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凯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8月至2015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行西医常规治疗)和观察组(40例,应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37/40),高于对照组72.5%(29/40),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更少、心绞痛持续时间更短,心肌缺血总负荷更低,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应用活血化瘀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与单用硫酸镁两种方案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拉贝洛尔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8.9%v s 71.1%),胎心异常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终止妊娠率均低于对照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用于治疗妊娠高血压与单用硫酸镁相比效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剑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抢救产后出血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我院行介入治疗的重度产后出血产妇20例及同期正常分娩产妇20例,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统计介入治疗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产妇恶露情况。结果20例重度出血产妇经1次介入治疗成功止血,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恶露持续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产后出血危重症患者介入治疗及临床护理干预,成功止血率高,且可避免治疗后出现严重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马艳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析改良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研究对象是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6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实施传统大骨瓣开颅术与改良小骨窗手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86.7,对照组是50%,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是6.7%,对照组是23.3%,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改良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保证患者血肿清除的彻底性,安全性、有效性良好,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大骨瓣开颅术。
作者:郑本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采用全面护理预防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将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0例重症患者分成全面组和专科组,采用专科护理模式对专科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全面护理模式对全面组患者实施护理,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分析两组患者在肺部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两组患者家属在护理满意度上存在的差异。结果全面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4.4%,住院时间为(23.5±2.4)d,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1.1%,与专科组患者及其家属的20.0%、(29.2±3.1)d和73.3%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吴丽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其中一组采用常规护理,另一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比较各项护理指标。结果试验组产妇顺产率(93.3%)高于对照组(60.0%),心力衰竭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26.7%)。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产后2h出血量低,和对照组相比差异鲜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应用在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中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分娩结局,保证母婴安全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尹一青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药管理模式的不断转变,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要想加强临床药物服务力度,必须不断创新和完善临床药学服务体系,要把临床药学技术服务当作核心内容,要保证临床药物应用科学合理性[1]。此外,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医院药事管理在临床药学服务当中的应用价值比较大,应用作用比较显著,可以从根本上提升临床药学服务效率。本文主要进行医院药事管理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价值与作用研究。
作者:刘雅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通过临床对比研究,观察胺碘酮和利多卡因治疗乌头碱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乌头碱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共68例。将68例患者采用单双号法平均分成胺碘酮组和利多卡因组,分别予以两组患者胺碘酮和利多卡因治疗。结果经治疗发现胺碘酮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明显早于利多卡因组患者(P﹤0.05),室性心率失常逆转时间为(38.9±6.2)min,室性心率失常消失时间为(91.6±11.2)min,与利多卡因组患者的(49.1±6.5)min和(113.5±15.4)min比较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与利多卡因比较,胺碘酮治疗乌头碱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安全性高,可为临床治疗乌头碱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理想药物。
作者:刘美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危重患者急性左心衰抢救过程中,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和系统化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左心衰危重患者20例,随机均匀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10例,主要进行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10例,主要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和系统化的临床护理干预,研究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抢救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两组抢救治疗和临床护理,在患者抢救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患者临床死亡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在患者临床护理满意情况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急性左心衰危重患者来说,在实际的抢救过程中,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且在患者抢救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患者出现一系列并发症状,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病情。
作者:陈党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在高血压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氢氯噻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的血压控制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在收缩压、舒张压以及血压峰值方面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刘正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我国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人群的患病率在2000年~2010年增加了近12倍,目前我国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指南中提出“饮食、教育、运动、药物”为4大基本治疗方案。因此本文拟收集近3年国内外关于“食物交换法”的相关文献,作一综述。方法采用文献检索的方法检索国内近3年有关食物交换法的相关文献。结果本次研究从食物交换表的概念、食物成分表使用方法、食物交换法医院教育形式、食物交换法目的及食物交换法的意义出发,归纳了糖尿病合并冠心病食物交换法的新研究进展。结论食物交换法教育能良好控制患者血糖和减少冠心病的发生。
作者:薛美芳;吴秋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所接受的60例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抽取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住院天数、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600,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6.7%,两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7%,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000,P﹤0.05)。结论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的临床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思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通心络胶囊在改善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改善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近一年的80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并将他们随机平均分成A和B两组。A组主要采用降糖的西药以及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西药进行临床治疗,B组则采用降糖西药和其它常用的冠心病治疗西药的基础上,在增加一定的通心络胶囊进行综合治疗,按照每天服用3次,每次4粒的药量进行。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治疗进行观察在治疗之前和治疗之后A、B两组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的指数(HOMA- IR)以及血液高凝指标的变化值。结果通过三个多月的临床治疗,两组患者的血糖(HbAlc)和血红蛋白(HOMA- IR)以及血液高凝的指标都有了明显的改善。结论通心络胶囊在改善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以及血液高凝方面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因此应该得到进一步的治疗推广。
作者:玉光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血压改变明显比对照组的血压改变好;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和难产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病情和难产率轻;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0%,对照组满意度8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通过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后,能减低患者的血压,并减少一些并发症的发生,也大大降低了胎儿在子宫内的危险程度,进一步促使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健康,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周志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重症肺炎发病过程中,降钙素原所起到的疗效及其临床应用。方法从2014年2月-2015年2月时间范围内,从本院选取重症肺炎患者总共为120例展开分析调查,将其作为实验组。与此同时,从本院选取轻型肺炎患者同样总共为120例展开分析调查,将其作为对照组。无论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都对患者采集静脉血,然后对两组患者开展血常规检验。对实验组及对照组降钙素原进行比较,同时对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和体温指标也要进行对比,按照PTC水平方面不同,将实验组分为I、II、III、IV不同四组。其中,I组PTC不超过0.5μg/L,II组PTC介于0.5μg/L-2μg/L范围内,III组PTC介于2μg/L-10μg/L范围内,IV组PTC水平超过10μg/L。对实验组及观察组进行观察研究,主要包括抗生素应用情况、患者有无出现病死及其患者住院期间呼吸机使用情况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无论是C反应蛋白还是降钙素原,都呈现出一定上升趋势,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具有较大差异(P﹤0.05)。随着PTC水平不断增高,对于重症肺炎患者而言,其呼吸机使用次数也在不断增加,抗生素应用率也在不断加大,时间逐渐变长。结论对于重症肺炎患者而言,降钙素原能切实起到良好应用效果,非常有利于病情诊断评估。
作者:舒海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探讨双容积重建透明影像对于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收治的24例行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三维造影数据实施双容积重建,基于弹簧圈检出率、栓塞程度以及瘤体长度等指标对患者双容积重建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结果进行双容积重建后检出弹簧圈24个,检出率达到100%,24例患者中15例没有出现造影剂渗入,5例瘤颈中造影剂占位、4例瘤体中造影剂占位。手术后瘤体长度指标与手术前相比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容积重建能够对栓塞效果进行评估,显示弹簧圈缠绕团定位、动脉瘤长度等信息,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新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循症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门诊收治的48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症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血压趋于平稳状态,并且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循症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并且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适宜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解宇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慢性肾衰并发急性左心衰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30例慢性肾衰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30例患者均进行连续性的血液净化治疗。观察并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以及左心射血分数,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30例患者经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后,其心功能各项指标均得到有效的改善(P﹤0.05),其中25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显效,5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有效。结论对慢性肾衰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肾功能。
作者:娄占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与米力农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左西孟旦治疗,对照组采用米力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7.5%v s 67.5%),且两组在LVEF与SV心功能指标上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左西孟旦治疗的效果好于米力农治疗,前者治疗后患者的LVEF指标水平与SV指标水平都明显上升,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洪娜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尿激酶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60例符合溶栓治疗指征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接受果糖二磷酸钠单用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接受尿激酶联合果糖二磷酸钠的患者设为治疗组,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血管再通率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采用尿激酶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后,同对照组患者采用果糖二磷酸钠单用治疗相比,血管再通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其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变化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果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同时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此外,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董春花;张克忠;陈选年;马效钢;王开江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