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蕊
目的:探究心理干预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中160例进行研究分析,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策,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对策.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95%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85%(P<0.05).结论: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护理中实施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纾解患者心理压力以及负面情绪,使患者高血压下降,减轻患者抑郁、焦躁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江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对基层医院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妇产科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完全治愈26例,好转16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5.31%.结论基层医院预防和治疗妇产科感染性疾病,必须采用院内预防感染相关措施, 并以医院的设备以及环境做好改造工作,对来本院就医的妇产科感染患者实行相应的隔离手段,以此使交叉性感染得到避免,并为患者及时注射足量敏感性抗生素注射,使患者安全得到保证.
作者:赵淑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生化标本临床检验异常的原因及检验前质量控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4月检验科的生化标本3632份,采用全自动式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并总结生化标本临床检验异常的原因,再据此制定合理的检验前质量控制措施.结果:3632份生化标本中,150份临床检验出现异常,不及格率为4.13%.其中标本量较少是导致临床检验异常的主要原因,占30.00%,与其他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标本溶血、餐后抽血以及标本放置时间过久等也是导致临床检验异常的常见因素,分别占16.00%、16.67%、 17.33%.结论:患者准备不当,人员采集标本不规范,转运中时间把握不佳等均会使生化标志临床检验出现异常,因此采取有效的生化标本检验前质量控制措施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较大影响,可提高标本质量,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陈江伟;米慧;杨伟;李宗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分析抗磷脂抗体阳性率孕妇的妊娠结局,评估抗磷脂抗体指标对预测妊娠结局的价值.方法选取河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孕妇17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全部入组孕妇测定血清抗心磷脂抗体IgM,将抗磷脂抗体阳性孕妇作为观察组,约85例,其余161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发生习惯性流产、早产、死胎、妊娠气高血压的比例大大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清抗磷脂抗体IgM阳性率对妊娠结局有明显影响,妊娠女性进行常规筛查对预测妊娠结局有重要价值.
作者:崔佳;孙斌;马海波;帖彦清;杨万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析肺结核患者的家庭支持情况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研究,依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各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家庭支持及护理干预,总结患者家庭支持情况,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在肺结核患者家庭支持中,普遍存在与家庭成员交流少、感觉自卑、自我感觉不受家庭成员重视、担心疾病、受家庭成员歧视等问题.试验组抑郁、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经家庭支持与护理干预后,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清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析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 2017年6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组患者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结核化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为97.8%、84. 8%,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与对照组的15.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 ).结论: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的治疗方案.
作者:刘华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联合检测Cys-c、 Hcy和RBP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49例糖尿病患者和同期体检的49例健康者,将正常健康者分为对照组,将大量白蛋白尿组分为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视黄醇结合蛋白,高同型半胱氨酸和胱抑素等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指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在实施联合检测时,阳性率显著高于各个单独项目检测阳性率.结论:Cys-c、Hcy和RBP与糖尿病症状存在较大关联性,并且能够参与到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能够作为糖尿病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具有显著检测意义.
作者:朱奋勇;杜忠祥;高卫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对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进展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鼻内镜翼管神经切断术的100例患者资料,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对100例患者随访1-3年,未见鼻息肉和变应性鼻炎复发;顽固性血管运动型鼻炎复发8例.总治愈率达92%.结论: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对鼻炎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且近期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孙靖;张正旭;蔡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对老年半月板损伤患者膝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收的68例老年半月板损伤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半月板切除术治疗,实验组34例患者给予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个体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1%VS79.4%),实验组患者术后同一时间段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DL)以及行走活动能力(Parker-Palmer )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半月板损伤患者给予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可有效改善含着术后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行走活动能力.
作者:张国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对老年骨科手术牵引床治疗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68例老年骨科手术牵引床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对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老年骨科手术术中牵引床护理中应用,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莉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对微信群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运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文以2017年初至2017年末阶段消毒供应中心为研究对象,2017年7-12月消毒供应中心开展的微信群质量管理为观察组,2017年1-6月消毒供应中心常规管理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专科护理质量和临床对消毒供应中心满意度进行观察记录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回收与记录缺陷发生率为0.75%,手术器械包缺陷发生率为0.38%,器械清洗效果不合格发生率为0.875%,临床满意度为94.5%;观察组回收与记录缺陷发生率为0.25%,手术器械包缺陷发生率为0.125%,器械清洗效果不合格发生率为0.25%,临床满意度为98.5%;对照组回收与记录缺陷发生率、手术器械包装缺陷发生率、器械清洗效果不合格发生率及满意度均低于观察组,两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微信群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可有效提升工作质量,提高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
作者:袁庆;罗爱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分析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伴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伴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36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8 )和观察组(n=18 ),对照组采用红霉素联合孟鲁司特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性伴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患儿的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俭;詹宏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手术患者医院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相关性.方法:观察比较我院优质手术护理管理前与优质手术护理管理后接台手术、平均手术时间、患者平均术中出血时间、手术室无菌消毒达标率以及两组患者医院感染情况.结果我院优质手术护理管理后平均手术时间、患者平均术中出血时间、手术室无菌消毒达标率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优质手术护理管理前,我院优质手术护理管理前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优质手术护理管理后医院感染发生率(5.4%vs 3.1%) ,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普外科手术中,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的开展,可预防患者医院感染.
作者:黄文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本文章主要探讨的是关于风险评估防范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如何能够有效的降低风险,从根本上提升关于护理的质量.在心内科护理中存在一些常见的风险,比如护士缺乏责任心,行为不规范,规章制度存在漏洞;护理的专业性不强,不能根据病状及时的采取措施;在护理过程中,护士的沟通工作不流畅以及不能准确的记录患者的情况;患者疾病本身存在高危险性;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导致护理的风险增加.也就是通过患者因素、护士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时间因素所造成的,针对这些问题所提出的相对应的建议,比如可以进行对全院的技术培训,提高护士防范护理风险的能力.制定相对应的预案,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及人力资源合理配置资源等.
作者:瓮向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中医是我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的精华,经过长期的发展传承中医也不断发生着改进,在现代临床应用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中医针灸的护理在现代临床应用较晚,且没有完善的系统化的研究体系,这就要求我们重视这一问题,对中医针灸护理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笔者根据研究发现中医针灸护理具有独特的特色,也具有特殊的优势,在本文中笔者对我国当前中医针灸护理的现状进行了研究,旨在提高对中医针灸护理的认识,加大中医针灸护理对临床的作用.
作者:陈娟;龙国慧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前,中医方剂学教学课堂中,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满足不了不断发展的中医临床治疗实践.高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为了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临床操作能力人才,为医学事业做出贡献.本文阐述了我校中医方剂教学课堂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并结合多媒体教学,组织医案讨论等教学方式.还说明了在课堂教学模式中进行创新和改革和其所得的良好效果.
作者:叶新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本文主要从内分泌水平的角度对反复流产女性予以黄体酮辅助保胎药进行研究与分析,以便更好的提升反复流产女性的内分泌水平.方法:以均等和随机的原则将我院确诊的47例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反复流产女性患者命名为对照组,将47例予以黄体酮辅助保胎药治疗的反复流产女性患者命名为观察组,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黄体酮辅助保胎药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单纯雌激素低、内分泌水平异常、单纯泌激素高、泌激素高合并雌激素低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优(P< 0.05);与对照组(74.47%)相比,观察组(91.49%)患者在治疗满意度和内分泌水平恢复时间上更优(P<0.05).结论:在妇产科中,由于反复流产女性内分泌水平的影响,使流产女性承受着极大的痛苦;为了更有效的提升反复流产女性的临床疗效,则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根据本研究与相关的研究与临床试验证明黄体酮辅助保胎药能有效的提升反复流产女性的内分泌水平.
作者:任建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配合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咽痛、切口感染、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损伤和颈胸前皮肤创伤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33%,显著对照组患者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晓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护理心理干预在改善精神病患者节日前焦虑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2例精神病恢复期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每组3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开展缓解焦虑的心理干预,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两组心理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SAS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降低(P< 0.05 );观察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t=5.876,P< 0.05 ).观察组心理治疗有效率(93.55 )较对照组(64.52%),高于对照组(X2=12.89, P < 0.05 ).结论针对长期住院的精神病患者,通过开展节日前焦虑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缓解其焦虑情绪,加速康复进程,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张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索和分析新生儿死亡评审制度在新生儿死亡率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是6个国家级小于5岁儿童死亡监测地区,应用新生儿死亡评审方法,评审在医疗保健机构内死亡的新生儿.结果:新生儿死亡评审制度实施前,新生儿死亡率为3.47‰,新生儿死亡评审制度实施后,新生儿死亡率降为2.04‰,实施前后新生儿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新生儿死亡评审制度后,2个样本地区新生儿死亡率较死亡前有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地区新生儿死亡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实施新生儿死亡评审制度,能使医疗机构新生儿抢救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从而使新生儿存活率得以提升,对于改善新生儿的生存品质和机体素质均可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焦淑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