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强;黄佳星;赵其宏
目的 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局部注射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骨组织OPG/RANKL的表达水平.方法 8周龄SPF级雄性自发性2型糖尿病GK大鼠30只,高脂饲料喂养造模.造模成功后(随机血糖≥11.1 mmol/L)暴露大鼠左侧股骨,人为造成开放性骨折并给予克氏针复位内固定,将培养收集浓缩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射于骨折周围肌肉软组织,于实验后第12周、16周、20周分别取材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测定骨质OPG、RANKL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大鼠术后第12周、16周、20周骨组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测定OPG表达明显较对照组增高,而RANKL的表达结果正好相反.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局部移植可以促进GK糖尿病大鼠骨折后骨组织中OPG的高表达,抑制RANKL表达,从而促进糖尿病大鼠骨折后骨质的愈合.
作者:常瑞明;陈锦武;杨涛;王鹏;常建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arresten蛋白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作用以及可能的相关调控机制.方法 采用实时活细胞动态成像实验检测不同浓度arresten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蛋白芯片检测在arresten作用下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差异性表达的相关细胞因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相关细胞因子的差异性表达.结果 实时活细胞动态成像显示arresten能够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水平;蛋白芯片实验显示arresten作用下血管平滑肌细胞内Angiogenin、Endoglin及TIMP-1具有差异性表达;RT-PCR结果验证了在arresten作用下血管平滑肌细胞内Angiogenin的差异性表达,Endoglin和TIMP-1表达差异不明显.结论 arresten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Angiogenin参与信号通路的调节来发挥作用.
作者:陆鹏辉;龙淼云;黎洪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8例老年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号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其中对照组予以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d和术后1个月时的血清尿素氮(SUN)和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尿酸(UA)水平,分别于术前、术后6h、术后24 h采集患者静脉血测定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多巴胺(DA)水平.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术后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3d、30 d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3.94%、97.7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d和30 d血清SUN、ScR、UA、β2-MG和Cys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h和术后24 h时NE、Cor和D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4.13±1.28)d、6.8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经皮肾镜碎石术相比,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老年复杂性肾结石的净石率更高、术后肾功能恢复更快,且并发症较少.
作者:宋生生;顾志文;郑彬;詹河涓;陈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机械通气患者炎症因子及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ARDS机械通气患者,根据患者使用和未使用右美托咪定,将患者分成右美托咪定组(右美托咪定组,n=20)和对照组(n=20).前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 μg/kg 15 min,再以0.2~ 0.7 μg/kg,h速率持续输注48 h;对照组患者静脉泵注丙泊酚3~5 mg/(kg·h)为48 h,两组均复合舒芬太尼0.1~ 0.2 μg/(kg·h).分别于插管前(T0)、插管后6h(T1)、12 h(T2)、24 h(T3)、48 h(T4)各时间点抽取静脉血检测IL-6、IL-8、IL-10的浓度,同时记录PaO2/FiO2.结果 与T.时比较,T1~T4时两组的IL-6、IL-8、IL-10的浓度显著升高(P<0.05),D组PaO2/FiO2T2~T4时显著增高(P<0.05)、C组T1~T4时显著降低(P<0.05),HR在T1~T4时D组降低,C组增高(P<0.05).与C组比较,T2~T4时D组IL-6、IL-8显著降低、IL-10显著升高(P<0.05);T2~T4时PaO2/FiO2升高(P<0.05);T1~T4时D组HR降低,T2~T4时MAP升高(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ARDS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可以平衡炎症因子的释放,有利于减轻肺损伤.
作者:叶强;黄佳星;赵其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经验总结.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017年在我院施行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的患者41例(一期缝合组)的临床资料及手术资料,同时回顾性分析同期在我院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的患者43例(T管引流组)的临床资料及手术资料.结果 一期缝合组在住院天数,排气时间少于T管引流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胆漏率,伤口感染率,胆道狭窄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和T管引流组分别有1例和2例胆瘘发生,均经过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在严格把握适应症的基础上,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但应该由有经验的医生操作.
作者:左超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分析珠海市人民医院50岁以上人群的骨折发病率、各年龄段骨折的特点及骨折好发部位等,从骨折发病率的角度侧面了解中老年人群骨折发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在我院因骨折住院的50岁以上患者共计2003例,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 60岁以上的男女骨折发病率均随年龄增长;60~80岁组骨折发病率中,女性高于男性;50岁组及90岁组骨折发病率相当,男性略高于女性.各年龄段男性骨折手术率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而女性的手术率不具有差异,其中,各年龄段男女骨折手术率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年龄段女性合并糖尿病的骨折发生率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而男性合并糖尿病的骨折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60~79岁年龄段男女合并糖尿病的骨折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发病部位中,发病率前三位分别是髋部骨折、椎体骨折、桡骨远端骨折,除了脊柱椎体骨折外,其他部位骨折的发病率中女性明显高于男性.5年来,本院人群总体骨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年龄、性别、糖尿病与本院中老年人群骨折的发生密切相关,女性、糖尿病、高龄是骨折发生的主要因素.
作者:王建钧;李剑锋;李晓冬;郭群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人们对腹股沟疝主要研究的方向是如何把手术做好,如何降低术后复发率,忽略了术后慢性疼痛的存在及危害.直至20世纪80年代,疝修补术后复发率得到有效控制后,术后慢性疼痛才逐渐被引起重视.如何减少其发生率,已经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通过查阅文献,认为术者熟悉腹股沟区域的神经解剖学、积累丰富的手术经验和术中规范化操作,可降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
作者:陈宇航;刘晓明;李海波;梁玲玲;王玲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诊断脑动脉瘤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疑似脑动脉瘤患者进行的MSCTA检查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行保守治疗;其余45例行MSCTA患者经过外科处理,包括41例经DSA血管内处理,4例经开颅手术治疗.分析CTA的诊断准确性、应用价值和作者的使用经验.结果 CTA:所有患者中45例MSCTA诊断脑动脉瘤共47个,DSA及开颅术发现脑动脉瘤49个,诊断符合率为95.9%;CTA与DSA对瘤体长轴、瘤体短轴与瘤颈进行分析显示,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数据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颅内动脉瘤患者采取MSCTA检测的临床意义重要,有利于显示出患者颅内动脉瘤的瘤体大小与瘤颈,诊断方法安全、可靠.
作者:曾伟金;潘恒;林锡洲;彭翠兰;吕秀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应用个案管理模式对提高乳腺癌患者治疗后首次复查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科新确诊为乳腺癌,接受常规医疗护理治疗的64例患者设为常规医疗护理组;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我科接受常规医疗护理治疗并同时应用个案管理模式的81例乳腺癌患者设为个案管理模式组,两组均在完成手术(或结束辅助治疗后)被告知三个月后返院首次复查,比较个案管理模式应用前后患者的首次复查率.结果 常规医疗护理组的首次复查率为65.63%,个案管理模式组的首次复查率为87.65%,提高了22.02%,两组患者的复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案管理模式组优于常规医疗护理组.结论 个案管理模式的应用能提高乳腺癌患者治疗后的首次复查率.
作者:陈琳;王利珍;徐泰;李璐;宋君凤;周兰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无张力经阴道经闭孔尿道中段吊带术(TVT-O)和改良经阴道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TVT-A)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FSUI)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方法 2006年7月~ 2015年12月先后对39例和26例确诊为压力性尿失禁的女性患者分别采用TVT-O和TVT-A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导尿管留置天数、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5例患者出院时均有明显疗效,59例患者尿失禁症状完全消失,6例好转,其中TVT-A组治愈24例(92.3%),好转2例(7.7%);TVT-O组治愈35例(89.7%),好转4例(10.3%);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术后1周和1月,TVT-A组患者大腿内侧疼痛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明显低于TVT-O组(P均<0.05);术后3个月、半年及术后1年TVT-A组疼痛发生率和疼痛严重程度与TVT-O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VT-A组和TVT-O组分别有2例和4例患者出现排尿费力,经再次导尿3天后症状消失;分别有2例和3例患者出现尿频,口服舍尼亭后症状消失.两组患者出现排尿费力和尿频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术中均无血管、神经、膀胱损伤,术后均无耻骨后血肿、吊带腐蚀等其他并发症发生.随访1年,均无复发.结论 TVT-A与TVT-O临床疗效相当,均可作为治疗FSUI患者的有效方法,但TVT-A可降低患者术后近期的大腿内侧疼痛发生率.
作者:黄日欢;林立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临床治疗指南推荐曲妥珠单抗作为HER2+早期乳腺癌的标准辅助治疗手段之一.在此基础之上,研究者继续尝试新的突破:一方面部分研究者试图通过双靶向治疗、延长用药期限等手段,进一步降低HER2+早期乳腺癌复发率;另一方面,其他研究者也在尝试缩短靶向治疗时间、减少传统化疗药物的使用等,以减少不必要的治疗及其带来的毒副作用.本文将对近期大型临床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围绕四个关于早期乳腺癌抗HER2辅助治疗的热点问题:HER2低表达患者是否需要抗HER2治疗?能否缩短抗HER2治疗的疗程?是否需要加强HER2+早期乳腺癌的靶向治疗?是否可以减少化疗药物的使用?为临床医生合理选择抗HER2靶向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王静姝;姚和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肝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术后的复发与转移被认为是导致肝癌患者死亡的主因.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作为近年来肝癌研究热点,它能实时、无刨的监测肝癌患者病情变化,并较好的评估肝癌术后预后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本文就循环肿瘤细胞在近年来肝癌中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刘云强;胡泽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EM)治疗直肠肿瘤的安全性、疗效及预后,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及文献复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7年2月期间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TEM治疗的45例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的肿瘤病灶均完整切除,肿物直径为1.8±0.8 cm(1.0~4.0 cm),肿瘤距离肛缘为7.6±2.8 cm(6~17 cm);切缘行病理学检查均为阴性,其中全层切除18例,粘膜下及肌层部分切除27例;手术时间为72.7±18.1 min(40~120min),术中失血量的中位数为16.6 mL(5~200 mL);术后住院时间为4.9±1.7 d(4~7 d).术后病理学检查示单纯直肠腺瘤13例,绒毛管状腺瘤13例,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5例,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7例,腺瘤癌变5例,均为Tis~T1期;另直肠类癌2例.术后发生创面大出血3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5例肛管及内痔损伤出血术中需加缝肛管创面;无大便失禁及肠穿孔情况.39例患者包括5例癌变患者术后常规随访,随访时间的中位数为15个月(2~30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肿瘤局部复发,未发生大便失禁和排便功能障碍.结论 我们的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相近.TEM具有直视下操作、术野暴露清晰、切除范围准确、手术创伤小、复发率低等优点,是一种可用于治疗直肠肿瘤有效的、安全的微创手术方法,应在有条件的医院开展.
作者:郭校锡;邓建中;林义办;李朝阳;梁姗姗;冯结兰;伍巧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ICU护士和普通病房护士对ICU转出患者交接班认知现状,为有效实施ICU转出患者延续护理服务及相关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广州市三甲医院107名ICU护士和373名普通病房护士在转出患者在认知、态度、执行过程中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本研究发现护士ICU护士和普通病房在交接班时对于患者的一般信息、生命体征、专科病情交接、心理情况、药物交接、医院感染交接、患者物品交接等方面,认知有不同;普通病房护士和ICU护士对ICU转出患者交接时的药物、管道和皮肤的交接方面均认为非常重要.结论 针对ICU护士和普通病房护士的不同培训需求,应提供不同的系统、规范化的培训.
作者:莫红平;王玉翠;蔡敏;黄春荣;黄月华;冯晓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地 探讨一步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通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0月368例上尿路结石采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通道建立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其中采用F6~F18筋膜扩张器序列扩张法的188例;采用F18或F20号筋膜扩张器直接一步扩张法的180例.比较两组通道建立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一次性清石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368例患者均成功建立通道,完成手术.一步扩张组与序列扩张组比较,通道建立时间明显缩短(JD<0.05),一次性清石比率明显增高(P<0.05),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手术时间缩短(P<0.05),但二者在平均住院日及并发症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一步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通道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可靠,能明显缩短手术过程的非碎石时间,增加一次性清石比率.
作者:蒋茂林;曹正国;黎建欣;张朝胜;田超;韩庆杰;彭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异氟醚处理对小胶质细胞NLR家族热蛋白结构域包含蛋白3(NLR family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NLRP3)炎性小体通路相关炎症微环境的调控作用.方法 脂多糖(LPS;1μg· mL-1)预活化小胶质细胞株(BV2) 30 min,分别采用异氟醚单独处理和LPS预活化后异氟醚处理6小时.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NLRP3的mRNA表达量;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分析NLPR3蛋白表达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分泌情况;CCK8细胞活性试验评估异氟醚处理的毒性作用.结果 qRT-PCR及Western-blot结果表明异氟醚单独处理不引起BV2细胞的NLRP3表达变化,LPS预活化后异氟醚处理上调预活化BV2细胞的NLRP3表达;ELISA结果表明异氟醚单独处理不引起BV2细胞IL-1β分泌,LPS预活化后异氟醚处理促进活BV2细胞IL-1β分泌;各组实验条件下BV2细胞活性均无显著改变.结论 异氟醚可通过激活NLRP3炎性小体调控小胶质细胞IL-1β的表达.
作者:孟诗雨;苏相飞;彭书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吸烟与男性大肠癌人群发病部位的关联.方法 收集我院2010~2016年的男性结直肠癌住院患者,按吸烟变量和发病部位分组,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结果 右半结肠癌、直肠癌吸烟与不吸烟组在年龄构成上有差别(P<0.05);左半结肠癌便血更多见于非吸烟组(35.4%),腹痛更多见于吸烟组(33.0%)(P<0.05);吸烟组高中分化腺癌患者比例高于非吸烟组(P<0.05);在吸烟指数上,直肠癌重度吸烟者依次高于右半结肠癌、左半结肠癌患者相应比例(P<0.05).结论 吸烟和发病部位分别是影响大肠癌发病的独立因素,不同部位吸烟与不吸烟男性肠癌患者在肿瘤的诊断、临床病理学特征、预后等方面存在差异.
作者:王慧中;杨琼;李炜玉;谢德荣;江志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经典式及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的经验,比较三种包皮环切术式的各自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行包皮环切术(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经典式及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分别为112例、123例及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三种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阴茎外观满意率等指标.分析三种手术各自特点和经验总结.结果 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经典式及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手术时间分别为5.6±3.5 min、25.6±6.7 min及34.3±5.4 min(P<0.001),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0±0.7 mL、12.3±5.8 m及4.1±2.3 mL(P<0.001),术后24 h疼痛评分分别为3.1±1.1分、5.4±1.2分及3.5±0.9分(P<0.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8% (11/112)、16.3% (20/123)及11.1%(12/108) (P=0.286),术后阴茎外观满意度分别为97.3% (109/112)、85.4%(105/123)及95.4%(103/108) (P=0.001).以上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组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阴茎外观满意率高,但费用偏高;而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相对于经典式包皮环切术手术时间稍长,但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疼痛评分低且阴茎外观满意度较高,因此,对于青春期男性及成人患者可考虑推荐袖套式包皮环切术.
作者:徐凯;吴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终末期心脏衰竭的佳治疗手段是心脏移植,然而心脏移植手术的发展仍然比较缓慢,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术后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因此,预防和及时干预并发症是提高移植效果的关键.本文结合国内外大量文献,对心脏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干预措施综述如下.
作者:陈柳;陈英华;曾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的手术配合以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 通过对10例患者实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分析总结心脏移植术中手术护理配合经验,逐步完善手术护理配合,以达到快捷准确的手术配合效果,保证移植手术顺利完成.结果 所有心脏移植手术术中完成顺利.术后1例患者因消化道出血死亡,其中1例患者术中吻合口渗血不止经填塞纱条止血,24小时后拔出引流物.9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14~30天,ICU监护时间为7~12天.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有效的保暖措施,娴熟的护理配合,人员的调配,良好的心肌保护是心脏移植术顺利完成的有力保障.
作者:陈树红;谭淑芳;陈兆伦;陈瑾;陈春玲;赖翠萍;陈兆仑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