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超灵;张小新;廖佩娟;左祖文
目的 分析干预性护理措施在预防高血压、 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我院于2011年2月-2015年2月接收未脑卒中病史患者100例作为调查成员,入院后随机分成两组行不同护理措施,即:常规组行基础护理措施,干预组行干预性护理措施,于预后评定脑卒中病发情况. 结果 干预组患者预后、高血压、脑卒中发生率少于常规组,两者之间存在差异(P<0.05).结论 临床针对性干预护理措施作用突出,可降低高血压、脑卒中发病率,提高疾病知识了解度,值得借鉴.
作者:李树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的风险因素与对策,以供临床参考. 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对比风险事件不同的发生率,分析其风险因素,并进行对策研究. 结果 护理人员因素所导致的护理风险事件60例(54.16%);因用药不合理所致的护理风险事件20例(16.66%);因设备因素导致的护理风险事件15例(12.50%);患者与家属因素20例(16.66%). 结论 通过分析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风险因素,需要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全面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徐佳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对比喉罩置入与气管插管对高血压病人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方法 以2013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接诊的80例高血压择期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气管插管,观察组40例采用喉罩置入. 结果 两组对比插管即刻、插管1min、3min时MAP值差异显著,与插管前相比,对照组插管即刻及插管后1min时MAP及HR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相较于气管插管,喉罩置入对高血压手术病人的心血管反应影响较小,可在高血压患者手术中优先选择.
作者:沈文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观察前列腺电切术后大出血情况以及护理. 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50例做过前列腺电切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病人前列腺电切术后大出血情况以及所采取的护理方式.结果 2例患者大量出血,分别给其输入400毫升、450毫升血液,经过7天护理治疗之后全部痊愈.结论 仔细观察以及精心的护理能够有效预防与减少患者经过前列腺电切术之后大出血的产生.
作者:黎春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益气活血法对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100例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治疗组64例、对照组36例,两组病例基础并均采用西医进行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益气活血法中医药剂,每天1剂分两次服用.对照组病例则加用维生素B和B肌肉注射,每天1次持续两周.结果 治疗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和症状均优于对照组,得到显著改善.结论 用益气活血法治疗病毒性神经病变,不但能够使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还能够使得神经传导速度得到提升.
作者:白发臣;刘尧斌;张明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在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 方法 随机抽选2013年4月~2015年4月以来,我院妇科收治的92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 将她们依照数字表法平均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6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围术期综合护理进行临床手术干预,对比、分析和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情况和护理效果. 结果 统计学比较显示,观察组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93.48%)、患者满意度(95.65%)以及生命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8.26%、82.61%),各项比较结果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其治疗效果好,控压显著,患者满意度高,生命质量高,是一种有效、理想的临床手术护理方法.
作者:许凤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在心血管疾病检验中,不同采血时间与采血方式产生的影响. 方法 统计本院在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进行血液检验的心血管患者共178例,同期平均分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9例. 对照组采用晨起空腹、午饭后,以及午饭两小时后,这几种时间段进行血液采集,对血液样本进行化验,分析不同时间采集血液对血液检测的影响. 干预组采用不同的采血方式进行血液检查,分别为静脉血液采、集动脉血液采集和末梢循环血液采集. 结果 对照组中,不同的采血时间,其显示的红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数量不同,且晨起空腹检验比午饭后,午饭两小时检验各指标有着明显的减少. 干预组,动静脉血液采集相比末梢循环血液采集,其红白细胞、血小板、明显降低,但血红蛋白数量无较大变化,各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心血管疾病检验中,不同采血时间与采血方式都将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故在血液采集中,统一采血时间和采血方式,以便于降低差异性.
作者:刘晓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 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期间,随机抽取了10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将这些参与研究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之上进行综合治疗. 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要好,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在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动脉硬化指数方面较对照组要少,差异显著(P<0.05). 结论 针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综合有效的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润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研究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一共有60例,根据临床就诊时间分为4组,其中包括A组(0<VT≤2h)、B组(2h<VT≤4h)、C组(4h<VT≤6h)、D组(VT在6h以上),对四组的心电监测结果给予对比分析. 结果 在本文60例病人当中,心电图检查结果呈现阳性一共有16例,占总体的26.67%,其中包括有Q波改变一共有2例,占总体的3.3%;R波改变一共有3例,占总体的5%;ST段改变一共有5例,占总体的8.3%;T波改变一共有6例,占总体的10%;四组病人的心电图阳性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心电图阳性率要比C组和D组高(P<0.05).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间的心电图会发生明显改变,同时大部分出现在发病以后的2-4小时当中,主要为T波改变,为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陈艳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比观察阴道B超与腹部B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的准确性,探讨两种不同途径的超声检查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拟诊为异位妊娠的患者100例,分别接受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的检查,研究人员将所有患者的两次超声检查图进行存档并分析得出异位妊娠的诊断,比较两种超声诊断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结果 后经手术和病理诊断共有95例确诊为异位妊娠患者.阴道超声诊断的灵敏度明显高于腹部超声(95.8%对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超声诊断的特异性明显高于腹部超声(80%对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临床中对于异位妊娠的诊断,阴道超声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明显高于腹部超声. 为了提高异位妊娠诊断的正确率,减少漏诊和误诊,应该大力推广阴道超声检查的应用范围.
作者:颜向民;陆艳富;郑礼皓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对于心血管疾病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3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临床基本资料比较中显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得出,对照组健康行为得分为(77.3±2.9),自我管理水平得分为(70.3±2.2),生活质量得分为(69.4±2.1);观察组健康行为得分为(91.3±2.5),自我管理水平得分为(92.3±3.9),生活质量得分为(94.3±2.2),实验组各项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再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在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和研究血清胆红素与尿酸对冠心病患者的检验价值. 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冠心病患者62例,将其做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62例,将其做为对照组,两组受检人员均行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 两组受检人员血清胆红素、血尿酸检测值相比较:观察组患者血尿酸检测值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检测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清胆红素、尿酸水平值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临床可通过动态监测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水平值变化情况,依此选择合理干预措施才可阻止病情进展,对改善患者预后及促进患者病情转归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左甲状腺素治疗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4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80例, 将其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在他巴唑治疗基础上采用左甲状腺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性他巴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本研究中,经治疗六个月后,两组患者在甲状腺体积、T4含量、Tg含量、TSH浓度以及TR-ab情况上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而两组患者在T3含量上没有相对明显的差异. 结论 对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采用左甲状腺素治疗, 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甲状腺体积、TR-ab、T4含量、Tg含量以及TSH浓度,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李亚璧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心脏永久起博置入术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早期在我科行心脏永久起博置入术治疗,术后给予常规护理的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该组患者设为参照组. 纳入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我科行心脏永久起博置入术治疗的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实施术后护理干预.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护理满意度为100%,与参照组患者的33.33%和66.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随访两组患者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GQOLI-74问卷(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为(69.3±4.8)分,高于参照组患者的(56.3±5.1)分(t=8.301;P<0.05). 结论 对行心脏永久起博置入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术后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术患者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吕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前提下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在疾病程度以及分娩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先兆子痫与子痫发生率,促进患者自然分娩,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淑惠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护理水平. 方法 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总结现阶段影响我国心血管疾病护理水平的相关因素,并制定干预对策解决. 结果 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治疗难度大、预后不佳等临床特点,影响我国心血管疾病护理水平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因素和护理管理因素. 基于上述影响因素,医院应加强对护理人员职业技能的培训,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做好护理风险管理.结论 明确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加强护理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切实落实护理管理,是提高心血管疾病护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作者:吴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对有创机械通气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究. 方法 将58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9例,对两组患者都采用扩张血管和利尿等常规性的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的是无创正压通气,观察组采用的是有创机械通气,对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效果状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组(92.12%)在总有效率上高于对照组(60.16%);治疗后观察组在具体的血气相应的分析指标上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状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创机械通气对于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在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黄学秀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在普外科生产实习中腹腔镜技术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普外科生产实习60名学生的实习资料,所有学生在普外科实习期间,均参与常见病传统手术及腹腔镜手术,在手术结束后,采用考核专业知识、问卷调查效果的方式,对学生的生产实习效果做出评估,判断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生产实习中的价值. 结果 学生在腹腔镜技术的实习中,理论知识、学习兴趣、教学模式满意度高于在传统手术的学习,而操作能力及参与度均低于在传统手术的学习,比较两种学习方式,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普外科生产实习中,腹腔镜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形象的图像信息,帮助学生增加解剖学及手术步骤的理解,但学生的手术参与感不强、缺乏动手操作能力,需要加以改进.
作者:马明荣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研究血液检验在小儿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收的贫血的患儿一共有200例,当中缺铁性贫血的患儿一共有116例(试验1组),地中海贫血的患儿一共有84例(试验2组),对两组患儿的血细胞水平给予检测,对其血液检验在小儿贫血诊断的效果给予分析研究. 结果 两组患儿的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和MCV(平均红细胞体积)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MCH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与RDW(平均红细胞分布宽度)之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当中可以采取RDW以及MCHC作为临床诊断依据,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晓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并心肌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常规的心梗护理,分析所有患者心绞痛并心肌梗死的相关因素,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 结果 对照组患者心绞痛并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22.5%,观察组发生率为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并心肌梗死发生相关因素分析,两组患者基于睡眠时发生心绞痛并心肌梗死与精神高度紧张、早期强行活动、出院后未继续服药产生的心绞痛并心肌梗死,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心绞痛并心肌梗死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充分的分析了解之后采取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心绞痛并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在临床上此种护理办法值得推广.
作者:孟世敏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