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治疗方法的临床分析

贾坤;于宝林;张宇;李慧

关键词:瘢痕妊娠, 介入栓塞, 甲氨蝶吟
摘要:目的 对子宫切口瘢痕妊娠2种治疗方法进行临床分析,观察2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68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采用肌肉注射甲氨蝶呤(MTX)+口服米非司酮36例,行子宫动脉内注射MTX+用明胶海绵进行栓塞32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分析发现,子宫动脉内注射MTX+用明胶海绵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肌肉注射甲氨蝶呤(MTX)+口服米非司酮组,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实施双侧子宫动脉MTX灌注十双例子宫动脉栓塞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措施在机械通气新生儿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措施用于机械通气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10月我院收治的机械通气新生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采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新生儿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为(7.6±1.2)d,明显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11.8±1.6)d(P<0.05).研究组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P<0.05);研究组新生儿基础护理的合格率与护理服务满意度分别为96.7%、93.3%,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机械通气新生儿的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唐小元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磁共振技术在癫痫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癫痫是一种颅内神经元高度异常同步放电引起患者脑功能损伤的临床综合征.磁共振技术已成为除脑电图外首选的检查方法.目前,常规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及扩散张量成像、波谱成像、灌注成像、脑功能成像等新技术在癫痫中已广泛研究并逐渐应用于临床.本文对近年来各种磁共振技术在癫痫疾病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钟华;张桁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肝炎年轻患者临床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较为常见的临床传染病,具有传播途径复杂、传染性强、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所以肝炎患者通常是一类较为特殊的群体,特别是年轻患者,常表现出多种负面心理,使患者不能积极配合检查和治疗,从而导致病情恶化.而随着以患者为中心医学模式的发展,护理工作已从单纯对患者疾病和生活的护理,扩展为全面照顾和满足护理对象的身体、心理以及社会方面的需要[1].本文就本院收治的肝炎年轻患者的临床心理特点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

    作者:成秀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手术室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和分析护理干预对预防手术室感染的效果.方法 研究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手术患者当做研究主体,按其入院顺序分成甲组和乙组,各组患者为42例.均给予甲乙两组患者常规护理,甲组患者加用护理干预,比较甲乙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手术室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甲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24%)优于乙组患者(78.57%),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x2=5.126,P=0.024).甲组患者感染发生率(2.38%)优于乙组患者(16.67%),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x2=4.974,P=0.026).结论 在手术室感染预防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很好,有效降低了手术室感染发生的风险,值得推广.

    作者:马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PDCA循环在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PDCA循环在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及效果.方法 收取100例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收取时间在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期间,将工作人员按照不同管理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PDCA循环管理.结果 观察组清洗质量评分(85.21±1.36)分、包装质量评分(83.28±2.68)分、消毒质量评分(86.11±1.46)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循环在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提高清洗质量、包装质量、消毒质量.

    作者:甘国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我院药剂科高危药品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高危药品通常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并易危害人体的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1].目前各医疗单位对高危药品尚无统一的管理体系与模式,在管理与使用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临床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加强高危药品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总结医院药剂科高危药品管理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汇报如下.

    作者:孔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成效

    目的 研究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进行预防护理防止尿路感染的护理方法及成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泌尿外科手术的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预防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感染例数4例(8.89%),少于对照组患者的感染例数19例(42.22%);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3.3%),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77.78%).结论 对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实施预防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尿路感染,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晓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应用超声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阑尾炎患者93例,均经手术病理检查得到确诊,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并将其超声诊断结果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中,共计检出非急性阑尾炎41例,急性阑尾炎52例;超声检查对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特异度为92.68%,灵敏度为84.62%,准确率为88.17%;其中,单纯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检出率明显低于阑尾周围脓肿和化脓性阑尾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超声检查是一种可靠的急性阑尾炎诊断方法,操作简便且重复性好,建议在临床普遍推广.

    作者:曾维佳;张旭胜;李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将50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患者.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在其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比两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心率、呼吸次数、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以及pH值.结果 观察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后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改善(p<0.05).结论 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较为理想,有利于患者呼吸状况的改善,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陈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

    目前,乳腺癌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逐渐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临床上常用乳房切除术进行治疗,因此乳腺癌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问题也就成了护理上的难点.而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偏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代谢性疾病,一般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引起,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和感染,对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影响较大.如果患者同时合并糖尿病,常可使手术后局部组织不易修复,影响乳腺癌综合治疗疗程[J].本科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对86例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与常规治疗护理患者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晨;李一桔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老年脑梗后遗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策略探讨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后遗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策略.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接收的老年脑梗后遗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干预组给予心理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结 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相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心理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老年脑梗后遗症患者的心理后,可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预后情况.

    作者:洪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及其并发症研究

    目的 总结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本研究中以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期间接收的6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择60例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关指标.结果 在剖宫产分娩方式以及分娩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剖宫产率较高,而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临床上应根据患者情况,采用剖宫产或者是剖宫产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实施治疗.

    作者:张正琼;何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1例右侧基底节脑梗死患者的药学监护探讨

    目的 进一步加深药学人员对脑梗死患者病情认识,治疗用药原则,同时加强治疗过程中药学监护.方法 通过关注典型的脑梗死住院患者的诊疗过程学习用药知识和解决病情措施,对治疗药物的使用原则方法和会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加以监护.结果 对该疾病有较深刻的认识,对其治疗原则也有相应了解,对患者的药物宣教有明显的帮助.

    作者:宣东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师护士工作差错原因及对策分析

    目的 面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中的差错,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提高工作质量.方法 分析2015年7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配液的工作差错36例,其中排药错误17例,药师护士调配输液错误9例,错贴输液标签8例,核对输液成品出错2例,本人分析原因,研究对策,观察应用对策后效果.结果 差错主要原因是药师护士不熟悉注射剂安瓿外观特点(尤其是同品种不同规格药品)、药师护士对差错及后果认识不足、缺乏培训,对策是加强相关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规定正在操作禁止讲话、对发生差错药师护士适当罚款等,应用对策后差错减少16.12%.结论 本人分析差错原因,研究应用对策,对症培训,才能逐步减少药师护士工作差错,确保患者静脉输液用药安全及质量.

    作者:窦翠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肠镜下应用金属夹预防巨大结肠息肉电切术后出血

    目的 探讨肠镜下应用金属夹预防巨大结肠息肉电切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直径大于2厘米肠息肉患者共86例,肠镜下息肉电凝电切治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金属夹组46例,对照组40例,金属夹组在息肉电凝电切后,常规在创面处钳夹金属夹,对照组创面电凝止血或喷洒止血药物.结果 金属夹组术后均无出血;对照组共有三例出血,两组有明显差异.结论 肠镜下应用金属夹预防巨大结肠息肉电切术后出血的效果佳,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齐荣;赵秋英;荆元宏;宋安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人文关怀的护理效果探析

    目的 探析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人文关怀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7月到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人文关怀.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GAS评分和BRM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GAS评分和BRMS评分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远高于对照组8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人文关怀作用显著,不仅提高了GAS和BRMS评分,而且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杨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蛋白琥珀酸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早产儿贫血及HIE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蛋白琥珀酸铁及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早产几贫血及HIE的疗效.方法 将56例HIE早产儿随机分成对照组28例、实验组28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于生后1周予EPO 250IU/kg/次,隔日1次,每周3次,共5周.两组均于生后2周口服铁剂、叶酸等,其中对照组给予多维铁,实验组给予蛋白琥珀酸铁,铁元素剂量均为5mg/kg.d.动态监测静脉血红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的变化,纠正胎龄40周时做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及体重测量.结果 治疗第1周、3周、5周两组血常规指标比较,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实验组输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体重增长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应用蛋白琥珀酸铁及促红细胞生成素可降低早产儿贫血的发生率、减轻贫血程度,有利于早产儿神经系统等各个系统的生长发育.

    作者:吕国锋;吕晓研;刘红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哈尔滨民营医疗机构发展问题研究

    新中国的医疗机构改革从上世纪末的概念提出时至今日已近十年,然而当下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还是有增无减,甚至有一声更比一声强的架势.前期公立医院的改革成果差强人意.二进宫的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如今已然大开捭阖、大刀阔斧的持续进行着.针对公立医疗机构存在的种种问题,较为成熟的理论观点也给出了良药金方,且让大众静观其变的以观后效.逐渐人们的视线焦点开始转向了民营医疗机构,中国民营医疗机构具有规模相对较小、分布趋势明显、以“特色专科”为主、具有中国民营医疗机构的管理特质等特点,本文以哈尔滨民营为基础,着眼其发展瓶颈核心问题的破局之道,从眼科医疗集团的筹建到提出了设计分级医疗制度、设计激励和约束机制、改革医疗机构管理体制的等对策[1],以期为我市的民营医疗机构的改革发展提供思路.

    作者:王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液体复苏在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液体复苏在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创伤性休克抢救的3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选的患者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9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抢救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抢救,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 两组经抢救后,研究组患者康复176例(占91.19%),病死17例(占18.81%),对照组患者康复134例(占69.43%),病死59例(占30.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抢救能有效提高创伤性休克患者康复率,减少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向栋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提高ICU护理质量中的价值

    目的 观察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提高重症监护室(ICU)护理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76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65例患者作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的科室护理质量检查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检查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ICU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可以显著的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作者:黄顺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

主管: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哈尔滨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