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霞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与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我院神经内科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了60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招募了6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人群进行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同型半胱氨酸检测.针对金森病患者实施帕金森病统一评定量表评分.分析帕金森与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此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观察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观察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对照组人群.运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同型半胱氨酸和帕金森发病具有正性相关(r=0.936,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帕金森的发病呈负性相关(r=-0.995,P<0.05),帕金森与血糖无明显相关性(r=0.323,P<0.05).结论 此次研究结果表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作为帕金森的发生的危险因素,对于早期预防帕金森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低的患者,在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几率风险较小.
作者:朱亚兰;吴湘军;郑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及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吞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吞咽困难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8.8±1.4)分,对照组吞咽功能评分(7.0±1.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针灸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凌春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动态心电图对房性早搏引起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间收治的60例频发房性早搏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经动态心电图检出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构成比,同时对有、无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在动态心电图监测指标中的表现进行观察.结果 60例患者均表现频发房性早搏,其中有24例患者动态心电图监测下观察到阵发性心房颤动,构成比例为40.0%.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联律间期较无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短,房早前周期较无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长,两组指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动态心电图可准确监测并提示房性早搏引起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特征表现,充分显示房早前周期变化,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方星;张松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将50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患者.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在其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比两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心率、呼吸次数、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以及pH值.结果 观察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后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改善(p<0.05).结论 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较为理想,有利于患者呼吸状况的改善,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陈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全面分析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影响预后危险因素.针对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应予以高度重视,以期为改善临床预后提供参考.
作者:冯磊;张传东;韦继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心肺脑复苏急诊抢救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急诊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抢救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抢救,实验组给予心肺脑复苏抢救,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抢救总有效率为92.00%,存活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总有效率为84.00%,存活率为88.00%,两组抢救结果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肺脑复苏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急诊抢救成功率,控制致死或致残率,在急诊抢救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整个心肺脑复苏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较为复杂的情况,需要急救者沉着面对,合理的应用心肺脑复苏抢救措施.
作者:邵金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优质护理在冠心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将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冠心病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3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优质护理,之后再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复发次数及住院时间均高于观察组,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的复发次数、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实现显著的提升,其护理效果远远优于常规护理,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修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利用动态心电图对功能性及器质性室性旱搏进行判断.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3例室性早搏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动态心电图(DGG)室性早搏的发生规律与病种、运动的关系进行观测,并对照临床资料,探寻判别功能性及器质性室性早搏的办法.结果 (1)大部分功能性早搏都存在着一定的周期规律,而器质性早搏大部分都是无周期性或均匀早搏;(2)冠心病、心肌炎、先心病及心肌病患者在运动后,器质性早搏数目出现明显增加(P<0.05).结论 判断功能性及器质性室性早搏的重要根据之一就是早搏是否具备周期性特点,而DCG在判别器质性室性早搏和功能性室性早搏时可以使判断的精准度得到明显的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丁超;张松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进一步加深药学人员对脑梗死患者病情认识,治疗用药原则,同时加强治疗过程中药学监护.方法 通过关注典型的脑梗死住院患者的诊疗过程学习用药知识和解决病情措施,对治疗药物的使用原则方法和会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加以监护.结果 对该疾病有较深刻的认识,对其治疗原则也有相应了解,对患者的药物宣教有明显的帮助.
作者:宣东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泌尿外科患者尿路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性护理效果.方法 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100例泌尿外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尿路感染原因,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预防性护理.观察两组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泌尿外科中,患者的个人卫生习惯与导尿管留置的时间过长是引起泌尿外科患者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而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则能有效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侯春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量化管理在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管辖中的社区62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个性化、具体量化的健康教育干预.干预6个月后,对两组中老年患者的高血压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生活方式的改变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中老年患者掌握高血压疾病知识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方式改变的服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时,量化管理的应用,有效提高中老年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对生活方式的改变及治疗效果都有积极意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葛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脊柱侧弯矫正术后患者麻醉复苏室内给予不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抽取来我院就医的60例脊柱侧弯矫正术后患者作为目标对象,将60例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应用整体护理,研究对比两组脊柱侧弯矫正术后患者的疼痛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麻醉复苏室内,对脊柱侧弯矫正术后患者采取整体护理,能显著缓解患者疼痛.
作者:王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 从2016年5月份至2017年3月份期间本院门诊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中选出1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分为体外冲击波碎石组(150例)和输尿管软镜组(38例),分别进行输尿管上段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和输尿管软镜治疗.结果 体外冲击波碎石患者98例碎石成功,治疗的有效率为65.33%,采用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后,36例患者成功碎石,有2例患者结石较大并且合并肾铸型结石需要行二期手术治疗,治疗的有效率为94.74%.结论 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疗效显著,手术不仅安全,且碎石效率高,有效地促进了患者的健康.
作者:沈欣;朱军;王凯;曹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措施用于机械通气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10月我院收治的机械通气新生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采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新生儿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为(7.6±1.2)d,明显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11.8±1.6)d(P<0.05).研究组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P<0.05);研究组新生儿基础护理的合格率与护理服务满意度分别为96.7%、93.3%,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机械通气新生儿的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唐小元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子宫切口瘢痕妊娠2种治疗方法进行临床分析,观察2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68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采用肌肉注射甲氨蝶呤(MTX)+口服米非司酮36例,行子宫动脉内注射MTX+用明胶海绵进行栓塞32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分析发现,子宫动脉内注射MTX+用明胶海绵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肌肉注射甲氨蝶呤(MTX)+口服米非司酮组,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实施双侧子宫动脉MTX灌注十双例子宫动脉栓塞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
作者:贾坤;于宝林;张宇;李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输液室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是医护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缩影.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提高我院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整体水平,输液室针对门诊输液患儿的需求和输液室存在护理问题,在护理部的关系领导下实施规范化管理,提供和谐化服务.
作者:段艳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后遗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策略.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接收的老年脑梗后遗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干预组给予心理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结 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相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心理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老年脑梗后遗症患者的心理后,可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预后情况.
作者:洪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炎常见病原体及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肺炎患者,并将其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接受经验性肺炎治疗;观察组患儿首先经过病原体检测,并根据临床症状给予对症治疗,观察并对照两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新生儿肺炎常见病原体为革兰阴性杆菌;观察组新生儿肺炎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60%),二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肺炎常见病原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患儿的临床特征差异显著,需要以病原体检测结果为根据进行对症治疗,以确保临床疗效.
作者:孙树雅;牟淑娟;沈鸿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分析其对于鼻饲过程误吸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行气管切开治疗的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3例,观察两组患者鼻饲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误吸(3.0%<27.3%)、返流(9.1%<39.4%)、吸入性肺炎(0%<18.1%)以及死亡(0%<6.1%)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对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鼻饲过程的护理干预,其对于预防误吸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孙丹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于血透室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在至2016年12月血液透析室实施血液净化护理的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5.45%,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84.09%.结论 在血透室实行优质护理服务,使护理效果得到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也得到提高,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丛建进;王梅花;韩美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