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红
目的对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进行探讨并分析其质量控制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检验科于2017年接收的不合格微生物检验标本共700例,对其分布情况、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以痰液标本为例,探究动态监测对提高标本合格率有何应用价值.结果所有不合格标本中,痰液标本多,有302例,占43.1%;其次是尿液标本,共184例,占26.3%;其它分别是血液标本、分泌物标本、粪便标本、无菌液体标本.标本不合格主要是由于取样操作过程不规范和标本污染引起.与相关部门沟通后,痰液标本的不合格率明显降低(P < 0.05 ).结论影响微生物检验标本合格率的因素主要有取样采集过程不够规范、样本污染、送检不及时等,对于医护人员的专业性,医院需加强培训,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各科室部门多加交流,共同提高微生物检验标本质量控制率.
作者:蔡航;孙靖;张正旭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4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组进行研究讨论,再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40作为本次实验的对照组,对两组都采取免疫比浊法和酶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的血脂水平以及 CRP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以及CRP等指标都明显的比对照组的要高,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水平明显的比对照组的要低一些,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进行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诊断的正确率,为今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和诊断提高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作者:李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为提升医学影像学临床实习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模式并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随机抽取32名该院医学影像学临床实习学生,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名学生.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与实习模式,试验组改进模式进行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临床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学生考核平均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研究通过改进临床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掌握知识能力,提升医学影像学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对临床实习教学起到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的各项手术治疗指标和康复情况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各项手术治疗指标方面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康复情况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分别为92.5%、90.0%,对照组分别为75.0%、72.5%,观察组均要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过程中,实施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黄丽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精细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手术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1月收治的144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2例和观察组72例,分别采用常规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和手术效率.结果:观察组在无菌情况、物品管理、护理记录、健康宣教等方面护理质量指标评分上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室接送时间、手术准备时间以及手术时间方面也均要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应用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可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手术效率.
作者:李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术对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04月~2018年04月收治的82例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优良率为90.2% (37/41)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2% (30/41) ,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998, P<0.05);观察组患者手背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疼痛缓解时间均分别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167,5.949, 7.208;P< 0.05).结论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愈合较快,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索成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并研究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自我管理相关影响因素,为相关管理办法的制定提供切实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张家口第一医院内分泌住院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年龄将其分为4组.通过设置详细并且能够反应实际生活习惯的问题,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4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分析其自我管理能力对疾病的控制情况.结果:年龄在10岁至12岁、13岁至15岁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在定期血糖监测、按时用药、合理饮食等方面表现得分,低于年龄在16岁至18岁的青少年病患,而年龄在19岁至22岁的病患在以上因素中得分高.结论:不同年龄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程度不同,随着年龄增长,自我管理意识逐步增强,其血糖控制更好.医疗工作者需根据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办法,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以提升血糖的控制效果使青少年病患早日康复.
作者:程艳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釆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分析作用.方法:随机在我院患者资料库中选取62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入组,数字表法分组,选取时间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观察组31例患者护理管理中行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31例患者护理管理中行常规健康教育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3.54%、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自我管理情况、护理满意度96.77%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作用显著.
作者:潘莉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急诊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况影响;方法利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120名来我院急诊外科进行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给予集术化处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的满意度(98.7%),明显高于对照组(44.0%),两组相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9, P=0.03).结论集术化护理模式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临床上值得进一步使用推广.
作者:芈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在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维生素A是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之一,人体机制如果缺乏维生素会对视觉功能造成影响,产生夜盲症和干眼症等病症.在相关的研究中表明[1],癌症、心血管疾病、肿瘤疾病与维生素A的缺乏也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尤其是在儿童生长发育期间,一旦缺乏维生素A,将会影响其的生产发育,对免疫功能造成一定损害,从而引发各种疾病,还会损坏其的生殖系统.维生素A的过量摄入也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造成人体脑组织等系统的损害.基于此,本研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测定微量血清中维生素A含量的方法,就人体维生素A的营养状况进行分析与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航;孙靖;张正旭;施弘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析老年缺铁性贫血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8例老年缺铁性贫血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照硬币法分为常规组与整体组,每组患者34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整体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统计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水平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整体组干预后Hb、RBC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整体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数据分别为94. 1%、76.5%,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缺铁性贫血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程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对降低护士职业性腰痛发生几率的作用.方法:我院于2017年1月至12月开展了以降低护士职业性腰痛发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并以自愿参与研究的260例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品管圈实施前后护士职业性腰痛发生情况.结果:①护干预后士职业性腰痛发生率13.82%显著低于干预前35.38% (P<0.05);②护士干预后职业性腰痛VAS评分(2.31±1.36 )分显著低于(5.48±2.18 )分.结论:在医院中应用品管圈可减少护士职业性腰痛的发生,且有利于减轻疼痛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郭梦雅;李彦华;韩映华;蔺亚茹;吴天姿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尿澈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4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单双号法的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n=32)和治疗组(n=32)两组,对照组使用尿激酶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联合地塞米松,分析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胸水总排出量多于对照组,胸水消失时间、胸膜厚度、胸膜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尿激酶可有效改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柴春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择期剖宫产产妇的护理效果.方法在本科室2017年7月到2018年1月所接收的择期剖宫产产妇本着随机原则选取50例,盲选其中25例,按照传统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作为对照组,另25例产妇,则按照给予健康教育路径护理干预,为研究组.针对两组不同护理效果的差异性进行比对.结果在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后,研究组各项观察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择期剖宫产产妇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升了产妇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使得病情往良好的方向发展.
作者:史秀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结核病医院感染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17年2月~ 2018年1月收治的54例肺结核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积极治疗后,54例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结核分歧杆菌痰涂片检查结果均为阴性,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加强防治工作,对降低结核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范晓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静脉丙种球蛋白与甲泼尼龙结合用于手足口病重症患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诊疗的手足口病重症患儿50例,按照1: 1分配原理,将患儿划为2组,各25例.即使用甲泼尼龙对症治疗的患儿,为A组;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和甲泼尼龙联合治疗的患儿,为B组,比较2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结果:B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 A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0. 00%,即2组患儿各数据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患儿均无不良反应.A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较长于B组,即2组患儿各数据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足口病重症患儿治疗中,静脉丙种球蛋白和甲泼尼龙联合治疗模式,能够在提高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的同时,显著改善患儿症状表现,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孔凡坤;王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48例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给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5.83%)优于对照组(83.33%) ,差异明显(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8.33%)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明显(P<0.05);两组结果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给予全面的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还能在此基础上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田艳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腹部外伤是常见的外科急症之一,临床工作中对判断有无腹腔内脏器损伤及损伤部位、程度,是否急诊手术非常关键.传统开腹探查手术创伤较大,一旦阴性探查将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负担,也容易引起纠纷,而如果手术不及时,又容易耽误病情及治疗,因而手术指征有时很难准确把握,即使探查,手术切口选择与损伤部位很难精准吻合.腹腔镜探查创伤小,术后康复快,能广泛全面探查腹腔,遗漏率大大降低,而且即使不能在腹腔镜下处理,也可指导开腹手术的切口选择.大多数外伤在腹腔镜下可得到满意处理.我们于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采用腹腔镜探查术诊治腹部外伤62例,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正旭;蔡航;孙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对老年半月板损伤患者膝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收的68例老年半月板损伤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半月板切除术治疗,实验组34例患者给予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个体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1%VS79.4%),实验组患者术后同一时间段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DL)以及行走活动能力(Parker-Palmer )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半月板损伤患者给予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可有效改善含着术后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行走活动能力.
作者:张国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析全院质量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未实施PDCA循环法的质量管理情况为对照组(患者80例),选取2017年1~12月实施PDCA循环法的质量管理情况为研究组(患者80例),统计比较两组质量管理评分及投诉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医疗质量、护理质量、病房管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 < 0.05 ).研究组投诉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分别为1.3%、8.8%,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院质量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不仅可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还可以减少投诉事件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作者:解娅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