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对轻-中度心衰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陈运华

关键词: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心力衰竭, 荟萃分析
摘要:目的 评估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对轻-中度心衰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关于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对轻-中度心衰患者临床疗效的文献资料,采用RevMan5.3统计软件对已经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 截止2015年7月,上述数据库中共计入选50篇文献报道,经RevMan5.3统计软件Meta分析后发现,轻-中度心衰患者通过采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 心衰再次入住医院率(OR=0.65,95%CI:0.55~0.78,P<0.05)、 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SWD=-12.25mL/m2,95%CI:-20.90~-3.50,P<0.05)、 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SWD=-18.95mL/m2,95%CI:-17.70~-0.15,P<0.05)、左室质量指数(SWD=10.90g/m2,95%CI:-15.50~-6.50,P<0.05)、左室射血分数增加(SWD=4.75%,95%CI:2.45~6.70,P<0.01). 而在安全性方面, 用药之后的副作用或不良反应并未明显增加, 男性乳房发育(OR:=1.45,95%CI:0.75~2.85,P=0.35)、高钾血症(OR:=1.55,95%CI:0.88~2.35,P=0.24).结论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能够显著提高轻-中度心衰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各项观察指标,并且副作用或不良反应风险并未明显增加,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使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和探讨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在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 方法 随机抽选2013年4月~2015年4月以来,我院妇科收治的92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 将她们依照数字表法平均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6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围术期综合护理进行临床手术干预,对比、分析和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情况和护理效果. 结果 统计学比较显示,观察组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93.48%)、患者满意度(95.65%)以及生命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8.26%、82.61%),各项比较结果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其治疗效果好,控压显著,患者满意度高,生命质量高,是一种有效、理想的临床手术护理方法.

    作者:许凤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采用左甲状腺素治疗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左甲状腺素治疗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4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80例, 将其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在他巴唑治疗基础上采用左甲状腺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性他巴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本研究中,经治疗六个月后,两组患者在甲状腺体积、T4含量、Tg含量、TSH浓度以及TR-ab情况上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而两组患者在T3含量上没有相对明显的差异. 结论 对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采用左甲状腺素治疗, 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甲状腺体积、TR-ab、T4含量、Tg含量以及TSH浓度,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李亚璧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干预对高血压和脑卒中预防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干预性护理措施在预防高血压、 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我院于2011年2月-2015年2月接收未脑卒中病史患者100例作为调查成员,入院后随机分成两组行不同护理措施,即:常规组行基础护理措施,干预组行干预性护理措施,于预后评定脑卒中病发情况. 结果 干预组患者预后、高血压、脑卒中发生率少于常规组,两者之间存在差异(P<0.05).结论 临床针对性干预护理措施作用突出,可降低高血压、脑卒中发病率,提高疾病知识了解度,值得借鉴.

    作者:李树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64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6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 对照组采用经股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采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 比较两组置入动脉鞘时间,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置管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置入支架数、穿刺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采用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效果与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相当,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德晓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的整体化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针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观察给予围术期整体化护理干预后获得的效果表现.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30例.通过抽签法完成患儿的随机分组.B2组(对照组65例):常规护理;B1组(观察组65例):整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完成手术后在出现肺部并发症概率以及死亡率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 所有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完成临床护理后,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B1组明显低于B2组患儿(P<0.05);在疾病死亡率方面,B1组明显低于B2组患儿(P<0.05).结论 于围术期选择整体化护理的方法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干预,针对患儿有效实施肺部管理,可以成功降低肺部并发症的概率,终显著将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

    作者:孙丽晶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小儿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探讨

    心力衰竭是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发病原因是由于心脏疾病导致心排血量降低,而静脉压力显著上升,进而造成全身性病理生理反应及其他症状. 心力衰竭是儿童常见急重症之一,处理不及时很可能对患儿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小儿由于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其生理构造与成年人有着较大的区别,且发病的原因和机制也与成人不同,先天性心脏病造成的心力衰竭占75%以上.随着医学的发展对小儿心理衰竭病理机制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而诊断和治疗方法也明显进步,本文对小儿心理衰竭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玉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阴道B超与腹部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对比研究

    目的 通过对比观察阴道B超与腹部B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的准确性,探讨两种不同途径的超声检查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拟诊为异位妊娠的患者100例,分别接受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的检查,研究人员将所有患者的两次超声检查图进行存档并分析得出异位妊娠的诊断,比较两种超声诊断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结果 后经手术和病理诊断共有95例确诊为异位妊娠患者.阴道超声诊断的灵敏度明显高于腹部超声(95.8%对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超声诊断的特异性明显高于腹部超声(80%对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临床中对于异位妊娠的诊断,阴道超声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明显高于腹部超声. 为了提高异位妊娠诊断的正确率,减少漏诊和误诊,应该大力推广阴道超声检查的应用范围.

    作者:颜向民;陆艳富;郑礼皓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慢性心力衰竭预后和血清肌钙蛋白Ⅰ测定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预后和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表达水平的关系. 方法 选取124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TnⅠ表达水平分为正常组和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观察指标的差异性及1年的随访结果. 结果 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Ⅱ级患者的cTnⅠ为(0.054±0.015)ng/ml、Ⅲ级患者的cTnⅠ为(0.126± 0.028)ng/ml、Ⅳ级患者的cTnⅠ为(0.364±0.087)ng/ml;NYHA心功能Ⅱ、Ⅲ及Ⅳ级患者的cTnⅠ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左房内径(LAD)、左室舒末径(LVDD)、左室缩末径(LVDS)检测值显著大于正常组,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检测值显著小于正常组;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随访期间死亡率、病情恶化率、住院率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与cTnⅠ表达水平呈负相关,cTnⅠ可作为反映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及预后的观察指标,具有临床可行性.

    作者:陆超灵;张小新;廖佩娟;左祖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对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将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接受治疗的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镇痛、吸氧、抗心律失常个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共计76例.将上述患者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对比各自疗效情况. 结果 治疗组中显著例数21例,好转例数13例,无效1例,有效率97.4%;对照组中显著例数9例,好转例数14例,无效12例,有效率68.4%. 比较发现治疗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 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是一种有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药物使用方案. 该方法治疗效果显著,临床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值得广泛推广和深入研究.

    作者:张爱琼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辩证施护分析

    目的 探讨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中医辩证施护方法的应用效果,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有效护理提供重要依据. 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0例,随机均匀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主要进行传统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主要进行中医辩证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情况. 结果 经过观察比较,在患者临床护理有效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患者后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患者血压改善情况和日常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 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中医辨证护理方法应用效果比较显著,比传统护理方法应用效果好,可以在改善患者血压和患者日常生活状态的基础上促进患者病情痊愈.

    作者:张丽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方法 选择自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术后合并切口感染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治疗的60例阑尾炎术后切口未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对比分析找出患者切口感染的因素.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体质指数BMI、化脓性穿孔例数、逆行法切除例数、手术时间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t=1.021,P>0.05). 结论 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由手术时间、病理类型、肥胖等多种因素引起,必须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加以科学防治,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肖天卫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益气活血法治疗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 了解益气活血法对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100例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治疗组64例、对照组36例,两组病例基础并均采用西医进行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益气活血法中医药剂,每天1剂分两次服用.对照组病例则加用维生素B和B肌肉注射,每天1次持续两周.结果 治疗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和症状均优于对照组,得到显著改善.结论 用益气活血法治疗病毒性神经病变,不但能够使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还能够使得神经传导速度得到提升.

    作者:白发臣;刘尧斌;张明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心衰再同步化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心衰在同步化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2013年3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心衰患者26例进行再同步化治疗, 观察患者手术前3d, 手术后3个月, 手术后6个月的QRS波时限、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右室同步性差值、6分钟步行距离的变化、血浆脑钠肽(BNP).结果 心衰再同步化治疗的临床疗效经比较,QRS波时限与手术前相比明显变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手术前相比明显提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手术前相比明显变宽,左右室同步性差值与手术前比相比明显减少、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高于手术前步行的距离,血浆脑钠肽(BNP)与手术前相比明显降低. 手术后的指标与手术前的指标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心衰再同步化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降低心衰患者的猝死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华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二甲双胍与胰岛素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糖尿病给予胰岛素或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在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抽选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用药方法分为胰岛素组、二甲双胍组,每组各32例.观察降糖效果,比较母婴并发症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产妇的血糖值均明显降低,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 二甲双胍组产妇剖宫产(31.2%)、子痫前期(6.2%)占比低于胰岛素组(59.4%、25.0%);新生儿在畸形、低血糖、巨大儿、呼吸窘迫上出现3例(9.4%),低于胰岛素组的10例(31.2%).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胰岛素和二甲双胍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均有良好的降糖效果,其中后者能够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优先选用.

    作者:黄悦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浅谈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血脂之间的关系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间的关系. 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我院内分泌科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 选择同期来本院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其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各项指标. 结果 对观察组患者及对照组健康者各项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者(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对照组健康者(P<0.05);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呈显著正相关,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平行上升趋势,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 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血脂的联合检测,对糖尿病的预防、诊断以及并发症防治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作者:蜂盛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心血管疾病急诊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及治疗对策

    目的 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对策. 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心血管急诊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人,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比较中显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数据具有临床可比性,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和路路通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效果. 结果 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35例患者中27例显效,6例患者有效,总有效率为94.28%,对照组35例患者中19例患者显效,8例患者有效,总有效率为77.14%,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结果显示P<0.05,显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论 心血管疾病发病急,病情严重,联合应用中药注射剂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朱登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骨质疏松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研究分析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2014年4月-2015年4期间于我院治疗骨质疏松骨的患者及正常患者各60例,骨质疏松患者为实验组,正常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空腹采血处理、双能X线骨密度仪进行测定,观察比较两组患者BGP(骨钙素)、B-AL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CTX(Ⅰ型胶原C端肽)、BMD(骨密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BGP(骨钙素),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B-AL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CTX(Ⅰ型胶原C端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BMD(骨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BMD(骨密度)与B-AL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成负相关,对照组患者BMD(骨密度)与CTX(Ⅰ型胶原C端肽)成负相关,其余部分比较均无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代谢生化指标结合BMD(骨密度)测定可以全面的对骨转换率进行合理评价,有利于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虽然其骨代谢生化指标具有重叠性,无法精细化的的对骨质疏松症进行诊断与分型,但可以提高治疗结果观察的准确性,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鸿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高血压心律失常及心电图应用临床探讨

    目的 分析研究高血压心律失常的心电图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高血压心律失常病人一共有105例,对105例病人采取心电图检测,同时对病人心电图检测结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 在105例病人当中,左心室增厚一共有75例,占总体的71.42%;没有出现左心室增厚一共有30例,占总体的28.57%;另外,在75例左心室肥大的病人当中,房性早搏一共有12例,占总体的16%;室性早搏一共有29例,占总体的38.67%;在30例非左心室肥大病人当中,房性早搏一共有5例,占总体的16.67%;室性早搏一共有6例,占总体的20%. 结论 高血压心律失常大部分是因为左心室肥厚所致,极易造成病人出现心律失常,所以,应该对高血压心律失常给予及时诊断、及时治疗,以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对病人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作者:曹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喉罩置入与气管插管对高血压病人心血管反应的比较

    目的 对比喉罩置入与气管插管对高血压病人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方法 以2013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接诊的80例高血压择期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气管插管,观察组40例采用喉罩置入. 结果 两组对比插管即刻、插管1min、3min时MAP值差异显著,与插管前相比,对照组插管即刻及插管后1min时MAP及HR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相较于气管插管,喉罩置入对高血压手术病人的心血管反应影响较小,可在高血压患者手术中优先选择.

    作者:沈文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