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静
目的 分析延续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塞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脑梗塞患者106例,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53例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给予6个月延续康复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NIHSS评分、Fug1-Meyer运动功能评分以及SF-36量表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ug1-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4.69,P=0.00).结论 延续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塞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吴雪晴;程圣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综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此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98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研究主体,按孕妇入院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49例孕妇.甲乙两组孕妇均进行常规治疗,而甲组孕妇加用综合治疗,比较甲乙两组孕妇的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情况、分娩方式情况以及比较甲乙两组新生儿并发症情况.结果 甲组孕妇的血糖控制情况优于乙组孕妇,甲组孕妇的并发症情况优于乙组孕妇,甲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高于乙组孕妇,甲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乙组新生儿,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治疗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有效改善了孕妇的血糖情况,并降低了孕妇以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且孕妇的自然分娩率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马广娜;李成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优质护理服务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以及负性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优质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优质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焦虑(SAS)以及抑郁(SDS)评分.结果 护理干预后,两组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SAS以及SDS评分均显著的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优质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SAS以及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应用于脑梗死患者,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以及负性心理,值得进行广泛的临床推广.
作者:张京闻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逆行胰胆管造影加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逆行胰胆管造影加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后,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性围手术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逆行胰胆管造影加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的手术治疗之后,采用综合性的围手术期护理模式,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王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手外伤患者的合理护理方法[1].方法 对手外伤患者术前准备、术后进行全程护理,患者提供迅速有效、明确到位的医疗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经手术治疗、综合护理完全康复痊愈出院.结论 对手外伤患者治疗中给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精心护理,有助于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残率.
作者:单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整取抽样2013年3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65例,按入院顺序单号为对照组(n =32例),开展常规护理,双号为观察组(n=33例),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疾病知晓率及服药依从性情况.结果 观察组疾病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肺结核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作者:汪倩;刘小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龄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本院中接受手术治疗的高龄胆结石患者79例的临床资料,观察围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探讨护理体会.结果 79例患者住院时间(6.8±0.7)d;下床活动时间(32.6±4.2)h;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发生率5.1%;护理满意度(93.2±1.7)分.结论 围手术期中,给予高龄胆结石患者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提升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促使患者术后尽早痊愈.
作者:潘光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利用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并加大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力度,以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有效的改善.方法 将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94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9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利用多导睡眠监测仪进行监测,并对其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聂姗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康复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肺癌术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术后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康复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并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干预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以及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各方面均得到显著的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45% VS 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癌术后患者实施康复干预措施,可以显著的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促进患者尽快的康复有促进作用.
作者:李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程序化护理干预对偏头痛眩晕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30例偏头痛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护理过程进行分析,在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药物观察等方面展开讨论,探索佳护理模式.结果 偏头痛性眩晕患者30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19例,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经过10 ~ 15天的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症状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过个性化程序化护理缩短了偏头痛性眩晕患者的病程,改善了症状,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夏晶;杨秀华;徐彩玲;蔡丽丽;高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生活质量、疼痛的影响,制定护理对策.方法 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入选对象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常规组、延续组各45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延续性护理,对比出院时、6个月后生活质量以及疼痛情况.结果 6个月后,延续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疼痛1周内记录急性疼痛发生次数、慢性疼痛评分、夜间疼痛导致早醒或失眠的天数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安排延续性护理非常必要,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赵慧;陈凤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60例我院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80例为对照组,8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静脉注射乳酸红霉素,观察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静脉注射阿奇霉素3天后,按周期口服;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表现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治疗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观察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86.25%;75.0%),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5%;28.7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显著,并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上加以推广,早期应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治疗和预防有明显的影响.
作者:肖欢庆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肝硬化患者发生腹腔感染是肝硬化失代偿期较为的常见的临床并发症,由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通常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下降,一旦发生感染,后果通常不堪设想.临床除了早发现早治疗,及时控制病情进展,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外,良好的护理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本院收治的肝硬化腹腔感染患者进行分析并总结其护理体会.
作者:成秀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电图诊断及预后判定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份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者7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的病毒性脑炎患者中,65例出现异常,其中25例轻度异常;33例为中度异常;7例为重度异常.58例中轻度异常患者的脑电图在全部恢复正常之后出院.重度异常的7例患者预后不良.结论 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电图一般会出现异常现象,其可以应用于早期的诊断过程.另外,临床病情和预后与异常脑电活动的改变存在不小的一致性,所以可以用来判断预后.
作者:武娟;张明耿;宋施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中应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的作用,探讨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将94例乳腺癌患者分为2组,A组和B组各47例,A组患者PICC置管时应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并给予护理干预,B组患者采取传统方法及常规护理,观察一次穿刺及置管成功情况、置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高于B组,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PICC置管中应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后,可提升一次穿刺及置管成功率,同时辅以护理干预,减少置管后的并发症,减轻患者置管期间的痛苦,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
作者:王成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治疗的方法,探讨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将64例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分为两组:A组康复治疗组32例,经超短波及系统的运动处方锻炼等治疗,与早期非系统康复治疗B组32例作对照,比较康复治疗组入院、术后及出院时的症状和体征改变,然后比较康复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优良率.结果 康复治疗组术后及出院时的症状和体征较入院时明显改善,随访结果康复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优良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治疗是术后恢复的重要手段,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陈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诊内科护理措施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急诊内科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评价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的满意度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开展急诊内科护理措施,可以使得临床疗效显著的提高,并有效的提高了护理服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朱晨晨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我院院内协定处方中药熏洗剂对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肛瘘术后病人以随机法分为:中药熏洗治疗组(n=50)和高锰酸钾对照组(n=50).定时察看并记录每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观察比较中药熏洗组患者术后无论是疼痛、患处水肿都明显好过于高锰酸钾组(P<0.05).术后一星期院内熏洗剂组显效率(53.7%)显著高于高锰酸钾组(39.4%,P<0.05),中药熏洗治疗组平均痊愈天数也(19.9)明显短于高锰酸钾对照组(23.5,P<0.05).结论 我院院内中药熏洗剂能显著改善肛瘘患者术后的疼痛、水肿,并显著缩短了伤口的愈合时间,对肛瘘术后的创面修复效果明显,可在临床应用中积极推广.
作者:周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地诺前列酮栓引产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60例足月妊娠引产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行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的30例设为对照组,将行地诺前列酮栓引产的30例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Bishop评分变化及妊娠结局.结果 两组用药后宫颈Bishop评分较用药前均提高,且研究组提高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地诺前列酮栓应用于足月妊娠初产妇引产中,可有效促进宫颈成熟,并降低剖宫产率,从而改善妊娠结局,具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李颖慧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急诊胆囊结石患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对心理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急诊胆囊结石患者104例,随机抽取52例作为优质组,给予优质护理,另52例作为传统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护理前、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评分及疼痛程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相近,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疼痛程度低于护理前,且优质组低于传统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给予急诊胆囊结石患者优质护理后,可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况,减轻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何魏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