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物、保守手术、根治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对比分析

魏然

关键词:药物, 保守手术、根治手术, 输卵管妊娠, 疗效对比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药物、保守手术、根治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输卵管妊娠药物治疗患者40例,保守手术治疗38例,根治手术治疗41例,对比三种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保守组治疗后输卵管通畅率92.1%高于药物组65.0%(P<0.05),保守组宫内妊娠率86.8%高于药物组57.5%和根治组63.4%(P<0.05),三组再次异位妊娠率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根治手术治疗适合在包块较大妊娠患者中应用,药物、保守手术治疗适合有生育要求的妇女应用,而保守手术治疗效果高于药物治疗,临床治疗要根据患者要求,针对性实施.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用于疝气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用于疝气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疝气手术患者,所有疝气手术患者的收取时间(2015年1月2日-2016年2月10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45例疝气手术患者)、对照组一组(45例疝气手术患者),分别实施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将两组疝气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疝气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56%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疝气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通过对疝气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取得显著效果,一方面能降低并发症,一方面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戴凌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阻肺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目的:分析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阻肺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8月--2017年7月,研究对象;98例本院收治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9)、实验组(n=49),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噻托溴铵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肺功能指标.结果: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指标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阻肺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俭;王宝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肺癌伴发胸腔积液的临床特征及生存特点

    目的 探讨肺癌伴发胸腔积液的临床特征及生存特点.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2例肺癌患者,根据有无胸腔积液进行分组,不伴胸腔积液组患者数量为778例,伴胸腔积液组患者数量为20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2个月,其中,有胸腔积液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1月,短于无胸腔积液患者的12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生存期平均缩短1个月,60岁以上老年人群平均缩短3个月,腺癌、小细胞癌患者平均缩短4-8个月,Ⅲ、Ⅳ期患者平均缩短2-3个月.但如果患者进行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或联合治疗时,可将平均生存期提高2个月左右.特别是靶向治疗效果显著,能提高1-8个月.结论 胸腔积液是肺癌的不良预后因素,胸腔积液局部可控制患者的总生存优于难控制者.

    作者:张正旭;蔡航;孙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探讨艾灸联合情志护理在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情志护理在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共选取于2016年1月份至2017年1月份在本院进行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的患者共106例,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3例,对照组采用艾灸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艾灸联合情志护理方法.结果: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不良心理状态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应用艾灸联合情志护理方法,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大大提升.

    作者:曹云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手法推拿结合身痛祛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的应用效果探析

    目的:主要探讨手法推拿结合身痛祛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气滞血瘀型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身的医院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手法推拿结合身痛祛瘀汤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愈后三个月内的复发情况进行调查,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推拿结合身痛祛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而且后期有着较低的复发率,有助于患者康复痊愈,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姜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急诊救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8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救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患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40例/组.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急诊救治方法,实验组在常规的救治基础上使用静脉注射小剂量胰岛剂.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常规组与实验组在急诊救治过程中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后进行临床效果比对,常规组40例患者中患者痊愈率为72.5%.观察组40例患者中患者痊愈率为97.5%,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种治疗效果表明,实验组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使用静脉注射小剂量胰岛剂,对急诊救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侯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在急性胃出血患者中的效果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和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在急性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急性胃出血患者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胃出血的复发率为4.4%,满意率为95.56%,对照组的胃出血复发率为20%,满意率为84.44%.结论:优质护理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紧张、焦虑、抑郁情绪,降低患者胃出血出现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后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左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围手术期患者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其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患者低体温的原因并探讨其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发生的20例围手术期低体温患者临床资料,总结低体温成因及护理对策.结果: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原因分别为手术室环境温度低55%、大量输液或输血30%、麻醉药物的影响15%;20例低体温患者经术后复温护理,体温均恢复正常.结论:手术室环境温度低、大量输液或输血、麻醉药物的影响为围手术期患者低体温发生的直接原因,运用护理手段能够有效的干预术中低体温的发生,术后有效复温护理有助于解除患者低体温状态.

    作者:郑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60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的左心射血分数(LVEF)、B型尿钠肽(BNP)、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LVEF及BNP、NYH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及BNP、NYHA均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急诊内科进行常规治疗,并采用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采用.

    作者:张铭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康复效果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式分析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康复效果影响.方法:选择维普、万方、知网、中国中医药数据库等,进行相关文件检索,选择两名研究人员对文献进行审核,评价选择终分析文献.结果:本次共检索相关文献379篇,终确定4篇文献.在术后并发症Meta分析方面,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OR=0.51,95%CI(0.21,0.79),Z=2.49,P<0.01];在住院时间Meta分析方面,对照组与试验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MD=-3.79,95%CI(-4.09,-3.42),Z=28.79,P<0.01].结论:相比于常规护理,将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应用在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护理中,能够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下降,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马金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螺旋CT在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体会

    目的:探索螺旋CT在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5年11月19日至2017年11月19日期间选取130例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为实验对象,且均进行螺旋CT检查,随后分析CT诊断正确率和价值性.结果:螺旋CT对弥漫型患者诊断正确率为93.33%,对结节型患者诊断正确率为98.04%,对巨块型患者诊断正确率为97.44%.同时螺旋CT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特异性、敏感性、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2.00%、97.14%、2.86%、8.00%.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螺旋CT检查价值性较高,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张金运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浅谈重症监护室护士压力及应对措施

    重症监护室(ICU)在抢救危重病人的过程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要求医生要有高超的综合技术及决策能力,而且离不开贯穿抢救过程中的护理技能和护士的综合素质.护理在疾病的转归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肖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鼻中隔脓肿2例报告

    目的;研究鼻中隔脓肿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将脓腔切开引流,生理盐水,双氧水,硫酸庆大霉素冲洗后置入橡皮引流条,每日换药.结果;3-5天脓汁消失,脓腔逐渐愈合.鼻中隔无穿孔,1例出现鞍鼻.结论;鼻中隔脓肿是鼻邻近组织炎症蔓延感染、鼻中隔术后鼻中隔继发感染等原因所致.

    作者:孙靖;张正旭;蔡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胸腔镜肺癌手术中应用超声刀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刀在胸腔镜肺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胸腔镜下肺癌手术的145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57例患者行胸腔镜下肺癌楔形切除,其中34例使用超声刀;88例患者行胸腔镜下肺癌肺叶切除术,其中80例使用超声刀.观察比较患者围手术期临床结果.结果 与未使用超声刀组相比,患者术后引流量减少,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缩短.超声刀使用组在围术期无明显手术并发症发生,而未使用超声刀组则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使用超声刀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清扫淋巴结、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引流量、住院时间,优于8例未使用超声刀的患者.术后有10例患者出现发热,8例出现术后持续性漏气,另有2例出现心房颤动,1例出现尿路感染.虽然超声刀应用组并发症相对高,但并不能说明超声刀应用就一定增加围术期并发症风险.结论 超声刀在胸腔镜手术中存在一定的优势,比较安全可靠,当然,超声刀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对超声刀有效性及合理应用的评价,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张正旭;蔡航;孙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跌倒风险评估在住院病人预防跌倒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析跌倒风险评估在住院病人预防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依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组病人75例.对照组病人入院时未给予跌到风险评估,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病人入院时给予跌倒风险评估,实施预见性护理,统计比较两组病人跌倒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分别为4.0%、13.3%,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分别为97.3%、86.7%,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跌倒风险评估在住院病人预防跌倒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能够减少跌倒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高军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2015年单县及周边县手足口病病原血清型分析及肠道病毒71型早期诊断意义

    目的 了解单县及周边县2015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血清型;评价IgM抗体检测在肠道病毒71(EV71)感染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分别在单县中心医院和郊县医院采集的标本共60份,RT-PCR法检测标本中的病毒核酸;采集EV71核酸阳性的急性期病例血液标本,ELISA法检测血清中IgM抗体.结果 在60份标本中,58份检出肠道病毒核酸(96.77%),其中43.33%为其他肠道病毒,40.00%为EV71,13.33%为柯萨奇A16(CA16);24份EV71核酸阳性的急性期病例血清标本中,22份EV71 IgM抗体阳性(84.60%).结论 2015年单县及周边县手足口病病原以其他肠道病毒和EV71为主,CA16为次;ELISA方法可用于EV71感染的早期诊断.

    作者:范永记;刘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手术室全期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手术患者使用手术室全期细节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手术患者共136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6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全期细节护理,将两组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均更佳,P均<0.05.结论:在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全期细节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护理质量并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魏玉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米氮平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米氮平在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药物安全性.方法:选取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7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经验性抑制胃酸、促进胃动力、帮助消化、解除痉挛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应用经验性治疗基础上加用米氮平7.5mg-30mg,每日一次.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3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例患者有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米氮平能够明显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消化道症状、改善精神症状、增加体重、改善睡眠,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杨敏;张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对改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心理状态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改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心理状态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前列腺增生症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分析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更好,P<0.05.结论:对于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使用优质护理技术,能全面改善病患心理状态,提升治疗效果,有助于疾病转归,值得推广.

    作者:庄文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总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探索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在对患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观察患者心理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对其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采用优质护理对患者治疗过程进行干预.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焦虑状态及生活质量评分均得到有效改善,并发症发生风险减少,使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得到提升.结论: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准确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

    作者:李存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