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本刊对参考文献撰写的新要求

关键词:文献类型, 作者姓名, 著录项目, 先后顺序, 文献载体, 缩写点, 电子文献, 日文汉字, 阿拉伯, 医学图书馆, 顺序编码制, 文献作者, 数字标, 期刊名称, 代码, 标志, 外国人, 首字母, 简化字, 资料
摘要:文稿引用参考文献时,请按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未发表的观察资料一般不用作参考文献,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2次文献亦不宜引为参考文献。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文献作者在3位以内者,姓名均予以列出;3位以上者,只列前3位,后加“等”、“et al”(西文)、“他”(日文)、“ИДР”(俄文);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勿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不用“和”、“and”等连词。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 3469《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题名后标注文献类型标志对电子文献是必选著录项目。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Lndex Medicus》格式为准。参考文献必须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对有DOI编码的文章必须著录DOI,列于文献末尾。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充分重视与老年胃肠道癌肿患者外科治疗相关的关键因素

    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的发展,老年人群体胃肠道癌肿的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75岁以上老年人胃肠道癌肿的发病风险是普通人群的5~6倍,而死亡风险更达到7~8倍之多;与非老年人群体相比较,≥75岁老年人群体胃癌发病率下降并不明显,总体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攀升更快。故应重视对老年人群体的防癌普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和及时治疗。由于老年患者病情隐匿,实际病程较长,一旦临床作出诊断,癌肿多属于中晚期,临床病理分期以Ⅲ或Ⅳ期多见;但所患癌肿细胞分化程度较高,乳头状或管状腺癌多见,胃癌中Lauren肠型、BorrmannⅡ或Ⅲ型居多,病理生物学特征相对较好。故老年人患者与肿瘤相关的预后应该不亚于非老年人患者。与非老年人患者相比,老年胃肠道癌肿患者往往同时患有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道疾病和肾脏疾病等其他系统或脏器的器质性疾病,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共患疾病的数量和严重程度也相应发展,因此,手术治疗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高。因此,临床上必须充分重视对老年胃肠道癌肿患者的诊断,高度重视对老年胃肠道癌肿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积极采取防范手术直接并发症与共患疾病并发症并重的策略。微创手术仍然应该成为治疗老年人胃肠道癌肿的首选,但对施行联合脏器切除的扩大根治术应持十分谨慎的态度,需尽量缩短麻醉和手术的时间,避免过度进行淋巴结清扫,减少出血量。通过给予老年人胃肠道癌肿患者积极、适度与合理的外科综合治疗,仍然可望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朱正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卫生计生委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会关于印发《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的通知

    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量大幅增长,质量显著提升。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今年发生多起国内部分科技工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被撤稿事件,对我国科技界的国际声誉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端正学风,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学术生态环境,重申和明确科技工作者在发表学术论文过程中的科学道德行为规范,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卫生计生委、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会共同研究制定了《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根据中央领导意见,现将《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作者:中国科协 教育部 科技部 卫生计生委 中科院 工程院 自然科学基金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3D与2D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的近期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3D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的优势和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间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胃肠结直肠肛门外科接受3D或2D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的11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D组56例,2D组60例,均由同一手术组完成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近期疗效指标和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3D组手术时间较2D组更短[(186.2±22.8) min比(198.1±26.4) min, t=2.589,P=0.011]、术中出血量少[(73.6±28.5) ml比(88.1±32.3) ml, t=2.555, P=0.012];但3D组与2D组比较,淋巴结清扫数目[(36.5±6.6)枚比(34.5±5.4)枚,P =0.073]、术后排气时间[(3.1±1.5) d比(3.3±1.8) d,P =0.729]、术后住院时间[(11.7±2.9) d比(12.6±3.1) d, P =0.08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9%(5/56)比11.7%(7/60),P =0.628]以及住院费用[(8.6±1.4)万元比(8.1±1.2)万元,P =0.055]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2D腹腔镜相比,3D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优势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吉国锋;戚少龙;季福建;陶有茂;马冲;房学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窄带成像技术联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BI)联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的可行性、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及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胃镜及病理检查诊断为胃黏膜HGIN并行NBI联合ESD治疗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术中、术后及随访情况。结果全组78例患者中,男性47例,女性31例,年龄38~85岁。术前NBI显示,78例(100%)病变分界明显,有91.0%(71/78)病变中央凹陷区域有丰富的血管。除1例发生术中穿孔中转外科手术治疗外,采用ESD技术成功切除胃黏膜HGIN病灶77例(98.7%),ESD病灶整块切除率94.9%(74/78);另3例(5.5%)术中因黏膜下层粘连,黏膜剥除不完整,予以氩气喷灼创面以防止残留。病变大直径为(1.2±0.8) cm,手术时间(48±21) min。术后5例(6.4%)出现迟发性出血,予内镜止血治疗及内科保守治疗止血。术后病理显示,病灶完整切除率91.0%(71/78),切缘阳性率3.8%(3/78);治愈性切除率89.7%(70/78)。32例(41.0%)仍维持HGIN诊断,6例(7.7%)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40例(51.3%)诊断为腺癌;57例获12月随访,21例随访6月,切缘阳性的3例患者未见复发;有2例(2.6%)出现复发,复查病理诊断为腺癌。结论 NBI联合ESD对于诊治胃黏膜HGIN安全有效,可以实现病灶的整块完整切除,且并发症少。

    作者:金燕;龚镭;唐学军;王小云;彭晓斌;吴高珏;姚礼庆;时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能谱CT在鉴别T3及T4a期胃癌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能谱CT对T3期及T4a期胃癌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腹部能谱CT检查的62例T3期及T4a期胃癌患者的参数资料,男38例,女24例,年龄33~77(58.6±10.4)岁;均经手术病理确诊,其中T3期胃癌20例,T4a期42例。采用宝石能谱成像双期动态增强扫描,测量动脉和静脉两期胃癌病灶邻近周围脂肪间隙的碘浓度(100μg/ml)、水浓度(100μg/ml)及同层腹主动脉的碘浓度,计算得出标准化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碘浓度/同层腹主动脉碘浓度)。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动脉和静脉期T3及T4a期胃癌病灶邻近周围脂肪间隙的碘浓度、水浓度和标准化碘浓度,并与患者的病理结果对照,绘制ROC曲线评估能谱CT的诊断效能。结果动脉期:T4a期胃癌测量的碘浓度为-5.19±0.81,标准化碘浓度为-0.05±0.01;明显高于T3期的-3.44±1.54(P=0.000)和-0.03±0.01(P=0.000)。静脉期:T4a期胃癌测量的碘浓度为-3.78±0.94,标准化碘浓度为-0.04±0.01,亦明显高于T3期的-1.62±1.43(P=0.000)和-0.02±0.02(P=0.000)。 T4a期动脉和静脉期的水浓度分别为955.72±15.68和949.86±17.36,T3期则分别为947.77±18.43和942.46±18.53,T4a期与T3期水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106和P=0.143)。ROC曲线显示,动脉期的碘浓度和标准化碘浓度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9和0.867,以标准化碘浓度=-0.039作为阈值鉴别胃癌的T3期及T4a期时,相应的诊断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75.0%。静脉期的碘浓度和标准化碘浓度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3和0.905。选取标准化碘浓度为-0.031作为阈值判断胃癌的T3期及T4a期时,相应的诊断敏感度为81.0%,特异度为85.0%。结论腹部能谱CT检查能够较好地鉴别T3期及T4a期胃癌;T4a期胃癌病灶邻近脂肪间隙碘浓度更高。以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0.031作为阈值,鉴别诊断效能较高。

    作者:邢静静;柴亚如;高剑波;陈岩;董军强;岳松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部分吻合器经肛门直肠切除术联合Bresler术治疗直肠前突合并直肠内套叠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部分吻合器经肛门直肠切除术(STARR术)联合Bresler术治疗直肠前突合并直肠内套叠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肛肠科收治的60例确诊为直肠前突合并直肠内套叠的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联合手术组(29例)和STARR术组(31例),前者采用部分STARR术联合Bresler术,即直肠后壁2/3用STARR的方法横向切除钉合,前壁1/3采用Bresler术纵向切除钉合黏膜;后者采用单纯STARR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3月和6月时患者Wexner便秘评分、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以及术后6月时的直肠前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和经阴道分娩史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手术组手术时间为(31.2±5.4) min,长于STARR术组的(28.7±4.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7, P =0.038)。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需服用止痛药例数、术后出血需再次缝扎止血的例数、直肠阴道瘘和肛门坠胀感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后3月Wexner便秘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2±1.19)分比(7.32±1.25)分,t =-1.896, P =0.063),术后6月Wexner便秘评分比较,联合手术组明显优于STARR术组[(6.90±1.42)分比(7.74±1.26)分, t =-2.463, P =0.018]。术后3月患者满意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743,P =0.125),术后6月时的满意率比较,联合手术组明显高于STARR术组[93.1%(27/29)比67.7%(21/31),χ2=8.247, P =0.041]。排粪造影显示,术前两组直肠前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2, P =0.794),术后6月复查排粪造影,联合手术组前突程度明显轻于STARR术组[(0.7±0.2) cm比(0.9±0.2) cm, t =-2.527, P =0.014]。结论与STARR术相比,部分STARR术联合Bresler术可能是治疗直肠前突合并直肠内套叠的更好选择。

    作者:刘智勇;杨关根;邓群;杨琴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在本刊发表的论文中可直接使用的英文缩写名词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抑郁焦虑评估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抑郁焦虑症状及心理卫生机构就诊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抑郁焦虑评估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抑郁焦虑症状及心理卫生机构就诊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54例胃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接受围手术期精神评估分为评估组(121例)和对照组(133例)。评估组采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及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分别在入院时、出院时及随访3月时进行抑郁焦虑评估;对照组仅在随访3月时进行上述评估。采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发布的指南所提供的分界线(设定PHQ-9评分≥8分为抑郁, GAD-7评分≥5分为焦虑),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以及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月随访时的抑郁和焦虑评分以及心理卫生机构的就诊率。结果根据PHQ-9和GAD-7评分,评估组入院时抑郁发病率为28.9%(35/121),焦虑发病率为37.2%(45/121),同时患有抑郁和焦虑的患者占9.9%(12/121)。在术后3月的随访中,评估组的PHQ-9评分(6.02±4.67)和GAD-7评分(4.19±3.95)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8.83±6.63和6.41±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评估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于心理卫生机构就诊比例分别为10.7%(13/121)和3.0%(4/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26, P=0.014)。结论抑郁和焦虑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中发病率较高。对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常规进行抑郁焦虑评估,能够提高心理卫生机构的就诊率,改善其术后抑郁和焦虑症状,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孙宸;周岩冰;王东升;陈栋;李宇;曹守根;焦学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加三角吻合术后远期生存情况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加三角吻合术与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加管状吻合术后的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5年3月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加毕Ⅰ式吻合术的16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经检查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胃癌,影像学检查未发现胃癌侵犯邻近器官、远处转移和重要血管周围融合肿大的淋巴结。根据不同手术组医师对掌握手术吻合方式的不同,对其中86例患者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加三角吻合术(三角吻合组),74例患者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加管状吻合术(管状吻合组);患者均获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随访截至2015年10月,以随访终点计算期末累计生存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期末累计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三角吻合组随访7~32月,随访率91%(78/86),其中11例患者死于肿瘤复发或转移,期末累计生存率为82.8%;管状吻合组随访7~33月,随访率95%(70/74),其中7例患者死于肿瘤复发或转移,期末累计生存率81.7%;两组期末累计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10, P =0.271)。三角吻合组与管状吻合组的Ⅰ期患者均无肿瘤所致的死亡病例,Ⅱ期患者的期末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7.2%和93.3%(χ2=0.426,P =0.514),Ⅲ期患者的期末累计生存率分别为65.3%和37.6%(χ2=0.718,P =0.39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加三角吻合术与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加管状吻合术后患者生存情况相近。

    作者:罗锐;戈应刚;吴星烨;张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音乐可以作为成人术后恢复的辅助手段

    背景音乐是一种容易实施且无创、安全和廉价的干预措施。为了探讨音乐是否可以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本研究检索了MEDLINE、Embase、CINAHL和Cochrane Cenral数据库,并对现有的相关随机对照研究(RCTs)进行了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RCTs 纳入标准如下:(1)研究对象均为行手术治疗的成年患者,手术不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或头颈手术;(2)干预组措施为术前、术中或术后播放任何形式的音乐;(2)对照组措施为常规治疗,或者佩戴耳机但不播放音乐和白噪音且不影响卧床休息;(3)研究数据需为定量数据;(4)发表语言不限。根据上述标准,终纳入72项研究,每项研究纳入患者20~458例不等,音乐的选择、播放和持续时间均有所不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音乐可以减轻术后疼痛[标准化均差(SMD)=-0.77(95%CI:-0.54~-0.20)],减轻焦虑[SMD=-0.68(95%CI:-0.95~-0.41)],减少止痛剂用量[SMD=-0.37(95% CI:-0.95~-0.41)],同时增加患者满意度[SMD =1.09(95% CI:0.51~1.68)];但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SMD =-0.11(95% CI:-0.35~0.12)]。亚组分析表明,音乐的选择和播放时间对结局无明显影响。

    作者:赵日升(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本期导读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第五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本刊对参考文献撰写的新要求

    文稿引用参考文献时,请按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未发表的观察资料一般不用作参考文献,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2次文献亦不宜引为参考文献。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文献作者在3位以内者,姓名均予以列出;3位以上者,只列前3位,后加“等”、“et al”(西文)、“他”(日文)、“ИДР”(俄文);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勿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不用“和”、“and”等连词。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 3469《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题名后标注文献类型标志对电子文献是必选著录项目。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Lndex Medicus》格式为准。参考文献必须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对有DOI编码的文章必须著录DOI,列于文献末尾。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放射治疗在老年人直肠肿瘤围手术期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放射治疗是肿瘤局部治疗中常用的手段之一,是综合治疗的组成部分。但在老年直肠癌患者中,接受规范剂量同期放化疗的人数明显低于较年轻患者组。回顾性研究结果发现:在70岁以上甚至更高龄的直肠癌患者中,围手术期同步放化疗的患者预后要优于单纯放疗者,也优于单纯手术治疗及姑息治疗者;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与同为局部治疗的手术治疗相比,放射治疗损伤小,治疗结束后往往无明显不适,恢复较快,比较符合老年肿瘤患者治疗的需求。在总生存率等预后评价指标上,接受围手术期同步放化疗的老年直肠癌患者,显示出与其他年龄段患者相似的生存获益。近年来,伴随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包括图像引导下放射治疗(IGRT)、调强放射治疗(IMRT)、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近距离放射治疗和粒子(质子、碳离子)放射治疗等,更能体现放射治疗精准的优势、更好的放射剂量分布、更少的正常组织受照射体积、更低的正常组织受照射剂量以及对肿瘤更高的生物学效应,在为老年直肠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疗提供更好选择的同时,将进一步提高老年肿瘤患者的放疗耐受性,保障其恢复正常生活后的生活质量。这些更规范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都为老年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和尝试。

    作者:蔡昕;章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微小RNA-128b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miR-128b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间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8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从组织库中选取该86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样本和相应的距肿瘤远端3~5 cm癌旁组织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miR-128b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别采用Transwell法和细胞划痕实验观察miR-128b对胃癌细胞(BGC-823和HGC-27)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胃癌患者癌组织中 miR-128b 的相对表达水平为0.521±0.509,明显低于癌旁组织中的1.010±0.079(P<0.01)。癌组织中 miR-128b 表达与与患者 TNM 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1)。miR-128b高表达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40.6%,明显高于高表达患者的16.7%(P<0.01)。无论是BGC-823还是HGC-27胃癌细胞,转染miR-128b后,其透膜细胞数和细胞迁移率较空白质粒组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 miR-128b可能作为一种抑癌基因参与胃癌的转移和侵袭过程;miR-128b低表达提示胃癌患者预后不佳。

    作者:许俊;杨振华;胡光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老年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的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外科手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外科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间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270例老年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年龄在70~79岁者220例(普通老年组),≥80岁者(高龄老年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进一步分析术后近期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270例患者中,有161例(59.6%)术前伴有2种或2种以上的共患疾病,其中常见的是高血压(154例,57.0%)和贫血(126例,46.7%),其次是糖尿病(53例,19.6%)、心律失常(52例,19.3%)、心血管病(33例,12.2%)及慢性肺病(28例,10.4%)。肿瘤位于下1/3胃者较多(116例,43.0%),病理类型主要为低分化癌(152例,56.3%),肿瘤TNM分期以Ⅲ期为主(138例,51.1%)。高龄老年组患者较普通老年组患者术前伴有更多的共患疾病(P=0.048),既往有腹部手术史、术前输血、术中合并胆囊切除和行空肠营养性造瘘的患者也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29、0.019、0.007和0.037],但肿瘤侵犯神经者高龄老年组[16.0%(8/50)]少于普通老年组[30%(66/220), P=0.045];两组其他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全组患者有121例(44.8%)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30例(11.1%)为严重并发症,死亡4例(1.5%);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者47例(17.4%),以感染(10.4%,28例)和瘘(7.8%,21例)为多;非手术相关并发症者107例(39.6%),以肺部感染(17.8%,48例)、高血压(8.5%,23例)及心律失常(6.3%,17例)为多。高龄老年组患者术后Clavien-Dindo分级Ⅱ级并发症以及非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普通老年组(P <0.05),但两组间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仅尿路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变量分析显示,年龄(χ2=7.308, P=0.007)、共患疾病数目(χ2=10.872, P=0.001)、术前伴有心血管病(χ2=9.412, P=0.002)、高血压(χ2=4.934, P =0.026)等共患疾病以及术前输血(χ2=3.911, P =0.048)是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多变量分析显示,仅共患疾病数目是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2.810,95% CI:1.710~4.616,P =0.000)。结论老年胃癌患者术前共患疾病多,增加了术后非手术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在制定老年胃癌患者外科诊疗方案时,应重点关注其共患疾病的围手术期处理,以提高手术安全和疗效。

    作者:陆晟;燕敏;李琛;严超;姚学新;陈敏明;冯润华;毕任达;刘文韬;朱正伦;朱正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对胃肠择期手术患者营养风险的预测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OPNI)在胃肠择期手术患者营养风险预测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间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连续收治的200例胃肠道择期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欧洲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及OPNI筛查,以NRS2002筛查结果为诊断营养风险的金标准(评分≥3分者即被判断为存在营养风险,提示需要进行营养干预,评分<3分判断为无营养风险),由血清白蛋白(Alb)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TLC)来计算OPNI [OPNI=Alb(109/L)+5× TLC(109/L)];绘制OPNI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在不同切点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以及曲线下面积,以确定OPNI对营养风险预测评估的佳截点;并根据该截点将病例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相关指标。采用Kappa检验比较不同的OPNI切点与NRS2002营养风险诊断的一致性。结果 NRS2002评分≥3分者103例(营养风险组),NRS2002评分<3分者97例(无营养风险组),全组OPNI评分(45.4±7.4)分。绘制ROC曲线显示, ROC曲线下面积为0.914(95%CI:0.873~0.954),约登指数大为0.711,佳截点(临界值)为45.8;其预测营养风险的灵敏度为85.4%,特异度为85.6%,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3%和83.7%;以此佳截点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OPNI≥45.8组(102例)和OPNI <45.8组(98例),相比之下前组患者的年龄更大[(66.5±12.1)岁比(57.0±15.3)岁,t=-4.905, P=0.000],体质指数较低[(20.4±3.0) kg/m2比(21.7±3.0) kg/m2, t =3.069, P =0.002], Alb [(34.7±4.7)109/L 比(43.6±3.4)109/L, t =15.542, P =0.000]和 TLC[(1.0±0.5)109/L 比(1.6±0.7)109/L, t =7.254, P=0.000]均明显偏低。 Kappa检验显示,OPNI以45.8为临界值时,OPNI与NRS2002对营养风险诊断的一致性较好(Kappa =0.691, P =0.000)。结论 OPNI对胃肠择期手术患者营养风险具有较好的诊断和预测价值,OPNI=45.8可作为营养风险的诊断临界值。

    作者:罗雯;王佾;周智勇;李红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75岁以上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75岁以上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方法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共收治胃癌患者2788例,年龄≥75岁的老年患者193例(6.9%),占2007—2010年各年度当年收治胃癌患者的比例分别为5.6%、6.5%、6.9%和7.9%。其中有99例(51.3%)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根治手术组),35例(18.1%)接受姑息性切除治疗(姑息切除组),11例(5.7%)接受单纯胃空肠吻合或胃造瘘术治疗(吻合或造瘘组),48例(24.9%)接受化疗、生物或免疫等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组)。回顾性分析这组老年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治疗方式组患者的生存时间,对影响根治性手术患者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采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93例患者中位年龄为79(75~98)岁,其中140例(72.5%)为男性;79例(40.9%)伴有贫血,71例(36.8%)伴有低蛋白血症,19例(9.8%)共患糖尿病,21例(10.9%)共患肺炎,54例(28.0%)有吸烟或饮酒史,14例(7.3%)有遗传性肿瘤家族史。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7.9月,其中根治手术组38.2月,姑息切除组17.4月,吻合或造瘘组7.7月,非手术治疗组10.1月;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影响根治手术组患者生存时间的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P=0.046)、淋巴结转移(N分期,P=0.000)、肿瘤直径(P=0.049)、肿瘤TNM分期(P=0.004)和癌胚抗原水平(P=0.029)与生存时间有关;而性别、年龄、Borrmann分型、细胞分化程度、手术方式、糖类抗原(CA199)水平、贫血及低蛋白血症与其无关(均 P >0.05)。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是缩短根治性手术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N1为P=0.005, OR=3.481,95%CI:1.468~8.254;N2为P=0.006,OR=2.848,95%CI:1.341~6.050;N3为P=0.000,OR=4.798,95% CI:2.207~10.432]。结论胃癌患者中,老年患者比例逐年增加。根治性手术能够明显延长老年胃癌患者术后的生存时间,但若出现淋巴结转移,则患者术后预期生存时间缩短。

    作者:高洪宇;兰秀文;李森;薛英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第十届全国结直肠肛门外科论坛暨结直肠肛门外科新技术、新进展研讨会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老年胃癌患者外科治疗与预后的临床特点

    近年,我国老年群体中胃癌发病率逐渐增长。老年胃癌患者具有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包括:以男性居多的性别倾向,术前多数具有共患疾病,肿瘤部位以胃窦处较多见,Lauren分型以肠型居多,Borrmann分型以Ⅱ、Ⅲ型为主,分化程度相对较高,临床分期相对较晚,转移形式以肝转移更多见。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与非老年患者接近,但因其术前常伴有更多共患疾病,术后发生非手术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更大。尽管如此,老年胃癌患者术后疾病特异性生存率(DSS)与非老年患者相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肿瘤因素并不直接影响老年胃癌患者的预后,外科手术仍是提高其生存率的有效方法。因此,制定老年胃癌患者的手术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其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重视对其共患疾病的处理,完善围手术期治疗。

    作者:陆晟;朱正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