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疗效观察

陈亭杰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阿托伐他汀, 厄贝沙坦, 左心室肥厚
摘要:目的 对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3月~2013年6月接诊的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厄贝沙坦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舒张压、收缩压、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内径(LVWD)以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变化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LVMI、IVST、Lewd、LVPW的指标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LVMI低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康复护理对中风患者运动功能的积极影响

    目的 通过对中风患者康复护理结果的分析来探析早期康复护理对中风患者运动功能产生的积极影响.方法 通过对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在不同时间内接受康复护理的中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中风患者护理结果的影响.结果 两组中风患者经过相同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以后,大多数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问题均得到了缓解,观察组康复护理的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的17例患者中,康复护理的有效率为64.70%.结论 及早开展康复护理工作对于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有着极大的积极影响,能有效帮助患者减轻运动障碍的程度,加强护理效果,提高护理的有效率,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糖尿病合并慢性低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低钠血症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选择50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血钠正常,观察组患者低血钠,对全部患者进行低钠血症以及心力衰竭纠正和降糖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渗透压、肌酐、尿素氮、血钠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渗透压、肌酐、血钾、血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素氮、糖化血红蛋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心功能差以及血糖没有得到良好控制的中老年患者发生低钠血症的几率较高,需要积极进行原发病的治疗,同时对血糖进行积极控制,从而使患者的心力衰竭和低钠血症得到纠正.

    作者:刘思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祛痰利湿、活血祛瘀类中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祛痰利湿、活血祛瘀类中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抽样,选取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祛痰利湿、活血祛瘀类药物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及血流变指证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8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后显效35例(43.75%),好转38例(47.5%),无效7例(8.75%),总有效率91.25%.另外,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血流变指证明显好改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祛痰利湿、活血祛瘀类中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效果显著,不仅能促进患者血液循环、活血通脉和涤痰祛瘀,而且可以降低空腹血糖及血流变指证,可作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

    作者:茶向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神经内科蛛网膜下腔出血规范治疗临床体会

    目的 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采取规范化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蛛网膜下腔出血146例患者随机分为73例观察组和73例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规范化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患者的致残率、并发症出现率、致死率、患者头痛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以及血性脑脊液清除时间等,观察组同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规范化治疗,可以依据病因进行彻底治疗,避免再次出血,降低脑部血管痉挛和脑积水的出现,能够使患者的致残率、并发症出现率以及致死率大大降低,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邱强;肖琴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64层CT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探究

    目的 64层螺旋CT下肢动脉成像在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0例可疑下肢血管病变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患者经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扫描后,46例患者图像显示清晰,4例患者CT成像模糊,46例患者中下肢血管硬化现象35例(76.08%),其中16例(34.78%)为Ⅰ级动脉狭窄;19例(41.30%)为Ⅱ、Ⅲ、Ⅳ级下肢动脉狭窄.结论 64层螺旋CT造影技术具有无创、操作方便、检查准确率高等优点,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万荣超;陈加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采用临床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人12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参松养心胶囊给予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加入胺碘酮给予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病人满意度给予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室性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共同治疗,可以获得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使病人满意度提高,使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朱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观察与体会

    目的 探讨对老年慢性心衰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的作用以及相关护理体会.方法 随机将58例老年慢性心衰者分组:CHF组(29例)与对照CHF组(29例),给予对照CHF组基础心衰护理,给予CHF组基础+舒适护理.结果 CHF组的干预满意度比对照CHF组高,P<0.05.CHF组的心衰护理成效比对照CHF组高,P<0.05.比较CHF组与对照CHF组的气喘缓解、水肿消退以及心律恢复、住院时间,CHF组均比对照CHF组短,P<0.05.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杨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周围神经病的治疗进展

    临床神经疾病类型中,周围神经病占有较高发生几率,随着医疗科技取得的巨大进步,近年来其治疗取得飞跃发展,但与其它神经疾病比较,发展呈缓慢显示.病因包括肿瘤、代谢、外伤、中毒、遗传、感染等.近几年各种周围神经疾病治疗为研究重点,基础研究取得巨大进展,但相对滞后,还需系统综述,综合分析研究结果,以改善预后.

    作者:杨保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3月~2013年6月接诊的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厄贝沙坦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舒张压、收缩压、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内径(LVWD)以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变化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LVMI、IVST、Lewd、LVPW的指标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LVMI低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陈亭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放疗患者照射野皮肤舒适护理干预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干预在放疗患者照射野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接诊的72例经放疗的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皆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照射野皮肤护理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加用舒适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皮肤反应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皮肤反应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问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为97.22%(35/36),对照组则为83.33%(30/36),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放疗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干预对照射野皮肤进行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放疗后的皮肤反应,同时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薛爱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和高血压控制率

    目的 分析研究采用健康教育模式对社区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和高血压控制率起到的效果.方法 抽取近年来在我社区管理的高血压病人40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对病人采取健康教育模式,对两组服药依从性和高血压控制率给予对比分析.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以后,实验组服药依从性明显比实施健康教育之前要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个月以后,实验组服药依从性和高血压控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健康教育模式可以使高血压病人服药的依从性以及高血压控制率明显提高,使病人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陶恒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经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55例冠心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83.02%),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段季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患者慢性咳嗽症状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慢性咳嗽症状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本次研究80例对象,皆为我院2011年1月~2013年8月接待的老年慢性咳嗽患者,全部以咳嗽就诊同时经常规与病理等检查符合慢性咳嗽诊疗指南,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分析咳嗽症状病因及临床特点.结果 80例老年慢性咳嗽患者主要咳嗽病因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胃食管返流性疾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相关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等;治疗后,全部经常规、CT、鼻咽镜等检查,其中病因确诊75例,确诊率为93.75%;80例患者经过相关对症处理后,咳嗽症状有所减轻或者消失.结论 老年患者慢性咳嗽主要病因是咳嗽变异性哮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相关咳嗽及胃食管返流性疾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做好早期诊断与治疗,尽早减轻或者消除患者的咳嗽症状.

    作者:李蕊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研究分析肿瘤放疗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体会.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放疗的6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的放疗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而对照组的放疗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肿瘤患者在进行放疗的期间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和普通护理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肿瘤患者在疾病恢复情况、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护理的满意度等都要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肿瘤放疗过程中应用,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患者对相关医学常识的掌握,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薛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个性化护理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5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结果 49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个性化护理提高了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何应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医食疗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中医食疗对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12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降血压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结合中医食疗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血压控制率为78.6%,治疗组血压控制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患者在躯体感觉、生理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精神心理状态、适应社会的能力、职业承受能力以及健康的自我认定的生存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食疗对于治疗高血压以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颜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咳嗽性晕厥综合症1例观察与护理

    咳嗽性晕厥综合症是指连续剧烈咳嗽而引起短暂一过性意识丧失,能迅速自行恢复而不留任何后遗症.发病机制一般认为是剧烈咳嗽导致胸腔压力增加,妨碍静脉回流,使心输出量减少造成脑缺血所致,但由于咳嗽晕厥发生在站立位时,患者突然摔跤,引起外伤或骨折,心血管病的老年人可因此引发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心脏骤停或者猝死,因此发作时,必须对患者加强护理.我科CCU于2013年3月收治1例咳嗽性晕厥的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好转出院.

    作者:朱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手术与保守治疗伴有运动无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估

    目的 评估伴严重肌力减退腰间盘突出患者手术或保守治疗后第一年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8至2012年46例腰间盘突出引起运动功能减弱的患者分为两组,26个手术治疗,20个保守治疗.随访1、3、6、12个月,通过直观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价背部和腿部疼痛、功能障碍指数(ODI)和运动功能减弱程度.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在每次随访期间重复方差分析手术和非手术组间的差异.结果 手术组发现一个快速功能恢复的早期阶段(P=0.003),随访结束时发现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背部和腿部的VAS,未发现时间和组之间的相互作用(P>0.05),组间无差异(P>0.05).在ODI,未发现时间和组之间的相互作用(P>0.05),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 手术组在短期内快速恢复,特别是1个月内.早期正确手术能为腰间盘突出症引起运动功能减弱的患者提供快速缓解的机会.

    作者:姜富祥;武琪;王永贵;武永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急诊胃镜在上消化道出血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急诊胃镜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效果,总结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1月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按1:1比例将其分成急诊组50例(给予急诊胃镜诊治),对照组50例(给予普通胃镜诊治),比较两组诊治效果.结果①确诊率:急诊组为94%,对照组为84%,急诊组高于对照组(P<0.05);②急诊组止血时间<12h、12~24h、>24h的例数分别为27例、15例、8例,对照组相应为10例、23例、17例,两组差异明显(P<0.05);③输血率:急诊组为70%,对照组84%,急诊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胃镜诊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确诊率高、止血时间短、输血率低,更值得推广.

    作者:石国权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高血压健康教育在社区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高血压健康教育在社区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本社区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方案实施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高血压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宣教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高血压知识掌握程度及降压效果上均明显由于对照组(98% vs 60%,90% vs 6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强保健意识,提高治疗配合度,使其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减缓病情的发展.

    作者:陈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