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常志;黄能;牙金兰;韦祖宝
目的:探讨超声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合并发生病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共选择结节性甲状腺肿100例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结节形态、钙化情况先行二维超声检查,后用彩色多普勒对结节血流等进一步观察,回顾临床资料。结果前超声诊断:良性结节75例,结节数共140个;恶性结节25例,结节数共45个。术后病理诊断:良性结节51例,结节数共97个;恶性结节49例,结节数共80个。恶性结节与二维超声检查,二维超声显示恶性结节有毛刺率明显高于良性;低回声率明显高于良性,微小钙化及粗钙化率明显高于良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结节组Ⅱ、Ⅲ级血流信号显示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Ⅱ、Ⅲ级血流信号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结节内血流RI、PSV平均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合并发生的病例中,应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需对结节细致扫查,综合分析血流及回声情况,并辅助行穿刺活检,以获得明确诊断。
作者:柴俊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干重组人脑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42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干重组人脑钠肽(rhBNP)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LVEF)、血浆脑利钠肽(NT-proBNP)、6min步行距离(6MWT)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1%(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和6MW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NT-proBNP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重组人脑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心力衰竭,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谢佰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与体会。方法护理对象118例,皆为我院1998年~2013年接诊的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临床护理干预的方法与体会。结果118例患者经过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治疗与护理干预后,手术成功率为99.15%(117/118),并发症发生率仅为3.39%(4/118)。结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临床护理中采用护理干预策略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同时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胡小花;钱慧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与药物诊治方法。方法将58例精神痴呆者随机分组:1认知衰退组(29例)与2认知衰退组(29例),1认知衰退组经奥氮平予以医治,2认知衰退组经奋乃静予以医治。药物治疗后,比较1认知衰退组与2认知衰退组的疗效、QOL评分、MMSE评分、CDR评分、ADL评分。结果药物治疗前后精神痴呆状况比较,应用药物后,1认知衰退组与2认知衰退组的痴呆程度均有减轻,P<0.05。1认知衰退组的疗效优于2认知衰退组,P<0.05。应用药物后,1认知衰退组与2认知衰退组的QOL评分、MMSE评分、CDR评分、ADL评分差异显著,P<0.05,1认知衰退组的各项量表评分状况比2认知衰退组好,P<0.05。结论和奋乃静相比,经奥氮平药物对精神痴呆症予以诊疗,效果更好,适用性更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付正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在儿童牙病的临床治疗上应用变异干髓术治疗,观察此种医疗手段对儿童牙病的疗效,搜集儿童牙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日后的医疗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3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儿采用变异干髓术进行治疗,同时采用人性化护理来辅助治疗,减少患儿的病痛。结果经过变异干髓术的治疗,大部分患儿的牙病得到了较好的治疗。结论采用变异干髓术治疗儿童牙病,具有省时、省力、高效、人性化的特点[1]。
作者:沈永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塞临床抢救的效果分析。方法抽取2012年3月-2014年1月在我科收治的患有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20例,对其相关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通过相对应的救治以后,治愈12例,占总体的60%。好转7例,占总体的35%,死亡1例,占总体的5%。并发症2例,占总体的10%。结论急性心肌梗塞一经确诊,必须要立即实施抢救,相互配合,在现场实施抢救,进而使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在发病现场就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以免错过佳的救治时机,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卫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深圳市宝安区劳务工人群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控制率影响因素。方法选自2013年6月~2014年1月对深圳市宝安区下辖沙井街道的劳务工人中12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对120例患者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高血压控制率影响因素。结果影响高血压控制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不规律性服药、不了解相关健康知识、暴饮暴食、饮酒、吸烟、熬夜、高盐膳食以及高脂膳食等。针对于影响高血压控制率的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进一步降低了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结论通过对劳务工人群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控制率影响因素的分析,并且采取相应的干预对策,能够进一步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作者:朱卫华;邱绪科;余兰英;荆岩;叶定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研究影响其死亡的因素。方法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方法分析研究我院自2010年8月-2013年12月共3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死亡的病历资料。结果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表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入院清醒程度、入院24h内高体温及出血量是主要预防因素。结论导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死亡的因素主要有入院时的意识清醒程度、出血量的大小、脑部是否有积血及血量的多少等。
作者:林彰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9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进行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案的基础上,使用更为优质的护理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冠心病的治疗效果,而且还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为冠心病患者树立了战胜病魔的信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杨崇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体会。方法本次研究选择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社区门诊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西药常规方案(对照组,n=20)与取舒血宁与曲美他嗪联合加用(观察组,n=2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为95%,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5%,显著高于对照组8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血脂水平,两组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疗后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均有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有所升高,观察组变化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心血管内科应有舒血宁与曲美他嗪联合方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交果,改善患者机体状况,具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兰应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长期对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对舒张压、收缩压、脉压以及心脑血管等事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以已经确诊的20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个季度进行一次随访,进行为期2年的持续观察。在每次随访的过程中对患者的坐位血压、同步胰岛素C肽、血脂、血糖、肝功能和肾功能进行测量,并同时进行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的检查,当发现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时作为观察终点。使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方法对引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与患者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等因素有关(P值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脉压是心血管事件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子。
作者:张天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研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加强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接诊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生活规律及按时复诊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控制情绪、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按时复诊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护理的过程中加强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对提高患者按时复诊率和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雁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心源性胸腔积液临床特征及发生误诊原因。方法本次研究选取50例心源性胸腔积液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其中首诊误诊10例,分析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并制定相关应对措施。结果40例综合医技检查、体征、病史,确诊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各9例,高心病14例,肺心病3例,风心病5例。首诊10例误诊,误诊为恶性胸腔积液3例,结核性胸腔积液7例。完善检查,将肿瘤和结核排除,确诊风心病1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肺心病6例。经治疗少量胸腔积液17例,6-9d吸收,对其它33例行病因、抽液治疗,胸腔积液在4-5周消失,病情缓解。结论分析心源性胸腔积液临床特征,并总结误诊原因,针对性治疗,可使预后获得显著改善,防范因误诊引发的不良事件发生,对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秀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安体舒通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在原有降压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使用吲达帕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安体舒通治疗。评价两组治疗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心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6.7%,明显高于对照组50.0%的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由(79.5±5.0)次/分降低至(65.4±3.2)次/分,对照组由(78.8±4.8)次/分降低至(70.5±2.9)次/分,观察组治疗后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安体舒通联合吲达帕胺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案,可以提高总有效率,并减慢心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作者:陆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诊断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经日立单层螺旋CT诊断的主动脉夹层患者30例,对螺旋CT的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根据DeBakey进行分型:I型5例,为16.67%,II型6例,为20%,III型19例,为63.33%,均有不同密度真假腔和分隔两者内膜。其中有19例的真假腔密度高过假腔,11例真假腔的密度极为相似。CT的主要表现为主动脉增张和变宽,其发现主动脉扩张22例,主动脉增厚钙化8例。结论螺旋CT具有分别率高、准确度高和无创性等优点,对病变的范围、类型、腔内结构、血流速度、部分并发症等都能准确无误的显示出来,另外还能对血管外的病变进行了解,为临床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了充分的信息,并能满足临床的诊断需求,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俞贵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的效果,以为其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本次研究中入选的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共148例,研究开展的时间为2012年6月-2013年12月。根据患者临床期间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案,将148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74例,临床期间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74例,临床期间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结果经临床治疗评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6.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0.3%,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发作次和持续时间分别为为(10.05±4.55)次、(18.25±3.25)分钟,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分别为(20.15±5.85)次、(29.75±5.45)分钟,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美托洛尔与稳心颗粒联合用药方案进行治疗可有效的减少患者心律失常的发作次数,缩短病情持续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重视和广泛应用。
作者:何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4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7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面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4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1.62%,观察组患者治疗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到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全面护理方式对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莲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家庭健康教育模式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自2013年4月~2013年12月在我社区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18例,将这118例患者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基础治疗的方式,对干预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家庭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干预组患者在健康教育之后,具有低盐饮食、不喝酒、不吸烟、适当锻炼等健康生活习惯的患者例数显著增加,并且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增加的幅度。干预组患者在健康教育后,忘记服药、没有按时服药以及症状改善后停药等服药依从性问题显著减少,并且减少的幅度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结论家庭教育模式能够显著的改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服药的依从性较好,家庭健康教育的模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比较分析依叶片与依那普利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学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患者给予依叶片治疗,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降压效果都十分明显,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将Hcy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试验组患者心脑血管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叶片与依那普利均能够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的Hcy,依叶片与依那普利相比能够稳定CIMT,有效的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率,疗效更加好。
作者:覃建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在神经性耳聋耳鸣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50例神经性耳聋耳鸣患者,共65侧耳,分为两组:30侧耳为治疗组、35侧耳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中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再使用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进行治疗,1次/d,1个疗程包含10次,相邻两个疗程之间需要间隔7d,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在神经性耳聋耳鸣治疗中的应用,不仅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的成功率较高,而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且安全性较高。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在神经性耳聋耳鸣治疗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曾恒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