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林启谋;周毅
目的 探讨Ⅱ期原位皮瓣尿道成型术治疗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的临床疗效,提高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的手术治疗水平.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26例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患者采取Ⅰ期阴茎伸直,包皮行阴茎腹侧皮瓣转移,6个月后行Ⅱ期原位皮瓣尿道成型术治疗尿道下裂.结果 26例患者中2例出现尿道狭窄,经规律尿道扩张后排尿症状改善;1例出现吻合口尿瘘,6个月后修补成功;所有病例均随访2~3年,排尿通畅,疗效满意.结论 原位皮瓣尿道成形,保证了成形尿道血供,降低了吻合口张力,具有损伤小,术后水肿轻,尿瘘、尿道狭窄发生率较低等优点,可有效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游万祥;王蔚;钱琦;王政强;吴广;高方军;冉光波;华叶龙;覃智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医用胶水在腰椎后路手术切口处理中的疗效.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200例腰椎后路手术病人等分为4组,实验组(A组)手术切口应用医用胶水进行粘合,与另外150例(等分为3组,B组、C组、D组)分别使用传统丝线缝合、金属皮肤钉及可吸收缝线皮内缝合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应用医用胶水可获得更加平整、美观的愈合效果,但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增加,实验组感染病例均发生于体质肥胖的老年女性患者,经过负压吸引及清创缝合后感染可疤痕愈合;对照组内比较切口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别,美观程度方面,可吸收缝线组较好,金属皮肤钉组次之,传统丝线组较差.结论 使用医用胶水对腰椎后路手术切口进行粘合可获得更加平整、美观的愈合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无需拆线,病人满意度提高,但应严格掌握适应症,体质肥胖的老年女性患者不宜使用.
作者:任明亮;李辉;刘鹄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肺癌根治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 90例ASAⅡ~Ⅲ级肺癌根治术患者,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A组:舒芬太尼+低剂量右美托咪定(0.06μg?kg-1?h-1),B组:舒芬太尼+中剂量右美托咪定(0.08μg?kg-1?h-1),C组:舒芬太尼+高剂量右美托咪定(0.1μg?kg-1?h-1),舒芬太尼用量均为:0.04μg?kg-1?h-1.观察并记录PCIA后4 h(T1)、8 h(T2)、12 h(T3)、16 h(T4)、24 h(T5)、48 h(T6)的VAS评分与Ramesay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和镇静过度等发生情况,并比较各组血压、心率、呼吸变化PCA按压次数及镇痛满意度.结果 与A组比较,B组、C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和心率在术后各个时间点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和心率在术后各个时间点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呼吸在术后各个时间点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4分,A组高,由高到低依次为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外T6时间点Ramsay评分,均为A组低,三组由低到高依次为A、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PCIA按压总次数以及有效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的不良反应分别为5例、1例和8例,A组与C组发生的例数较多,但三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满意度上,B组满意率明显高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舒芬太尼(0.04μg?kg-1?h-1)联合中剂量右美托咪定(0.08μg?kg-1?h-1)进行肺癌根治术后静脉自控镇痛,能产生良好的镇痛、镇静作用,且能够减少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
作者:李泉;邵兵;秦廷英;刘卫华;张耀之;胡宁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银离子敷料结合负压引流技术在糖尿病足溃疡中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的患者共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清创术+凡士林纱布,观察组采用银离子敷料+负压引流技术,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换药次数、住院时间、术后VAS疼痛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新鲜肉芽组织出现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6.74±1.86 vs 10.55±1.73)d、(33.04±5.82 vs 42.29±4.77)d、(8.87±2.85 vs 20.29±3.06)次、(15.38±5.51 vs 22.08±4.85)d],而创面缩小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48.83±7.37 vs 34.49±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2.71±1.39 vs 5.44±1.58)分、(4.13±1.44 vs 5.51±1.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71±1.39 vs 4.13±1.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91%vs 6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离子敷料结合负压引流技术可有效治愈糖尿病足溃疡,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红梅;金文胜;符启锐;郭燕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G0S2(G0S2G0/G1 switch 2)基因与胶质瘤预后及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GSE33331芯片进行分析得出差异性表达的基因G0S2,并使用DAVID、TCGA数据库(The Cancer Genome Atlas)对该基因进行GO(Gene Ontology)分析及生存分析,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研究G0S2与胶质瘤级别的相关性.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提示G0S2是芯片中表达差异第3显著的基因(logFC=-2.53672,P<0.001),该基因参与肿瘤的脂质、分子等代谢过程,高表达该基因的胶质瘤患者生存时间显著下降(Chisq=150,P<0.001).此外通过40例胶质瘤的qPCR结果 证实G0S2在高级别与低级别胶质瘤中差异表达(t=3.168,P=0.003).结论 G0S2基因表达水平与胶质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相关.
作者:谢琳;李凯舒;刘安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微波联合中西药结合治疗肛门尖锐湿疣(CA)的效果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肛门CA患者62例,随机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微波联合中西医结合治疗(白介素Ⅱ皮下注射+中药外用),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联合抗病毒药(白介素Ⅱ皮下注射)治疗;通过DLQI评分进行观察CA患者在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效果和影响因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DLQI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各自间在治疗前后DLQI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DLQI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微波治疗配合中西药结合治疗肛门CA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勇;刘水萍;钟剑涛;姚进旺;邓群;黄伟香;杨柳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应用PPDO线雕面部提升术治疗面部皮肤松弛、皱纹等的疗效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收集我科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28例施行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本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常规护理、皮肤护理、心理疏导、健康宣教以及术后随访,总结应用PPDO线雕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结果 本组病例均手术成功,无发生严重并发症,患者对手术效果基本满意,心理状态平稳.结论 通过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有助于预防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满意度.
作者:张婷;饶向婷;潘晓康;吴碧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自发性气胸采用单孔胸腔镜手术联合中心静脉导管引流与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于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施行单孔胸腔镜联合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或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患者,分为单孔导引组(n=21)和单操作孔组(n=45),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单孔导引组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术后疼痛与单操作孔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复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均安全、有效.单孔胸腔镜手术联合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法创伤小、疼痛轻.
作者:朱乐伟;杨劼;古卫权;杨胜利;叶俊;王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是儿童骨科常见的髋部疾患,早期诊断意义重大.先前,DDH的诊断主要依靠体格检查、骨盆平片.但因体格检查对DDH的检出率不高,小婴儿髋关节有大量对X线不显影的软骨成分,X线检查也不易判断,造成大量新生儿、婴幼儿被漏诊或误诊.近年来,这方面的工作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的重视,髋关节超声检查的广泛应用显著提高了DDH的早期诊断率,近MRI在DDH诊断的研究和应用也逐渐展开.综述体格检查,X线、CT、MRI、超声等影像检查在DDH早期诊断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价值.
作者:李黔春;江中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合并腹膜后的巨大肿物临床罕见,同时腹膜后巨大肿物局部区域伴有低级别恶性神经鞘瘤的病例更鲜有报道.本文报道一例腹膜后巨大肿物的NF-1病例,患者全身见多发的皮下结节,入院后腹部CT报告提示右侧腹膜后下腔静脉后肿块,胸壁、腹壁、背部皮肤及皮下多发结节,考虑神经皮肤综合征(如神经纤维瘤病I型).终手术证实腹膜后巨大肿物为神经纤维瘤并伴有局部区域的恶变.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恢复良好.
作者:李松青;董高宏;张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肿瘤抑制因子N-myc下游调节基因2(NDRG2)于结肠癌细胞葡萄糖代谢调节,并通过调控糖酵解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 稳定转染NDRG2于结肠癌细胞HCT116,乳酸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1×106)乳酸代谢的水平;葡萄糖试剂盒检测通过细胞(1×106)消耗培养基葡萄糖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HCT116细胞(1×106)糖酵解中丙酮酸激酶(PKM)、乳酸脱氢酶(LDHA)、己糖激酶(HK)表达水平,划痕实验检测肿瘤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转染NDRG2后,HCT116细胞生成乳酸量少于对照组38.2±3.4 mmol/mL比62.1±4.8 mmol/mL,P<0.05),培养基剩余葡萄糖量则多于对照组(137±3.6 mmol/mL比88.2±2.2 mmol/mL,P<0.05).Western blot检测NDRG2转染的HCT116细胞显示PKM、LDHA、HK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HCT116细胞.划痕实验证实,抑制结肠癌细胞糖酵解后能够抑制其增殖作用.结论 NDRG2作为肿瘤抑制基因,通过抑制糖酵解关键酶生成,抑制肿瘤细胞糖酵解,进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作者:施景龙;林显敢;蓝球生;许鹤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不同临床特点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探讨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的应用指征及手术范围.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病历及病理资料.分析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是否为多灶癌、肿瘤是否累及被膜等因素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的关系.所有病例均行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并将患侧中央区标本送冰冻及石蜡病理检查,后再行对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观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患侧中央区淋巴结冰冻与石蜡病理检查符合情况.结果 本组病例男性18例,女性75例;平均年龄41±13.9岁.T165例,T218例,T310例,T40例;单侧多灶癌8例;肿瘤突破甲状腺包膜9例.本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46.2%(43/93),18.2%(17/93)为双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性别、肿瘤位置、年龄、肿瘤直径、T分期等因素与CLN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侧中央区淋巴结冰冻病理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6.0%、100%、93.5%.结论 对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应常规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冰冻检查能准确预测患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状态;术中应常规行冰冻切片检查,如患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时,建议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作者:李勇;林启谋;周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超前镇痛干预对腹部手术全麻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开腹胃肠部手术、麻醉时间超过3小时的患者40例,分为四组,全凭静脉麻醉组(TIVA组)10例与全凭静脉麻醉+超前镇痛干预组(TIVA干预组)10例;静吸复合麻醉组(CIIA组)10例与静吸复合麻醉+超前镇痛干预组(CIIA干预组)10例.术前1天、术后1天、术后7天对所有患者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连线测验量表(TMT)、简易视觉记忆量表(BVMT)、霍普金斯词语学习量表(HVLT)进行认知功能的评分,并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含量,对所有患者术后24小时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比较四组患者认知功能、CRP与IL-6含量、VAS评分的差异.结果 TIVA、CIIA、CIIA干预三组患者术后1天MMSE、BVMT、HVLT评分下降明显(P<0.05):MMSE、BVMT评分下降多的是CIIA组;HVLT-T评分下降多的是CIIA与CIIA干预组;术后7天TIVA组患者HVLT-R评分恢复到术前1天水平,CIIA组患者HVLT-R评分虽较术后1天有所改善但仍低于术前1天水平(P<0.05);术后7天CIIA、CIIA干预两组患者HVLT-T评仍低于术前1天水平(P<0.05).TIVA干预与CIIA干预两组术后24小时VAS评分明显低于TIVA与CIIA组(P<0.05).TIVA干预、CIIA干预两组术后1天CRP、IL-6含量的总体均数明显低于TIVA、CIIA两组(P<0.05).结论 七氟醚在术后短时间POCD发生中占主导地位;而NASIDs类药物帕瑞昔布钠和局部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对于POCD的影响有局限性,在全凭静脉麻醉患者应用则有积极作用,对于持续吸入3小时以上七氟醚的静吸复合麻醉患者作用不明显.
作者:项明方;杨韩;张粒子;刘志恒;杨新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应用正念减压疗法对住院护士职业压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60名住院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人.对干预组实施正念减压疗法,对照组每周定期集会,但不进行任何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对2组护士进行职业压力评价.结果 4周后干预组护士情感耗竭、去人格化的态度评分下降,个人成就感评分升高,护士职业压力的检出率明显降低.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正念减压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住院护士职业压力.
作者:李潇;周梅香;曾雄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CLCVP)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行择期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50例,分为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组和常规中心静脉压(NCVP)组,各25例,CLCVP组术中应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维持CVP在3~5 cmH2O,保持SAP≥90 mmHg,NCVP组采用常规腹腔镜手术,维持CVP在6~12 cmH2O;观察两组患者切肝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平均输血量、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肝肾功能、有无气体栓塞发生.结果 手术指标:CLCVP组切肝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输血量明显低于NCV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均无具有临床意义的气体栓塞发生.肝肾功能:两组患者术后第1 d ALT、AST、TB水平明显升高,之后逐渐下降,至术后第5d时接近术前水平;相同时间点CLCVP组ALT、AST、TB水平低于NCV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术后第1d明显下降,之后轻度升高,相同时间点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UN、Scr水平术前、术后相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UN、Scr变化趋势为术后第1 d轻度升高,之后逐渐下降.血流动力学指标:术中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CVP组脑电双频指数(BIS)在切肝开始5 min和切肝结束时与NCVP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CLCVP)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能够减少出血量、缩短切肝时间,促进术后肝功能恢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岳农;罗荣;邓靖单;张伟强;林伟雄;曾志文;徐继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方法 及结局.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35例左半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患者,术中采取肠道充分灌洗处理,均行一期吻合术.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未发生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吻合口漏1例(2.9%),经通畅引流、冲洗、加强营养等治疗后痊愈出院.左半结肠癌伴急性梗阻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4.5(9~24)天,3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或液化(8.6%),经换药等处理后愈合.发生肺部感染4例(11.4%),经抗感染治疗痊愈.结论 左半结肠癌合并急肠梗阻进行术中结肠灌洗并行Ⅰ期肠切除吻合是可行的.
作者:王道笃;何永越;万德炎;石一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在结肠癌细胞株中P53基因突变对KLF5基因功能及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常见结肠癌细胞株的筛选,选取P53野生型及KLF5基因蛋白表达相对较低的细胞株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质粒构建过表达载体转染目的细胞,运用PCR及Western blot技术进行验证,再用细胞迁移、侵袭、增殖实验观察结肠癌细胞株中P53突变与否对KLF5基因功能及表达的影响.结果 通过应用Western blot技术对常见的7株结肠癌细胞株中KLF5基因蛋白表达以及应用Sanger测序对细胞株中P53突变情况的筛选,选取结肠癌细胞株RKO作为研究对象,在成功构建P53R175H过表达载体及KLF5干扰和过表达载体,并转染到RKO细胞株中,并行Western-blot验证后,运用细胞迁移、侵袭及增殖实验,发现在没有P53R175H突变的RKO结肠癌细胞株中,KLF5的过表达能抑制细胞的迁移、侵袭及增殖的能力,而敲除KLF5的表达后,可以发现细胞的迁移、侵袭及增殖能力明显增加;而在P53R175H突变后的结肠癌细胞株RKO中,KLF5的过表达则会导致RKO的迁移、侵袭及增殖能力明显增强,而敲除KLF5的表达后迁移、侵袭及增殖能力下降.同时也发现RKO细胞中P53的突变会导致KLF5的表达水平的下降.结论 在高表达P53突变的结肠癌细胞株RKO中,KLF5的蛋白表达水平下降,而且其基因功能则从抑癌向促癌方向转换.
作者:曹杰智;赖东明;伍衡;褚忠华;曾育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分析左旋甲状腺素抑制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女性患者术后的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至2014年江门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一区接受甲状腺双侧腺叶全切或近全切手术,并于术后接受左旋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的DTC成年女性患者共46例,按照年龄、体重指数(BMI)、绝经状态、初始TSH目标及随访年限内平均TSH水平分组比较术前、术后1年及术后3年的腰椎(L1~L4)及股骨近端骨密度(T值).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显示年龄(P<0.001)、绝经状态(P<0.001)以及初始TSH目标分组(P<0.05)的患者T值在组间的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多因素分析提示初始TSH目标分组(P<0.001)以及平均TSH水平分组(P<0.001)与时间因素存在交互作用,说明时间因素的作用随TSH的变化而变化.结论 绝经后的高龄女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在长期L-T4抑制治疗过程中,无论其初始TSH目标以及平均TSH水平高低,均应接受抗骨质疏松的初级预防;对于初始TSH抑制目标较低(TSH≤0.1 mIU/L)的女性患者,无论其年龄大小及绝经状况,同样应接受抗骨质疏松的初级预防治疗.
作者:周毅;林启谋;黄文俊;李勇;袁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β受体阻滞剂联合七氟醚对嗜铬细胞瘤术中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回顾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3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及手术资料,分析其术前准备、美托洛尔联合七氟醚治疗术均于中高血压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患者转归,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患者术前确诊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予酚苄明术前准备后,择期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行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术中在游离肾上腺腺瘤期间,血压分别骤升至170/110 mmHg、160/90 mmHg及160/90 mmHg,在加深麻醉深度的同时予美托洛尔分次静脉推注后,血压可逐渐下降至基础水平,无反跳现象.患者无明显术后低血压,术后6~8天出院.结论 嗜铬细胞瘤术中高血压,在加深麻醉的同时或可考虑联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降压,但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仍需日后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作者:李礼;曾剑锋;刘春姣;杨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前列腺剜除术(PKEP)与经尿道等离子双极前列腺电切术(PKRP)治疗体积>60 mL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检索国内外各大常用数据库中比较PKEP与PKRP治疗体积>60 mL BPH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检索日期为2012年1月1日至2017年3月2日,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与PKRP相比,PKEP的前列腺切除质量较多{WMD=15.29,95%CI(9.18,21.40),P<0.001},手术时间较短{WMD=-17.44,95%CI(-28.69,-6.19),P=0.002},留置导尿管时间较短{WMD=-26.51,95%CI(-36.49,-16.54),P<0.001},术中出血量较少{WMD=-77.82,95%CI(-120.90,-34.74),P<0.001},住院天数较少及术后大尿流率较大,但后两者敏感性较低.PKEP与PKR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比较PKEP与PKRP治疗体积>60 mL BPH,PKEP切除前列腺增生腺体更完全,所需手术时间短,留置导尿管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少,较PKRP安全有效,但由于原始研究质量较低,后期仍需大量高质量、大样本RCT验证后方可进一步临床推广.
作者:袁耀基;廖剑锋;梁健;苏郑明;李逊;徐桂彬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