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喉罩全麻用于胆囊腹腔镜手术的麻醉体会

许业秀

关键词:喉罩, 腹腔镜, 气管插管
摘要:目的 探讨喉罩通气道用于胆囊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80例ASA Ⅰ-Ⅱ级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喉罩全麻组(Ⅰ组)和气管内全麻组(Ⅱ组),每组40例,观察插管前后的血压、心率的变化以及术后的咽喉疼痛、声嘶、胃胀情况.结果 气管插管组明显高于喉罩组.结论 喉罩通气道对患者的生理功能影响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更适合于胆囊腹腔镜手术.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临床应用的研究

    目的 在对呼吸内科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并对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分别选取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支气管哮喘病的患者各100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结果 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分组中,在肺功能的改善方面,观察组强于对照组(P<0.05);诊断为COPD的患者分组之中,在临床症状的改善方面,观察组强于对照组(P<0.05),但在肺功能的改善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临床之中许多的呼吸内科疾病进行治疗时都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给予其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效果显著,且经过临床实践结果可以看出,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值得推广并应用.

    作者:张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预见性护理在血透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9月期间4598例次作为干预前组,运用预见性护理干预3个月后,选取我院2015年1月~3月期间5683例次作为干预后组.比较预见性护理干预前后血透室护理操作风险及透析机、水处理故障各项指标的发生率.结果 预见性护理干预后,血透室护理操作风险及透析机、水处理故障各项指标的发生率均低于干预前(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预见性护理的干预,血透护理操作不良事件及透析机、水处理故障明显降低,同时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患者的透析安全和透析质量.

    作者:周小卫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期的影响

    目的 探究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期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7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35),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期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余盛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29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

    目的 分析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7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研究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研究组采用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别(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较对照组少(P<0.05);研究组术后首次下地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 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具有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的优势,可作为治疗的首选方式.

    作者:伍应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术前应用肠梗阻导管对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患者心理干预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对左半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患者术前心理干预作用的价值.方法 选择54例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导管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急诊Ⅰ期手术切除病变,近端结肠造口,Ⅱ期造口还纳;导管组术前置入肠梗阻导管减压,解除梗阻后行Ⅰ期肿瘤切除肠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 导管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术前置入肠梗阻导管对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患者心理干预作用显著.

    作者:王伟;李通;杜俊峰;郭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妇产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对于妇产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心理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于本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模式,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出现焦虑、担忧、恐惧心理反应的人数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进行手术前后,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对于产妇分娩期的心理状态具有积极的影响,对产妇的身体状态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患者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赵东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探究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3月~ 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小切口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各项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手术切口长度、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均具有明显的优势,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治疗过程中手术切口小,切口感染率低,住院时间短,肛门排气时间早,术中出血量少.

    作者:刘家凡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效果观察88例

    目的 观察分析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88例小儿急性感染咽喉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为79.55%,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 小儿急性感染喉炎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的治疗方式效果好,值得进一步推应用.

    作者:王玉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96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与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传染科收治的96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肝病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与72.92%,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使再出血的可能性大大避免,减少患者的临床并发症.

    作者:顾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将7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予以干预,观察组35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根据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治疗来提供全面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病情,有效率高,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方春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54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病人根据病情轻重分为两组,对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案进行回顾式分析与比较.结果 经过联合用药和精心护理,其临床治疗效果还是满意的.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症状复杂,易合并肺大泡或者自发性气胸的发生,严重者发生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病情危重且复杂,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故观察其临床症状早期治疗是减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加重和控制其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洪州;梁静;任洪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噻托溴铵联合高剂量NAC与单用噻托溴铵治疗COPD疗效比较

    目的 噻托溴铵联合高剂量的N-乙酰半胱氨酸(NAC)与单用噻托溴铵治疗COPD疗效比较.方法 查阅国内外近期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 噻托溴铵联合高剂量的NAC能显著减少COPD患者急性发作的发生率,改善临床症状,有助于肺功能的改善.结论 AC是一种具有广泛前景的治疗急性和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药物.

    作者:黄榆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强阿片类药物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强阿片类药物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中重度肿瘤相关性疼痛的恶性肿瘤患者53例,应用强阿片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镇痛效果、药物剂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患者疼痛均有所缓解,且达到中度及以上缓解者共36例,占67.92%;吗啡用量与疼痛类型相关和性别相关,躯体痛和内脏痛患者吗啡用量显著低于神经痛和混合性疼痛患者(P<0.05),女性患者吗啡用量低于男性患者(P<0.05);使用强阿片类药物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头晕、排尿困难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47.16%、5.66%、9.43%,未发生呼吸抑制以及精神或身体依赖等不良反应.结论 强阿片类药物治疗癌性疼痛疗效显著,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詹志翔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提高高血压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 探讨提高高血压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措施.方法 收集2014年7月~ 2015年7月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高血压肾病患者,共计32例.患者入院后接受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患者在护理前和护理后KDTA评分.结果 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KDTA评分分别为58.8±11.4分、27.9±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次研究认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高血压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购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血液透析病人的赖以生存的“生命通道”,由于透析方法的进步,透析病人可以存活20年以上.因此,血管通路应该能维持更长时间.而且前动静脉内瘘使用3年成功率为65% ~ 75%,其维持时间的长短与病人动静脉条件外,还与内瘘术后护理和使用是否恰当有关,现就我们对内瘘护理的实践经验,谈几点体会.

    作者:胡秋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227例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行PICC置管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014年1月至12月期间行PICC置管术的227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于围置管术期进行护理干预以及对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结果 227例行PICC置管术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一次置管成功221例,二次置管成功6例.PICC导管留置时间为14~331d;置管期间发生导管堵塞12例,静脉炎9例,导管相关感染3例,穿刺点出血7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加强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围置管术期的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高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普米克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 观察普米克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以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2010年12月~2014年12月),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与治疗组(50例).2组患者均采用普米克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儿临床疗效的差异性.结果 治疗组患儿在治疗基础上(普米克)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其治疗的总有效例数为45例(90.00%),对照组患儿在治疗基础上(普米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其治疗的总有效例数为35例(70.00%),治疗组的效果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治疗基础上(普米克)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缩短了治疗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朱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浅谈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医疗检测的技术不断强化与发展,近年来,相关的工作人员通过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同高同型半胱氨酸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联,笔者在本文中主要对以上二者进行简单的介绍,并对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与研究.

    作者:孙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患者胃镜检查术麻醉的效果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患者胃镜检查术麻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择期胃镜检查术患者9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后静脉注射依托咪酯,对照组单纯静脉注射依托咪酯,记录各时间段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02)值以及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T1、T2时MAP、HR和Sp02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诱导时间、唤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依托咪酯总用量比对照组减少,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患者胃镜检查术可产生良好的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安全有效.

    作者:卞新荣;齐敦益;刘金东;张月英;张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通过护理措施预防骨科手术患者的安全隐患

    目的 探究骨科手术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合理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1年8月至2015年8月将曾收治入院的骨外科手术的患者63例,对本组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中分析总结患者手术期间的临床护理工作的进展情况,然后讨论,提出有效的护理防范措施.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护理组的患者则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满意度结果等.结果 通过相应的护理措施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6.87%,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患者术后的活动情况、身体机能、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以及患者的情绪等均较护理之前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综合分析发现各骨科手术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有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缺乏、患者的自身情况较差等.结论 研究表明,骨科手术的患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对其进行相应的安全护理,可以防控安全隐患的发生.

    作者:吴珍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

主管: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哈尔滨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