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进林;伍志辉;严伟华
目的 探讨斜卧截石联合体位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2年6月至2016年5月我院107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25例合并输尿管结石),采用斜卧截石联合体位,经超声或X线引导穿刺并建立取石通道行PCNL,术中可同时输尿管镜逆行经膀胱输尿管进行碎石,将剩余结石冲入肾盂,自经皮肾镜通道取出结石.结果 所有患者均采用单通道完成手术操作.总体手术时间为95.1±26.9 min(不包括穿刺定位时间).总体结石一次手术清除率为85.1%.其中25例合并输尿管结石的患者结石均在首次手术中清除.术后5例患者出现迟发性出血,3例患者出现严重感染.结论 斜卧截石联合体位PCNL对于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体位.相比俯卧位PCNL,该体位能够在达到相似结石清除率的同时,明显降低手术时间,利于术中麻醉监测.
作者:陈智林;林毅峰;何强;钟伟枫;万沛;黄志成;彭栋;陈南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对传统鼻空肠管置入术进行了改进,并且总结了置管过程中的技巧,观察ICU患者的置管成功率.方法 将94例ICU患者分为普通组和改进组,每组各47例.普通组患者采用传统鼻空肠管植入法置管,改进组患者采用改进后鼻空肠管植入法置管,两组患者由同一人置管.记录两组置管的时间、成功率、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 改进组患者一次置管时间为25.8±6.36 min,成功率89.3%(42/47);普通组一次置管时间为23.8±5.36 min,成功率57.4%(27/47),改进组成功率高于传统组(P<0.05).两组的患者在置管过程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进后徒手置鼻肠管置入术有更清晰的步骤和操作细节,有利于提高鼻空肠管的置管成功率.
作者:任卫红;姚玉玲;张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报道采用封闭负压引流处理腹壁切口裂开小肠暴露的临床经过和治疗经验.方法 60岁男性患者因肾周脂肪肉瘤,外院行脂肪肉瘤切除+左肾切除+结肠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加做结肠造瘘.入院时腹腔感染、腹壁切口全层裂开并脏器暴露、皮下脓肿、感染性休克、全身多器官功能不全,在规范的全身系统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改良的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回收腹部渗液、保护外露脏器、保护术口周围的皮肤和治疗术口感染;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小肠瘘的并发症,通过在小肠内置入内引流管、硅胶封堵和负压引流,治疗小肠瘘的并发症,使患者能够不依靠肠外营养而生存;9月后行手术成功切除小肠瘘.结果 患者全身感染症状、内环境及小肠功能在1个月之后好转,逐渐缝合术口.新出现的小肠瘘的并发症,依靠小肠内引流管和负压引流,患者可不依靠肠外营养支持生存,等待二次手术时机.9个月后手术切除小肠瘘,术口完全愈合.结论 封闭式负压引流可用于严重的腹腔感染后难以短期缝合的术口全层裂开的治疗.
作者:袁杰;蔡珍玲;陈锐锋;王芝钧;李为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乳腺癌孤立性局部区域复发受多种危险因素影响,虽然预示着随后可能出现远处转移,然而经过规范的诊断和治疗,仍可获得较好的局部控制率和远期生存率.其复发具有较大的临床异质性,因而治疗也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理的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手段,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提高远期生存的目的.
作者:丁柱良;吴智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SH3GL1和p?ERK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二者对服用索拉非尼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因原发性肝癌进行手术治疗,并且术后坚持口服索拉非尼的患者组织标本共73例,免疫组化分析患者组织中SH3GL1和p?ERK的表达情况,统计所有患者性别、年龄、术前HBsAg表达情况、术前AFP值、术前肝功能分级、体力状况评分、肿瘤分化程度、是否有脉管侵犯、是否有肝外转移病灶、肿瘤数量、肿瘤分期在内的多项临床指标,分析SH3GL1和p?ERK在HCC中的表达情况与这些指标的联系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SH3GL1和p?ERK在原发性肝癌患者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并且二者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01);SH3GL1的高表达与肿瘤有肝外转移、肿瘤多发和肿瘤分期相关,p?ERK的高表达则与患者肿瘤分期相关;影响肝癌术后服用索拉非尼患者总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低于50岁、SH3GL1高表达,p?ERK高表达、有肝外转移灶、肿瘤多发,其中SH3GL1高表达、有肝外转移和肿瘤多发为影响总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H3GL1和p?ERK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对于肝癌多项临床指标相关,并且二者的高表达是影响服用索拉非尼患者总生存期的危险因素.
作者:吴祥;曾柏强;冉义洪;张红卫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于老年腹部手术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72例择期进行腹部手术全麻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分为6组,每组12例.A组:VCV(Vt 6 mL/kg)+PEEP 8 mmHg+auto?flow模式;B组:VCV(Vt 6 mL/kg)+PEEP 8 mmHg+const?flow模式;C组:VCV(Vt 6 mL/kg)+PEEP 12 mmHg+auto?flow模式;D组:VCV(Vt 6 mL/kg)+PEEP 12 mmHg+const?flow模式;E组:VCV(Vt 10 mL/kg)+auto?flow模式;F组:VCV(Vt 10 mL/kg)+const?flow模式.6组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均予以VCV(Vt 6 mL/kg)+const?flow模式通气60 min,再按分组的通气模式进行通气,总通气时间大于5h.在通气1h及5h两个时间点,抽取静脉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测IL?8、IL?10、MMP?9、SP?A以及SF浓度.结果 大潮气量组(E、F两组)较小潮气量四组(A、B、C、D四组)通气5 h后,血与BALF中测定的IL?8、MMP?9浓度以及血中测定的SP?A、SF浓度明显升高(P<0.05),血与BALF中测定的IL?10浓度以及BALF中测定的SP?A浓度明显降低(P<0.05).通气5 h后F组较E组,血及BALF中IL?8以及MMP?9、血SF、血SP?A更高(P<0.05),而BALF中SP?A则更低(P<0.05).结论 ①大潮气量机械通气较小潮气量机械通气而言,更有利于促进IL?8、MMP?9、SF的分泌,抑制IL?10的释放,BALF中SP?A下降,血中SP?A升高,进一步加剧了VILI的程度.②就老年(年龄>65岁)腹部手术患者而言,围手术期以VCV(Vt 6 mL/kg)+PEEP 12 mmHg+auto?flow模式机械通气较其他五种通气模式,更有利于减轻肺组织急性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的激活,减轻机械通气所致生物伤,从而减轻VILI的程度.
作者:杨韩;方光光;黄绍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13例股骨干骨不连患者采用自体髂骨块联合锁定钢板双固定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13例股骨干骨不连患者均采取自体髂骨取骨,联合锁定钢板采用双固定骨折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13例患者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1例患者伤口延迟愈合,经换药后愈合,无一例发生切口皮肤坏死、深部感染、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无成角畸形.根据HSS膝关节评分为88~97分,平均93分,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进行综合评分:优10例,良2例,可1例,差0例.结论 符合文献报道:自体髂骨块联合锁定钢板双固定治疗股骨干骨不连临床疗效确切,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叶勇光;丁清和;何锦勇;庾广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的氧气流量对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进行气道表面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需行清醒气管插管的困难气道患者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n=25),所有患者都通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10 mL的方法进行气道黏膜表面麻醉,但A、B、C三组患者所用的氧气流量分别为3 L/min、6 L/min、9 L/min,雾化吸入结束后使用纤支镜引导进行气管插管.评估记录插管条件和导管耐受性;记录气管插管首次成功率、总成功率、插管时间;记录不良心血管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A组和C组比较,B组的插管条件、导管耐受性更好,气管插管首次成功率更高,插管时间更短(Ρ<0.05);A、C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清醒气管插管过程中定量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进行气道粘膜表面麻醉时,氧气流量为6 L/min的效果更好.
作者:苏相飞;王志;叶西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分子p300/CB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4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22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p300/CBP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 p300/CBP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升高,但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理分期、T分期、N分期、M分期、复发均无关.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和远处转移是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本研究显示p300/CBP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存在高表达,但没有发现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预后有关.
作者:谭羽灿;罗灿华;邹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不同的体质指数肺癌患者全麻下肺切除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方法 本研究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收集我院2008年10月~2016年10月间共491例因肺癌在全麻下实施肺叶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并发症与不同BMI患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所有患者中,极低体质指数(BMI<17)患者共28人,低体质指数(17≤BMI<18.5)患者共41人,正常体质指数(18.5≤BMI<24)患者共324人,超重(BMI≥24)患者共98人.与正常体质指数患者比较,极低体质指数患者术中发生低血压和心律不齐的几率升高(P<0.05),而肥胖患者更易出现低氧情况(P<0.05);同时,极低体质指数患者术后并发症如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 极低体质指数患者全麻肺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高,需加强术中和术后管理.
作者:项明方;姚达;方光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应用硫酸氨基葡萄糖钾片治疗慢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腰椎骨质退行性改变患者伴腰痛80例,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n=40)给予口服洛索洛芬钠片,60 mg,共2周;治疗组(n=40)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钾片(留普安片),1.5 g/日,共4周.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洛索洛芬钠组40例中,完全缓解患者有30例(75.0%),有效缓解8例(20.0%),无效2例(5.0%);留普安组40例中,完全缓解患者有24例(60.0%),有效缓解11例(27.5%),无效5例(12.5%),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相当.洛索洛芬钠组例出现不良反应8(8/40)例,占20.00%,留普安组40例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 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腰椎骨质退行性改变伴腰痛患者这种慢性腰痛有效,可作为辅助用药服用.
作者:冯志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LGR5与原发性肝癌侵袭转移过程中上皮间质转化(EMT)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SP法)分别检测20例原发性肝癌组织、20例癌旁组织及14例正常肝组织中LGR5、E?钙粘蛋白(E?CAD)及N?钙粘蛋白(N?CAD)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与原发性肝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①LGR5、E?CAD、N?CAD的表达:在20例肝癌组织中,LGR5、E?钙粘蛋白、N?钙粘蛋白的阳性表达分别为15例(75%)、7例(35%)及16例(80%).在20例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分别为11例(55%)、11例(55%)及10例(55%).在14例正常肝组织中,阳性表达分别为例4(29%)、11例(79%)及4例(29%).统计分析表明,LGR5在肝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及正常组织(Ρ<0.05).而E?钙粘蛋白在肝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则明显低于癌旁及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Ρ<0.05).同时,N?钙粘蛋白在肝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及正常组织(Ρ<0.05).②LGR5、E-钙粘蛋白、N-钙粘蛋白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例参数的关系:LGR5的表达与患者术前肝功能有关(Ρ<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TNM分期、分级、HBV、肝硬化、甲胎蛋白等无关(Ρ>0.05);E-CAD的表达与术前肝功能、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TNM分期、分级、HBV、肝硬化、甲胎蛋白等均无关(Ρ均>0.05);N-CAD的表达与患者的术前肝功能、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TNM分期、分级、HBV、肝硬化、甲胎蛋白等均无关(Ρ均>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中存在明显的上皮间质转化现象;LGR5与原发性肝癌侵袭转移过程中上皮间质转化有关,可能是通过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通路介导原发性肝癌的上皮间质转化.
作者:邹来宾;王健;吴佳勉;嵇腾飞;曹天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结肠腹膜内穿孔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26例结肠破裂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6例结肠破裂患者中,由于结肠肿瘤性穿孔9例、肠镜检查导致结肠穿孔6例、外伤性结肠穿孔2例、炎性肠病导致穿孔3例、粪性肠穿孔2例、自发性结肠穿孔2例、结肠憩室2例;以急性腹膜炎主要表现的患者为17例、以局限性腹膜炎者7例、以腹部炎性包块者2例;有慢性便秘病史17例、合并糖尿病、动脉硬化合并脑梗塞、冠心病、慢性咳嗽等内科基础病13例;术前摄腹部平片示膈下游离气体12例、通过泛影葡胺灌肠造影确诊4例、手术确诊10例;降结肠穿孔9例、乙状结肠穿孔6例、横结肠穿孔2例、升结肠穿孔8例、盲肠穿孔1例;腹腔穿刺阳性11例.术前误诊8例,包括误诊为上消化道穿孔6例,阑尾穿孔2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治愈21例,死亡5例.结论 结肠穿孔有时术前确诊不易,只要可疑且有手术指征,应及早手术.
作者:陈海生;李伟;张学峰;宋巍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术前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PTBD)对拟行手术治疗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56例,其中PTBD组32例,对照组为24例没有实施PTBD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有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PTBD组引流前后总胆红素分别为286±134 umol/L、153±96 umol/L,引流后胆红素比引流前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术中出血量、胆汁细菌感染率、术后并发症等差别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术前PTBD对于黄疸较严重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能有效的减轻黄疸,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办法,能有效改善肝功能,增强患者体质,增加手术耐受力.
作者:吴海丰;袁阳春;林嘉瑜;谢阗;罗育青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膀胱造瘘辅助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合并尿道狭窄的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1年5月~2016年4月本院诊治的438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其中有412例患者行经传统的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26例合并尿道狭窄患者中.26例合并有尿道狭窄中19例采用膀胱穿刺造瘘辅助下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除治疗除,另7例由于严重尿道狭窄未实施手术治疗.将19例采用膀胱穿刺造瘘辅助下前列腺电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另选择19例传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电切手术时间110.34±10.46 min,术中出血量80.34±6.12 mL,二者均高于传统的经尿道电切术,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切除前列腺组织、术后冲洗膀胱时间、术后膀胱残余尿量、前列腺症状评分方面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联合膀胱穿刺造瘘术治疗合并尿道狭窄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有所增加,但手术总体效果良好,并发症没有增加.
作者:杨少东;卢勇;郑长征;陈晓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超声刀在开放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中应用疗效,并观察术后患者创伤应激反应、血清钙离子水平及喉返神经(RLN)损伤情况.方法 以我院进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则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予以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40例)予以超声刀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手术情况,并检测两组术前、术后3 d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rocalcition,PCT)等术后创伤应激水平,监测喉返神经损伤程度及血钙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等手术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两组WBC、CRP、PCT等创伤应激指标较术前均显著升高,且对照组上升幅度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低血钙发生率42.5%,明显高于观察组20.0%,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暂时性RLNI 17.5%,明显高于观察组5.0%.结论 超声刀在开放性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中可有效降低术后创伤应激反应,减少钙代谢紊乱及喉返神经损伤,且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手术效果显著.
作者:黄进林;伍志辉;严伟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miRNA?135a(miR?135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20例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miR?135a的表达水平,并通过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miR?135a模拟物(miR?135a mimics)转染肝癌细胞株HepG2,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转染后细胞中miR?135a的表达水平;通过平板克隆实验和MTT法分别检测转染后细胞克隆形成率和存活率的变化,并对miR?135a调控相关靶细胞的基因表达水平进行检测,观察miR?135a在肝癌细胞维持正常功能中的作用.结果 通过对20例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miR?135a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miRNA?135a的表达在正常组织中相对更高,且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转染miR?135a mimics后HepG2细胞中miR?135a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而形成单克隆能力和细胞存活率均显著下降(P<0.05),同时转染组细胞中与miR?135a细胞调控相关靶基因FOS、PI3、Jak2、Stat3的mRNA表达量相较于NC组均显著降低(P<0.05),表明miR?135a表达提高后抑制细胞形成单克隆能力并降低存活率.结论 miR?135a在正常组织和肝癌组织中差异表达,同时当miR?135a表达提高时抑制肝癌细胞形成单克隆能力和降低细胞存活率,表明miR?135a可能通过一些相关靶基因直接或间接调控HepG2肝癌细胞的存活,在肝癌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起到作用,miR?135a可能成为临床治疗肝癌和预后的重要靶点.
作者:李文宏;曾宪成;王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6年5月我科收治的先天性胆管扩张症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患者根据Todani分型:Ⅰ型26例,Ⅳ型3例,Ⅴ型4例.有2例因病情危重分二期手术完成治疗,其余31例均一期手术完成治疗.结论 上腹部MR+MRCP具有高的诊断率,应作为临床检查诊断首选;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治疗应结合Todani分型,病人的整体情况及病情缓急等决定的治疗方式,术中应结合MRCP或胆道造影尽可能完整切除囊性扩张的胆管.
作者:杨永光;刘丽娟;鲁才杰;张谷裕;谭小宇;陈念平;李明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抗依托咪酯致甲状腺手术全麻苏醒期患者肌阵挛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择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20~44岁,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 mg·kg-1、芬太尼0.003 mg·kg-1、依托咪酯0.3 mg·kg-1全麻诱导插管,随后持续泵注依托咪酯8μg·kg-1min-1和瑞芬太尼0.2μg·kg-1min-1作麻醉维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分别静注右美托咪定4μg·kg-1·h-1(4μg·mL-1),而对照组给予等量(1 mL/kg·h)生理盐水;记录诱导前(T1)、气管插管后(T2)、手术完毕(T3)、清醒拔管后(T4)的体温、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苏醒后肌阵挛的发生情况,并记录肌阵挛的严重程度;记录术中追加七氟醚用量以及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2~T4各时点两组的HR与MA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躁动及术后寒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46及0.023);观察组分别有2例在诱导期及苏醒期出现肌阵挛,而对照组为9例及8例,两组例数构成有统计学差异(P=0.021及0.039));在程度的比较方面,观察组苏醒期出现肌阵挛的2例分别为1及2级,无3级阵挛;而对照组以3及2级阵挛为主,两组构成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3),但两组肌阵挛所致的严重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154).观察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有明显的缩短(所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有效对抗依托咪酯致甲状腺手术全麻苏醒期肌阵挛的发生,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可缩短苏醒、拔管、定向力恢复时间,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关宏锐;刘历威;梁少英;杨莉;马志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在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我院2012年8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纵隔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8例患者采用单操作孔手术为单孔组,另60例患者采用双操作孔手术为双孔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结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置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无差异,P>0.05;而单孔组胸腔引流量、出血量以及疼痛程度均优于双孔组,P<0.05.单孔组、双孔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25%、13.33%,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安全可行.
作者:朱乐伟;杨劼;古卫权;杨胜利;叶俊;王飞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