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华;徐小犁
目的 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肠镜诊疗患者护理中,评价其对患者心理活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肠镜诊疗的76例患者,分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常规组行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患者舒适度和肠镜操作完成时间情况.结果 综合护理组肠道清洁度和患者舒适度数据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组首次排便<60 min所占比例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肠道准备<4 h前者所占比例远远优于后者(P<0.05).结论 对于行肠镜诊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保证患者肠道清洁度和舒适度,还可缩短肠道准备时间.
作者:涂路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二孔法小儿肠套叠整复术的可行性及手术经验.方法 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32例空气灌肠复位失败或复位成功后复发的肠套叠患儿行腹腔镜二孔法肠套叠整复术,回顾患儿临床资料,对比二孔法复位成功和中转开腹复位两组患儿的年龄、起病时间、套叠类型、套头长度、合并病变等资料,分析影响腹腔镜下复位成功率的因素.结果 32例患儿中24例应用腹腔镜二孔法肠套叠整复术复位成功,成功率75%,包括3例复发性肠套叠患儿.腹腔镜探查发现其中2例合并梅克尔憩室.其余8例需扩大脐部伤口中转开腹复位,中转手术原因包括:肠管穿孔或坏死后套叠肠管粘连4例、回肠息肉套头内嵌顿1例、套头过长3例.中转患儿的套头长度和合并病变占比明显长于腔镜复位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患儿年龄、起病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二孔法肠套叠整复术具有手术微创、成功率高的优点,掌握好适应症后可成为空气灌肠复位失败的非重症患儿和复发性肠套叠患儿优先选择的手术方法;套头长度和合并病变可能是影响二孔法复位成功率的因素.
作者:张庆峰;姚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提睾肌在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对大鼠生精功能的保护意义.方法 选择成年SD大鼠建立实验动物模型,分正常对照组(NC组)、假手术组(Sham组)、手术组,手术组又分为OP1组和OP2组,前者保留提睾肌的完整性后者完全切断提睾肌.于术后90天分别将各组大鼠术侧睾丸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级生精细胞数量变化.结果 OP1组生精过程轻度异常,生发上皮紊乱,生精细胞层数减少,可见大量的精子细胞和精子,各级生精细胞与Sham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P2组大鼠睾丸呈退行性变化,生发上皮紊乱,生精细胞层数减少,单倍体细胞及二倍体细胞数量减少,与OP1组及Sham组比较P<0.05.结论 提睾肌对雄性大鼠的生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男性腹股沟疝患者行无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时,应尽可能保护提睾肌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作者:王振龙;陈明;李称才;陈博艺;罗晓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暴露技巧与保护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白云区中医医院于2011年6月至2015年5月间施行的93例腔镜甲状腺手术病例资料,根据不同诊断分别进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加峡部切除术或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中采用气管食管沟、甲状腺下动脉及甲状软骨下角三个径路暴露喉返神经,总结显露成功率及观察手术并发症.结果 本组全部病例均成功显露喉返神经,共计117例次,其中左侧喉返神经32例次,右侧喉返神经37例次,双侧喉返神经合计48例次,其中经气管食管沟径路显露喉返神经57例,占48.71%;经甲状腺下动脉径路显露48例,占41.03%;其余12例经甲状软骨下角径路显露,占10.26%.术后并发喉返神经暂时性麻痹3例,无喉返神经永久性损伤病例.结论 腔镜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需掌握正确的解剖入路和技巧,遵循主动显露、严格保护的原则.
作者:曹杰智;麦伟锦;苏刚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缝线固定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腹腔镜直肠缝线固定术治疗的36例完全性直肠脱垂病例进行观察,并与同期采用腹腔镜直肠补片固定术治疗的16例同病种病例进行对照.结果 采用直肠缝线固定术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直肠补片固定术(110±13 min vs 120±9 min,P<0.05),而且住院费用也较低(16227±845元vs 19143±1163元,P<0.05).两组在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平均术后住院时间方面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均无术后早期并发症.中位随访时间26个月,两组患者在术后1月和术后1年的直肠脱垂复发率、Wexner便秘评分、胃肠生活质量指标GIQLI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直肠缝线固定术对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而近期和远期随访均具有满意的效果.
作者:余思;邓建中;计勇;林义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肝癌患者外周血中CD45RO+记忆T细胞(memory T cells,Tm)表面标志CD45RO、CD62L和CCR7的表达,以了解CD45RO+CD62L+CCR7+T细胞(中央型记忆T细胞,central memory T cells,TCM)和CD45RO+CD62L-CCR7-T细胞(效应型记忆T细胞,effector memory T cells,TEM)亚群在肝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分布特点.方法 获取正常人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28例和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的初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乙肝对照组)28例以及同期患有乙肝的肝癌患者(乙肝肝癌组)30例的外周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多色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polychromatic flow cytometry,PFC)检测外周血PBMC中记忆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CD3、CD4、CD8、CD45RO、CD62L、CCR7的表达情况.结果 乙肝肝癌组外周血PBMC中,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分别占外周血PBMC的比例显著高于乙肝对照组(28.15±12.32 VS 11.56±5.78,29.33±15.54 VS 13.11±6.64)(P<0.001,P=0.019);而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乙肝肝癌组外周血PBMC的T淋巴细胞中CD4+TEM占CD4+T记忆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高于乙肝对照组、正常对照组(93.78±5.63 VS 75.82±19.74,93.78±5.63 VS 68.25±15.65) (P=0.001,P=0.018),而CD4+TCM则显著低于乙肝对照组、正常对照组(0.55±1.02 VS 4.87±6.28,0.55±1.02VS 4.16±3.49)(P均小于<0.001).三组的CD4+TEM记忆细胞占外周血PBMC中CD4+T记忆淋巴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CD4+TCM记忆细胞占外周血PBMC中CD4+T记忆淋巴细胞的比例(91.78±5.63 VS 0.55±1.02,75.82±19.74 VS 4.87±6.28,68.25±15.65 VS 4.16±3.49)(P值均小于0.001).乙肝肝癌组外周血PBMC的T淋巴细胞中CD8+TEM和CD8+TCM占CD8+T记忆淋巴细胞比例与乙肝对照组、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意义.三组的CD8+TEM记忆细胞占外周血PBMC中CD8+T记忆淋巴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CD8+TCM记忆细胞占外周血PBMC中CD8+T记忆淋巴细胞的比例(80.12±13.56 VS 3.25±2.47,79.21±11.34 VS 4.44±7.19,73.33±16.88 VS 2.66±3.10)(P值均小于0.001).结论 在乙肝肝癌组、乙肝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中,无论是CD4+T记忆淋巴细胞,还是CD8+T记忆淋巴细胞,均以TEM占绝大多数,而TCM比例很小.乙肝肝癌组中,CD4+TEM显著高于乙肝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CD4+TCM显著低于乙肝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而CD8+TEM和CD8+TCM则与乙肝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
作者:王礼东;袁晓东;骆必伟;谢勇;田佩凯;欧希;林泽伟;刘晓平;刘吉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位于2.5~10 ng/mL和10.1~20.0 ng/mL患者前列腺癌诊断的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地区两家医院中PSA在2.5~20.0 ng/mL之间,行经直肠前列腺体积测量并行前列腺穿刺的461名患者临床资料,入选者分为PSA 2.5~10.0 ng/mL和PSA10.1~20.0 ng/mL两组,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法评价PSAD与PSA在预测前列腺癌的诊断效力.结果 PSA 2.5~10.0 ng/mL和PSA 10.1~20.0 ng/ml两组的曲线下面积比较,PSAD均高于PSA.在PSA 2.5~10.0 ng/mL组,PSAD预测前列腺癌的佳临界点为0.15 ng·mL-1 ·mL-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4.4%和64.6%;在PSA10.1~20.0 ng/mL组,PSAD预测前列腺癌的佳临界点为0.33 ng· mL-1· mL-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0.3%和82.7%.结论 对于PSA2.5~10.0 ng/mL和10.1~20.0 ng/mL的中国男性,PSAD是一种更优的前列腺癌预测指标.
作者:韦兴华;林煜荣;杨文俊;谢克基;汤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先天性肾积水小儿行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后肾盂内压力的恢复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单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行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的患儿.术中放置肾造瘘管.手术后14天内,每天测量肾盂内压力、膀胱内压力、患侧尿量.结果 术后第一天,患侧肾盂内压力即降低至和膀胱内压力无明显差异.术后7天左右,肾盂内压力短暂升高,之后再次降低并保持稳定.患肾尿量于术后7天左右短暂性增多.结论 术后7天左右,吻合口存在“功能性”梗阻.肾造瘘管或者输尿管支架管至少应该放置1周.
作者:邓高燕;孙俊杰;莫家骢;邓志坚;汪凤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术后疲劳综合征(POFS)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因其评估方法的缺乏,严重阻碍了研究进展.本文就目前国内外术后疲劳综合征研究,旨在探讨一种公认能动态评估术后疲劳综和征的方法,综述其研究进展,生化指标主要用比较术后疲劳综合征的不同水平,不作为诊断指标;心理学的调查量表或问卷主要用来辅助诊断.总之,POFS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尚没有很好的评估不方法,多种评估手段互补使用是值得推荐的.
作者:陈红燕;庞凤舜;秦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腋前线单切口腔镜辅助乳腺手术切除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患者行经腋前线单切口腔镜辅助乳腺手术切除肿瘤,对照组35例患者经乳晕切口行常规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的手术相关参数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均无皮肤淤斑及皮下积液等并发症.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切口至病灶远端的距离、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上比较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并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中切口至病灶远端的距离≤8.0 cm的患者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上均小于切口至病灶远端的距离>8.0 cm患者,P<0.05,其他各项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经腋前线单切口腔镜辅助乳腺手术切除肿瘤相较于常规乳腺肿瘤切除术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但采用距病灶过长的通道可能增加损伤.
作者:刘远坤;胡增青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患者男性,56岁,12年前患者无意中摸到腹部脐左旁有一肿块,大小约3 cm×3 cm,触摸无疼痛,平日无不适感,正常生活和工作,从无求医和治疗.近年来肿块逐渐长大,对活动有影响,患者于2015-05-07入院.查体:腹部膨隆,延及全腹,除左腹部外侧1/3触诊较软并可闻及肠鸣音外,从剑突到耻骨联合的其余腹部触诊肿物较硬,表面不光滑,叩诊实音,触诊无疼痛,无其它阳性发现.实验室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97 U/L、r-谷氨酸转肽酶122 U/L、C反应蛋白71.71、其余正常.
作者:王弋平;王海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胸膜纤维化是结核性胸膜炎疾病进展中一个重要的病理改变.目前大多数研究集中于抗结核药物治疗和胸膜纤维板剥脱手术,对于结核性胸膜纤维化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但实际上,胸膜纤维化对该疾病的预后更具有指导意义.已有研究发现,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与结核性胸膜纤维化的关系密切,本文就TGF-β在结核性胸膜纤维化中的作用予以综述,以进一步提高对结核性胸膜纤维化的理论认识.
作者:姜友定;高健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双侧与单侧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32例骨质疏松性单节段椎体压缩性骨折进行PKP,其中单侧入路16例,双侧入路16例.观察2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脊柱后凸Cobb角、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的差异.结果 单侧入路组与双侧入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0.1±10.0 rain、55.3±12.6 rai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0,P<0.001).术后随访6个月,未发生骨水泥侧漏至椎体两侧、椎间盘、椎管、椎体周围静脉丛,未出现患者神经症状加重、瘫痪等临床并发症.术后6个月,单侧入路组脊柱后凸Cobb角为4.8±0.5°、显著小于双侧组8.3±0.8°(t=-14.840,P<0.001),且分别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侧入路组与双侧入路组VAS评分分别为2.2±0.3分、2.4±0.3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t=-1.886,P--0.069),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单侧入路组与双侧入路组ADL评分分别为87.6±2.7分、88.0±3.8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t=-0.343,P=0.734).术后6个月,单侧组与双侧组椎体中部高度分别为17.6±1.5 mm、8.0±1.7 mm,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706,P=0.486).结论 单侧与双侧入路PK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具有快速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矫正脊柱后凸畸形等优点;双侧入路在维持矫正椎体后凸畸形方面更有优势,但单侧入路手术时间短,操作过程简单,手术费用少.
作者:林奇生;王一民;何琼芳;张宏波;李中檀;罗福昌;黄醒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思维模式教学法在促进外科临床思维中的实际效果.方法 将来我院外科见习医学生98人通过随机分组分为思维模式教学组和传统式教学组,分别采取相应的教学查房方式,通过综合考试和病历书写评分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思维教学组的见习生在综合考试成绩、病历收集和书写等方面均优于传统式教学组,而见习生对教学方式的评估方面,思维模式教学法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 思维模式教学法有助于提升外科临床思维,其应用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值得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
作者:赵广峰;朱易凡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盐酸羟考酮注射液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内镜下套扎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48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拟行内镜下套扎治疗的患者,分为羟考酮注射液复合丙白酚组(A组)和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B组),每组24例.A组静脉注射羟考酮注射液0.1 mg/kg,丙泊酚2 mg/kg诱导,后以丙泊酚4~7 mg· kg-1·h-1维持;B组注射舒芬太尼1 μg/kg,丙泊酚2 mg/kg诱导,后以丙泊酚4~7 mg· kg-1· h-1维持.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和麻醉深度(BIS);记录呛咳、体动次数、丙泊酚总用量、呼吸抑制及术后30 min疼痛评分.结果 两组各时间段MAP、HR、RR及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呛咳、体动、呼吸抑制发生的总例数少于B组(P<0.05),同时,A组中丙泊酚用量及术后30 min疼痛评分的概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丙泊酚麻醉下行内镜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套扎,对循环和呼吸系统影响小,不良反应较少,镇痛作用持久,麻醉效果好.
作者:刘玉明;姚志雄;叶孝银;吴冰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改良单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斜疝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06年2月~2010年10月,对77例小儿腹股沟斜疝采用改良单孔法腹腔镜手术,经脐部置入3 mm或5 mm腹腔镜监视腹腔,在体外使用普通开放手术针持夹持大圆针,在缺损内环口体表刺入并带入4号丝线,在腹膜外环形高位缝扎内环口.结果 77例均手术成功.术中发现并同时处理对侧隐匿性斜疝22例(31.4%).平均手术时间48例单侧疝13 min(7~19 min),29例双侧疝21 min(14~31 min).术后住院时间平均48 h(26~52 h),未发现有脐戳孔疝、戳口处血肿、腹膜外气肿、阴囊血肿等并发症.35例获得随访6~36月,平均22.6月,无并发症及复发病例.结论 改良单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斜疝安全、可靠,创伤少,效果好,容易学习掌握.
作者:江华宇;李炳根;莫宇轩;聂向阳;龚独辉;彭永辉;谢志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可切除的局部晚期结肠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入组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100例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结肠腺癌患者(T3/T4或N+),随机分为新辅助化疗组(研究组)及手术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手术、化疗并发症情况.结果 随访至2015年12月,研究组有2例失访,平均随访时间35.2个月;对照组3例失访,平均随访时间27.7个月.两组患者入院时临床T、N分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经新辅助化疗后T、N分期降期明显,PR38例(76%),SD11例(22%),PD1例(2%),新辅助化疗期间无3°以上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常见的1°~2°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21例/42%)、粒细胞降低(4例/8%)及血小板降低(2例/4%).术后T分期、N分期、阳性淋巴结数及TNM分期均较对照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吻合口瘘发生率及腹腔感染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平均随访31.5个月后(6~68个月),两组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DFS)分别为44.9%及33.6%(P=0.041).5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51.0%及41.6%(P=0.033).DFS及O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局部晚期可切除的结肠腺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庄业忠;林佳锐;黄棉生;王伟峰;许慕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评估进展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腹腔低渗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HIPE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65例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HIPEC联合静脉化疗组(研究组,n=30)及单纯静脉化疗组(对照组,n=35).根治性切除术后,研究组行HIPEC并FOLFOX6方案静脉化疗.对照组则行单纯FOLFOX6化疗方案静脉化疗,对其临床效果与预后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KPS评分升高率53.33%,对照组升高率40.00%,两组KPS升高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为可逆性,停药后好转.研究组术后3d以内的低蛋白血症发生率为20.0%,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也无明显增加,两组均无发生严重并发症.研究组腹腔局部复发率(x2=18.056,x2=10.187,所有P<0.05)和肝转移率(14.29% VS 34.38%)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IPEC联合静脉化疗组的复发和肝转移率呈下降改变.研究组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7.3%、71.8%、50.9%;对照组分别为96.7%、60.3%、39.2%,两组术后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3、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展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HIPEC联合静脉化疗安全有效,患者3、5年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获益,是分期较晚的结直肠癌较为有效的辅助治疗方式.
作者:周军;韩渊;孙国辉;宋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B细胞特异性莫洛氏鼠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Bmi-1)过表达对人正常胰腺上皮细胞株hTERT-HPNE恶性转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逆转录病毒介导转染方法将携带原癌基因Bmi-1的质粒或空质粒稳定转染hTERT-HPNE,通过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在mRNA及蛋白水平鉴定转染效果.采用MTS法、Traswell小室法、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稳定转染Bmi-1对hTERT-HPNE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软琼脂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 Real-timePCR及Western blot结果均表明成功建立稳定转染Bmi-1基因的hTERT-HPNE细胞株.过表达Bmi-1基因使hTERT-HPNE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软琼脂克隆形成能力明显增高.结论 在细胞水平过表达Bmi-1基因恶性转化hTERT-HPNE细胞.
作者:邓辉;尹湘;陈浩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肥胖急性阑尾炎患者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成人肥胖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经脐单孔组患者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传统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ASA(手术危险程度)分级、阑尾炎类型、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患者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ASA(手术危险程度)分级、阑尾炎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进食流质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组较及对照组术后美容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58(9~10),8.60(8~9),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分别为2.8(1~5),3.3(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组有1例中转.结论 肥胖急性阑尾炎患者行单孔腹腔镜手术安全、可行,并可获得较好术后美容满意度评分.
作者:曹金鹏;计勇;彭翔;邓建中;周永辉;程龙庆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