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艳萍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NT-proBNP指导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作用及价值。方法将收治的90例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抛硬币的方式分为对照组45例患者和观察组45例患者。对照组治疗心力衰竭没有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采用血管扩张剂、利尿剂等药类;观察组治疗心力衰竭应用血管扩张剂、利尿剂等药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用NT-proBNP指导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的结果。结果通过两组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NT-proBNP指导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深受广大人民的青睐与支持,具有治疗总有效率高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作者:曾雪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通过临床对比研究,观察胺碘酮和利多卡因治疗乌头碱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乌头碱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共68例。将68例患者采用单双号法平均分成胺碘酮组和利多卡因组,分别予以两组患者胺碘酮和利多卡因治疗。结果经治疗发现胺碘酮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明显早于利多卡因组患者(P﹤0.05),室性心率失常逆转时间为(38.9±6.2)min,室性心率失常消失时间为(91.6±11.2)min,与利多卡因组患者的(49.1±6.5)min和(113.5±15.4)min比较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与利多卡因比较,胺碘酮治疗乌头碱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安全性高,可为临床治疗乌头碱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理想药物。
作者:刘美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与单用硫酸镁两种方案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拉贝洛尔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8.9%v s 71.1%),胎心异常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终止妊娠率均低于对照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用于治疗妊娠高血压与单用硫酸镁相比效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剑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在慢性心衰患者中使用阿托伐他汀以及辅酶Q10对其心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患有慢性心衰的患者90例,将他们平均分为三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加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B组患者仅用阿托伐他汀,C组患者仅用辅酶Q10,观察三组患者心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B组以及C组患者,A组与其他两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能够有效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素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危重患者急性左心衰抢救过程中,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和系统化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左心衰危重患者20例,随机均匀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10例,主要进行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10例,主要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和系统化的临床护理干预,研究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抢救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两组抢救治疗和临床护理,在患者抢救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患者临床死亡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在患者临床护理满意情况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急性左心衰危重患者来说,在实际的抢救过程中,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且在患者抢救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患者出现一系列并发症状,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病情。
作者:陈党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加味保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气虚衰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阳气虚衰型患者100例,根据就诊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保元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0%,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阳气虚衰型患者的临床治疗上,加味保元汤治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敬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结合心力衰竭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小儿肺炎结合心力衰竭患者72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干预护理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56,P﹤0.05)。对患儿进行护理后,可知小儿肺炎结合心力衰竭患儿的心率、呼吸频率、肝肋下增大情况均得到了较好的改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结合心力衰竭患儿采取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患儿的康复,改善患儿的康复效果,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杨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外源性左卡尼汀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以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06例慢性心衰患者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B型钠尿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以及心脏指数(CI)。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EF、C0、SV、CI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提高。结论补充左卡尼汀可提高CHF患者疗效,改善心功能。
作者:袁夏英;张仲叶;邢丹;曹妃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与米力农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左西孟旦治疗,对照组采用米力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7.5%v s 67.5%),且两组在LVEF与SV心功能指标上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左西孟旦治疗的效果好于米力农治疗,前者治疗后患者的LVEF指标水平与SV指标水平都明显上升,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洪娜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采用全面护理预防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将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0例重症患者分成全面组和专科组,采用专科护理模式对专科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全面护理模式对全面组患者实施护理,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分析两组患者在肺部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两组患者家属在护理满意度上存在的差异。结果全面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4.4%,住院时间为(23.5±2.4)d,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1.1%,与专科组患者及其家属的20.0%、(29.2±3.1)d和73.3%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吴丽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的处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期间发生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患者共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躁动原因和处理方法。结果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原因有麻醉用药类型、有害刺激、呼吸系统和内环境不稳定以及术前焦虑情绪等。结论对于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躁动,要根据其发生原因不同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做好患者的护理,保证患者苏醒期的安全,避免由于躁动产生其他伤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郭雪叶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与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与40例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匹配的健康体检者,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心律失常多以房颤、窦性心动过速为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发心律失常对患者的心脏功能影响较大,及时诊断并针对病因治疗可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作者:冯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我国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人群的患病率在2000年~2010年增加了近12倍,目前我国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指南中提出“饮食、教育、运动、药物”为4大基本治疗方案。因此本文拟收集近3年国内外关于“食物交换法”的相关文献,作一综述。方法采用文献检索的方法检索国内近3年有关食物交换法的相关文献。结果本次研究从食物交换表的概念、食物成分表使用方法、食物交换法医院教育形式、食物交换法目的及食物交换法的意义出发,归纳了糖尿病合并冠心病食物交换法的新研究进展。结论食物交换法教育能良好控制患者血糖和减少冠心病的发生。
作者:薛美芳;吴秋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胃出血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胃出血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治疗过程中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护理满意程度和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18例(94.7%),高于对照组的13例(68.4%);患者护理满意17例(89.5%),高于对照组的11例(57.9%);经治疗后再次出血1例(5.3%),低于对照组的6例(31.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出血的治疗中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程度,减少复发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石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尿激酶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60例符合溶栓治疗指征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接受果糖二磷酸钠单用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接受尿激酶联合果糖二磷酸钠的患者设为治疗组,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血管再通率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采用尿激酶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后,同对照组患者采用果糖二磷酸钠单用治疗相比,血管再通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其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变化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果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同时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此外,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董春花;张克忠;陈选年;马效钢;王开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扩张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1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研究的方式,将61例患者根据临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A组与B组,A组给予卡维地洛进行治疗,B组给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B组患者,且治疗后心功能指标LVEF、LVEDD的情况优于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维地洛治疗扩张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优于美托洛尔,患者长期服用卡维地洛可以改善其左室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改善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丁永广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对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40例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实施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20例在常规基础上加胺碘酮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DBP、SBP、HR等指标无差异,经治疗后均有下降,但是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BNP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心脏超声心动图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窦性心动过缓、静脉炎、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与对照组20.00%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采取胺碘酮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快速改善血压及心率指标,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邵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血压改变明显比对照组的血压改变好;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和难产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病情和难产率轻;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0%,对照组满意度8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通过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后,能减低患者的血压,并减少一些并发症的发生,也大大降低了胎儿在子宫内的危险程度,进一步促使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健康,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周志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3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8例。观察组采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口服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现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临床效果理想,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血压以及血脂,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凯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循症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门诊收治的48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症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血压趋于平稳状态,并且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循症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并且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适宜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解宇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