部感染病人临床治疗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外周血淋巴细胞数相对偏低,因此,临床医师要给予高度重视,要采取增强人类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药物,同时还要避免采取能够使免疫功能受损的药物。
作者:张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医院间血清心肌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磷酸肌酸激酶的可比性,从而为实现医院间检验结果的互认提供有效依据。方法根据EP9-A2的相关文件,通过应用自建检测系统的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磷酸肌酸激酶,将其结果与目标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调查自建检测系统与目标检测系统之间存在的偏差。结果在自建检测系统2中,乳酸脱氢酶的检测结果与目标检测系统之相关性系数r小于0.975,在对其他各个检测系统进行研究时,其r均大于0.975,显然自建检测系统与目标检测系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在三组自建检测系统中,部分项目与目标检测系统不具有可比性,在确保医院间检验结果的可比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程世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找到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患者临床的治疗结果,提高患者的疗效以及生活质量,并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全面的保障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2月治疗的150例牙体牙髓患者,分为三组:超充组、适充组以及欠充组,对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适充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超充组为64%,欠充组为62%,存在明显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超充组、欠充组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不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适充组患者在根管治疗过程中或是治疗后均存在疼痛发生率为8%,超充组为34%,欠充组为40%,适充组的疼痛发生率较低,与另外两组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体牙髓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需严格把握填充量,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降低疼痛感。
作者:杨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心内科收治冠心病患者68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研究组服用麝香保心丸,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心电图改变。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06%,对照组总有效率61.76%,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T波倒置、心律不齐以及ST段下移<0.1mV例数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T波倒置、心律不齐以及ST段下移<0.1mV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服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玉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补肾益气中药辅助西药治疗缓解期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加以分析。方法临床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4年12月实施治疗的50例缓解期肺心病患者,其中对照组25例患者实施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25例患者实施补肾益气中药结合西药治疗,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中,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缓解期肺心病患者临床治疗中补肾益气中药辅助西医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德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静吸复合麻醉对脑动脉瘤夹闭术中收缩和舒张血管物质的影响。方法以29例择期行脑动脉瘤夹闭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麻醉诱导前(T1)、动脉瘤夹闭即可(T2)、夹闭后2h(T3)、夹闭后4h(T4)、夹闭后24h(T5),取中心静脉血,以放射免疫法检测血管紧张素(AT-Ⅱ)、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 T2时间段AT-Ⅱ水平高于T1时间段,T3、T4、T5时间段低于T2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T5时间段ET水平低于T1时间段,T5时间段ET低于T2时间段,T5时间段高于T4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T5时间段CGRP水平低于T1时间段,T3高于T2,T4低于T3,T5低于T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动脉瘤夹闭术中,应用静吸复合麻醉,患者脑代谢、血供受到显著影响,影响可持续至术后4h。
作者:杨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本文就经卡维地洛治疗小儿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小儿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患儿70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35例,对照组采用洋地黄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卡维地洛治疗,对两组患儿的心内膜弹力纤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卡维地洛应用于小儿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治疗中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儿的病情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作者:陈凤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治疗率、知晓率和控制率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间选择防疫站周边社区、农村高血压病患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不行任何处理,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入组时及入组6个月后治疗率、知晓率、控制率及用药依从性。结果入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率、知晓率、控制率、及用药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率、知晓率、控制率及用药依从性,对于高血压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结果,为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调查对象,应用24小时动态血压记录器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器,记录并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总人数108例,根据血压昼夜节律是否异常分成两组,A组血压昼夜节律的表现为勺型,有51例,其中男36例,女15例,平均年龄(52±15)岁;B组表现为血压异常节律型,有57例,男39例,女18例,平均年龄(54±16)岁。心率变异各指标分析,B组比A组降低,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以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血压昼夜节律异常、靶器官损害三种表现,三者之间有密切联系,检测心率变异是诊治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依据。
作者:秦培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