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楚
目的 了解广西客家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筛查和听力筛查结果状况.方法 对2014年客家人集中居住地博白县和陆川县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筛查和听力筛查结果分类统计.结果 客家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缺乏筛查41 090例,筛查阳性2076例,筛查阳性率5.05%,筛查阳性率陆川县高于博白县.客家新生儿听力筛查共49 559例,初筛阳性3 066例,初筛阳性率为6.19%.初筛阳性阳性复筛1 999例,复筛率为61.20%;复筛阳性461例,复筛阳性率为23.06%.确诊听力障碍14例.结论 对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筛查可预防红细胞溶血,对新生儿听力筛查为早期治疗听力障碍提供信息.
作者:杨雪;李梅;聂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降低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300例行ERCP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1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干预组WHOQOL-BREF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上述对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ERCP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给予预见性护理,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刘艳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设计对照实验,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及评价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及基因突变类型.方法 以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8月接受治疗的126例确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PCR扩增及基因测序原理分析及评价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及基因突变类型.结果:42例(33.33%)肺癌患者EGFR基因发生突变,其中26例(64.90%)患者外显子19发生突变,13例(30.95%)患者外显子21发生突变,仅3例(7.14%)患者外显子20发生突变,其中外显子19均为碱基缺失型突变,外显子20及21均为碱基替换型突变.结论 EGFR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的预防、诊断、治疗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怡霖;倪兵;高艳;张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四维彩超技术在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对我院在1年之内收治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产妇均需要实施四维彩超技术以及二维彩超的诊断.结果 使用四维彩超检出先天性胎儿心脏病的检出率为10%,准确率为90%.二维彩超检出率为10%,诊断准确率为70%.二维彩超和四维彩超诊断准确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 四维彩超是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有效诊断方法,明显优于二维彩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宏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防止假体脱位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对其行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以防止假体脱位.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护理干预,60例患者均未出现假体脱位,且恢复良好.经随访可知,大部分患者能独立或拄拐行走,生活质量得以提高.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针对患者的病情开展相应护理,能明显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防止假体脱位的认识,可以有效降低假体脱位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郭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对ICU患者实施肠内营养(EN)以及减少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ICU4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大大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给予ICU患者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明显提升其营养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戴园园;杜凤燕;王东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对儿童输液室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同时研究其应对策略.方法 取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本院儿童输液室进行治疗的300例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其在输液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风险以及相关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同时针对其护理风险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 在300例患儿的护理工作当中,出现护理风险的患儿共21例,占7.0%,其主要出现护理风险的原因为护理工作人员没能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输液成分存在不良反应,护理人员的检查工作不全面,护理人员技术操作不熟练,输液速度控制不佳.结论 童输液室护理工作中出现的护理风险均是可以避免的,针对其护理风险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儿童输液的去安全性,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作者:朱万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在妊高症产妇中使用优质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妊高症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使用优质护理方式,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结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平均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的阿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 对妊高症产妇使用优质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其临床症状以及不良情绪,对促进其顺利生产、提高新生儿质量、建立和谐护患关系均具有积极影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推广.
作者:陈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对行自体CIK细胞免疫治疗肿瘤患者的护理进行分析.方法 从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行自体CIK细胞免疫治疗的肿瘤患者中筛选出30例,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全面的整体护理干预,总结不良反应反生、临床治疗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患者治疗及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治疗及护理前;患者无三级及以上毒副反应发生,低热患者2例,高热患者1例,物理及药物降温后得到了有效控制;27例患者治疗后血中免疫细胞明显升高,不适症状明显缓解.结论:自体CIK细胞免疫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治疗过程中联合全面的整体护理干预对保证治疗安全、有效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缪冬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情志康复护理对脑梗死老年患者负面心理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或其家属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情志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平均依从度92.2%,与对照组68.9%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情志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负面心理并提高其临床治疗依从性,可以作为临床护理的首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罗慧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输卵管积液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输卵管积液的影像学和临床病理资料,总结输卵管积液的CT表现特点,比较B超和CT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CT主要表现为子宫两侧或者后方囊状低密度影像,病灶边缘清晰或者不清晰,囊液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囊壁内可见分隔,部分呈典型莲藕状、腊肠样改变,伴卵巢小动脉走行异常及稍增粗,或者与子宫壁和乙状结肠粘连.CT对输卵管积液的确诊率(86.6%)高于B超(60.0%)(P<0.05).结论 CT诊断输卵管积液确诊率较高,具有部分特征性影像特点,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徐萍;夏顺明;李大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评估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性质量改进对血液透析导管(留置>3个月)相关性感染(HCRI)的影响.方法 调查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透析导管HCRI的发生率和感染管理的不足.通过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性质量改进后,再次评估2015年6月至2015年6月HCRI的发生情况.结果 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在针对HCRI的控制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通过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性质量改进,结合采用新的、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感染预防措施,HCR1的发生率明显下降(6.3次VS2.1次/1000导管日,P=0.02).结论 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性质量改进可以明显降低HCRI的发生.
作者:周小卫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并探讨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72例导尿管留置病例分为两组,每组13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泌尿外科护理常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分析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并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泌尿外科护理中,患者年龄、性别、尿道口未消毒、未冲洗膀胱、留置导尿管时间过长均有可能引发尿路感染.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尿路置管时间更短,尿路感染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是泌尿外科临床护理工作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感染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尿道口消毒、是否冲洗膀胱以及导尿管留置时间等等,护理人员应充分重视如上危险因素,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改善泌尿外科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月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并对比两种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效果的差异.方法 选取本院ICU室中接受气管插管的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口腔擦拭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口腔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经口腔插管前,患者的口腔卫生和口腔分泌物等无明显差异.插管后,对照组患者的口臭和口腔炎症发生人数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冲洗的护理方式对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患者普遍具有较低的口腔异味发生,并且口腔炎症发生率也较低.患者普遍满意度较高,使用方便,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候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我院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情况并加以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取我院2015年质子泵抑制剂相关信息,包括药物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指标.结果 注射用泮托拉唑在注射剂中金额及DDDs排第一,雷贝拉唑肠溶胶囊在口服制剂中金额及DDDs均排第一.结论 子泵抑制剂在我院使用基本合理,治疗时应掌握其应用范围.
作者:朱熹熹;缪旭敏;熊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共35例,收治年限在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之间,将其通过抽号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称为观察组,共17例患者;另一组行常规的小切口白内障手法碎核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称为对照组,共18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房水蛋白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房水蛋白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针对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房水蛋白水平,值得广泛推荐使用.
作者:刘建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析腹腔镜下套扎术与缝扎术治疗宫角及间质部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58例官角及间质部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28例)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行腹腔镜下缝扎术,研究组行腹腔镜下套扎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30.23±3.14) min、术中出血量(23.43±12.31) ml及住院时间(5.64±3.83)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22.24±10.09)d、术后镇痛时间(23.43±12.31)d及β-HCG降至正常时间(12.48±3.52)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套扎术治疗宫角及间质部妊娠患者的效果较腹腔镜下行缝扎术治疗效果佳.
作者:魏秀军;乔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预见性护理.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我院门诊收治的50例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行预见性护理,现察患者尿潴留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尿潴留的出现例数为2例,比例为4.0%.其留置尿管的开放天数为14天,夹管天数为1天.结论 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尿潴留的发生机率,进而可以更好的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戴丽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60例肾、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B超引导实施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结果 60例患者均成功建立经皮肾通道,平均手术时间(57.6±20.6)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50.8±9.6)mL,尿液转清时间(1.6±0.4)d,一期碎石成功率93.33%(56/60),术后3个月随访,肾输尿管积水缓解率为88.33%(53/60).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对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王耀锋;杨海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脑肿瘤出血的影像表现,旨在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并有完整临床和影像资料的56例病例数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重点观察脑肿瘤出血的CT和MRI影像表现特点.结果 50例患者中,32例CT和15例MRI影像表现为血肿与肿瘤组织共存,血肿边缘结节或团块状占位呈等密度或等信号或等低混合密度或混杂信号;5例CT和4例MRI表现为单纯性脑出血,出血灶密度或信号均匀或不均.随访复查中肿瘤周围水肿持续存在并有增大,占位效应加大.结论 脑肿瘤出血具有CT和MRI特征影像表现,早期增强和短期复查对定性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诊疗意义.
作者:徐庆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