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强;柴成伟;何小兵;朱德力;兰梦龙;罗媛圆
目的 探讨小空间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临床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对118患者实施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所有患者按手术空间分为小空间腔镜下甲状腺结节切除组(小空间组)60例,普通空间腔镜组(常规组)58例.观察两组手术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小空间组及常规组患者手术时间相当(P>0.05);小空间组术后出血量及引流量均较常规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空间组胸壁皮肤不适感少于常规组(2/60vs 42/58,P<0.05);小空间组无皮下积液发生,常规组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声音嘶哑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空间腔镜下甲状腺切除可行、有利于术后颈部皮肤的恢复.
作者:龚家权;罗杰龙;李德亮;王小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用于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接受的手术类型为2组,50例/组,对照组实施外侧植骨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实施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后凸角度、伤椎高度、脊髓神经损伤分级.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的疼痛评分均较手术前显著降低(P<0.05),其伤椎前缘高度和后缘高度均较手术前显著增高(P<0.05),其后凸角度均较手术前显著减小(P<0.05),而在手术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其伤椎高度高于对照组(P<0.05),后凸角度小于对照组(P<0.05);脊髓神经损伤分级方面,手术后,观察组中Frankel分级为E级的患者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方案,可有效减轻疼痛,纠正伤椎高度和后凸角度,有利于促使脊髓神经损伤有效恢复.
作者:董智晖;罗绍坚;韦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氟马西尼对全麻肝叶切除术患者促醒作用及恢复期脑电双频指数(BIS)、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50例全麻肝叶切除术患者,根据是否使用氟马西尼分为氟马西尼组(n=25)和非氟马西尼组(n=25),两组均采取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全麻,术中维持BIS在40~60之间.术毕入麻醉苏醒室即刻,氟马西尼组给予氟马西尼静脉推注,非氟马西尼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静脉推注.记录两组术后复苏时间指标及入苏醒室后不同时间点BIS值变化,并分别于术前ld及术后ld、3d、5d采用简易智能精神检查量表(MMSE)评价患者认知功能.结果 氟马西尼组较非氟马西尼组术后白主呼吸恢复时间、指令下睁眼时间、指令下握拳时间、拔管时间及回忆起出生日期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氟马西尼组BIS值从进入麻醉苏醒室后4 min开始明显增高(P<0.05),非氟马西尼组BIS值从进入麻醉苏醒室后6 min开始明显增高(P<0.05).氟马西尼组进入麻醉苏醒室4 min、6 min、8 min、10 min、12 min、14 min、16 min的BIS值均明显高于非氟马西尼组(P<0.05).在术后ld、3d、5d等时间上,氟马西尼组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非氟马西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马西尼可促进全麻肝叶切除术患者术后苏醒,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作者:於兆颖;徐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帕洛诺司琼对剖宫产病人围术期寒战发生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剖宫产手术患者80例,分为帕洛诺司琼组(帕洛诺司琼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每组40例.记录患者术中寒战、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记录患者术中生命体征以及胎儿出生后Apgar评分.结果 帕洛诺司琼组术中寒战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中生命体征的变化及胎儿出生后的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帕洛诺司琼可以安全及有效地降低剖宫产患者围术期寒战的发生率.
作者:林宗航;杨春鹤;李恒;付宝军;杨秀环;陈卿梅;陆文敏;姜静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近些年来胸腰椎骨折的发生率正逐年提升,对于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我们更多是采用椎弓根螺钉复位技术.这种技术可以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帮助伤椎恢复高度.随着脊柱生物力学和内固定材料的发展,虽然椎弓根钉复位技术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但是术后患者脊柱后凸仍是我们常见的并发症.本文就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时机,术后脊柱后凸畸形的发生原因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张天奇;房清敏;王大巍;张岱捷;叶伟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采用肠内营养作为肠道准备对老年大肠癌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前肠道准备的不同分为肠内营养组和对照组.肠内营养组术前口服肠内营养混悬液,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普通流质食物),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总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接近,均未发现吻合口漏及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肠内营养组患者术中肠道清洁度及术后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肠道准备期间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 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肠道术前准备使用肠内营养安全可行,避免传统方法的缺点,且为手术期效果良好.
作者:陆路;唐武;丁玉杰;吴辉;曾育杰;褚忠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柠檬酸合成酶(CS)在乳腺癌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CS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芯片中的CS表达情况,分析CS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Cancer Genome Atlas (TCGA)数据库中CS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患者组织中CS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28),CS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P=0.035)、临床分期(P<0.001)、是否淋巴结转移(P<0.001)相关,CS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降低(P=0.007).结论 CS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与乳腺癌的进展与临床预后相关,有望成为乳腺癌新的生物标记物.
作者:何广宁;蔡志煅;邓润枢;温润耀;邓丁梅;张爱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坐骨神经阻滞和关节周围局部浸润麻醉对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的差异.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33名符合条件的全膝关节手术患者,ASA分级Ⅰ或Ⅱ级,分为坐骨神经阻滞组(SNB组,16例,术毕给予0.375%罗哌卡因20 mL进行坐骨神经阻滞);局部浸润麻醉组(LIA组,17例,术毕给予0.2%的罗哌卡因150 mL加曲马多100 mg和0.5mg肾上腺素混合液行膝关节周围局部浸润麻醉).于术后2h、8h、16h、24 h、36 h、48 h评估静止状态下和活动状态下VAS评分分值的变化;观察术后恶心呕吐发生,局麻药中毒症状,皮疹发生,KSS评分在两组患者中的状况.结果 ①与SNB组相比,术后2h、8h、16 h LIA组患者静止状态下的VAS评分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术后24 h、36 h和48 h LIA组患者的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SNB组相比,LIA组患者术后2h、8h运动状态下VAS评分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IA组患者在术后16h、24 h、36 h和48 h的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局麻药中毒症状,皮疹发生,KSS评分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NB或者LIA都能为全膝关节手术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但从操作便捷的角度来看,后者更适用于此类手术.
作者:林奕彬;吴贵云;曾志文;林伟雄;吕玮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评估微创Quadrant通道下单侧内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月~ 2014年1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经后路单侧肌间隙入路,微创Quadrant通道下行单侧椎弓根内固定+椎间融合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对患者再次手术前、手术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腰椎CT检查评估是否椎体间融合.结果 所有的患者均随访6~25个月,平均12.6个月.术前VAS平均评分为7.31±1.6分,术后末次随访VAS平均评分为3.15±0.5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评分术前平均38.54±3.21分,术后末次随访平均为5.96±3.1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椎体间植骨均融合,无椎弓根螺钉断裂和融合器移位.结论 微创Quadrant通道下单侧内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
作者:张惠城;陈嘉裕;刘展亮;杨志发;杨永迁;李伟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腔隙韧带切开术治疗嵌顿股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8年3月腹腔镜下腔隙韧带切开术治疗嵌顿性股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嵌顿股疝患者行腹腔镜下腔隙韧带切开术治疗(TAPP术式),其中男5例,女18例.术中无肠管副损伤,无因复位不了嵌顿内容物而中转开腹,但有4例患者肠坏死中转开腹行肠切除术.1例患者因术中损伤膀胱于腔镜下修补.手术时间50~180 min(平均103.36±52.87 min),出血量2~50 mL(平均13.7±10.2 mL),住院时间3~15 d(平均5.80±3.25 d).术后15例皮下气肿,7例血清肿,1例患者伤口感染经换药治愈,1例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保守治疗好转.随访1个月至48个月,无复发,无补片感染.结论 腹腔镜下腔隙韧带切开术治疗嵌顿性股疝可以有效避免肠管副损伤,降低开腹中转率.
作者:范国勇;甄作均;姚干;张庆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小儿胰腺假性囊肿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近5年来收治的36例胰腺假性囊肿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临床症状、治疗方式、治疗效果及有无并发症及复发等.结果 男24例,女12例,年龄2岁5个月至12岁9个月,平均8岁2个月.保守治疗15例,其中1例术中发现为胆总管囊肿合并胰腺假性囊肿,行胆总管囊肿切除+空肠肝总管Roux-en-Y吻合术,胰腺假性囊肿保守治疗治愈,6例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择期行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直接行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14例;囊肿外引流术6例;多发性囊肿1例行部分囊肿摘除+囊肿外引流术1例,所有病例均治愈,术后随访半年至两年未见复发.结论 该病的治疗方法较多,应根据病程长短、囊肿大小、部位、与临近器官的关系及有无并发症采取个体化治疗.
作者:吴强;柴成伟;何小兵;朱德力;兰梦龙;罗媛圆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经验和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于2015年1月~2017年6月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60例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前患者的PSA、IPSS、QOL,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等资料.结果 本组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03±.32.3 min,平均出血量62.6±34.4 mL,无输血,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平均7.4±1.1 d.术后3月Qmax 19.8~ 26.3 mL/s,平均23.2± 1.7 mL/s;IPSS 6~17分,平均11.6±2.5分;QOL 0~3分,平均1.26±0.78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1、29.5、36.6,所有P<0.001.术后5例出现暂时性尿失禁,1例发生术后尿道狭窄,经对症处理情况改善后出院.平均随访15.68±7.32月,均未出现尿潴留,排尿畅.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是安全的、有效的.
作者:张河元;黄敏志;邓利民;黄裕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整体护理对于胸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减少静脉血栓(VTE)的预防作用.方法 研究选择对象为佛山市顺德区两家医院2014年4月至2016年12月收治拟行限期胸部恶性肿瘤根治术的患者11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术后早期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模式.记录两组护理效果和患者高凝患者比例及术后血栓性疾病的发生率,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凝血相关指标.结果 该项目共有38名外科护士得到参与这项研究检查,平均年龄为32岁(21~55岁).对照组患者依从性达42.3%,观察组患者为95.0%.在对照组评估中伴有下肢轻度肿胀的5位患者中只有1位被发现,并且6位患者的肢体中有温暖或热量增加的证据都没有记录在护理记录中.在观察组在评估中伴有下肢轻度肿胀的4位患者中全部被发现,8名有肢体温暖证据的患者中只有3名没有记录.两组血液高凝患者比例及血栓性疾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LT、APTT组间比较及与各自治疗前相比及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PT、D-Dimer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观察组PT与术前比较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D-Dimer术后1天较术前均上升(P<0.05),术后14天与术前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Fib与术前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术后14天与术前相比增高显著(P<0.05).结论 整体护理方式对胸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观察使用低分子肝素后的护理有利于预防术后VTE的发生.
作者:欧阳仲霞;陈少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全接触钛网植骨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对患者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6例,分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进行颈椎前路髓核摘除加植骨内固定术,观察组进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全接触钛网植骨融合术.术后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和椎间丢失高度,并统计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NDI、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计算植骨融合率和术后改善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椎间丢失高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D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植骨融合率96.43%与对照组的82.14%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改善率86.94±3.52%高于对照组的83.77±4.16% (P<0.05).结论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全接触钛网植骨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较好,可明显降低患者NDI.
作者:肖建斌;艾福志;李世平;严越茂;肖建勇;廖焕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Pipelle内膜取样器和Tao Brush内膜采样器在子宫内膜癌(EC)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比较.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间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收治拟行诊刮术的200例患者,分入Tao刷组和Pipelle吸管组各100例,分别用Tao Brush内膜采样器和Pipelle内膜取样器进行子宫内膜取样,然后行诊刮术,均行液基细胞学分析和组织病理学分析,比较两种内膜取样器的病理诊断符合率,以两组取材满意度、疼痛评分(VAS)、出血量、患者的依从性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Pipelle内膜取样器和Tao Brush内膜采样器在出血量和疼痛程度、并发症、依从性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Tao Brush内膜采样器和Pipelle内膜取样器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均为98%,敏感度分别为95.0%和93.1%,特异度分别为96.0%和93.9%,阳性预测值96.0%和93.0%,阴性预测值95.0%和93.0%;在控制相关因素下,Tao Brush内膜采样器和Pipelle内膜取样器相比刮诊的符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两种方法均可用于子宫内膜癌的筛查,但Tao Brush价格和诊断价值优于Pipelle吸管,可为作为首选.
作者:申孝;王雪莱;谭艳;张雪芳;方光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制带有按压深度和按压速度闭环控制的心肺复苏胸外按压装置,以提高胸外按压质量.方法 构建心肺复苏胸外按压装置,高压氧气作为动力,通过电磁阀和比例阀控制气缸运动,实现按压动作.控制部分采用上下位机结构,下位机按上位机发来的参数产生控制波形,采集按压参数,并通过Can总线发送到上位机;上位机能设置多种按压模式,能对下位机采集的按压参数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模糊PID算法生成新的按压参数,从而实现按压深度和速度的闭环控制.结果 该心肺复苏胸外按压装置支持多种按压模式,可设置不同的按压频率、按压放松比、按压深度和按压速度等,按压深度精度达到1 mm.结论 该心肺复苏胸外按压装置按照设置的按压模式实现了按压深度和速度的闭环控制.
作者:何志捷;段文舟;周庆安;袁衡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乳腺X线在青年乳腺癌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调取2011年1月到2016年12月北大深圳医院初诊初治青年乳腺癌患者的乳腺X线胶片,请专科医生读取并复核乳腺X线的结果,按照乳腺密度、TNM分期和免疫组化分型对结果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共收集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198例.按照乳腺密度分组,180例为C类乳腺,18例为D类乳腺,不同密度乳腺在各位相检查阳性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按照TNM分期分组,其中0、I、Ⅱ、Ⅲ和Ⅳ期病例分别有2例、47例、103例、39例和7例,不同TNM分期病例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按照免疫组化分型分组,其中luminal A,luminal B,三阴和HER-2过表达型分别有17例、106例、54例和21例,不同免疫分型病例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X线摄片检查对青年乳腺癌有较高的阳性率,临床分期晚的阳性率高,乳腺结构致密的阳性率低.对于致密型乳腺,可以加做乳腺X线数字断层摄片,提高阳性率.
作者:李朋;杨满;程苒;韩彬;韦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脊髓损伤是交通、劳动和运动意外事故中常见的创伤类型,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往往导致损伤节段以下肢体功能严重障碍.导致脊髓损伤难以治疗的关键是继发性损伤,所以如何治疗继发性损伤成为治疗脊髓损伤的重点.脊髓损伤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术或者药物缓解脊髓损伤引起的继发性损伤.随着对生物机理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一些药物或者干细胞疗法在治疗脊髓损伤表现出巨大的潜力,这将为治疗脊髓损伤提供新的视野和希望.本文就脊髓损伤病理生理,以及一些近年来出现的治疗脊髓损伤新的药物及手段做综述.
作者:刘震;龙浩;张寰;仲冬;姚爱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吗啡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并对PI3K-AKT-c-Myc信号通路的激活在此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将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N组)、1μmol/L吗啡组(1μM组)、10μmol/L吗啡组(10 μM组)以及100μmol/L组(100 μM组),分别予无血清培养基、含1 μmol/L吗啡的无血清培养基、含10 μmol/L吗啡的无血清培养基及含100 μmol/L吗啡的无血清培养基处理.处理后对各组细胞行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并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内VEGF、c-Myc的表达及AKT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N组相比,不同浓度吗啡处理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细胞内VEGF、c-Myc的表达及AKT蛋白磷酸化均有促进作用,其中以10 μM组作用为显著(P<0.05).结论 10 μmol/L吗啡可促进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及VEGF的表达,此过程可能与激活细胞内PI3K-AKT-c-Myc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刘仲奇;曹铭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初次TKA术后早期凝血状态变化趋势,旨在为其围手术期抗凝治疗提供临床指导.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关节外科住院诊断为骨性关节炎,并行初次单侧TKA手术的患者60例.入院时检测空腹血糖水平,根据空腹血糖水平及病史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糖尿病患者组及空腹血糖正常组.两组患者均为30例,年龄60~85岁,糖尿病组平均69.70±4.69岁,男5例,女25例.正常人组平均72.70±5.36岁,男4例,女26例.两组于围手术期给予相同的临床干预、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清晨空腹采集肘前静脉血液标本,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血液中Fib含量变化的趋势均为术后第1天开始升高,在术后第3天时达到峰值(糖尿病组=5.25±0.82 g/L,正常人组=4.44±0.43 g/L),虽然术后第7天较术后第3天有所下降,但较术前水平仍有上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且糖尿病组患者血液中Fib指标在术后各个时间点均较正常人组偏高(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液PLT计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无统计学差异.术后第1天较术前有明显下降,术后第3天下降到低值(糖尿病组=203.60±41.02/L,正常人组209.80±55.47/L),术后第7天时两组患者PLT计数恢复到术前水平.两组患者术后血液TT、APTT、PT值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无明显变化趋势,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初次单侧TKA术后,膝关节骨关节炎伴糖尿病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较空腹血糖正常的患者更为严重.Fib是检测高凝状态的敏感指标,术后监测Fib指标的变化有利于对评估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TKA术后的凝血状态.
作者:栾非凡;张光明;刘永轶;王新亮;陈铭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